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系统复习资料人教版原创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7410610 上传时间:2022-12-0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系统复习资料人教版原创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系统复习资料人教版原创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系统复习资料人教版原创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系统复习资料人教版原创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系统复习资料人教版原创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系统复习资料人教版原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系统复习资料人教版原创(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血糖的调节内环境与稳态人的体温及其调节特异性免疫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免疫人体的稳态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第一节 人体的稳态一知识网络构建(一)内环境与稳态体液(体内所含的液体)细胞内液(细胞内的液体部分)细胞外液(细胞外部所含的液体)淋巴血浆 组织液相互渗透概念: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称之为稳态。血液PH的维持缓冲物质概念:血液中含有的许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缓冲物质组成: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强碱盐组成的。如H2CO3/NaHCO3、NaH2PO4

2、/Na2HPO4等。缓冲物质作用:使血液的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而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缓冲的机理:稳态的生理意义稳态正常:使酶促反应正常进行,是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稳态遭破坏:使细胞代谢紊乱,并导致疾病。(如血钙过低会影响骨组织的钙化,血钙过高会引起肌无力等。)稳态 (二)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来源:饮水、食物与代谢水的平衡与调节 排出:肾、皮肤、肺、大肠调节机制:在神经和激素的共同作用下,主要通过调节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的量来实现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饮水不足、失水过多、食物过咸细胞外渗透压升高细胞外渗透压下降渴觉大脑皮层饮水释放()()(

3、+)(+)()尿 量(+)()(+)饮水过多、盐份丢失过多(+) 摄入:食盐Na 排出:经肾脏随尿排出、汗、粪便(极少)特点:排出量几乎等于摄入量无机盐(Na、K)的平衡与调节 摄入:食物K 排出:经肾脏随尿排出、粪便(未吸收)特点: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调节机制:在神经系统和激素的共同作用下,由肾小管和集合管调节实现(+)()血Na+降低血K+升高血Na+升高 血K+降低肾小管、集合管吸Na+排K+醛固酮()(+)肾上腺过程:血Na、血K含量的变化作用于肾上腺,改变醛固酮的分泌量,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重吸收和K的分泌量发生变化意义:维持人体稳定,正常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条件(三)血糖的

4、调节血糖的平衡 血 糖合成肝糖元消化吸收肝糖元分解非糖物质转化升高降低氧化分解转变成脂肪80120mg /dL正常值 血糖平衡调节调节方式:神经体液调节调节激素:使血糖升高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 使血糖下降胰岛素(+)血糖升高血糖降低下丘脑另一区域胰岛B细胞(+)(+)肾上腺胰岛素分泌(+)(+)胰岛A细胞胰高血糖素分泌(+)(+)下丘脑另一区域肾上腺素分泌(+)(+)(+)(+)(+)(+)(+)()调节过程: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和在细胞内的氧化利用发生障碍组织细胞供能不足患者饥饿多食 脂肪蛋白质 分解加强血糖来源增多高于肾糖阀形成糖尿 伴之带走大量水分 多尿多饮人体

5、消瘦体重减轻糖尿病产生机制(四)人的体温及其调节 人的体温:体温是指人体内部的温度,来源于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热量。 测定方法:口腔(36.737.7,平均37.2)、腋窝(36.037.4平均36.8)、直肠(36.937.9平均37.5) 体温相对恒定的意义:恒定的体温是新陈代谢所必需的,体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寒冷环境炎热环境冷觉感受器热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立毛肌收缩骨骼肌战栗皮肤血管收缩皮肤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加(+)()()(+)体温相对恒定产热(+)()散热()(+)两者相对平衡体温的调节二高考热点综述11、机体的新陈代

6、谢是由细胞内很复杂的酶促反应组成的,而酶促反应的进行需要温和的外界条件,例如温度、PH等都必须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酶促反应才能正常进行。可见,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由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重要性,近来已越来越受到高考的青睐。2、高考主要考查学生对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以及内环境各成分之间的物质交换的理解与应用,因此教学中必须通过“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示意图,使学生深刻了解体液各部分之间既是彼此分开的,又是相互联系的。3、稳态概念也是高考的热点之一,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们可以用表解形式,让学生明确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细胞的生命活动和外界不断变化的环境因

7、素都会影响内环境理化性质的改变,引导学生从事物不是孤立,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角度去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4、血糖的平衡及其调节,既是内环境稳态的重要内容,也与神经调节、激素调节、体温的调节、血糖代谢、蛋白质的代谢密切相关,同时与水的功能亦有密切关系如糖尿病人的多尿、多饮、多食而身体逐渐消瘦。在糖代谢中,激素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都有充分的体现。本节内容与人体的基本生命活动密切相关。有些内容是必修教材的补充与延伸,有些内容与其他学科相关,因而本专题有许多高考命题热点。所以本部分内容可设计成较复杂的学科内或学科间综合题。近几年高考命题集中在:水和无机盐、体温、血糖的平衡与调节,内环境的慨念及其意义

