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及表面化学复习题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7420832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胶体及表面化学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胶体及表面化学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胶体及表面化学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胶体及表面化学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胶体及表面化学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胶体及表面化学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胶体及表面化学复习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胶体与外表化学复习题一、选择题1. 一个玻璃毛细管分别插入20 和70 的水中,则毛细管中的水在两不同温度水中上升的高度 C 。(A)一样 ;(B)无法确定 ;(C)20 水中高于70 水中 ;(D)70 水中高于20 水中 。2. 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D 。(A)比外表自由能的物理意义是,在定温定压下,可逆地增加单位外表积引起系统吉布斯自由能的增量 ;(B)外表*力的物理意义是,在相外表的切面上,垂直作用于外表上任意单位长度功线的外表紧缩力 ;(C)比外表自由能与外表*力量纲一样,单位不同 ;(D)比外表自由能单位为Jm2,外表*力单位为 Nm1时,两者数值不同 。3. 20 时水空气

2、的界面*力为7.27 102Nm1,当在20 和100kPa下可逆地增加水的外表积4cm2,则系统的G为 A 。(A)2.91 105 J ;(B)2.91 101 J ;(C)2.91 105 J ;(D)2.91 101 J 。4.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有大小不同的两个水珠,长期放置后,会发生 A 。(A)大水珠变大,小水珠变小 ;(B)大水珠变大,小水珠变大 ;(C)大水珠变小,小水珠变大 ;(D)大水珠,小水珠均变小 。5. 一根毛细管插入水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为h,当在水中参加少量的NaCl,这时毛细管中液面的高度为 B 。(A)等于h ;(B)大于h ;(C)小于h ;(D)无法确定

3、。6. 关于溶液外表吸附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C 。(A)溶液外表发生吸附后外表自由能增加 ;(B)溶液的外表*力一定小于溶剂的外表*力 ;(C)定温下,外表*力不随浓度变化时,浓度增大,吸附量不变 ;(D)饱和溶液的外表不会发生吸附现象 。7. 对处于平衡状态的液体,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C 。(A)凸液面内局部子所受压力大于外部压力 ;(B)凹液面内局部子所受压力小于外部压力 ;(C)水平液面内局部子所受压力大于外部压力 ;(D)水平液面内局部子所受压力等于外部压力 。8. *溶液外表*力与溶质浓度c的关系式:0 = A + Blnc,式中0 为纯溶剂的外表*力,A、B为常数. 则外表超

4、量为 B 。(A) = c/RT(/c)T ;(B) = B/RT ;(C) = B/RT ;(D) = Bc/RT 。9. 胶束的出现标志着外表活性剂的 A 。(A)降低外表*力的作用下降 ;(B)溶解已到达饱和 ;(C)分子间作用超过它与溶剂的作用 ;(D)分子远未排满溶液外表 。10. 水对玻璃润湿,汞对玻璃不润湿,将一玻璃毛细管分别插入水和汞中,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D 。(A)管内水面为凹球面 ;(B)管内汞面为凸球面 ;(C)管内水面高于水平面 ;(D)管内汞面与汞平面一致 。11. 对于增溶作用,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C 。(A)增溶作用使被溶物质化学势降低 ;(B)增溶系统

5、是热力学稳定系统,而乳状液或溶胶是热力学不稳定系统 ;(C)增溶作用与真正的溶解作用一样,均使溶剂依数性有很大变化 ;(D)增溶作用发生在有大量胶束形成的离子型外表活性剂溶液中 。12. 通常称为外表活性剂的物质是指将其参加液体中后( D )。 (A) 能降低液体的外表*力 (B) 能增大液体的外表*力 (C) 能显著增大液体的外表*力 (D) 能显著降低液体的外表*力13. 对于水平液面,其值为零的物理量是( C )。(A) 外表自由能 (B) 外表*力 (C) 附加压力 (D) 比外表能14. 对于化学吸附,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D )(A) 吸附是单分子层; (B) 吸附力来源于化

6、学键力;(C) 吸附热接近反响热; (D) 吸附速度较快,升高温度则降低反响速度。15. 对于指定的液体,恒温条件下,有( A )。 (A) 液滴的半径越小,它的蒸气压越大; (B) 液滴的半径越小,它的蒸气压越小; (C) 液滴的半径与蒸气压无关; (D) 蒸气压与液滴的半径成正比 16. 过量的KI与AgNO3混合制溶胶,其构造为(AgI)mnI(n*)K+*K+,则胶粒是指 (C )。(A) (AgI)m (B) (AgI)mnI(C) (AgI)mnI(n*)K+ * (D) (AgI)mnI(n*)K+*K+17. 在装有局部液体的毛细管中,如图,当在右端加热时,液体移动的方向是(

7、B )。 (A) 左移 (B) 右移 (C) 不动; (D) 不一定18. 今有一球形肥皂泡,半径为r,肥皂水溶液的外表*力为s,则肥皂泡内附加压力是: C 。(A) ; (B) ; (C) ;D。19. 化学吸附的吸附力是A。(A) 化学键力; (B) *德华力;(C) 库仑力;D*德华力+库仑力。20. 气体在固体外表上吸附的吸附等温线可分为( D )。(A) 两类;(B) 三类;(C) 四类;(D) 五类。21. 溶胶的根本特性之一是( C )。(A)热力学上和动力学上皆属于稳定体系 ;(B) 热力学上和动力学上皆属不稳定体系 ;(C) 热力学上不稳定而动力学上稳定体系 ;(D) 热力学

