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九单元认识10~20各数第2课时写数和数的组成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7410349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九单元认识10~20各数第2课时写数和数的组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九单元认识10~20各数第2课时写数和数的组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九单元认识10~20各数第2课时写数和数的组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九单元认识10~20各数第2课时写数和数的组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九单元认识10~20各数第2课时写数和数的组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九单元认识10~20各数第2课时写数和数的组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教学资料苏教版数学第九单元 认识11-20各数第2课时 写数和数的组成教学内容: 课本第84-85页。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经历认识1120各数的组成的学习过程,能够正确地书写1120各数。 2、认识计数器,了解数的十进制,认识数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教学重难点: 认识数位,进一步认识1120各数的组成,学会1120各数的写法。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1、练习数数。 (1)从4数到19,先顺数一遍,再倒数一遍。 (2)同桌互相当小老师,先从2到20顺数一遍,再倒数一遍。 (3)两个两个地数,从0数到20。 2、读一读。 (1)1、2、3、4、5、6、7、8、9、10、

2、11、12、13、14、15、16、17、18、19、20(2) 14 2 11 20 0 19(3)以最快的速度数一数,并且说出来。 3、提问:看着11这个数,你能用小棒表示吗?你怎样摆的?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多少?(板书:11)二、探究交流 1、教学12的组成。 (1)认识数位。 谈话:原来有11根小棒,再添上1根,是多少?12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这1捆表示什么?它对的位置,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做“十位”。这2捆表示什么?它对着的位置我们也有一个名字,叫做 “个位”。 (2)认识计数器。 谈话:12这个数,我们还可以用计数器来表示,出示计数器,你能找到个位和十位吗?说给同桌听听。 小结:

3、从右边起第一位就是个位,第二位就是十位。 在计数器上表示出12。 提问:怎样用计数器上的珠子表示12呢? 1个十,就在十位上拨1颗珠子,这颗珠子就表示1个十。请学生拨1个十。 这是2个一,我们该怎样拨珠?学生操作后反馈,在个位上拨2颗珠子。个位上这2颗珠子就表示什么?个十和个一合起来就是多少?(3)教学12的写法。2、教学11的组成。 11这个数用计数器怎样表示?同桌讨论并操作。 汇报拨珠方法:十位上拨1颗珠子,个位上拨1颗珠子。 用数字卡片摆出11。学生操作后汇报。 讨论:十位上的“1”和个位上的“1”表示的意思一样吗?3、自学1319各数的组成。 谈话:刚才我们先摆小棒,然后拨珠,再把数摆

4、出来,你能用这样的方法自学1319的组成吗?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学生汇报过程,课件演示。 14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15呢?16、17、18、19呢? 谈话:通过刚才的操作和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4、教学20的组成。 谈话:出示1个十,这是多少?该放在什么位上?怎样用珠子表示它?学生操作。又添上1个十,现在是多少? 提问:十位上为什么拨2?个位上为什么没有珠子呢? 提问:20是怎样组成的? 5、教学数位表。(1)出示数位表。 师:同学们,这是数位表,数位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叫个位,第二位叫十位,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2)问:13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 有一个十,我们就

5、在十位上写1,有3个一,我们就在个位上写3,读做十三。 问:14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 有一个十,我们就在十位上写1,有4个一,我们就在个位上写4,读做十四。 想:15应该怎么写?为什么?16可以怎么写? 讨论:20怎么写? 6、小结: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1120各数的认识。三、反馈完善 1、抢答。 1个十和2个一是_。 十位上是1,个位上是6,这个数是_。 2个十是_。 1个十和9个一是_。 2、看数拨珠。 12 13 20 15 3、猜谜游戏。教师说一句话,学生猜数。 1个十和6个一是几? 十位是2,个位是0,这个数是几? 比14大,比16小的数是几?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学到了什么知识呢?板书设计: 1120的写数11121314151617181920教学反思:让学生在创造中学习,在学习中创造。我们的教学就应该挖掘每一个孩子身上的创造欲望和能力,从而促进他们的发展。这也是本节课的一大特点。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探索空间,真正落实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从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并把这份经验作为教学的起点和教师备课的出发点。 精心设计提问。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自己尝试解决问题也是这节课的一大特点,激发了学生思考、探究的动力,使课堂成为学生不断进取的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