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水桥防洪评估报告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7409165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2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漫水桥防洪评估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漫水桥防洪评估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漫水桥防洪评估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漫水桥防洪评估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漫水桥防洪评估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漫水桥防洪评估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漫水桥防洪评估报告(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漫水桥防洪评估报告(doc 29)漫水桥防洪评估报告漫水桥防洪评估报告 11.0概述 11.1项目基本概况11.2评价依据及评价标准21.2.1 评价依据2122评价标准31.3技术路线及工作内容 32.0基本情况 42.1流域概况52.2水文、气象条件72.3地形地貌和地质概况 72.4研究河段概况82.5工程概况93.0河道演变 104.0防洪综合计算 114.1 * 水文分析 11水文资料及计算方法 12设计洪水的计算134.1.3 两种方法成果比较 14推荐采用成果 154.2起始水位的确定154.3河道水面线的推算 16天然河道水面曲线计算 164.3.2 程序计算原理 17研究河段

2、水面曲线推求184.4壅水高度计算19计算依据19规划状态水力要素计算 22建桥后水力要素计算 23桥前壅水计算24桥前壅水计算结论265.0防洪综合评价 276.0结论与建议 281.0 概述1.1 项目基本概况本项目位于 *河的支流 * 上, * 是穿越 * 的一条主要河 道,全长30公里,在*东南与*河汇流后入*湾,全长30km流域 面积 1500km2。* 路漫水桥的建设是 * 政府为解决农村交通问题而实施的 工程。该漫水桥的建设对于连接 * 镇与 * 村两岸交通、推动区域经济 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路漫水桥,与 * 斜交,斜交角度为 30 度,在* 上的桩 号为 14+400,

3、与*高速桥邻近,该漫水桥为 6孔,孔径 13米,桥总 长 78 米,桥宽为 10.0 米。桥面高程为 10.800 米,河底高程为 4.200 米。漫水桥的上部构造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板,板厚 0.55 米,板上为 厚10cm的C25混凝土现浇层。漫水桥下部为双柱式混凝土轻型桥墩, 灌注桩上部直径为 1.0 米、下部直径为 1.2 米。本桥的设计荷载为:汽车 20设计,挂车 100校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在防洪区、滞洪区建设防洪项 目,应当就防洪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影响做出评价,编制洪水影响 评价报告,提出防御措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按照国家规定的 基本建设程序报请批准时,应当附

4、具由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的洪水影响评价报告”的要求,现对桥位河段的防洪现状和防洪标准以及本大桥建成后对河道防洪的影响进行水文设计和评价。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对 * 的防洪标准进行了复核,推算了研究 区域的设计标准的水面线、漫水桥建成后河道水面壅高及壅水长度, 以及对河道防洪影响进行评价。并按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 评价报告编制导则(试行) 编制了防洪影响评价报告,为建设单位 进行项目决策提供依据。1.2 评价依据及评价标准1.2.1 评价依据1、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 SL 104-95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桥涵水文,同济大学出版社。3、桥渡勘测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标准

5、,中国铁 道出版社。4、* 市* 防洪工程规划 * 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 2005 年;6、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 告编制导则(试行) ;7、水力计算手册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水力学教研室编,水利 电力出版社;8、公路桥涵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标准,人民 交通出版社;9、河流桥渡设计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0、公路水文勘测设计与水毁防治 ,人民交通出版社。1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12、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 ;1.2.2 评价标准* 是 * 河的一条支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江河流域规划编制规范(SL201-97)第条规定:“本流域洪水至其他流

6、域时,其泄洪能力的核算应考虑两地洪水较不利的遭遇情 况。”按照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 98)及根据*市城市防 洪规划,*河的防洪标准为五十年一遇洪水设计。因此,本次防洪评 价洪水设计确定 * 设计洪水频率为二十年一遇。1.3 技术路线及工作内容由于 * 流域面积较大,洪水地区组成较为复杂,为了满足防洪 评价的要求,根据 * 省防洪规划设计洪水工作大纲及 * 流域实 际情况,将 * 流域划分为 5 个控制断面,用实测径流资料法和实测 暴雨法两种推求设计洪水的方法,通过产流及汇流计算,求得各断面 二十年一遇的设计洪水过程线,推算出设计标准频率下的洪峰流量。通过对暴雨资料的可靠型、一致性、

7、代表性分析,对用实测径流 资料法和实测暴雨法两种方法计算的洪峰流量成果进行比较,推荐采 用实测径流资料法算得的成果作为最后采用成果。* 二十年一遇的水位是以 * 河汇入口处的水位为基础推算的, * 河二十年一遇的水位是以入海口段 * 断面( 111+000)的复合潮位 做为起始水位,向上游逐次推算的根据*河防洪规划, 本次推算的* 二十年一遇的洪水起始断面 水位以* 河处( * 汇入口处)的水位为准,推算的研究河段的起始 断面水位为8.172m,用水面线推算程序推算出研究河段的水面线。桥位处水面壅高的计算采用了三种方法,把计算结果进行相互比 较,得出最切合实际的桥位水面壅高值,同时计算了壅水水

8、面的影响 长度。根据防洪评价的工作内容和计算的数据结果,对建桥的防洪影响 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建议。2.0 基本情况2.1 流域概况研究区域位于 * 河下游段的主要支流 * 上,漫水桥位于 * 桩 号 14+400处, * 在* 河规划桩号 93+000处汇入*河。* 是* 运河的一部分。 * 河流域位于 * 半岛* 脉与* 山脉之 间。约在东经* ,北纬* 。干流全长130km ,流域面积1500km2。 流域形状呈长方形,南北方向长,而河流是东南 _西北向,犹如长 方形对角线。流域最大宽度 64km,最小宽度8km,各支流均正交于 干流,成羽状河系,水流一般是由两旁分水领向干流集中。流域内平

