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演讲稿(全文最新)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7426909 上传时间:2024-02-07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29.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稻盛演讲稿(全文最新)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稻盛演讲稿(全文最新)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稻盛演讲稿(全文最新)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稻盛演讲稿(全文最新)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稻盛演讲稿(全文最新)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稻盛演讲稿(全文最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稻盛演讲稿(全文最新)(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什么企业一定要实现高收益稻盛 和夫盛和塾塾长我是刚才承蒙介绍的稻盛。由稻盛和夫(北京)管理顾问有限公司主办的“稻盛和夫经营哲学(上海)报告会”有这么多中国企业家参加,还有不少日本盛和塾塾生赶来参加,请允许我表示诚挚的感谢。从2010年开始到现在为止,在这个经营哲学报告会上,我分七次在中国各地系统地讲解我的经营思想和经营方法,这是在长达半个世纪以上的经营实践中,我亲身体悟的心得。在北京报告会上我讲了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在青岛讲了经营十二条,在广州讲了阿米巴经营,在大连讲了京瓷会计学,在重庆讲了领导人的资质,在成都讲了企业治理的要诀,去年在杭州报告会上又以干法为题,发表了讲话。今天,在上述一系列

2、的讲话之后,我想讲一讲为什么企业一定要实现高收益这个题目。为什么要讲这个话题呢?可以说现在中国经济已经到了一个转折期,就是从高速增长转向稳定增长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为了谋求企业长期持续的发展,我认为企业要确保足够的收益率是必要条件。过去的日本也曾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当整个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时候,新兴企业不断涌现。并同国民经济同步发展。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只是片面追求销售规模而没有确保高收益率的企业,决不可能有长期持续的增长,一旦有经济变动的波涛袭来,这种企业就会衰落乃至消灭。为了企业永续的生存发展,我认为不仅要扩大销售规模,最重要的是确保收益率,就是必须实现高收益。为此,我希望我下面的讲话

3、,对大家今后在努力成为高收益企业的过程中,能够起到参考的作用。下面我讲三个问题。第一、我是怎么想到企业要以高收益为目标的,原点是什么?第二、为什么企业必须实现高收益?第三、利润率要达到多少才算高收益?企业经营一定要追求高收益,我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的原点,可以追溯到京瓷创立的时候。京瓷正式设立是在1959年4月1日,但是从这一年1月份开始,我就已经着手积极准备创建京瓷。当时,支持我们并与我们共同商讨创业事宜的,是以西枝一江为中心的几位先生。西枝先生是宫木电机这家制造配电箱企业的专务董事,而宫木电机是京都创新型企业的先驱。在设立京瓷的时候,以宫木电机社长宫木男也先生为首,西枝先生以及当时宫木电机的常

4、务董事交川有先生等等,就是由宫木电机的干部们个人出资,一共筹集了300万日元资本金。当时我才27岁,手头仅有1万5000日元。和我一起创业的几位20多岁的年轻人也同我一样,都没钱出资。援助我们创业的上述几位人士,以“技术出资”的名义,分给了我们一部分股份。首先以这300万日元为资本金,快速推进公司的设立事宜。同时开始借用宫木电机的会场和仓库,改装成生产精密陶瓷产品的工厂。制造陶瓷产品有几样设备必不可缺:调合原材料要用的粉碎机,(被称为磨粉机)、让粉末成型的冲压机、挤压成形机以及烧结陶瓷的电气隧道窑。很明显,要购买这些设备仅靠这300万日元资本金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刚才提到的在公司建

5、立时起到核心作用的宫木电机的西枝先生以自家的房产作抵押,从京都银行为我们贷款1000万日元。这1000万日元加上300万日元资本金共1300万日元,这就保证了制造设备的购买和企业成立初期所需要的费用,京瓷因此就能顺利开张了。这位从银行借钱帮助我的西枝先生对我这么说:“创业本来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成功的可能性甚至只有万分之一。特别是你准备做的新型陶瓷是过去从未有人做过的、独创性的产品,需要高难度的技术,同时这一产品的市场又非常有限。这样的事业要获得成功极为艰难。”接着,西枝先生又说:“稻盛君,这个企业的经营是如此的困难,而如果你一旦失败,我在京都银行担保抵押的自家的房产就会被银行没收”。当时

