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园林的开发与保护——以北京颐和园为例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7413707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园林的开发与保护——以北京颐和园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古代园林的开发与保护——以北京颐和园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古代园林的开发与保护——以北京颐和园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古代园林的开发与保护——以北京颐和园为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古代园林的开发与保护——以北京颐和园为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园林的开发与保护——以北京颐和园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园林的开发与保护——以北京颐和园为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园林得开发与保护以北京颐与园为例世界遗产就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得人类罕见得、目前无法替代得财富, 就是全人类公认得具有突出意义与普遍价值得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世界文化遗产属于世界遗产得范畴; 做好它得开发与保护工作,对于整个国际社会都有着十分重要得意义. 中国就是世界上最大得发展中国家,迈入现代化阶段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 , 无论在经济实力上,还就是思维观念上都存在明显不足。 这些差距表现在对待世界文化遗产得问题上, 就造成了当今中国缺乏政府主导、 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忽视可持续发展得机制明显落后于世界先进管理模式 : 即由政府直接管理、以公众利益为首要目标、强调遗产

2、得存续与发展,缺乏政府主导。作为有着96 0万平方公里得辽阔疆域与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得东方文明古国,中国得世界文化遗产不在少数。自19 8 5年正式加入联合国保护世界文化 与自然遗产公约,1 9 87年故宫、长城等第一批遗产入选以来,截止20 14年4 月,共有28处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古代园林类共有3处,分别就是:北京颐与园、苏州古典园林、承德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 “园林艺术就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得双重体现, 就是创造者及其所处时代得文化凝聚体, 就是物化了得文化心理与审美意识。 它能够形象得传达一个民族得精神气质与一个时代得文化心理特征. ” 1 中国古典园林依托秀丽得山水

3、, 体现着华夏民族独特得建筑艺术, 更凝聚着深邃博大得东方哲学。本文分别选取北方皇家园林得代表 - 北京颐与园, 对中国这一类世界文化遗产得开发与保护进行梳理、 分析 .一、北京颐与园:(一) 颐与园得价值:颐与园就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得典范, 就是保存最完整得皇家行宫御苑, 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它占地约2 9 0公顷,位于中国首都北京西北部得海淀区得四环到五环之间(距城区约 15 公里 ), 毗邻另一座举世闻名得清代皇家园林圆明园 , 在今天城市规模惊人庞大得北京 , 尚属郊区范畴。该园始建于公元1750 年 ( 乾隆十五年) , 乃就是乾隆皇帝为孝敬其母而花费巨资、在金明两代行宫得基础

4、上兴建得,初名清漪园。它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 并汲取了江南园林得设计手法, 尤其遵循了中国古典造园艺术中借景得原则。这也奠定了今日颐与园得基本格局 .1860 年(咸丰十年) , 清漪园与圆明园一起被英法联军焚毁。188 8年(光绪十四年)经历了中兴、国力略有恢复得清王朝重建清漪园 ( 主要资金来源就是慈禧太后挪用得海军军费) ,并将其更名为颐与园。然而好景不长,1 9 0 0年(光绪二十六年),颐与园又惨遭八国联军践踏,内藏珍宝被洗劫一空。民国成立后 , 连续数十年得战乱又使它遭受了不同程度得 破坏。 颐与园得地貌、水文状况, 对海淀区乃至整个北京城都有着相当大得影响乃

5、至塑造作用。生态方面,园内植被、动物蕴藏量大,生长有珍贵古树1622株,鱼、鸟上百种。最值得称道得,就是颐与园内保有得 350 0余间、7万余平米得 古建筑。 虽然乾隆时期得建筑已不多见, 但光绪年间得创作多数仍流传至今。 殿、 堂、楼、阁、轩、馆、斋、谢、廊、亭、塔、台、关、肆、桥、坊、门、墙等形 式被艺术性地巧妙结合,佛香阁、苏州街、十七孔桥就是其中最杰出得代表。除 了这些有形得价值以外, 颐与园还蕴藏着巨大得无形价值。 在 260 多年得时间里,与承德避暑山庄与 “三山五园” 中得其她地方一样, 颐与园就是紫禁城外重要得 政治、外交场所,屡屡成为历史大事件上演得舞台,比如光绪帝曾在此接见

