兰州黄河铁桥导游词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7432707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兰州黄河铁桥导游词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兰州黄河铁桥导游词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兰州黄河铁桥导游词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兰州黄河铁桥导游词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兰州黄河铁桥导游词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兰州黄河铁桥导游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兰州黄河铁桥导游词(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兰州黄河铁桥导游词初名 兰州黄河铁桥 ,后改称 中山桥 。下面是带来的兰州黄河铁桥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到大家。篇一:兰州黄河铁桥导游词各位游客们,欢迎诸位来黄河铁桥参观游览,黄河铁桥即中山桥,是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的一座跨黄河铁桥,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 年) 。初名 “兰州黄河铁桥,后改称 “中山桥。全部建桥材料于光绪三十三年 (1907 年)从德国走海运到天津,再由甘肃洋务总局从天津转运至兰州。建桥的工程师是美国人满宝本和德国人德罗,施工负责为人天津人刘永起。施工人员以德商聘来的 69名洋工华匠为主。历时 3 年建成。造价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兰州历来是东西交通

2、要冲,中原与西域往来的必经之途,穿城而过的黄河则是横亘在兰州这一交通枢纽之上的难以逾越的障碍,民间曾有 “隔河如隔天,渡河如渡鬼门关的歌谣。从明洪武五年(1372 年)起,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都曾因军事需要在兰州黄河段修建过浮桥,但都很快被拆或被毁了。直到洪武十八年,兰州卫指挥佥事杨廉才在如今的中山桥的位置上兴建了著名的镇远浮桥。此后 500 多年间,用以构筑浮桥的船数和用以固定的铁柱与木柱数虽有变化,但镇远浮桥却以其扼守要津的重要地位,被誉为 “天下第一桥。随着时间的流逝, 兰州市区已架起了 10 多座造型美观、 结构新颖、工艺先进、气势不凡的铁路公路桥,这座古老的黄河铁桥已不是沟通黄河南

3、北的唯一通道了。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敬仰它、观赏它,因为它就像一部史诗,飧刻着兰州古往今来历史的变迁,展示了兰州人民灿烂艺术的画卷。“黄启炎传,铁汉秦章光陇坂 ;河清海晏,桥虹耀彩卫金城。这座古老的桥梁依然横跨黄河之上,与白塔山相呼应。“举头迎白塔,缓步过黄河。对岸两山峙,中流意兴多。赵朴初的诗句颇能勾出人的游兴。和诸多桥梁相比,中山桥的观赏和纪念价值似乎比交通作用更有意义。黄河铁桥这里还有许多美丽的景点,我的讲解到这里就完了。接下来我们就去游览这传说中的黄河铁桥吧。但愿今天的黄河铁桥能给您留下难忘的记忆。说它是创举, 是因为她的建设发生在 20 世纪初叶中国积贫积弱的时代 ;说它是创举,是因为

4、她是僻居西北、地瘠民穷的甘肃与西方人在自主、自愿前提下的第一次成功合作;说它是创举,是因为她的建设材料,包括一个铆钉一根铁条乃至建成后刷铁桥用的油漆,都是在当时 国内极其落后的运输条件下从德国辗转万里运至兰州的 ;说它是创举,是因为她的建设是德、美两国工程师、华洋工匠与甘肃各界通力合作的结晶 ;说它是创举,是因为她的建成一举结束了黄河上游千百年来没有永久性桥梁通行的历史20纪初叶,走过了 500年的镇远浮桥终于要和金城兰州人告别了,僻居甘肃兰州的一批官员壮志满怀,欲建前人未竟之功 修建铁桥,一时间议论纷起。光绪三十三年(1907 年)十二月十九,时任陕甘总督的升允上书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报告说

5、已经与德商泰来洋行在1906 年 9 月 11 日签订了修建黄河铁桥的合同。而此时,不但合同已签,建桥所需要的料件也已在转送兰州的途中,升允的奏章显然有些先斩后奏的意味。按照晚清的文书运转制度,官员欲办某事,须先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办理到一定程度,如果证明不可行,则停止办理;如确实可行,则上报上级机关或朝廷。如此看来,自认为 “赋性迂谨,凡事未经办妥,不敢遽以上读宸聪的升允,并非是要冒天下之大不韪,而是他对建造黄河铁桥一事已有了十足的把握。兰州历来是东西交通要冲,中原与西域往来的必经之途,穿城而过的黄河则是横亘在兰州这一交通枢纽之上的难以逾越的障碍,民间“隔河如隔天,渡河如渡鬼门关的歌谣。从明洪

