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7426843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厦门市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质量检测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厦门市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质量检测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厦门市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质量检测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厦门市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质量检测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厦门市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质量检测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厦门市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质量检测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厦门市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质量检测语文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厦门市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1)固时俗之工巧兮,。(屈原离骚)(2),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3)潦水尽而寒潭清,。(王勃滕王阁序)(4),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5)沙鸥翔集, 。(范仲淹岳阳楼记)(6)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苏轼赤壁赋)(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王逊,字邵伯,魏兴人也。仕郡察孝廉,为吏部令史,转殿中将军,累迁上洛太守。私牛马在郡生驹犊者,秩满悉以付官,云是郡

2、中所产也。惠帝末,西南夷叛,宁州刺史李毅卒,城中百余人奉毅女固守经年。永嘉四年,治中毛孟诣京师求刺史,不见省。孟固陈曰:“君亡亲丧,幽闭穷城,万里诉哀,不垂愍救。既惭包胥无哭秦之感,又愧梁妻无崩城之验,存不若亡,乞赐臣死。”朝廷怜之,乃以逊为南夷校尉、宁州刺史,使于郡便之镇。逊与孟俱行,道遇寇贼,逾年乃至。外逼李雄,内有夷寇,吏士散没,城邑丘墟。逊披荒纠厉,收聚离散,专杖威刑,鞭挞殊俗。又诛豪右不奉法度者数十家。征伐诸夷,俘馘千计,获马及牛羊数万余,于是莫不振服,威行宁土。又遣子澄奉表劝进于元帝,帝嘉之,累加散骑常侍、安南将军、假节,校尉、刺史如故,赐爵褒中县公。逊以地势形便,上分牂柯为平夷郡

3、,分硃提为南广郡,分建宁为夜郎郡,分永昌为梁水郡,又改益州郡为晋宁郡,事皆施行。先是越巂太守李钊为李雄所执自蜀逃归逊复以钊为越巂太守。李雄遣李骧、任回攻钊,钊距之,战于温水,钊败绩。后骧等又渡泸水寇宁州,逊使将军姚崇、爨琛距之,战于堂狼,大破骧等,崇追至泸水,透水死者千余人。崇以道远不敢渡水,逊以崇不穷追也,怒囚群帅,执崇,鞭之,怒甚,发上冲冠,冠为之裂,夜中卒。逊在州十四年,州人复立逊中子坚行州府事。诏除坚为南夷校尉、宁州刺史、假节,谥逊曰壮。(节选自晋书列传第五十一)注治中:官名,州刺史的属官。既惭,又愧:这两句意思是,既惭愧没有申包胥哭秦廷的感受,又惭愧没有杞梁妻哭塌城墙的效验。李雄:十

4、六国时期成汉政权的第一个皇帝。馘(gu):古代战争中割取敌人的左耳以计数献功。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累迁上洛太守迁:升职B朝廷怜之怜:怜爱C帝嘉之 嘉:嘉奖D钊距之,战于温水距:抵御3王逊死后谥“壮”(威德刚武)。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王逊威德刚武的一组是(3分)仕郡察孝廉专杖威刑,鞭挞殊俗征伐诸夷,俘馘千计莫不振服,威行宁土战于堂狼,大破骧等怒囚群帅,执崇,鞭之A B C D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逊在郡中为官时,家中的牛马生了牛犊马驹,他在任职期满后全都交给了官署。B宁州刺史李毅去世后,西南发生叛乱,毛孟到京城请求派刺史,却没有

5、得到答复。C元帝即位后,王逊根据地理形势,重新调整了宁州地区行政区划,得到朝廷批准。D李骧袭扰宁州,姚崇率部抵御,大破李骧,姚崇却不肯乘胜追击,王逊因此愤怒而死。5根据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6分)(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先 是 越 巂 太 守 李 钊 为 李 雄 所 执 自 蜀 逃 归 逊 复 以 钊 为 越 巂 太 守。(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外逼李雄,内有夷寇,吏士散没,城邑丘墟。译: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金陵驿宋文天祥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和我

6、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注这首诗是文天祥被俘押赴元大都,途经金陵驿时所作。金陵是宋朝的陪都,建有离宫。(1)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联借荒草、离宫、夕晖和孤云的物象,寄托国运遭劫与个人不幸的双重悲哀。B颔联用风景来衬托人事,突出物是人非,抒发诗人对战乱造成生灵涂炭的感慨。C“满地芦花和我老”一句运用比喻,形象地刻画了诗人为忧愁而满头白发的形象。D“旧家燕子傍谁飞”一句运用典故,表达的是国土沦丧而致流离失所的悲怆之情。(2)诗歌最后一句“化作杜鹃啼血归”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析。(3分)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一)文学名

