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刘子自传》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二选修)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7415688 上传时间:2023-11-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子刘子自传》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二选修)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子刘子自传》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二选修)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子刘子自传》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二选修)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子刘子自传》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二选修)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子刘子自传》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二选修)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子刘子自传》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二选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子刘子自传》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二选修)(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子刘子自传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二选修)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以及句式的特点。 2.了解刘禹锡的人生经历和基本事迹,体会其坚强不屈、乐观豁达的性格。 3.了解古代自传文体的特点。 教学重点:1.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刘禹锡的相关作品;2.体会人物在逆境中乐观向上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了解“永贞革新”(即“二王八司马事件”)对刘禹锡官场生涯和人生履历的影响。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唐朝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涌现出了许许多多优秀的诗歌作品和诗人,有一些诗人由于其在诗歌方面的突出成就和独特风格,而被冠以美称,如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

2、诗圣,李贺被称为诗鬼,还有一位诗人,被称为诗豪,同学们知道是谁吗?学生齐读: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感受作者乐观坚强的品质。这样的人该有着怎样的一生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刘禹锡的自传子刘子自传。 二、推进新课: 1、介绍作者:刘禹锡字梦得,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卒于唐武宗会昌二年(842),是唐代中叶进步的政治家、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家和著名的文学家。在诗歌创作上颇有成就,被白居易称为“诗豪”,在散文创作上造诣

3、也很深,陋室铭是流传千古的名篇。刘禹锡也是一个哲学家,他的天论是一篇重要的哲学著作,表达了无神论思想。早年与柳宗元为文章之友,世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为诗友,并号“刘白”。 2、题解:这篇自传写于作者去世那一年。当时他已重病在身,但仍抱病写下此文。作者在自传中叙述了自己的出身和从政经历,特别是他参与“永贞革新”的情况,他认为“永贞革新”所做的事是正确的。他给后人留下了一份研究中唐历史的可贵资料。子:1.古代对男子的尊称;2.写在姓氏的后面,作为对人的尊称。子刘子:我刘先生,充满自豪与骄傲 三、文体常识 1、古代传记之自传:自传是史外传的一种,不附于史书,以单篇流传,是传主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和评价

4、。它的写作格局一般包括三个部分:籍贯与家世、事迹与功业、对人生的反思与评价。 2、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做“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1)座右铭:写出来放在座位旁边的格言。2)墓志铭:写在墓碑上称颂死者功德的文字。 四、整体感知: 1、课文按内容可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记述作者的身世及从宦经历。第二部分主要是记述作者参与“永贞革新”的经过以及被贬的情况,文末的“铭”是作者对人生的感慨。 2、熟读课文1-2段,纠正读音。 3、疏通重点词义、了解特殊句式。 4、翻译课文1-2段:刘子名禹锡,字梦得。祖先是汉景帝贾夫人的儿子刘胜,受封为中山王,

5、谥号为”靖”,子孙因此成为中山人。七世祖刘亮,在北朝做官,担任冀州刺史.散骑常侍,遇上迁都到洛阳,成为北部都昌里人.世代以儒学做官,祖先的坟墓原在洛阳北山,后来因为地方狭小不可依凭,就葬在荥阳的檀山原。从曾祖父以来,父葬在左边,子葬在右边,就像在世那样长幼有序。曾祖父刘凯,做官至博州刺史.祖父刘鍠,开始任洛阳主簿,察视行马外事,一年期满,转任殿中丞,侍御史,追赠为尚书祠部郎中.父亲刘绪,也因儒学在天宝末年考中进士。后遭遇”安史之乱”,全族向东迁徙,以避祸患灾难由于被关中以东的节度使所聘用,后来担任了淮西从事.在淮西府又兼任盐铁副使,后转为殿中省官员,在桥主持政务.后来罢官回到浙西,行到扬州,病

6、故.我接受父亲平日的训示,秉承他的遗教,孤独一身,侍奉母亲不敢自毁.后来我在朝廷任职,或在郡里做官,蒙受恩泽,父亲被多次追赠,直到吏部尚书.母亲卢氏,由彭城县太君追赠为范阳郡太夫人。 当初,我二十多岁,应考进士,幸而一次得中,隔了一年,又以文才经吏部取士科考试合格,被授予太子校书的官职.我官事清闲,有时间侍奉父母,问寒问暖.我当时年轻,名声超过实际,在读书人中享有盛誉.及至父亲去世,我迫于礼教而不敢轻死,因而得了久治不愈的病.我守丧期满后,正逢宰相,扬州节度使杜佑兼管徐州和泗州,由于我和他素来互相了解,就经请求后去出任掌书记.我捧着任命的文书入告母亲,母亲说:”我不喜欢江淮一带地方,你从开始就

