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经济学基础教案江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7410111 上传时间:2024-01-28 格式:DOC 页数:89 大小: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经济学基础教案江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教案经济学基础教案江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教案经济学基础教案江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教案经济学基础教案江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教案经济学基础教案江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案经济学基础教案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经济学基础教案江(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州松田职业学院教案2013 /2014 学年 第 二 学期课程名称 经济学基础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任课班级 13人力1班 任课教师 江卫华 教师所属系部 管理系 二一四年三月十日 学科经济学基础课题第一章 导言 时数2授课班级13人力1班 教学目标及要求:通过本节的学习,要求大家了解经济学的概念,掌握稀缺性与效率和选择、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含义,尤其要深刻理解经济学的概念。教学重点:1、稀缺性与效率的含义2、选择、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含义教学难点:1、经济学的深刻内涵实验仪器及教具:多媒体教学系统教 学 过 程备 注基本内容一、课程体系介绍 (5分钟)概括经济学知识要点、经济

2、学理论解决实质问题的意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相关理论等知识。二、讲授新课第一节 经济学是大学问 (20分钟)(一)稀缺性与效率1. 稀缺性 2. 效益 (二)选择、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曲线 1. 选择 2. 机会成本3. 生产可能性曲线 (三)经济学的概念 第二节 经济学学什么 (35分钟)(一)微观经济学研究内容1. 微观经济学研究对象与内容 2. 微观经济学基本假设 (二)宏观经济学研究内容 1. 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与内容 2. 宏观经济学基本假设 (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四)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 经济学的已经方法 2.边际分析法 (四)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3、1. 经济学的产生2. 经济学的与发展 第三节 如何学习经济学 (20分钟)(一)对经济学的基本认识1. 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的经验总结 2. 西方经济学产生与资本主义社会3. 经济学为社会经济服务(二)如何有效地学习经济学 1. 遵循学习顺序 2. 具备图形知识3. 理论联系实际与讨论 三、课堂练习 (10分钟)教学过程见课件课后作业: 思考题:解释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非书面作业形式,下次课提问)学科经济学基础课题第二章 市场运行过程 第一节 需求分析时数2授课班级13人力1班 教学目标及要求:了解需求、需求表和需求曲线的关系,熟悉影响需求的因素,掌握需求定理以及需求量的变动

4、和需求变动的内涵。教学重点:需求定理以及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变动教学难点:需求曲线与需求表之间的关系实验仪器及教具:多媒体教学系统教 学 过 程备 注基本内容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要点: (15分钟)1、 经济学的概念2、 提问:稀缺性为何引起选择?3、经济学的本质引入本节内容二、讲授新课 第一节 需求分析 (55分钟)(一)需求、需求表与需求曲线1、需求(demand)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一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上商品量。一是要有购买愿望- 购买欲望需求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这两个条件缺一都不构成需求 二是要有购买能力- 支付能力(二) 影响需求的因素影响需求的因素很多,有经济

5、因素,也有非经济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商品本身的价格。2、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3、消费者的收入水平。4、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5、人口数量与结构的变动。 6、政府的消费政策。 7、消费者偏好。(三) 需求定理与需求曲线1、需求定理是说明商品本身价格与其需求量之间关系的理论。其基本内容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本身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即需求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2、需求函数是用来表示影响需求的因素与需求之间的关系。3、需求曲线是根据需求表画出的,是表示某种商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曲线,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四) 需求函

6、数需求函数(demand function)就是表示某一特定时期市场上某种商品的各种可能需求量和决定这些需求量的因素之间的关系。若将影响需求的各种因素作为自变量,把需求作为因变量,那么就可以得到表示它们之间关系的函数,这种函数被称为需求函数。表示为:Qd=f(P,Pr ,Pe ,M,F,t,)(五) 需求量变化和需求变化需求量的变化是指在决定需求量的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只是由于价格的变化而引起的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的变化。需求变化则是指在决定需求量的价格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引起的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的变化。三、课堂练习 (15分钟)提问:就你在生活中