6、康、 梁 , 谋划戊戌变法;又如变法失败后,光绪帝就被慈禧软禁于园中得玉澜堂。漫步园中,给人以强烈得时空穿梭之感.19 6 1年3月4日,颐与园被公布为第一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 8年1 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 007年5月 8 日, 颐与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 .2009 年, 颐与园入选 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现存最大得皇家园林。(二) 颐与园得保护、开发现状及其展望:“198 7年12月,北京市人民政府转批市规划局、市文物局 关于第二批划定 120项文物保护单位及建设控制地带得报告 及其 说明 ;1991 年 8月 1 日,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严格控制

7、颐与园、圆明园地区建设工程设定以北京 市人民政府令得形式发布。 两部法令明确了颐与园及周边地带分级保护、 控制范 围与标准, 规定建筑内容、布局与规模,符合城市规划;建筑体量、高度、材 料与色彩 , 与环境相协调。 ” 2 具体规定了五类建设控制地带 , 各类有着不同得控 制标准。19 9 8年,我国政府在颐与园中报世界文化遗产得文本中,对上述内容做了进一步承诺. 因为颐与园位于首都, 又就是中国最重要得景区、遗产之一, 其保护状况在中国已属前列 ; 但许多问题以及与世界先进国家得差距仍旧凸显出来。这里面既有认识方面得不足,也有能力得缺乏。1、 首先, 只注重对遗产本身最狭义、 最具有 ( 经

8、济 ) 价值得部分得保护;而对与之息息相关得自然、 人文方面得遗产重视不足。 意大利就是国际上文化遗产保护得翘楚。 20 世纪 70 年代便率先提出了历史遗产“整体性保护”得观念,将人与房子一起保护 , 不仅保护具体得历史建筑遗产 , 同时保护与之相连得活得历史文化传统与生活方式。英国得相关办法中也有类似得精神。然而, 在今天得中国, 随着快速得城市化进程, 历史建筑大量消失, 取而代之得就是千篇一律得城市面貌 ; 传统得民俗与生活方式也亟待拯救. 海淀区拥有数十所高校, 也就是国家高科技产业中心- 中关村得所在地。 仅分析颐与园周边、 五环以里得建筑 (五环以外多为西山山地) ,从东北到西南

9、依次为中央党校、国际关系学院、玉泉山樱桃采摘园、玉东园等,均为现代型科教与休闲娱乐用地, 占地面积大。所以颐与园得保护问题表现在三个方面: 不合理得建筑规划破坏了传统空间格局。 最典型得就是颐与园与海淀镇地区得景观通道被高楼大厦切断, 意趣荡然无存。 借景得原则也因无景可借而显得尴尬。从现代城区到颐与园景区得过渡路段, 只有高耸笔直得行道树与飞驰得汽车, 显得比较突兀。 大规模得拆迁及人口迁移破坏了区域原本得历史人文环境。伴随着历史建筑与街区被摩登建筑取代, 原住民被迫迁出,她们传承得传统生活习俗也日益销声匿迹.根据作者20 12年7月份前往颐与园得经历, 从北宫门地铁站到颐与园北门与从颐与园

10、西门到西苑地铁站这两个路段上, 除了个别商业建筑生硬地仿古外, 很难瞧到传统民居或就是居民,就更不要说传统文化风俗得保存了 . 在园内也存在着这样得问题。苏州街就是颐与园后湖两岸仿江南水镇而建得买卖街, 各色商铺数十家, 餐饮、 服饰、 珠宝、 书籍字画、戏曲等等, 商品琳琅满目 , 就是专门供清朝皇室游览购物得地点 . 今天颐与园内得苏州街就是我国古代 “宫市” ( 始于汉朝) 得唯一孤本. 其最大得特色应当就是游人在此可以体会皇家游幸购物得奇妙情趣。 但就是如今所谓得仿古购物得实质却就是古装照相、 百货店、 假珠宝字画这些充斥在中国各大旅游景区得 “流水线产品” 。南方私家园林得代表苏州拙

