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7432593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 页数:100 大小:6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安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安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安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安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0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安国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安国市人民政府二一一年十月目 录前 言1第一章 规划背景2第一节 概况2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和特点5第三节 上轮规划实施评价7第四节 土地利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2第二章 规划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和任务16第一节 指导思想16第二节 规划原则16第三节 主要任务18第四节 规划目标18第三章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21第一节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原则21第二节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21第三节 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24第四章 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30第一节 严格控制耕地减少30第二节 加强基本农田保护31第五章 建设用

2、地节约集约利用32第一节 加强建设用地总量控制32第二节 优化配置城镇工矿用地33第三节 保障新农村建设用地34第四节 确保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用地36第五节 加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37第六节 开发区土地利用控制40第六章 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控制41第一节 中心城区概况41第二节 中心城区规划目标41第三节 中心城区空间结构和发展方向41第四节 中心城区用地规模与控制42第五节 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管制分区42第七章 土地用途分区44第一节 基本农田保护区44第二节 一般农地区45第三节 林业用地区45第四节 城镇村建设用地区46第五节 风景旅游用地区47第八章 土地综合整治49第一节 土地综合整治目标

3、49第二节 土地综合整治重点项目49第三节 土地综合整治分区51第四节 城乡建设用地整治挖潜(挂钩)52第五节 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保障措施54第九章 乡镇土地利用调控57第一节 乡镇土地利用调控目标57第二节 优化乡镇土地利用62第十章 近期规划安排64第一节 近期土地利用调控目标64第二节 近期重点项目安排65第十一章 土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67第一节 保护国土资源生态环境67第二节 创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68第三节 大力加强土地生态建设69第十二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70第一节 法律措施70第二节 技术措施71第三节 加强规划对土地利用的整体控制71第四节 健全规划实施管理制度72第五

4、节 完善规划实施的经济手段73第六节 大力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74第七节 规划实施的技术保障措施75第八节 扩大规划实施的民主决策与参与76附表78附图96省政府关于安国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100【精品文档】第 页前 言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促进全市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土地利用的方针、政策,坚持以严格保护耕地、保障科学发展用地为重点,以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为核心的原则,对安国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进行修订,编制安国市土地利用总

5、体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主要阐明规划期内全市土地利用战略,明确土地利用管制的主要目标、任务和政策,引导全市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规划是全市城乡建设、土地管理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加强全市土地宏观调控和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重要依据。规划通过控制总量、优化结构、盘活存量、挖掘潜力,在全市形成一个资源集约、可持续利用、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的氛围。规划以2009年为基期年,以2020年为目标年,以2015年为近期目标年。规划范围包括全市行政辖区内全部土地,面积为48508.59公顷。第一章 规划背景第一节 概况安国市地处华北平原腹地,太行山东麓,位于北纬3815,东经115

6、10至11529之间,市区坐标为北纬3826,东经11519。市境东、北与博野县相邻;西与定州市相傍;西北与清苑、望都两县交界;西南与深泽县相接;东南与安平县连壤。市区北距北京250公里,保定54公里;南距石家庄113公里;东北距天津235公里;东距博野县城15公里;西距定州市35公里,西南距深泽县城37公里;东南距安平县城32公里;西北距望都县城40公里;北距清苑县城45公里。定(州)河(间)、保(定)衡(水)公路于市区交汇,穿境而过,安(国)束(鹿)公路自市区向南纵贯市境南部,安(国)望(都)公路自市区向北至界折西北直达望都。西距(北)京广(州)铁路37公里,东距(天)津浦(州)铁路153

7、公里。 安国现辖6个镇,4个乡,1个办事处,198个行政村。其中10个乡镇为祁州镇、伍仁桥镇、石佛镇、郑章镇、大五女镇、西佛落镇、明官店乡、南娄底乡、西安国城乡、北段村乡。坚持“以药为本,多业并举”,大力实施“药业立市、科教兴市、开放带动、聚集区拉动、城镇化”五大主题战略,全面增强综合实力、发展活力和区域竞争力,打造“经济繁荣兴旺、药业特色鲜明、社会和谐稳定”的现代化新药都。一、自然地理概况安国市气候属于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少雨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昼暖夜寒,冬季冷而少雪。年平均气温为12.1,极端最高气温为41.7,极端最低气温为-23.7,大于等于0积温为4406.4;年

8、降水量为505毫米,年最大降雨量为911.7毫米,大部分集中在6-9月份;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120.1毫米,最大蒸发量为1412.9毫米;无霜期为187天,太阳辐射年总量为535.88千焦/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为2685小时,全年平均风速为2.7米/秒。安国市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大风、冰雹、霜冻、干旱、暴雨、连阴雨、干热风等。安国境内属太行山麓山前扇缘平原向冲积平原过渡地带,地势平坦,自西北向东南缓倾,自然坡度1/2200,海拔高程在24.6-36.4米之间。境内河流属海河流域大清河南支水系。行洪道有沙河干渠、孟良河、磁河、潴龙河。境内有三大洼地,总面积10.4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2.15%。