7、的体验,说明需求曲线以及需求定理 。 四、小结 (3分钟)五、布置课后作业 (2分钟)教学过程见课件课后作业: 影响需求的因素分析学科经济学基础课题第二节 供给分析时数2授课班级13人力1班 教学目标及要求:掌握供给定理,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了解供给、供给表和供给曲线;熟悉影响供给的因素。教学重点:影响供给的因素供给曲线教学难点:供给定理供给量和供给变动实验仪器及教具:多媒体教学系统教 学 过 程备 注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需求分析 (10分钟)1、需求的含义2、需求定理3、需求变动4、需求曲线二、讲授新课 (60分钟)(一) 供给,供给表与供给曲线供给(supply)是指厂商(生产者)在

8、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出卖的商品量。一是要有出售愿望供给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这两个条件缺一都不构成需求。二是要有供应能力(二)影响供给的因素1、时间因素。2、生产成本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情况。3、产品的生产周期的长短。周期短的,厂商可以及时根据市场价格进行调整产量,弹性较大,反之较小。(三) 供给函数供给函数(supply function),就是表示某一特定时期内市场上某种商品的各种可能的供给量和决定这些供给量的因素之间的关系。Qs=F (P, Pr, Pe, C, N,)(四) 供给规律供给定理也被称为供给法则,反映商品本身价格和商品供给量之间的关系。对于正常商品来说,

9、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商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存在着同方向的变动关系,即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这种商品的供给量增加,相反,价格下降时供给量减少。供给定理是说明商品本身价格与其供给量之间关系的理论。其基本内容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成同方向变动,即供给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减少,(图形见下图)。 (五) 供给量的变化和供给变化1、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同一条供给曲线上的移动。2、供给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供给的变动。供给的变动表现为供

10、给曲线的平行移动。三、巩固练习 (15分钟)案例讨论:P26 、 P27 、P28 四、小结 (3分钟)五、布置课后作业 (2分钟)教学过程见课件课后作业: 分析影响供给的各项因素学科经济学基础课题第三节 均衡价格是如何形成的 时数2授课班级13人力1班 教学目标及要求:理解均衡的含义,均衡价格的构成要素,掌握均衡变化以及政府政策对价格的影响。教学重点:均衡的含义及构成要素;均衡变化规律教学难点:均衡的变化实验仪器及教具: 多媒体教学系统教 学 过 程备 注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10分钟)1、供给的含义2、影响供给的因素二、讲授新课 (60分钟)2.3 供求均衡2.3.1 均衡价格需求与供给是

11、共同影响市场但作用方向相反的两种力量。当需求与供给两种力量的作用力相等时,其商品市场就进入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此状态被称为市场均衡.在市场均衡状态下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等,此时的价格称为均衡价格。如果需求函数是Qd=f(P),供给函数是Q,=g(P),那么方程Qd=Q,的解P+就是均衡价格。同理,方程f(P)=g(P+)的解Q就是均衡数量。 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供给和需求曲线,分析价格变动的规律。SP3P1DP2如上图,价格为P2时,需求大于供给,价格会上升,价格为P3时,供给大于需求,价格会下跌。只有价格为P1时供给等于需求,这是市场就处于均衡状态,也称为市场出清。2.3.2均衡变化及供求定理 由于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是在供求双方相等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所以供求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就会随之发生变化。下面是对均衡变化的两种情况的分析: 2.3.3政府政策对于产品价格的影响1、税收的影响税收由消费者和生产者共同承担,其比例取决于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的大小。一般地说,需求弹性越大,消费者承担比例越小;供给弹性越大,生产者承担的比例越小。2、支持价格政策支持价格是政府为了扶持某一行业的生产,对该行业产品规定的高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最低价格。3、限制价格政策限制价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