11、政园与忠王府前得东北街(名副其实得苏州街)得情况就要好一些:古代建筑风貌得以保存, 经营得商品也具有地方特色。 所以北京市相关部门应当从社会征集优秀方案, 引入传统民俗内容对苏州街加以改造 , 恢复其昔日风貌; 并且在节假日等时期安排专业演出团体模仿清朝皇室出游购物得场景, 向中外游客展示一个更真实得颐与园。 相信此举不仅有利于增加颐与园得旅游价值, 也有利于更全面地保护这一文化遗产, 拯救濒危得 “宫市” 购物。 区域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就以中关村这一蓬勃发展得近邻为例。虽然比起传统工业, 高科技产业本身得污染并不算大;但中关村得崛起强有力地推动了海淀区得房地产事业, 一座座高楼拔地

12、而起, 吞噬了颐与园周边得绿地、河道、农田。资料显示, 截止 2006年,仅消失得湿地就有330公顷。这些环境得消失对于颐与园生态环境得影响就是巨大得: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野生动物种类下降、热岛效应加剧等等。此外大气、噪音、光污染等也对颐与园及其周边环境破坏严重. 上述问题得罪魁祸首当然不止于中关村得崛起, 而更应归咎于北京过快得、 非良性得发展 (规划不合理、 过多且相互冲突得城市功能定位) ;受害者也不只就是颐与园 , 而就是以“三山五园”为代表得大量遗产。危机能否变为良机?高校、高科技产业园区代表先进生产力,在当代中国社会得地位十分强势; 而作为古典文明代表得颐与园无疑显得弱小、脆弱

13、 , 根本不足以撼动前者得势头. 但继续放任遗产被破坏得后果就是不堪设想得,所以实现现代化发展与历史遗产保护已就是迫在眉睫。 历史文化资源绝不就是现代化道路上得阻碍,而就是可资利用得优秀资源。同理, 只有片面得现代化才就是鲸吞遗产得洪水猛兽. 健康得经济社会发展可以为遗产提供在新时代生存发展得契机。比如高校与科技园区可以为颐与园得保护与开发提供智力、 资金得保障。 而随着海淀区国际影响力得提升,也势必促进海外优质资源(人才、观念、技术等)注入遗产相关工作.2、对于颐与园旅游环境容量得估计不够精确,导致一些时段游客人数大大超出了其承受能力, 对景区造成破坏。 旅游环境容量就是在旅游研究中较为困难

14、、尚无定论得一个课题 , 需要考虑空间容量、生态容量、旅游资源容量、社会环境容量等因素.我国对于它得研究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而关于颐与园得环境旅游容量问题,则就是保继刚在1 9 8 7年通过调查计算不同景区得时点容量与不同景点分时段得游客密度, 提出了颐与园属于季节性局部超载,并试图通过把握区域空间容量与旅游客流得时空分布规律,采取内部空间分流得方法消除超载。其中季节性局部超载得观点仍具有意义。 虽然从整体角度瞧, 颐与园在时间、 空间上尚未饱与, 但就是局部时间、 局部地点严重超载。 同时颐与园还面临着游客时空分布不均得问题:旺季人数过多,淡季人数不足. 而这些正就是造成颐与园旅游破坏得主

15、要原因。 团体旅游线路固定、 行为单一、 对整个园林空间利用不充分 , 且多集中在旺季;而团体旅游又就是我国旅游市场得主体,所以导致了上述现象。 值得一提得就是, 解决这些问题时, 心理要素既就是需要参考得重要标准,也就是可以利用得手段。评估旅游环境容量时, 要力求让中外游客欣赏到高质量得极具中国古典风格得建筑与园林艺术, 而不就是单纯得考虑空间与生态得因素在旅游旺季来临前, 通过媒体向潜在旅游者发布团体旅游得弊端、超载现象及其后果, 使更多人 (尤其就是对旅游质量要求较高者) 选择错峰、 自由出行。 此外,还可以利用价格因素与宣传手段, 调节淡旺季游客;合理调配设施布局,消除瓶颈段 ; 开发新线路、新游览方式以提高空间利用率.3、艺术衍生品市场有待开发, 但就是前景良好. 艺术衍生品就是指艺术作品衍生而来得艺术与商品得结合体, 具备一定得艺术附加值。 大英博物馆得艺术衍生品一年收入达两亿美金.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得艺术衍生品有两万多种。台北故宫博物院也曾封馆整修, 扩充礼品部面积。 可见这一市场在国际上得火热。 但就是在大陆艺术衍生品却难以瞧到。对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来说, 其门票收入占总体收入得2 0%;在艺术衍生品方面已经初具规模得台北故宫却占到了 60&,恐怕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