6、我还只是一个27岁的青年,听西枝先生这么说,我只觉得后背一阵冰凉。我的父亲二战以前经营一家中小型的印刷企业,工厂就在我家的旁边,印刷机器从早到晚响个不停,我就在这种环境中长大。我父亲本来就没有什么资本,所有的印刷设备都是从纸张批发商那里借来的。另外,或许是因为父亲出身贫困吧,他对向别人借钱这件事,抱有极度的恐怖心。我大概也是继承了这个血统,对借钱贷款心中也充满了不安。受到这种强烈的责任感的驱使,我觉得,如果帮我、助我的西枝先生的家屋被银行没收,那就太可怕了。无论如何都必须尽快归还这笔贷款,我这个想法非常强烈。我一边这么想,一边拼命地工作。京瓷第一年的年度决算,销售额2600万日元,税前利润30

7、0万日元,利润率达到11.5%,这是一个好业绩。当时我非常高兴,我想:“照这样努力的话,还钱的速度之快可以超出预计”。既然第一年就赚了300万,拿这钱去还债的话,那么只要花三年,就能基本还清1000万日元的借款。当我满怀喜悦去向西枝先生汇报时,他却给我当头浇了一盆冷水: “你说什么呀!你怎么什么都不懂啊!做出300万利润,其中将近一半要交税。剩下150万,要拿出50万给出资人分红、给董事发奖金,这50万就用完了。能用来还债的不过100万而已”。因为我对财务会计一窍不通,西枝先生这番话让我非常吃惊,同时又非常沮丧。如果只能剩100万的话,那么要把1000万贷款还清,就得花10年时间。谁也无法保证

8、今后10年中每年的经营都很稳定,都能还上100万。况且,企业利润如果全部用于归还贷款,就不可能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进行投资。“怎么办才好呢?”在担心之余,我去请教西枝先生。西枝先生却说:“你根本不需要担心。能做出10%的销售利润率,说明这个事业前景美好,值得期待。贷款暂时不还也行。只要有利润,只要看到这个事业的发展前途,那么,只要能够支付银行利息就足够了,不必急于归还本金”。“但是,贷款必须尽快归还。万一形势不好,到时债还不了怎么行!”当我再次反问时,西枝先生却这么教导我:“贷款必须归还,如果你抱这种想法,就说明你只是一名优秀的工程师,却成不了出色的经营者。如果是前景看好、有魅力的高收益的事业,

9、哪怕没有担保,也能获得融资。有本事用好这种资金,不断快速拓展事业,这才配称为事业家”。“原来如此!事业原来应该这么干啊!”我非常佩服西枝先生。然而,或许是与生俱来的天性吧,我还是认为必须尽快归还贷款。“一般的事业家都是借用别人的钱投资设备,发展壮大。只要能支付利息,能提取折旧,贷款决非坏事,更不是什么可耻的事。”尽管西枝先生这么讲,但因为我缺少经营的常识,我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必须尽可能避免借钱贷款。这时候,我忽然产生了一种想法:“原来如此啊!。当初,听说有300万利润,我就以为3年可以还清贷款。不料利润中一大半要用于交税和分红等等。那么贷款何时才能还完呢?我不免叹息。但是,如果税后能够剩下3

10、00万利润的话,不是只要3年就能还完了吗?就是说,第一年的利润率是10%,如果把它提高到20%,问题不就可以解决了吗?”当我意识到这一点时,其实,这就成了京瓷高收益的起点。当第一个年度决算结束的时候,我想到,为了尽快归还贷款,一定要做出20%左右的税前利润率,我有了这种强烈的愿望。不是20%的利润可能还是不可能的问题,为了早日还清贷款,无论如何非创造高收益不可,我一味地这么想,我这个想法非常强烈。当时,我觉得交税太可惜了,好不容易做出300万日元的税前利润,其中竟有一半要交税,真让人痛惜。我甚至感到愤慨:“国家这个东西真像历史剧中描绘的恶劣的地方领主,利用税金无情压榨我们百姓,令人憎恨也是理所

11、当然。”听说现在中国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要被拿走25%的税金未免可惜,所以有的经营者就想逃税。就是在我们盛和塾的塾生企业家中,也有人因为实在不情愿交税,而想方设法去减少利润。“我们一身臭汗,拼命努力,赚来的辛苦钱,国家什么忙都没帮,却要用税金的方式堂而皇之拿走一半。与其如此,这钱还不如我们自己来花。购买新设备,多花交际费,给员工多发临时奖金”等等,想出各种方法来削减利润。这种场合,本来是觉得缴纳那么多税金实在让人心痛,所以企图尽可能少交,但是不期而至的却是利润的减少,结果变成了经营者自己在期望低收益。出发点是认为高税率太过份,只是想要逃脱税赋,而决不是期望低收益。但因为经营者对征税抱有抵

