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兽医药理学历年真题及练习题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7413072 上传时间:2023-11-2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6.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兽医药理学历年真题及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5、兽医药理学历年真题及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5、兽医药理学历年真题及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5、兽医药理学历年真题及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5、兽医药理学历年真题及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兽医药理学历年真题及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兽医药理学历年真题及练习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执业兽医考试网站一、兽医药理学历年真题2009年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试卷上午卷(其题号:为原真题的题号)68、给犬内服磺胺类药物时,同时使用NaHCO3的目的是A、增加抗菌作用B、加快药物的吸收C、加快药物的代谢D、防止结晶尿的形成E、防止药物排泄过快69、用治疗剂量时,出现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不适反应是指药物的P348)A、副作用B、变态反应C、毒性作用D、继发性反应E、特异质反应70、四环素类药物的抗菌作用机制是抑制(P373)A、细菌叶酸的合成B、细菌蛋白质的合成C、细菌细胞壁的合成D、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E、细菌DNA回旋酶的合成71、抗生素治疗动物严重感染时,辅助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目的

2、是(P411倒数第7行)A、增强机体的免疫机能B、增强抗生素的抗菌作用C、延长抗生素的作用时间D、控制机体过度的炎症反应E、拮抗抗生素的某些副作用72、肾上腺素适合于治疗动物的(P396)A、心律失常B、心跳骤停C、急性心力衰竭D、慢性心力衰竭E、充血性心力衰竭73、适用于表面麻醉的药物是(P398)A、丁卡因B、咖啡因C、戊巴比妥D、普鲁卡因E、硫喷妥钠74、氟尼新葡甲胺的药理作用不包括(P410)A、解热B、镇静C、抗炎D、镇痛E、抗风湿75、通过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产生平喘作用的药物是(P417)A氨茶碱B、氯化铵C、碘化钾D、可待因E、喷托维林76、临床上常用的吸入性麻醉药是(P406)A

3、、丙泊酚B、异氟醚C、水合氯醛D、硫喷妥钠E、普鲁卡因77、具有抗球虫作用的药物是(P386)A、伊维菌素B、多西环素C、莫能菌素D、大观霉素E、泰乐菌素78、松节油内服可用于A、止泻B、镇吐C、中和胃酸D、止酵健胃E、解胃肠痉挛93、甲硝唑适用于治疗C(P364)94、头孢噻呋适用于治疗E(P367)95、灰黄霉素适用于治疗B(P376)A、鸡球虫病B、皮肤真菌病C、厌氧菌感染D、猪支原体性肺炎E、猪放线杆菌性胸膜肺炎97、8月龄母猪,因怀疑患细菌性肺炎,用青霉素、链霉素肌注治疗3天,疗效欠佳,经实验室诊断为支原体肺炎混合感染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应改用的治疗药物是(P370)A、新霉素B、头抱

4、噻咲C、泰妙菌素D、氟苯尼考E、地美硝唑103、美蓝作为特效解毒药常用于治疗(P435)A、棉籽饼中毒B、菜籽饼中毒C、氢氰酸中毒D、有机磷中毒E、亚硝酸盐中毒194、如用伍氏灯检查荧光阳性,最适合的治疗药物是(P376)A、制霉菌素B、伊维菌素C、头抱噻咲D、赛拉菌素E、泰乐菌素70青霉素类抗生素的抗菌作用机理是抑制细菌(P365)A. 叶酸的合成B.蛋白质的合成C.细胞壁的合成D.细胞膜的合成E.DNA回旋酶的合成71. 适用于熏蒸消毒的药是A. 复合酚B.过氧化氢C.苯扎溴铵D.二氯异氰尿酸E.甲醛溶液(福尔马林)72. 毛果芸香碱的药理作用是(P393)A. 镇静B.镇痛C.缩小瞳孔D

5、.抑制腺体分泌E.抑制胃肠平滑肌收缩73. 咖啡因的药理作用不包括(P393)A.扩张血管B.抑制呼吸C.松弛平滑肌D.增强心肌收缩力E.兴奋中枢神经系统74. 动物专用的解热镇痛抗炎药是(P410)A.安乃近B.萘普生C.阿司匹林D.氨基比林E.氟尼新葡甲胺75. 具有增加肠内容、软化粪便、加速粪便排泄作用的药物是(P415)A.稀盐酸B.硫酸钠C.鱼石脂D.铋制剂E.鞣酸蛋白76. 用于治疗动物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是(P419)A.樟脑B.咖啡因C.氨茶碱D.肾上腺素E.洋地黄毒苷77. 对动物钙、磷代谢及幼畜骨骼生长有重要影响的药物是(P427)A.维生素AB.维生素B1C.维生素CD.