9、安国市土壤分褐土、潮土两大类。潮土分布于北部孝义河两岸、南部及小清河北部部分地区,占总面积的15.7%;褐性土分布于中部唐河故道和南部沙河两岸,占全市总面积的6.6%;其余部分为潮化褐土,占全市总面积的77.7%。二、社会经济概况全市10个乡(镇)、1个办事处,198个行政村。总人口为40658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8244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的24.16%;农业人口308337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的75.84%。年内出生人口7975人,出生率19.72;死亡人口1452人,死亡率3.59。安国市整体经济稳定增长,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初步核算,全市地方生产总值完成52.75亿元,比上年增长13.1

1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2.76亿元,增长7.6%;第二产业增加值24.25亿元,增长16.8%;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5.73亿元,增长12.2%。三次产业结构为24.2:46.0:29.8,人均地方生产总值13050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591元,同比增长13.9%。2008年以来,农业生产稳定增长,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年粮食播种面积57.7万亩,总产量26.4万吨,比上年增长6.1%,棉花、油料作物、畜牧业产量均有所增加。农业结构不断优化,畜牧、蔬菜、药材三大支柱产业作用明显,药材种植进一步发展。工业生产增长较快,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20.89亿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4.82亿

11、元,增长32.1%。产销衔接较好,产销率为94.3%。其中药业经济实现增加值18.83亿元,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为35.7%。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9.01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34.03万元,增长39.52%。农村投资4.98万元,下降44.3%。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和特点一、土地利用现状2009年全市土地总面积48508.59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38058.2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8.46%;建设用地面积9234.8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9.04%;其他土地面积1215.5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51%。(一)农用地全市农用地中,

12、耕地面积33766.93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88.72%;园地面积1710.47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4.49%;林地面积1363.10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3.58%;其他农用地面积1217.70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3.19%。质量较优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南娄底乡、石佛镇、西佛落镇、伍仁桥镇和北段村乡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药市办、明官店乡耕地质量较差、等别较低;园地主要分布在园地种植业比较发达的西安国城乡和南娄底乡;林地资源主要分布在药市办。(二)建设用地全市建设用地中,城乡建设用地面积8359.39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90.52%;交通水利用地面积566.65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6.1

13、4%;其他建设用地面积308.83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3.34%。城乡建设用地中,城镇用地面积1373.20公顷,占城乡建设用地面积的16.43%;农村居民点面积6865.88公顷,占城乡建设用地面积的82.13%;采矿用地面积120.31公顷,占城乡建设用地面积的1.44%。城镇用地主要分布在安国市的药市办和祁州镇;农村居民点、交通水利用地等在各乡镇范围内零散分布;采矿用地主要分布在中部的祁州镇和南部的南娄底乡。(三)其他土地全市其他土地中,水域及滩涂面积974.06公顷,占其他土地面积的80.14%;自然保留地面积241.47公顷,占其他土地面积的19.86%。水域主要分布在明官店乡、伍

14、仁桥镇、西安国城乡、石佛镇和南娄底乡;自然保留地主要分布在西安国城乡、石佛镇、药市办、北段乡。二、土地利用特点(一)土地利用类型以农用地为主,农用地以耕地为最多全市土地利用以农用地为主,农用地面积为38058.20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78.46%。其中耕地面积33766.93公顷,分别占全市土地总面积和农用地面积的69.61%和88.72%。全市农用地比重大,耕地面积多,是保定市重要的粮食和其他农副产品的重要生产地,耕地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二)农村居民点占建设用地比重高,整治挖潜(挂钩)潜力较大全市农村居民点面积为6865.88公顷,分别占建设用地面积和城乡建设用地面积的74.35%和82

15、.13%。农村居民点占建设用地比重高,整理潜力很大。(三)土地利用程度较高,后备资源相对不足全市的土地利用率为97.49%,远高于河北省78.95%的平均水平,是保定市乃至全省土地利用率最高的县市之一,土地利用程度较高。全市自然保留地241.47公顷,仅占全市土地面积的0.50%,土地后备资源相对不足。第三节 上轮规划实施评价一、上轮规划主要指标落实情况(一)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上轮规划确定到2010年全市耕地保有量目标为33958.81公顷,根据2009年土地第二次调查结果,全市实有耕地面积33766.93公顷,比上轮规划规定的耕地保有量目标少191.88公顷,因此在新一轮规划期间将大力增加耕地,以弥补上轮规划的不足。上轮规划确定的全市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29640公顷,到2009年末,全市基本农田保护面积29740.22 公顷,比上轮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多100.22公顷。(二)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补充耕地上轮规划确定1997-2010年期间全市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补充耕地879.14公顷,1997-2009年全市实际补充耕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