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存在的最主要问题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7420645 上传时间:2023-12-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存在的最主要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校存在的最主要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学校存在的最主要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学校存在的最主要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学校存在的最主要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校存在的最主要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存在的最主要问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存在的最主要问题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学校工作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为此,学校的管理层要树立起一切管理皆是优化学校各种资源配置、一切的管理皆是为教师发展服务的治校兴校的意识。管理者在工作中凡事就要“以人为本”,以教师的发展为出发点,认识到他们的发展就是学校发展的强大力量,工作的意识转化了,学校的发展前景也就更明朗了。 学校存在的最主要问题 1、校舍短缺,硬件建设滞后 学校共有学生1160人,其中住校生420人,校内勉强能解决300人住宿,且无法集中管理,100多学生租住在校外,存在很大安全隐患;因为没有实验室和相关设备、器材、药品,实验课未能开设,严重制约了理综成绩的提高;现代教育设备短缺,

2、不能满足需求;音乐、美术教室偏小、简陋,操场不够体育训练标准、体育学生无换衣服地方,且辅导地点分散,不利于管理,制约了学校特色化建设。 2、师资结构不合理,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几年来,学校涌现出了一批敬岗爱业、教学成绩突出的好教师,是他们撑起了高中部这一片蓝天;但语文、英语、数学科目教师有断层,历史、地理学科教师紧缺,整体结构上文科教师人员紧张;部分教师责任性不强,教学、管理能力弱,无上进心,学风不浓,工作马马虎虎、得过且过,教学效果差;加之高中部办公条件相对差,交通不便,部分教师吃苦精神不够,这些都严重制约着学校的发展。 3、教育教学管理因循守旧,创新不够 作为普通高中中的薄弱学校,生源较差,

3、学校外部环境差,在发展上困难重重,生存的空间很小,要走出困境,步入顺途,除了坚持我校优良传统,吸收外校先进的管理经验,还必须推陈出新,创出自己的管理思路和方法,但我们在这方面做得过少,所以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强,管理上的漏洞很多,许多阻碍发展的因素尚未清除。 4、校园周边环境差,校内文化氛围不浓 两校整合后,学校住地本身名声很差,加上学校周围吸毒人员多、社会闲杂人员多,对我校招生负面作用极大,生源质量明显下降,对我们的正常教育教学工作干扰也很大;校内文化气氛营造不够,对师生良好修养的形成抓得也不力,所以还没有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没有一个能潜移默化、熏陶、自我教育的教育氛围。 学校存在的最

4、主要问题 1.缺少符合本校实际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 由于受社会评价制约和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部分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以及办学目标偏离素质教育的轨道,都紧紧围绕中考、高考这个指挥棒设置课程和实施教学,办学和教育教学模式单一、古板,开展的教育活动是就活动而活动,没有注入先进的教育理念,缺少教育性和导向性,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培养不了学生的能力,发挥不了教育应有的功效。 2.缺少正确的人才观。 部分学校不注重学校文化建设,缺乏个性、特色和品味,成为“有教育,没有文化的场所”。同时,还缺少文化教育、理想教育和人生规划与职业规划教育,培养了一大批“有知识、没文化、没素质、没信仰、没理想、没

5、灵魂”的人,多数学生在小学有远大理想长大了,科学家、工程师,到了高中毕业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专业,无法报志愿,没有办法,多数学生选择社会上热门专业,造成一部分学生学习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到社会做自己不喜欢了工作,造成教育“两个不适应”即“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很多专业毕业生面临“毕业既失业”的问题,造成社会人才“结构短缺”和“结构过剩”两种现象,造成巨大的“教育投资浪费”和“人才资源浪费”,不仅给受教育者个人和家庭,而且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还给社会带来诸多不安定因素。 3.课程管理和课程实施情况不理想。 个别学科增加课时和减少课时现象严重,地方课和学校课程开设

6、情况不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劳动与技术教育)开设情况不好,有的学校根本没开或者走过程,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部分学校没有树立全新课程理念,学校活动课程化实施程序不高,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活动课程教育意义不大。 4.教学管理粗放,随意性大。 部分学校虽然有教学常规制度、集体备课制度和校本教研制度,但执行情况不理想,个别教师不备就上讲台,教师串课、旷课现象时有发生,教学事故率高。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现象时有发生。教学常规制度陈旧,不适应新课程实施,不与时俱进,有没有一个样,有的学校对课堂教学行为缺少有效监督,课堂教学效益低,学生厌学现象严重,辍学率反

7、弹压力较大。多数学校建立了以校为本的教研,但开始情况不好,做秀程度大,效果不佳,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5.违反教育教学规律现象依然严重。 部分教师不认真研究课标、学生和资源,缺少“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没有围绕学生的学习来设计和实施教学,教学与学生认知能力和现有经验相脱离,缺少与学生有效交流和对话,没有营造安全的课堂教学环境,经常指责学生,学生无法有效参与教学。少数教师依然迷恋题海战术和加班、加点,缺少对学生有效的学法指导和有效的课堂激励性评价,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参与度不高,教学效率低。同时,有的学校不均衡分班,个别班额超出有关规定和要求,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因材

8、施教”。 6.对学生缺少有效的德育。 学生品德养成教育和德育实践活动开展得不切实际,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环境,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性,严重影响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价值判断能力的培养,影响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专题性教育开展不理想,走过程。 7.缺少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部分学校对学生的评价只参考考试成绩,方法和途径单一,缺少对学生全面客观的评价。对综合素质评价的意义、功能和作用认识不高,缺少足够的重视。多数开展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学校走过程,不注重过程性评价,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监督,没有指导学生有效建立成长记录袋,没有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教育学生和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和措施,评价效果不佳。认为综合素质评价耗时、费力、针对性不强,根本没有偿到评价的甜头。评价起不到应有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大,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缺少有效的反馈、沟通机制,发挥不了评价的应有的功效。 8.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执行不佳。 部分数学校虽然有健全的制度,但行同虚设,很多决策一把手说了算,学校内潜在矛盾较大,不安因素较多,经常在评优、评职称时时有集体上访现象。 9.国有资产管理混乱。 有的学校对国有资产没有及时登记造册,多数学校没有办理校园、校田地、林地的土地使用证和校舍产权证明。资源的整合利用效率低,重复建设和浪费比较严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