8、。三重、难、疑点问题剖析1内环境的概念内环境的“内”和“外”是相对的,从人体角度看是内环境,从细胞角度看就是细胞外液,所以内环境和细胞外液是同一概念,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其次还有脑脊液等。但是,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等直接与外界相通的管道不是内环境,而属于外界环境。2稳态的调节:主要有以下三种基本途径(1)、各种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例如消化系统将营养物质摄入体内,泌尿系统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呼吸系统保障了细胞充足的O2来源并且及时排出CO2等等。(2)、神经体液调节,如当血液中CO2过高时,CO2刺激呼吸中枢,引起呼吸活动加强,及时排出过多CO2,实现内环境中O2与CO2含量的相

9、对稳定。(3)、缓冲体系的作用,如血液中的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缓冲物质。起到了维持血液PH值稳定的作用。5理解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关系 组织液和血浆之间只隔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毛细血管壁,毛细血管壁具有较高的透性,当血液流经毛细血管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物质(如血浆蛋白)外,水和其他小分子物质(如葡萄糖、无机盐、氧气等),都可以透过毛细血管壁流入到组织间隙中,形成组织液。组织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以后,大约90%的组织液又可以渗回毛细血管,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和二氧化碳等也渗回血液中,其余大约10%的组织液则渗入到毛细淋巴管内形成淋巴。毛细淋巴管的

10、一端是盲管,其内的淋巴流动是单向的,淋巴通过淋巴循环,最后在左、右锁骨下静脉处流入血液循环。6血液与稳态稳态的维持,虽然取决于内脏器官系统的功能,但血液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机体细胞直接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但是由于组织液的流动范围有限,因此必须依靠血液在组织液与各内脏器官之间运输各种物质,然后才能通过内脏器官的活动来维持稳态。其次,血液对内环境理化性质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血液中含有的缓冲物质可以减轻由酸代谢引起的pH变化,使正常人血浆的pH在7.357.45之间;血液的比热较大,可以吸收大量的热量,而不使温度升的过高,使人的体液温度维持在37.5左右;血液中含有多种无机盐离子、有机化

11、合物、代谢废物,使人的血浆渗透压在37.5时,约为770kPa。由于血液的作用,内环境中各种理化因素以及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即使处于变动之中,但是这种变动不会超出一定的范围。第三,血液可以反映内环境理化性质的微小变化,这些变化可以直接刺激分布在血管上的有关感受器(如颈动脉壁化学感受器),或者间接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内的感受细胞(如下丘脑中感受温度和渗透压的细胞),为维持稳态的调节必要提供的作用。4.水、无机盐的平衡 (1)水的稳态是体内水的相对含量的相对稳定,这个相对含量是以渗透压为衡量标志的,渗透压升高时,表示水相对缺少,反之则表示水过剩,渗透压升高、降低的标准是是否口渴。这是针对细胞外液的量正

12、常的情况来说的。(2)水的来源有三条,对水平衡意义最大的是饮水和食物,物质代谢产生的水是相对稳定的。水的去路有四条,对水平衡意义最大的是肾脏排水,这是惟一可调节的排出途径;只有大肠排出的水中含有未进入机体组织的水。(3)钠、钾的来源主要是食物,排出途径都是大场、肾脏和皮肤,肾脏是可调节排出量的排出途径。钠以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多少调节含量,钾以肾小管分泌的多少来调节含量。5.血糖的调节 (1)血糖的平衡对于保证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应有重要意义,血糖平衡是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2)胰岛素作用的表现是在增加血糖的去路方面,可促进糖的氧化分解、转变为脂肪、合成糖元,但这些作用首先依靠胰岛素的这

13、样一个作用: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如果胰岛素分泌不足则血糖不能进入组织细胞,也就不能合成糖元或转变为脂肪了;抑制血糖来源方面,是抑制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这就会有这样一个现象:若胰岛素减少,肝糖元分解增加,非糖物质转化为糖也会增加。(3)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都能促进肝糖元的分解而升高血糖,胰高血糖素还能促进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而升高血糖。(4)血糖升高和降低的标准分别是120mg/dL和80mg/dL,高血糖是指空腹时血糖浓度超过130mg/dL,糖尿是血糖超过160180mg/dL时才能形成,血糖升高和降低是下丘脑兴奋的原因,是胰岛兴奋的基础。四生物素能培养例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 A、血红蛋白 B、葡萄糖 C、二氧化碳和水 D、氨基酸命题意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