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过程中公平理念的践行及其实现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7430421 上传时间:2023-12-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育过程中公平理念的践行及其实现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教育过程中公平理念的践行及其实现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教育过程中公平理念的践行及其实现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教育过程中公平理念的践行及其实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育过程中公平理念的践行及其实现(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教育过程中公平理念的践行及其实现作者:张军强来源:新课程上旬 2014年第7期文/ 张军强摘 要: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观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反映,推进教育公平发展,亟待 建立和完善保障机制。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理念在实践层面的展开,教育过程公平是教育 公平理念的核心。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教育公平的实现显得尤为意义重大。关键词:教育公平理念;践行;实现教育公平状况成为全民探讨的热点话题之一,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是教育公平的革新核心。 依据瑞典教育家托尔斯顿胡森(Husen,T.)的理论观点,教育公平应该分为教育起点的公平、教育过程的公平和教育结果的公平。袁振国认为,教育公平的含义包括四个要点

2、:即人的目的, 教育权利平等原则,教育机会均等原则,差别性对待原则。由于笔者基础科学研究能力的局限, 仅从教育过程公平的观点出发,探讨小学教育教学中公平理念的践行,以及公平问题的对策, 以待思考和完善教育公平理念。一、教育过程公平的含义及研究意义教育公平是以社会公正之标准(规范)对教育平等状况的推断。教育过程公平作为教育 领域程序公平的核心,是指每个人都能够接受同等条件、同等质量的教育。教育公平不等于绝 对的教育平等,更不是绝对的平均,而是一个包含平等并以平等为主要取向的相对概念或范畴。 对于相同条件下的同等情况的人,实施平等的教育是平等的;对于身体、智力等方面残疾或缺 陷、或在家庭出身、经济

3、背景等方面处于弱势的儿童,给予倾斜的补偿教育同样也是公平的。 本文研究教学和管理过程方面的教育公平问题,对于小学校长树立公平的办学理念,班主任体 现公平意识等有着重要意义。二、公平理念下小学教育过程中的不公平表现1. 学校管理过程中的不公平表现学校管理中,人为涉及的教师不公平现象根深蒂固。“主课”教师与“副课”教师地位 不平等、毕业班教师与非毕业班教师地位不平等。学校重视智育,轻视其他方面的教育教学成 为不争的事实,这就使得学生不能全面发展。2. 班级管理过程中的不公平表现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者的公平与否直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 教师常常对非正式群体持忽视态度。小学处境不利

4、的学生包括家庭经济贫困生、心理不健康者、 学困生等,他们处于劣势地位,也常被班主任所忽视。三、课程课堂教学中的教育不公平表现1. 课堂教学中机会不均等 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机会不均等。在课堂交往中教师由于其特殊地位及权威,自然就成为交往的发起者和支配者,学生的行为无论如何主动,都需要经过教师的筛选才能实现。从教 师主体的角度分析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交往情况,发现师生在课堂交往行为方面存在着不平等。2.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各异场依存性与场独立性两种认知方式与学习有密切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有不 同的期望,按照自己的心理印象行事,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对待方式。教师对寄予不同期 望的学生所费得心思

5、不同,所花的时间也各异。3. 忽视学困生的学习差异忽视学困生,歧视学困生是班级管理中最普遍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座位安排上歧视学困 生以及教育评价中歧视学困生。教师把注意力集中在少数学生身上,不能做到整体关注。四、教育过程中践行公平理念的基本策略1. 学校管理过程中小学校长要树立公平的办学理念小学校长作为学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能否从公平的角度进行宏观管理,直接影响着教 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教育过程公平的实现,受制于校长的办学理念, 如果校长不能树立平等合作的教师观,全面发展的学生观,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并重的 课程观,多元性的教学观,多维性的评价观,教育过程的公平就不能实现

6、。2. 班级管理过程中要体现公平意识班级管理的任务在于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和个性化。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在班集 体中共存,对学生身心发展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在教育公平理念践行下,班主任应坚持“无歧 视原则”,关注处境不利的学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不管学生来自何种文化背景,不论贫富、 男女、正常、残疾,都应该得到平等的对待,而不应该受到任何歧视或忽视。班主任应深入了 解每一个学困生,采取正确恰当的教育方法,而且可以滋生对学困生的爱心。3. 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实现教育公平(1)树立教育公平理念,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树立公平理念,涉及多学科、多层面、多因素的复杂问题时,正确评 价和对

7、待每一位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可能达到的最高学习水平的条件,使每个学生最大限度 地取得应有的学业成就。(2)改变教学空间格局,实施因材施教教学空间格局主要指教学空间的大小,空间的封闭或开放程度,教学物质设施的陈列状 态,学生座位的编排形式等。布局的目的在于使全班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课堂活动,与教师一 起参与问题讨论,是一种师生密切交流的座位排列格局。3)教学内容多样化,教学方式人性化教材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参考资料,其内容的价值取向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新课程改 革中,纠正教材编写者的偏见,提高教师的判断能力,消除教育科学中的性别偏见,取得家庭 和社会的全力支持。(4)完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建立科学的

8、评价体系教师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能只注重学科知识体系 而忽视人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以“人”的权力,而不以接受知识的容器来对待, 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生活的参与者、知识的促进者。总之,教师是教育过程公平理念的终极践行者,应正视自己教育教学能力的局限性,主 动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弥补能力缺口,为每名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使他们的学习潜能和积极 性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和调动。呼唤教育公平,尤其是教育过程公平是和谐社会发展的时代心 声,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期待。以上策略,希望对于整体革新小学教育过程公平的问题,提高 教育教学质量能作以参考。参考文献::1托尔斯顿胡森.平等一一学校和社会政策的目标C.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 989: 1 93-2 1 5. 2陈心五 . 中小学课堂教学策略M .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 47.(作者单位 甘肃省常家河镇曹庄小学)编辑 董慧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