7、要考虑到这一点.”我就禀告丞相,以请求照顾.丞相说:”可以.”我过了几个月离开了徐州.泗州,由于河路还难走,就改做扬州书记.过了两年,道路畅通,前约得以实行,我就调补为渭南县主簿.第二年冬天,我提升为监御史。 五、作业:预习课文剩下的部分。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复习上一节可的内容。 二、讲授新课: 1、熟读课文3-4段,纠正读音。 2、疏通重点词义、了解特殊句式。 3、翻译课文3-4段:贞元二十一年春,唐德宗去世,太子李诵即位.当时有出身寒微,才华出众的王叔文,以擅长下棋,得选为翰林院待诏.因有机会与太子李诵谈论时事,李诵非常赏识他.他们这样交往很久了.众人都不知道.到这时王叔文由苏州府属

8、官,破格提拔为起居舍人.充任翰林学士.于是他密荐丞相杜佑,任度支,盐铁等使.第二天,王叔文以翰林学士及起居舍人兼任度支,盐铁副使.不久,又特升任启部待郎,皇帝赐他紫服,贵振一时.我以前已由杜丞相奏请委派为崇陵使判官,任职一个多月,到这时改任屯田员外郎,兼管度支,盐铁等方面的公事.当初,王叔文是北海人,自称是王猛的后代,具有远祖的风度.只有东平吕温,陇西李景俭,河东柳宗元,认为确实如此.这三位都和我交情深厚,日夕相处,称赞王叔文的才能.叔文确实善于谈论法治的道理,能以口辩服人.得到重用后,从春到秋,他所采取的革新措施,人们都认为是无可非议的. 皇帝经常患病,到这时病情加剧.下诏让位,自为太上皇,

9、死后谥为顺宗.太子李纯即皇帝位.这时太上皇的顺宗久病卧床,宰相,大臣和而官都不得召对.宫廷事情诡秘,像东汉桓帝和顺帝那样,拥立新君的功劳完全归于宦官.于是,王叔文首先被贬为渝州,后来又诏命赐死。宰相韦执谊被贬到崖州。我被贬为连州刺史,走到荆南,又被贬为朗州司马.过了九年,召回朝廷,复授连州刺史,自连州历任夔,和二州刺史,后升为主客郎中,分司东都.第二年追回入朝,充任集贤殿学士,转发任苏州刺史,赐金印紫绶,改任汝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又改任同州刺史,兼本州防御使,长春宫使以后因为足疾,改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又改任秘书监,分司东都.一年,加官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活了七十一岁.在这患病的时候,自己

10、写的铭文说:”没有早亡也不卑贱,是天生的福分啊,多灾多难,是遭遇的不好啊,天赋的才能,不让我来施展啊,即使有人诽谤,我也问心无愧啊,躺在这窗子下,我到了终期啊,葬近祖坟,还像活着一样啊,灵魂无处不到,这怎能知道啊? 三、深入探究: 1.一般来讲,古代男子的理想可能是什么?“仕” 2.“仕”之后,更高的理想可能是什么?进一步“仕”,且“达则兼济天下” 3.作者是否具有这些理想?是。有文中琳琅满目的官名为据 4.作者担起这些理想时,肩上有无更多一层重负?应有。首段所记之祖先,无一人不为官。作者可能承担着家族期望,一如项脊轩记中的归有光。 5.找出文中作者就任官职的动词,从中可以用那些词语形容作者的

11、仕途? 明确:1)调擢改出贬(诏)征(复)授入转移2)命途多舛宦海沉浮多贬多外放终不得志 四、课外拓展:阅读鉴赏刘禹锡戏赠看花诸君子: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 尽是刘郎去后栽。体会诗歌中所包含的深意。 明确:与“君子所爱”之梅兰菊荷比较,桃花似更显其俗艳,可见作者轻蔑讥讽之意,据说写下此诗,是作者“诏征-复授连州”的原因之一。 五、小结:此文感情真切,作者对“永贞革新”一事耿耿于怀,长年积郁在胸的情感,到此时已达“不吐不快”的地步,他回首往事,痛惜万分。文末的铭文,表明自己的一生都是光明磊落的,受谗遭毁的愤慨,溢于言表。 六.鉴赏艺术:本文语言平实,以记事为主,围绕“永贞革新”表达自己的主旨,是一篇典型的“政治自传”。 七、作业:完成课后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