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7419559 上传时间:2024-02-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2011-03-31 13:41:17)转载标签: 教育 分类: 中考复习 教学目的: 知识能力:1、掌握散文常见的写作技巧。 2、学会运用技巧解决散文应试问题。过程方法:明确考试题型,师生共同探究总结并应用技巧。情感态度:培养合作探究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并学会答题技巧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叶圣陶先生说:“课本无非是个例子。”我们要先通过课本学到技法,再到生活的语文中遨游。今天我们要一起通过课本,总结散文考试的题型及探究解题技巧。二、结合问题探究技巧。(一)中考对散文的考查一般有这样几个考点:1、理解:理解把握文中重要的字词句。2、分析综

2、合: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分析结构线索,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及作者观点 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3、鉴赏评价: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二)结合问题探究技巧结合绿设题完成。理解类:1、“飞花碎玉”是描写花被风吹落和玉摔碎时的情景,一般用来比喻雪花或者瀑布的景象。2、说说句中词好在哪里。梅花潭的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招引(说出了梅花潭的美,美的让人忍不住去。)总结方法:明本义,联语境,抓中心,出新意。 分析综合类:1、作者在描写梅雨潭的绿时先用了什么词概括了对绿的总感受?a、对绿的总感受:“醉人”、“奇异”。2、梳理本文结构线索。采用总分总结构,前后呼应结构紧凑。以游

3、踪为线索展开描写。3、作者描写了梅雨潭周围的哪些景物?描写这些景物的作用是什么?你以为哪些词用得准确生动?(写了山、岩、亭、天、草,都是为了衬托梅雨瀑的美,写梅雨瀑的美又是为了衬托梅雨潭的绿的美。因为“我”一见到梅雨潭的绿,“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例:写亭:一个“踞”字突出了它的险峻之势,给人以凌空突起之感。一个“浮”字,神态毕现,一“踞”一“浮”,化静为动,把凌空而立、翼然石上的梅雨亭写得神采飞扬,惟妙惟肖。写云:一个“流”写出轻盈之态。写瀑布:一个“镶”字描绘瀑布处在山涧中的状态,既准确恰切,又形象逼真,使瀑布富于立体感,动态美。总结方法:题目入手,分析结构,重复出现,

4、问题指标,查找要点,概括中心。看题目知内容、明对象、淸线索、得中心、悟感情、分文体。找线索的方法:先看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再画出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还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鉴赏评价:1、选段用形象的比喻从不同的角度来描绘梅雨潭的绿,试仿照例句赏析文中的比喻句。 例句: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 赏析:这里把皱缬的水波比喻成少妇拖着的裙幅,表现出梅雨潭绿的清亮的特点。 句子: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 赏析:这里把滑滑、明亮的水光比喻成鸡蛋清,表现出梅雨潭的绿柔软

5、、鲜嫩的特点。 2、作者是用怎样的表现手法描写梅雨潭的绿的?有怎样的效果?比喻、对比。作者连用六个比喻:从不同角度对梅雨潭的涟漪以及绿的亮度、纯度等加以表现,写出了梅雨潭醉人的绿和醉人的美,也寄寓着作者的爱。作者用对比手法衬托出梅雨潭的绿是浓淡相宜,明暗适度,恰到好处的特点。3、文章将收尾时,作者的写作在人称上发生了何种变化,有何作用?由第三人称“她”变成了第二人称“你”。一开始作者感情比较收敛,可随着情感的迸发和投入,作者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冷静,而把自己完全融进了“绿”之中,强烈的抒情需要使作者不自觉地改变了人称。总结方法:抓中心树形象,运用规律作鉴赏。三、归纳散文阅读答题的一些技巧。1、人称

6、表达及其作用:第一人称便于直接抒情; 第二人称呼告抒情更强烈感人;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2、修辞方法及其作用:一般说来,描绘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主要有比喻、夸张、拟人;结构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突出强调,主要有对偶、排比、反复;表达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增强语气,主要有反问和设问。3、表达方式及作用:解题规范:确认指定语段所用的具体的表达方式,结合文章具体分析。五种表达(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方式具体分类及作用:肖像描写:以形传神。 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语言描写:言为心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插叙:内容丰富,深化主题,曲折有致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 倒

7、叙:设置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寄托感情。 叙后议论:画龙点睛,点明题旨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寓情于景,物事含蓄4、表现手法:解题规范:确认所用表现手法,结合文句内容具体作答。明确常见表现手法的作用。如下表:象征:引申事理,含蓄形象鲜明。 衬托: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特点。扬抑:在变化的反差中突出事物。 渲染:为行文设置铺垫,营造氛围。对比:突出事物特点,使形象鲜明。 以小见大:小中见大,表现人、事。此外,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咏物寄情、寓理于事、融情于事5、结构内容:线索、转换、过渡、照应、详略等。 a、结构:开头结尾的谋划; 详略主次的安排; 行文线索的贯穿;过渡照应的勾连;伏笔悬念的设置。 b、内容:勾连上下文的线索作用;对内容的充实作用;主旨的深化升华作用;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四、学以致用。运用所学规范完成阅读训练。1、生命的暗示欧阳斌2、善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