6、维生素DE.维生素E78. 解磷定用于解救动物严重有机磷中毒时,必须联合应用的药物是(P435)A.亚甲蓝B.阿托品C.亚硝酸钠D.氨甲酰胆碱E.毛果芸香碱92. 犬,8月龄,患大肠杆菌病,兽医采用肌内注射复方磺胺嘧啶钠注射液,剂量为每千克体重20mg磺胺嘧啶钠和4mg甲氧苄啶的用药方案,该联合用药最有可能发生的相互作用是B(P357)A.配伍禁忌B.协同作用C.相加作用D.拮抗作用E.无关作用93. 猪,3月龄,患链球菌病并继发肺炎支原体感染,兽医采用肌内注射青霉素钠治疗(每千克体重3万单位),并同时肌内注射盐酸土霉素(每千克体重15mg)的治疗方案,该联合用药最有可能发生的相互作用是D(P

7、365第19行)A.配伍禁忌B.协同作用C.相加作用D.拮抗作用E.无关作用(9495题共用备选答案)A.耳毒性B.结晶尿C.致突变D.免疫抑制E.软骨变性94犬,2月龄,为预防外科手术后的细菌感染,兽医在犬日粮中添加磺胺二甲嘧啶(500mg/kg日粮)10天,根据药物的使用剂量、时间,最有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是BA.耳毒性B.结晶尿C.致突变D.免疫抑制E.软骨变性95.犬,2月龄,患细菌性腹泻,兽医在犬日粮中添加恩诺沙星(200mg/kg日粮)10天,根据药物的使用剂量、时间,最有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是EA.耳毒性B.结晶尿C.致突变D.免疫抑制E.软骨变性96犬,15月龄,初步诊断为感染性皮

8、炎,用恩诺沙星肌注治疗3天,疗效差,经试验室确诊为表皮癣菌感染,应改用的治疗药物是(P376)A.红霉素B.土霉素C.酮康唑D.左旋咪唑E.庆大霉素97犬,4月龄,生长缓慢、呕吐、腹泻、贫血,经粪便检查确诊为蛔虫和复孔绦虫混合感染,最佳的治疗药物是(P383)A.吡喹酮B.阿苯达唑C.伊维菌素D.地克珠利E.三氯苯达唑二、兽医药理学练习题1.对于“药物”的较全面的描述是(D)。(P340)A. 是一种化学物质B. 能干扰细胞代谢活动的化学物质C. 能影响机体生理功能的物质D. 是用以治疗、预防或诊断疾病而对用药者无害的物质E. 是具有滋补营养、保健康复作用2.大多数药物在机体内吸收和转运,多用

9、何种方式通过细胞膜(D)。(P340)A主动转运B被动转运C易化扩散D简单扩散E胞饮作用3.主动转运的特点是(D)。(P341)A. 顺浓度差,不耗能,需载体B. 顺浓度差,耗能,需载体C. 逆浓度差,耗能,无竞争现象D. 逆浓度差,耗能,有饱和现象E. 顺浓度差,不耗能,无饱和现象4.吸收是指药物进入(C)。(P341)A.胃肠道过程B.靶器官过程C.血液循环过程D.细胞内过程E.细胞外液过程5.一般来说,吸收速度最快的给药途径是(E)。(P341)A.外用B.口服C.肌内注射D.皮下注射E.静脉注射6.药物进入循环后首先(D)。(P342)A.作用于靶器官B.在肝脏代谢C.由肾脏排泄D.与

10、血浆蛋白结合E.与组织细胞结合7.药物的首过效应可能发生于(C)。(P342)A.舌下给药后B.吸入给药后C.口服给药后D.静脉注射后E.皮下给药后8.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C)。(P342)A. 是永久性的B. 对药物的主动转运有影响C. 是可逆的D. 加速药物在体内的分布E. 促进药物排泄9.对于肾功能低下者,用药时主要考虑(A)。(P345)A.药物自肾脏的转运B.药物在肝脏的转化C.胃肠对药物的吸收D.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E.药物的排泄10. 药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是指(C)。(P343)A.药物的活化B.药物的灭活C.药物的化学结构的变化D.药物的消除E.药物的吸收11. 药物经肝代谢

