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北师大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7414224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北师大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9课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5分钟训练 (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1915年9月,_在上海创办_,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解析: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青年杂志从第二期起改名为新青年,并迁到北京。故新文化运动兴起于1915年。答案:陈独秀青年杂志2.新文化运动中,胡适发表了_一文,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_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解析: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都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其中胡适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掀起了文学革命;鲁迅将反封建的革命内容与新文学的形式结合起来,其代表作就是狂人日记。答案:文学改良刍议鲁迅3.判断题:辛亥革命

2、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解析:此题考查辛亥革命的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只是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答案:4.判断题: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是民主和科学。()解析:此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预习中应注意到这些与历史发展有重要关系的特殊观点。答案:10分钟训练 (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新青年创办于()A.上海B.北京C.广州D.南京解析: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第二期起改名新青年,后来迁到北京。答案:A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新青年民报北京大学中华民国临时约法A.B.C.D.解析:新文化

3、运动兴起后,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成为主要阵地,据此可知C项正确。而民报是同盟会的机关刊物;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颁布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历史文献。答案:C3.新文化运动中,以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为代表的激进民主主义者高举的两面大旗是 ()A. “民主”和“平等”B. “民主”和“科学”C. “自由”和“科学”D. “自由”和“平等”解析:此题考查对新文化运动相关知识的掌握。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他在发表的敬告青年一文中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成为日后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答案:B4.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代表人物是()A.陈独

4、秀B.胡适C.李大钊D.鲁迅解析: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此后,陈独秀明确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答案:B5.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A.文学改良刍议B.天演论C.新青年D.狂人日记解析: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短篇小说狂人日记,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答案:D6.下列哪项不属于新文化运动的内容()A.提倡民主和科学B.提倡新道德C.提倡新文学D.提倡新生活解析: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故D项不属于新文化运动的内容。答案:D7.右图中的人物与下列哪一历史事

5、件相关()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C.洋务运动D.戊戌变法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结合图片的特点明确该人物是胡适。答案:B快乐时光巧妙的比喻一天,有人问英国光学权威WS.富兰克林:“为什么一个物体在我们视网膜上的像是倒立的,而我们却不感到物体是倒立的呢?”富兰克林想了一下回答说:“当你两耳同时听到一个婴孩啼哭时,为什么马上能肯定啼哭的不是双胞胎呢?”5分钟训练 (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1.下列哪些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康有为陈独秀李大钊孙中山A.B.C.D.解析:康有为是维新运动的代表人物,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人物,据此凡选项中有或的都排除,故B项正确。答案:B2.与右图中杂志的

6、创办直接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解析:1915年,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陈独秀创办了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由此可知此图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答案:C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有()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A.B.C.D.解析:此题实际上是一道多项选择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都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除此之外,新文化运动后期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答案:D4.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7、提倡民主和科学B.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C.促使人们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D.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解析:此题旨在考查新文化运动内容、口号及作用的掌握情况。分析所列各项,A项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B、C两项是新文化运动的作用;D项是五四运动的意义。答案:D5.鲁迅的作品不包括()A.狂人日记B.阿Q正传C.孔乙己D.文学改良刍议解析:文学改良刍议是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的作品,他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由此掀起了文学革命。答案:D6.(2010浙江温州中考) 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某校初二(5)班学生陈亮想要了解新文化运动,你会建议他选择下列哪种刊物收集相关史料()A.民报B.新青年C.中外

8、纪闻D.时务报解析:A项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机关刊物;C、D两项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维新思想的刊物;B项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答案:B7.(2010山东淄博中考) 下列主张和口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自强、求富”“民主、科学”“民族、民权、民生”“扶清灭洋”A.B.C.D.解析:是洋务运动的口号;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辛亥革命时期的口号;是义和团运动的口号。出错的原因是混淆了这些事件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答案:C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圣贤的经训格言,断断不是万世不变的法则冲破过去历史的网罗,创造民主的“青春中国”。李大钊材料二:只有这两位先生(指民主和科学),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

9、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是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陈独秀材料三:中国人民在思想上迷信、盲从的“病”,必须用“科学”这味药来诊治。鲁迅请完成:(1)这些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2)材料中认为救治中国的灵丹妙药是什么?除此之外,这场运动还倡导什么?后来的新发展是什么,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新影响?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的内容,解答时注意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因为李大钊、陈独秀、鲁迅都是激进民主主义者,根据材料的出处推断反映的事件应是新文化运动。第(2)问可结合材料及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来回答。参考答案:(1)新文化运动。

10、(2)灵丹妙药是民主和科学。提倡新道德,提倡新文学。新的发展:内容上由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变为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影响:从此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努力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逐步从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9.小赵同学为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基本情况,从历史读物中找到以下内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在文化领域里推行尊孔复古的反动政策。一时间,复古思想到处泛滥。从1915年起,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激进的民主主义者,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向尊孔复古逆流展开猛烈进攻。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

11、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把斗争锋芒指向维护封建制度的孔教。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请你根据以上材料,提炼出有关“新文化运动”的基本要素并填写下表。新文化运动背景兴起时间代表人物主要内容意义解析:解答此题,只要再现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内容,并结合材料按要求填充表格即可。参考答案:新文化运动背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复古思想到处泛滥(或在文化领域推行尊孔复古的反动政策)兴起时间1915年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答出两人即可)主要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答“四提倡,四反对”亦可)意义是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2爱心 用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