7、著阅读(10分)7下列各项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陈琳起草的檄文,辱及曹操父祖,历数曹操罪状,号召讨伐曹操。曹操看了檄文后出了一身冷汗,头风病顿时痊愈。(三国演义)B宝钗撰写的桃花行声调悲凄,触动了宝玉及众姊妹。大家商议重起诗社,改桃花社为海棠社,推宝钗为社主。(红楼梦)C吴荪甫得知公债上涨是赵伯韬暗中捣鬼,便想拉拢杜竹斋结成“攻守同盟”,杜竹斋却倒戈一击,导致吴荪甫惨败。(子夜)D伽西莫多把爱斯梅拉达搭救到巴黎圣母院,并把她安置在避难小屋里,还把自己的食物和床褥送给她。(巴黎圣母院)E欧也妮守寡后改变了节俭的习惯,为自己添置了不少衣服,还经常周济他人。然而人们背后仍骂她

8、是“守财奴”。(欧也妮葛朗台)8下列各项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张郃在瓦口关坚守不出,张飞无计可施,借酒浇愁。张郃前来偷袭,却大败而归。张飞乘胜追击,奋力攻下了瓦口关。(三国演义)B探春在大观园里搞承包制,宝钗建议由承包人各揽一宗事,年终承包人再凑些钱散给园中的妈妈们,这个建议深得人心。(红楼梦)C高老太爷指定鸣凤去做冯乐山的姨太太,鸣凤想向觉慧求救,但觉慧忙着写稿,没有听完鸣凤的诉说就把她遣走了。(家)D法庭以“银币变枯叶”为由指控爱斯梅拉达犯有谋财害命罪,对她施以种种酷刑。爱斯梅拉达始终不招认强加的罪行。(巴黎圣母院)E马斯洛娃向涅赫柳多夫表示愿意调去监狱医院当护士,

9、并许诺不再喝酒。涅赫柳多夫听后,觉得她完全换成另一个人。(复活)(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9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有子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离娄)注弟:同“悌”,敬爱兄长,泛指敬重年长的人。为仁:践行仁德。(1)请概括上面两个选段的共同主张。(2分)答:(2)对同一主张的阐述,上面两个选段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简析。(4分)答:三、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用“中国时刻”赢得“中国时间”尔令奇APEC会议在北京召开,让我们再一次对“中国时刻”有了一

10、种深切的感受,亦如4年前的上海世博会、6年前的北京奥运会、13年前的上海APEC会议如果拉长时间的距离来看,过去的30多年,每一个“中国时刻”都为我们赢得了一次世界性的关注,每一个“中国时刻”都见证了我们的巨大变化,每一个“中国时刻”都为我们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而正是一个个可以载入史册的“中国时刻”,为这个古老而充满希望的国家赢得了“中国时间”。“中国时刻”是用实力赢得的尊重。改革开放尤其是新世纪以来,像APEC会议这样的“中国时刻”越来越多。正如一个进入“而立之年”的成熟个体,他自身的自信和担当,是与对外界的贡献和作用同步提升、密不可分的。2001年的“中国时刻”,我们还是即将加入世贸组织的

11、融入者,只是世界第七大经济体和第六大贸易国;今天的“中国时刻”,我们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与APEC成员的贸易额,就已经从13年前的1200多亿美元,增至今天的2.5万亿美元,中国的十大贸易伙伴中8个是APEC成员。“中国时刻”不仅是一种荣耀,更是一种责任。有人质疑说,在自身仍然面临诸多改革发展艰巨任务时,我们有必要“兴师动众”来追求这样的“中国时刻”吗?就以大家议论比较多的车辆“单双号限行”来说,1991年11月中国正式成为APEC成员国时,整个国家的汽车保有量刚刚突破600万辆,而今天北京一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就已经达到530多万辆。发展的问题还得靠发展来解决,今天的中国要解决自身的发

12、展问题,其政策的制定不能仅仅立足于国内,而要将自己的战略主张融入世界的游戏规则中。“中国时刻”不是装扮自己的花环,而是一个新的战略契机和历史起点。中国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作出了很多基于中国国家战略的规划,包括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东北亚经济整合战略等。站在中国的角度来说,这些战略在经济层面,都是立足于中国国内的经济结构转型、产业升级、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从客观效果讲,也充分体现了亚太大多数国家的战略意愿,取得了双赢的效果。我们需要用今天的“中国时刻”赢得未来的“中国时间”。包括2014年APEC会议在内的每一个“中国时刻”,都可以看作历史进程中的新坐标和新挑战,“两个一百

13、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则是中国民众心里的“中国时间”。沿着“中国时刻”的台阶稳步上升,“中国时间”才能如期而至。(选自2014年11月12日光明日报)10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每一个“中国时刻”的实现,都使我们向实现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目标前进一步,其影响十分深远。B中国作为成熟的现代国家,面临的“中国时刻”将更多,我们要充满自信地去迎接它,在立足自身的同时为世界多做贡献。C我国许多规划的制定,既基于国家战略,也以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为目的,客观上体现了区域内大多数国家的战略意愿。D怎样用“中国时刻”赢得“中国时间”?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一要增强荣誉感,二要有责任意识,三要迎接新挑战。11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中国时刻”的具体内涵。(3分)答:“中国时刻”是指 的重大事件。12请简述文章第段的行文思路。(3分)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