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电大西方经济学期末考试简答汇总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7413049 上传时间:2023-04-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电大西方经济学期末考试简答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3年电大西方经济学期末考试简答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3年电大西方经济学期末考试简答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3年电大西方经济学期末考试简答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3年电大西方经济学期末考试简答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电大西方经济学期末考试简答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电大西方经济学期末考试简答汇总(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导论第二章 供求理论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2011-07)答: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有:1)购买欲望。如果购买欲望强,意味着该商品对消费者满足程度高,这类商品需求弹性大;反之,购买欲望弱,意味着该商品对消费者满足程度低,这类商品需求弹性小。2)可替代程度。一种商品的替代品数目越多、替代品之间越相近,则该商品的需求弹性大,反之,一种商品的替代品数目少,替代品差别大,则该商品需求弹性小。3)用途的广泛性。一种商品用途较广,则需求弹性较大;反之,一种商品用途较少时,则需求弹性小,因为该商品降价后也不可能有其他用途,需求量不会增长很多。4)使用时间。使用时间长的商品,其价格需求弹

2、性较大:反之,使用寿命短的商品,其价格需求弹性就小。第三章 效用理论画图说明无差异曲线的特征。(2005-07)答: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满足和谐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2分)YX图形(2分)无差异曲线的特征:第一,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在坐标图上,任一点都应有一条无差异曲线通过;第二,一般来说,无差异曲线具有负斜率,即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第三,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第四,无差异曲线可以有许多条,离原点近的无差异曲线效用水平低,离原点远的无差异曲线效用水平高。(4分)用基数(序数)效用理论分析消费者均衡的条件,为什么?(2004

3、-07)答:消费均衡是指消费进在把有限的收入全部用于购买何种商品及购买数量,以达到最大效用是的商品消费组合。消费者均衡条件:画图说明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2008-01)答:1) 边际效用是递减的;2) 边际效用下降时,总效用增加;3) 当边际效用为0时,总效用最大;4) 当边际效用为负时,总效用下降;5) 消费一定商品的总效用是消费该商品的边际效用之和。第四章 生产与成本理论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关系。(2004-07)答: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向右上方倾斜、而后向右下方倾斜,即先上后分别下降;当边际产量大于0时,总产量增加;等于0时,总产量最大;小于0时,总

4、产量开始递减;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的最高点,相交前,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曲线上升;相交后,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下降;相交时,二者相等。画图说明边际成本曲线和平均成本曲线的关系。(2011-07、2006-01)答: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相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N,在交点N上,SMC=SAC,即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相交之前,平均成本大于边际成本,平均成本一直递减;相交之后,平均成本小于边际成本,平均成本一直递增。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相交的N点称为收支相抵点。如图:画图说明等产量曲线的特征。(2011-01、2007-07、2005

5、-01)答:等产量曲线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一定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所形成的曲线。第一, 等产量曲线是一条负斜率的曲线,要保持产量不变,增加一种要素的投入量,就必须减少另一种要素投入量,两种要素是相互替代的;第二, 一个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曲线,离原点远的等产量曲线表示产量越大,离原点近的等产量曲线表示产量越低;第三, 一个平面图上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不能相交。如图:画图说明等成本线的特征。(2009-07)答:(1)等成本线是指在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厂商的成本既定的条件下,厂商可以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组合的所形成的曲线。如图所示(2)在等成本线以外点,如图中的A点,

6、两种生产要素的组合是最大的,但成本达不到;在等成本线以内的点,如图中的B点,成本虽然能够达到,但两种生产要素的组合不是最大;只有等成本线上的各点,是在成本既定的条件下,两种要素的组合是最大的。第五章 厂商均衡理论简述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2010-01)答:在短期内,完全竞争市场上产品价格和生产规模是确定的,厂商不能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产量,因此从整个行业来看,有可能出现供给小于需求或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大体可分几种情况:(1)供给小于需求,即价格水平高(PAC),此时存在超额利润;(2)供给等于需求,即价格等于平均成本(P=AC),此时存在正常利润,超额利润为零,此点叫收支相抵点;(3)供

7、给大于需求,即价格水平低(PAC),此时存在亏损,超额利润为负;(4)在存在亏损的情况下,如果价格大于或等于平均变动成本,厂商来说,还是生产比不生产要好。(5)在存在亏损的情况下,但价格小于平均变动成本(PAVC),厂商必须停止生产。在短期中,企业均衡的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MR=MC简述完全垄断市场中的厂商长期均衡。(2006-01)答:在长期中,完全垄断厂商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改变生产规模,从技术、管理等方面取得规模经济,所以厂商总会使自己获得超额利润,厂商的超额利润是可以而且应该长期保持的,如果一个完全垄断厂商在长期经营中总收益不能弥补其经济成本,那么,除非政府给予长期补贴,

8、否则它势必会退出此行业。完全垄断行业的长期均衡是以拥有超额利润为特征的。在长期中,完全垄断企业处于均衡的条件是:MR=LMC=SMC第六章 分配理论劳动供给曲线为什么是向后弯曲的?(2009-01)答:所谓劳动的供给曲线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一特定时期劳动者在各种可能的工资率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就单个劳动者而言,一般情况下,在工资率较低的阶段,劳动供给随工资率的上升而上升,既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但是,当工资率上升到一定阶段以后,工作较少的时间就可以维持较好的生活水平,劳动供给量随工资率的上升而下降,既劳动的供给曲线开始向左上方倾斜,所以,随着工资率的提高,单个劳动者的

