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的关键之一课程标准的具体可操作化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7415010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减负的关键之一课程标准的具体可操作化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减负的关键之一课程标准的具体可操作化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减负的关键之一课程标准的具体可操作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减负的关键之一课程标准的具体可操作化(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减负的关键之一:课程标准的具体可操作化一提减负,人们会马上指责现行的考试制度,认为不改革考试制度,减负就寸步难行。可是,如果我们静下来仔细想想,考试并非中国所有,为什么在中国就变成了如此可憎的恶魔呢?以笔者多年从事教学的经验来看,考试尽管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弊端,可是,如果有完备的课程标准令其无缝可钻,那么,考试掀起的风浪会小很多,平静很多。翻开现行的1-9年级语文课程标准,能看到总目标,能看到阶段目标,却存在极大的不明确性。在下面展示的1-2年级的阶段目标中,我们看到,课标规定了认识汉字的数量、会写的汉字的数量,却忽略了词语是汉语中最小的独立运用单位,也忘了在教学和考试中,组词是最基本的一环。因

2、为课程标准并没有规定这个阶段的学生应该掌握哪些词语,刚开始学习汉字的孩子们就掉进了词语的汪洋大海中。本来是每篇课文学写3-9个字,认识10个字左右,可是,只掌握独立的字怎么行呢?它在课文中不是跟别的字站在一起组成了词吗?同学们把词划下来吧,写一写,记住了。这样,800-1000个汉字就多加了800-1000个词。这800-1000个词当中,至少有400个字是这个阶段的学生还没学写的,只能依样画葫芦地“画”字,刚刚在建构汉字笔画框架的他们,懵懵懂懂地就开始自己“画”字了,因为这些字怎么写,老师还没教呢。多数错误的笔画顺序就在这个时候被迫形成,以后再花很大的力气去改正过来,有相当多的学生会始终无法

3、改过来。慢着,光学会课文中的词语,还不行!还得拓展呢,天知道出试题的人会想出什么词来呢!无论如何,先每个字组3个词吧,于是又多出了1600-2000个词。这一部分的词,那叫精彩纷呈啊,老师就带着学生翻开字 词 句 段 篇(一种辅导书)抓词,美其名曰“拓展”词语,学生懂不懂意思就先搁一边了。可笑的是“三个词”在一些教师那里竟然成了铁的规矩,对于一些没必要这样拓展的字,也非组不可。我印象最深的是帮侄子用“烁”组词,除了“闪烁”,我能想到“众口铄金”,可是这个词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太难理解了。再到词典里查,它所组成的词在现在已经都很少用了。像这种已经枯萎的词素,再组几个词有什么用呢?再说出试题的人,也

4、是随手在词海里捞出一个词,反正只要这个词里面的字是学过的就行。殊不知,汉语的博大,造成了有些简单的字组成的词,却并不简单。对没有生活经验、理解力才刚刚起步、而且缺乏语境的孩子来说,绝对是难题。像“宜居”,咋一看,两个字都学会,而且容易写,可是如果孤零零地放在“看拼音写词语”这样的题目下,学生得转多少个弯才能想到这么一个词啊!再看看课程标准对写话的要求,写什么是空泛的,写多少没有提及,怎么操作呢?最普遍的做法,就是把口语的部分当写话来教。今天说水果,回家就写水果,如果口语的要求说还能讲讲家乡好玩的地方,那么写了水果再写景点,两篇文章。至于要写几句话,写多少字数,写的详细度如何,那就是仁者见仁,智

5、者见智的了。小学生作文选等刊物上,二年级的学生能写三、四百字的作文比比皆是,标准就在这样的催化下产生了。教师不满足于学生只写几句话,二年级就要求分出自然段,写上一、两百字。要知道,在2000年,我们区的期末考试,5年级的作文才要求200字以上啊!我印象深刻的是侄子读二年级时的一次语文考试,写话题目画了一幅画:下雨了,小鸭在池塘里,小鸡顶着一片树叶在跑。侄子写了七、八十字,语句通顺,标点使用正确,有个别错别字,可是6分的写话题目老师只给了4分,相当于不到70分,让我不由得慨叹连连。如果课程标准对此能有明确的界定,我们的老师们是不是就有章可循了? 上面所举的,只是两个最简单的例子,其它的因为课程标准的含糊不清而造成的负担的加重举不胜举。还记得新课程标准声势浩大地登场的时候,在举国上下大学新课标,众口一词地夸赞着新课标,似乎新课标真能彻底改革日益沉重的语文教学。似乎,专家搞出来的必定就是正确的。可是,如果事实并非如此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