8、上稳定而动力学上不稳定体系 。22. 大分子溶液和普通小分子非电解质溶液的主要区分是大分子溶液的( C )(A)渗透压大 ;(B)丁铎尔效应显著 ;(C)不能透过半透膜 ;(D)对电解质敏感 。23. 对由各种方法制备的溶胶进展半透膜渗析或电渗析的目的是(C )。(A)除去杂质,提高纯度 ; (B)除去小胶粒,提高均匀性 ;(C)除去过多的电解质离子,提高稳定性;(D)除去过多的溶剂,提高浓度 。24. 有关超显微镜的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C )。(A)可以观察离子的布朗运动 ;(B)可以配合电泳仪,测定粒子的电泳速度 ;(C)可以直接看到粒子的形状与大小;(D)观察到的粒子仅是粒子对

9、光散射闪烁的光点 。25.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C 。(A)溶胶在热力学和动力学上都是稳定系统 ;(B)溶胶与真溶液一样是均相系统 ;(C)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统是溶胶 ;(D)通过超显微镜能看到胶体粒子的形状和大小 。26. 以下各性质中不属于溶胶动力学性质的是( C )。(A) 布郎运动 (B) 扩散 (C) 电泳 (D) 沉降平衡 27. Langmuir气固吸附理论中,以下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 D )。(A) 吸附是单分子层吸附; (B) 吸附热是常数;(C) 在一定条件下,吸、脱附之间可以到达平衡;(D) 吸、脱附速率都与气体的压力成正比。28. 用NH4VO3 和浓盐酸作用

10、,可制得棕色V2O5溶胶,其胶团构造是 D 。(V2O5)mnVO3(n*)NH4+*NH4+,下面各电解质对此溶胶的聚沉能力次序是:(A)MgSO4 AlCl3 K3Fe()6 ;(B)K3Fe()6 MgSO4 AlCl3 ;(C)K3Fe()6 AlCl3 MgSO4 ;(D)AlCl3 MgSO4 K3Fe()6 。二、判断题 1、溶胶是均相系统,在热力学上是稳定的。 2、长时间渗析,有利于溶胶的净化与稳定。 3、有无丁达尔(Tyndall)效应是溶胶和分子分散系统的主要区别之一。 4、亲液溶胶的丁达尔(Tyndall)效应比憎液胶体强。 5、在外加直流电场中,碘化银正溶胶向负电极移动

11、,而其扩散层向正电极移动。 6、新生成的Fe(OH)3沉淀中参加少量稀FeCl3溶液,会溶解,再参加一定量的硫酸盐溶液则又会沉淀。 7、丁达尔效应是溶胶粒子对入射光的折射作用引起的。 8、胶束溶液是高度分散的均相的热力学稳定系统。 9、胶体粒子的扩散过程和布朗运动本质上都是粒子的热运动而发生的宏观上的定向迁移现象。 10、在溶胶中参加电解质对电泳没有影响。 11、由于大分子溶液是真溶液,是均相的热力学稳定系统,所以无丁达尔效应。12、当外表活性物质参加溶剂中后,所产生的结果是d/dc 90。4. 一样温度下,同一液体,随外表曲率半径不同具有不同的饱和蒸气压,假设以P平、P凹、P凸分别代表平面、

12、凹面和凸面液体上的饱和蒸气压,则三者的关系为 P凹P平P凸。5. 参加外表活性剂,使液体的外表*力 降低 ,外表层外表活性剂的浓度一定 大于 它在体相中的浓度。6. 293.15K时水的外表*力为7.275102N m1,该温度下当水的外表积增大4104m2时,体系的G为 2.91 105 。7.润湿液体在毛细管中上升的高度与毛细管内径成 反比 关系,与液体的外表*力成 正比 关系。7. 温度上升时,纯液体的外表*力 减小 。8. 使溶胶聚沉所需电解质 最低浓度 ,称为电解质对溶胶的聚沉值。9. 外表活性剂在构造上的特点是同时具有 亲水 基和 亲油 基。10. 液面是弯曲时,外表*力的方向与液面 相切 。四、简答题1在滴管内的液体为什么必须给橡胶帽加压时液体才能滴出,并呈球形?答:因在滴管下端的液面呈凹形,即液面的附加力是向上的,液体不易从滴管滴出。假设要使液滴从管端滴下,必须在橡胶帽加以压力,使这压力大于附加压力,此压力通过液柱而传至管下端液面而超过凹形外表的附加压力,使凹形外表变成凸形外表,最终使液滴滴下。刚滴下的一瞬间,液滴不成球形,上端呈尖形,这时液面各部位的曲率半径都不一样,不同部位的曲面上所产生附加压力也不同,这种不平衡的压力迫使液滴自动调整成球形,使液滴具有最小的外表积以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