9、 原居多, 以堆积地貌为主,侵蚀河冲积台地约占流域面积的75,火山形成的地貌约占 7,丘陵面积约占 18。丘陵区及侵蚀台地分别 在各支流的上、中游地带,冲积台地分别在干流两岸。* 河干流是一条没有源头的、南北两端通海的人工河。 * 河南北 分流,以 * 市 * 分水岭为界,南流入 * 湾,北流入 * 湾,河名取两湾 首字而成。 * 至*段是南、北*河的分水岭, 河道顺直、提防齐整。 洪水期 * 水较大时流向北 * 河,当北 * 河水位高于 * 的水位时, 则流向* ;当南、北*河同时涨水时则水流缓慢。 降水量多的年月, 因水泻滞缓,堤顶会出现漫溢的现象。* 始于元朝,元世祖为南粮北调接济京师,

10、于 1280年开凿,历时 五年而成,后为 * 河主要排水干道。 * 向东南流经 * 、* 、* 三县 (市)界,穿过 * 济铁路在 * 东南与 * 河汇流后入 * 湾,全长 30km, 流域面积1500km2。该河流向大致呈西北至东南,流经洼地,河道顺直,断面自上而下由20m逐渐宽到80m,呈“凹”字形。由于一些 支流断面超过干流断面两倍以上,当盛夏山洪爆发时, * 两岸常发 生水灾。流域内年降雨多集中在 69月,汛期与枯水期变幅很大。*主要支流:*流域面积超过100km2的支流有*河和*河。 其他支流还有 *河、*河、*河、*河等。*河古称*水,发源于 *以南,向西经 *、*、入*水库,再东

11、 北于*、*、*交界处入*。河长100km,流域面积608km2。* 河的上游河床断面宽, 下游河床断面窄, 建国前经常泛滥成灾。 据* 县志载,从 12881374年的 86年间曾有 3次特大水灾。*河简称*河,古称*。发源于*南部一带丘陵地区,上游流经*、 * 、 * 、 *4 处乡镇;中下游沿* 西界北流, 至*西入*县境,于* 西北再入,经 * 、 *3 处乡镇,于 *汇合* 河、 *河入* 。主要支流有 * 沟、 * 河、 * 河、 * 河、 * 河、 * 河等。河道全长50km ,总流域面积为339.9km2,河道上游河床开阔,一般在300-500m;下游提防窄,一般在 50m左右

12、。* 河原发源于 * 市西南部,现发源于 * 东北部,在 * 市* 家村东 汇入*,河长26.5km,流域面积52km2。*河系元代 1 283年为从*河调水接济* 水量而开挖的人工河道,源于*市东北,在*汇入* ,河长10.5km ,流域面积87.48km2。*河发源于*市南东,以兴利于民而得名,干流长10km,流域面积62km2,在*分成东西两条,东*河于1977年改道入*河,西*河至* 东南 1.5km 处入*河源于* 一带,在*汇入*,干流全长13km,流域面积83.4km2。2.2 水文、气象条件* 流域位于 * 河谷区,属暖温带季风气候。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86.0mm (19

13、562000年系列),最大年份年降水量为1366.3mm( 1964年),最小年份年降水量为 339.5mm( 1981年),最 大值是最小值的 4.02倍,丰枯变化剧烈。流域内干旱指数为 1.75。降 雨量的年内分配也极不均匀,降水主要集中 69月,汛期 4个月的 降水量约占年降水量的 70左右, 有些年份, 全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 一、二次大暴雨中。造成本流域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有气旋、台风、 峰面、切变线等。流域多年平均最大 24h降水量87.8mm,实测最大 24h降水量为183.1mm,发生于1997年8月19日。2.3 地形地貌和地质概况* 流域位于郯庐断裂带的东侧, 跨* 南隆起的北

14、缘与 * 凹陷的 南缘,从区域地层分布看,流域南部出露有元古界 * 群海眼口组变质 岩,其他地区出露的是中生界 * 组砂岩、砂砾岩、页岩、青山组火山 岩,以及王氏组砂岩、页岩、玄武岩,覆盖在地层之上的为新生界第 四系,包括残积、残坡积、冲积与冲洪积及海积等。* 流域的下游段有第四系地层不同程度的发育, 有较厚的第四 系冲积冲洪积地层,富含地下水,为 * 区及周围乡镇的重要水源地。2.4 研究河段概况根据* 漫水桥在 * 的具体位置,选取* 桩号从 12+000(店 子河入* 处)到 14+500(* 源头至*高速桥)共2.5 公里作为本 专题研究河段。本河段总长 2.5 公里,河道基本顺直,为梯形断面。本河段河槽 宽度约为 70 米左右,两岸边坡坡度为 1:2.0 。研究区域地处 * 丘陵西部,在大地构造单元上属中朝准地台的 * 迭台隆。自远古代后, * 地区长期整体上升遭受剥蚀,到中生代受燕 山运动影响, *隆起开始了差异性升降活动,形成 * 北、* 南隆起和 * 凹陷带。在升降运动的同时,断裂活动,岩浆喷发和侵入形成了大 面积的火山岩及中酸性侵入岩。并同时在凹陷带内沉积了较厚的侏罗 系和白垩系碎屑岩及火山岩、火山碎屑岩。白垩系后,地壳又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