11、转化后都会(C)。(P344)A.毒性减小或消失B.经胆汁排泄C.极性增高D.脂/水分配系数增大E.分子量减小12. 促进药物生物转化的主要酶系统是(B)。(P344)A单胺氧化酶B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C辅酶IID葡萄糖醛酸转移酶E.水解酶13.药物的排泄途径不包括(D)。(P344)A.汗腺B.肾脏C.胆汁D.肝脏E.乳汁14.青霉素在体内的主要消除方式是(B).(P344)A.胆汁排泄B.肾小管分泌C.被血浆酶破坏D.肾小球滤过E.肾小管重吸收15.丙磺舒增加青霉素疗效的机制是(C)。A减慢其在肝脏代谢B. 增加其对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C. 减少其在肾小管分泌排泄D. 对细菌起双重杀菌作

12、用E. 增加青霉素的血药浓度16.弱酸性药物在碱性尿液中(C)。(P345)A. 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慢B. 解离少,再吸收多,排泄慢C. 解离多,再吸收少,排泄快D. 解离少,再吸收少,排泄快E. 解离少,再吸收多,排泄快17.药物肝肠循环影响了药物在体内的(D)。(P345)A起效快慢B代谢快慢C分布D.作用持续时间E与血浆蛋白结合18.决定药物每天用药次数的主要因素是(E)。(P346)A.作用强弱B.吸收快慢C.体内分布速度E.体内消除速度19.药物的t1/2是指(A)。(P346)A. 药物的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B. 药物的稳态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C. 与药物的血浆浓度下降

13、一半相关,单位为小时D. 与药物的血浆浓度下降一半相关,单位为克E. 以上都不是20.某药按一级动力学消除,是指(B)。(P346)A. 药物消除量恒定B. 其血浆半衰期恒定C. 机体排泄及(或)代谢药物的能力已饱和D. 增加剂量可使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按比例延长E. 消除速率常数随血药浓度高低而变21.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其血浆半衰期与K(消除速率常数)的关系为(A)。(P346)AO693KBK0693C2303KDK2303EK222属于一级动力学药物,按药物半衰期给药1次,大约经过几次可达稳态血药浓度(B)。A.23次B.56次C.79次D.1012次E.1315次23. 药物吸收

14、到达稳态血药浓度时意味着(D)。(P346)A. 药物作用最强B. 药物的消除过程已经开始C. 药物的吸收过程已经开始D. 药物的吸收速度与消除速度达到平衡E.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达到平衡,24. 需要维持药物有效血浓度时,正确的恒量给药的间隔时间是(E)。A. 每4h给药1次B. 每6h给药1次C. 每8h给药1次D. 每12h给药1次E. 据药物的半衰期确定25.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是指(E)。(P347)A. 药物能通过胃肠道进入肝门脉循环的分量B. 药物能吸收进入体循环的分量C. 药物能吸收进入体内达到作用点的分量D. 药物吸收进入体内的相对速度E. 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的分量和速度26.

15、药物在体内的转化和排泄统称为(B)。(P344)A. 代谢B. 消除C. 灭活D. 解毒E生物利用度27.药物作用是指(E)。(P347)A. 药理效应B. 药物具有的特异性作用C. 对不同脏器的选择性作用D. 药物对机体细胞间的初始反应E. 对机体器官兴奋或抑制作用28.药物产生副作用主要是由于(D)。(P348)A. 剂量过大B.用药时间过长C.机体对药物敏感性高D.药物作用的选择性低E.药物作用的方式29. 药物的不良反应不包括(D)。(P348)A.副作用B.毒性反应C.过敏反应D.局部作用E.后遗效应30. 药物的配伍禁忌是指(B)。(P349)A. 吸收后和血浆蛋白结合B. 体外配伍过程中发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C. 肝药酶活性的抑制D. 两种药物在体内产生拮抗作用E. 以上都不是31. 利用药物协同作用的目的是(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