12、触心理,结果就导致了企业的低收益经营。而我只是一心想赶快归还借款,虽然这个意图强烈,但却没有想到要逃税,也不搞盲目投资,也没有急于把赚的钱分给董事和员工,只想留下更多的利润,这样的话,只要花三年就能还清贷款,我只是抱着这么一个朴实的想法。这种想法和做法,就是京瓷成为高收益企业的起点。此后,京瓷随着销售额的顺利扩大,持续保持了两位数以上的利润率。就这样,通过经营京瓷公司,我确立了信心:企业必须实现高收益。下面我就“为什么企业一定要实现高收益”这个命题,逐条进行说明,我所讲的每一条都是我在京瓷的经营实践中所学到的,领悟到的。“为什么企业一定要实现高收益?”第一条理由就是为了“强化企业的财务体质”。

13、前面谈到,我忌讳向人借钱,为了归还创业初期的贷款,京瓷以高收益为经营目标。但是事实上,在贷款全部偿还以前,因为订单快速增加,又需要新的设备投资,所以又接受别的银行的融资。因为在创业后的一段时期内,京瓷还没有充足的内部留存。但当时,在还款计划方面我们有了一点智慧。最初借贷的1000万日元如何归还;另外,新的设备投资获得的融资,如何通过别的途径归还;后面继续发生的别的设备投资又如何利用融资归还。每个项目的贷款还款联系起来考虑,好像组编一辆前后车箱连贯的列车。而且,对每次新设备投资需要增加的融资项目进行管理,好比铁路管理员制定安全运行时刻表一样,让多趟列车在铁路上有序行走。之所以能够进行这种管理,就

14、是因为在我的头脑中有尽快归还贷款的强烈的意识。在持续获得高收益的过程中,在京瓷创业10年之后,我们终于基本上实现了无贷款经营。而且在那以后,京瓷依然持续快速成长发展。这种成长发展的模式,不是随着销售额的增长贷款额也不断膨胀的那种不健全的方式,而是在无贷款状态下的成长发展。不仅如此,而且是在内部留存年年增加、充裕的财务体质更加充裕的状况下获得的成长发展。在实现企业快速成长的同时持续无贷款经营,可以说这是以高收益为前提的一种经营艺术。实现高收益,就可以偿还贷款,实现无贷款经营,还可以增加企业内部留存,提高自有资本比例。同时,高收益还能增加现金流,增加用于设备等方面的投资资金。就是说,高收益可以强化

15、企业的财务体质,使企业可以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这样,企业财务体质的强化就会带来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而为了做到这一点,企业必须实现高收益。这就是“为什么企业一定要实现高收益?”的第一条理由。第二条理由是:“为了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使企业经营处于稳定的状态”。创业后不久,京瓷进入持续高增长时期,与此同时,因为日本经济也迎来了高速增长期,所以企业员工的工资也快速增加。这种工资增加的速度,在现在是很难想象的。有的年份,人工费增长率高达30%。在上海这个地方,现在工资以10%以上的速度持续增长。当时的日本也是这样,相当一个时期内平均每年涨薪10%。此时,有一件事引发了我的思考。当时,日本的大企业一般的平均

16、税前利润率都在3%到4%之间,达到5%至6%就被认为非常优秀了。尽管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各个企业员工的工资上涨率每年仍达10%左右,有的年头人工费上升率高达20%至30%。当时,就制造业来说,就算好的企业,人工费也要占到销售额的30%。在这种公司里,如果年工资增长10%,因为人工费占销售额的30%,所以人工费上涨10%,就意味着在销售额中所占的人工费比率上升3%。世上的企业经营者们都会拼命努力,在工资上涨的浪潮中求得生路。看到许多利润率只有3%的企业,我就会想:“今年工资上涨了10%,这些企业恐怕会跌落为赤字吧!”但是,这一年这些企业却仍然做出了3%的利润。到第二年,“今年又要涨10%的薪金,那个企业肯定挺不住了”,我这么想。但那企业却又保住了3%的利润率。这个现象让我觉得不可思议。果然,人到了火烧屁股的时候都会拼命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