6、武五年(1372 年)起,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都曾因军事需要在兰州黄河段修建过浮桥,但都很快被拆或被毁了。直到洪武十八年,兰州卫指挥佥事杨廉才在现在中山桥的位置上兴建了著名的镇远浮桥。据明人徐兰的河桥记记载,杨廉在黄河之上造大船28 艘,以3 艘备用,将25 艘用绳锁连接,船下以石鳖固定,船上加盖木板、栏杆, 并在桥南北两岸各树一根大铁柱和六根木柱, 以铁链将浮桥固定。整座浮桥 “随波升降,帖若坦途。此后 500 多年间,用以构筑浮桥的船数和用以固定的铁柱与木柱数虽有变化,但镇远浮桥却以其扼守要津的重要地位,被誉为 “天下第一桥。现在仍矗立在铁桥南岸的将军铁柱正是镇远浮桥500 年兴衰史的唯

7、一见证。大家都知道,黄河全长5464 公里,流经九个省区,但在全国大型城镇中,惟有兰州得天独厚,被黄河穿流而过,所以这里肯定有你想不到的独特与惊喜。风情线上首屈一指的是素有 “天下黄河第一桥美誉的中山桥。中山桥跨在黄河上,桥长233.33米,宽 7.5米, 4 墩 5孔,桥上飞架了 5 道弧形钢梁,俗称 “黄河铁桥。到 2010年 6 月,就是黄河铁桥的百岁诞辰了。想知道黄河铁桥的来历?听我慢慢道来。清同治年间, 陕甘总督左宗棠督师西征, 可被黄河险阻给害惨了, 他曾打算请外商帮忙修造一座跨河铁桥无奈洋人索价过高,就没能实现。到了公元 1907 年,兰州道台彭英甲又提出了修建铁桥的建议,这次清

8、政府批准了。于是乎一项由美国桥梁公司工程师满宝本负责施工,德国人德罗作技术指导,天津人刘永起负责工地操作的浩浩荡荡的工程开始了。三年四个月以后,也就是1910年 6 月终于竣工了。您猜花了多少钱?30万 6891 两 8 钱 9分 4毫,精确吧。别说钢材水泥了, 连个小小的螺丝钉都是从美国或是德国进口的。这座桥梁落成之初叫 “兰州黄河铁桥,后来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就改成了 “中山桥了。1954 年,兰州市政府对铁桥进行了全面的整修加固,现在的中山桥既坚固耐用又气势雄伟,现已成为兰州市的标志性建筑,一会儿您就可以领略它的风采。下一个就是水车园了,它不大,但是却承载了兰州古老水车的风采,到了兰州不到

9、水车园会很遗憾的哦。兰州水车,最早出现在明朝,相传段家滩人段续,注意,不是段誉,考中进士到了云南做官,他游遍了南方,见到了木制的灌溉汲水工具龙骨筒车,便暗暗把构造记在心中,后来退休回家便巧思构造,终于仿制成功。兰州的干旱大家说有目共睹的,所以段续创制的水车可算给当地人民带来了福音。人们纷纷仿制, 在 20 世纪中期, 兰州的水车有252 轮, 是号称 “水车之城的叙利亚哈马市水车最多时期的 8 倍多。称得上一座 “水车之都了。后来随着电力灌溉的普及,水车一个个被拆除了,兰州也失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水车园呢,现在有两架仿古水车,还有围堰、渡槽、水磨坊、工艺品商店和游乐区。一会我们走进了水车园,大

10、家一定要静静的聆听一下,来自水车那个遥远的国度的呼唤。接下来就是 “黄河母亲雕塑了,这个雕塑是花岗岩质地,长6 米,宽 2.2米,高 2.6 米,总重量达40余吨,是我们甘肃著名的雕塑家何鄂女士创作的,黄河母亲还在全国首届城市雕塑方案评比中获得了 “优秀奖,看来这片黄土地上真是人才辈出呢。黄河雕塑运用了母亲和婴儿两个形象,说到这里请大家猜一下,那个婴儿是男是女呢? 听出当初构思的时候何鄂女士就犹豫了很长时间,后来灵机一动,就塑造了一个匍匐在母亲胸前的婴儿,让人无法分辨是男是女。不过一般都认为是男孩。黄河母亲, 母亲面含微笑, 神态慈祥, 婴儿天真烂漫, 顽皮可爱。整个雕塑和谐流畅,还寓意深刻:

11、黄河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她所养育的中华民族也永远幸福安乐。母亲身下的黄河造型刻着的水波纹和鱼纹,来自于甘肃彩陶的古老图案,真是一绝,拍照的可不要错过啦。最后一个就是甘肃道教的主要宫观白云观了。相传白云观是为了祭祀吕洞宾而建的, 所以又称吕祖庙, 据记载,嘉庆以来,吕洞宾经常踩着波浪出现在 “白马浪上,万目共睹。白马浪就是白云观前的一段黄河波浪,于是人们就一起请愿建宫观,陕甘总督瑚松额就接受了请求,于是就有了今天的白云观。白云观原来的规模很大,可惜由于历史原因,现在只剩下一部分殿堂房屋,观内有戏台一座,大殿两座,钟楼鼓楼各一座。前殿供奉有吕洞宾塑像。还有就是院内 6 棵古老的国槐,已经被兰州园林部门编了号,成为受保护的寿星树了。迫不及待想到达了吧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