9、劳动供给曲线将呈现向后弯曲的形状。劳动的供给曲线是如何确定的?为什么?(2007-07)答:所谓劳动的供给曲线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一特定时期劳动者在各种可能的工资率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劳动供给是由工资率和闲暇决定的。在工资率较低的阶段,劳动供给随工资率的上升而上升,既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但是,当工资率上升到一定阶段以后,劳动供给量随工资率的上升而下降,所以,随着工资率的提高,单个劳动者的劳动供给曲线将呈现向后弯曲的形状。第七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理论垄断为什么不能实现帕累托最优?(2005-01)答:垄断尽管往往会带来规模经济,降低产品成本,促进科学研究和采用新技术从而

10、有助于生产力发展。但同时垄断也存在一些弊端:一是缺乏效率,产品价格高于边际成本;二是缺乏公平,厂商长期可以获得垄断利润;三是和完全竞争或垄断竞争相比,垄断时产品价格高,产量低,抑制需求不利于增加供给。所以不可能实现帕累托最优。第八章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简述解决外部性的对策。(2008-01)答:外部性是指单个家庭或厂商的经济活动对其他家庭或厂商的外部影响,叫外部性或称外部效应或举出效应。包括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1) 税收和补贴。对造成外部不经济的家庭或厂商实行征税,其征税额应该等于该家庭或厂商给其他家庭或厂商造成的损失额,从而使该家庭或厂商的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对于造成外部经济的家庭或

11、厂商,政府应给予补贴,其补贴额应该等于家庭或厂商给其他家庭或厂商带来的收益额,从而使该家庭或厂商的私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相等。2) 企业合并。无论是外部经济还是外部不经济的厂商,政府如果把这两个厂商合并或两个厂商自愿合并,则外部性就“消失”了或被“内部化”了。合并后的厂商为了自己的利益,使生产确定在MR=MC水平上,容易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状态。3) 明确产权。在许多情况下,外部性导致资源配置失当,多是由产权不明确造成的。如果产权完全确定并能得到充分保障,就可杜绝一部分外部性发生。因为在产权明确的条件下,通过市场交易就可以解决一部分外部性问题。简述解决外部性的对策。(2006-07)答:外部性

12、的存在会造成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以及私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不一致,这无疑导致资源的配置不当。解决的对策:基本思路是外部影响内在化,主要政策手段包括:税收和补贴、企业合并和明确产权等,前两个政策强调政府的作用,后一个政策则强调依靠市场本身来解决外部性问题。第九章 国民收核算第十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简述投资乘数定理及其成立的条件。(2007-01)答:假设投资变动I,国民收入将随之变动Y,如果经济中家庭部门的边际消费倾向为b,那么,投资增加引起的最终国民收入的增加量为:YI(1-b)上式被称为投资乘数定理。乘数定理结论的成立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首先,投资乘数效应是长期变动的累积。这就要求在这一过

13、程中,边际消费倾向较为稳定。其次,在投资增加引起国民收入变动的过程中,需要足够的资本品和劳动力。因此,投资乘数定理往往在萧条时期才成立。 第十一章 IS-LM模型第十二章 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画图说明总供给曲线的种类与特点。(2010-07、2008-07)答:ab线,平行于横轴,表明价格水平不变,总供给不断增加,这是因为没有充分就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增加供给。(2分)bc线,从右上方向左下方倾斜,表示总供给和价格水平成同向变化。这是在充分就业前或资源接近充分利用情况下,产量增加使生产要素价格上升、成本增加,最终使价格水平上升。这种情况是短期的,同时又是经常出现的。

14、所以,这条总供给曲线被称为“短期总供给曲线”,或“正常的总供给曲线”。(2分)cd线,垂直于横轴或平行于纵轴。表明价格水平变化,总供给量不变。这是因为已充分就业或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总供给量已无法增加,这是一种长期趋势。所以,这条总供给曲线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2分)简述总供给曲线的种类及其特点。(2009-07)答:由于在不同时期内价格水平对总供给影响不同,所以总供给曲线可以分为未充分就业时的供给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1分)(1)未充分就业时的总供给曲线在图形上平行于横轴,这条水平的总供给曲线表明价格水平不变,总供给不断增加,这是因为没有充分就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所

15、以,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增加供给。(2分)(2)短期总供给曲线或叫正常的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示总供给和价格水平成同向变化。这是在充分就业前或资源接近充分利用情况下,产量增加使生产要素价格上升、成本增加,最终使价格水平上升。这种情况是短期的,同时又是经常出现的。(2分)(3)长期总供给曲线垂直于横轴或平行于纵轴。表明价格水平变化,总供给量不变。这是因为已充分就业或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总供给量已无法增加,这是一种长期趋势。(2分)简述总供给曲线的特征(2005-07)答:总供给曲线可以分为未充分就业时的供给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1)未充分就业时的总供给曲线:在图形上平行于横轴,这条水平的总供给曲线表明价格水平不变,总供给不断增加,这是因为没有充分就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2分)(2)短期总供给曲线,或叫“正常的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示总供给和价格水平成同向变化。这是在充分就业前或资源接近充分利用情况下,产量增加使生产要素价格上升、成本增加,最终使价格水平上升。(2分)(3)“长期总供给曲线”:垂直于横轴或平行于纵轴。表明价格水平变化,总供给量不变。这是因为已充分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