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通论参考文献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7407351 上传时间:2023-12-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古学通论参考文献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考古学通论参考文献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考古学通论参考文献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考古学通论参考文献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考古学通论参考文献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古学通论参考文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古学通论参考文献(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 考古学理论措施概述栾丰实、方辉、靳桂云:考古学:理论?措施?技术,文物出版社。俞伟超:考古学是什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6。俞伟超:考古类型学的理论与实践,文物出版社1989年。严文明:走向21世纪的中国考古学,三秦出版社197年。张忠培:中国考古学:走进历史真实之道,科学出版社199年。张忠培:中国考古学:九十年代的思考。文物出版社。加炊格尔(Trigge,B)著;蒋祖棣、刘英译:时间与老式,三联出版社191年。英丹尼尔(Dniel,G.)著;黄其煦译:考古学一百五十年,文物出版社17年。第二部分 中国考古学一、旧石器时代考古王幼平:旧石器时代考古,文物出版社。王幼平:石器研究:

2、旧石器时代考古措施初探,北京大学出版社。吕遵谔主编:中国考古学研究的世纪回忆?旧石器时代考古卷,科学出版社。张之恒、黄剑秋、吴建民: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南京大学出版社。二、新石器时代考古苏秉琦:中国文明来源新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年6月。赵辉: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坟场研究,考古研究(四),科学出版社,。佟柱臣:新石器研究(上下册)。张之恒:中国考古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月。张江凯、魏峻:新石器时代考古,文物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张宏彦:中国史前考古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A.文明来源问题:苏秉琦:中国文明来源新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

3、书店,1999年6月。严文明:中国文明的摸索,中原文物, 1996年第1期;中国史前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文物,17年第3期;文明来源研究的回忆和思考,文物,199年第1期。安志敏:试论文明的来源,考古,1987年第期。陈星灿:从一元到多元:中国文明来源研究的心路历程,中原文物第期。王东:文明来源的三大阶段新论,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2期。缪雅娟:中国文明来源摸索的回忆与思考,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年第2期。王震中:中国文明来源的比较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99年。B.农业来源问题:张宏彦:中国史前考古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陈星灿:黄河流域农业的来源:现象和假设,中原文物第4期。C.聚落

4、考古问题:严文明:聚落考古与史前社会研究,文物197年第6期。中国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的考察,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张忠培:聚落考古初论,中原文物999年第1期。赵辉:聚落考古工作措施的尝试,中国考古学跨世纪的回忆与前瞻,科学出版社,。赵辉: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坟场研究,考古研究(四),科学出版社,。刘莉:龙山文化的酋邦与聚落形态,华夏考古198年第1期。三、夏商周考古.夏文化的摸索1.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编:商周考古(117),文物出版社,1979年。.徐旭生:1959年夏豫西调查“夏虚”的初步报告,考古159年 11期。3郑光:二里头陶器集粹,中国社会科学出

5、版社,199年。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偃师二里头(1959年1978年考古发掘报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99年。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夏县东下冯,文物出版社,19年。1邹衡:试论夏文化,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0年。12.邹衡:有关探讨夏文化的条件问题,田昌五主编:华夏文明第一集, 北京大学出版社,8年。13.孙华:有关二里头文化,考古1980年第6期。14李伯谦:二里头类型的文化性质与族属问题,文物1986年第6期。15.刘绪:从墓葬陶器分析二里头文化的性质及其与二里岗期商文化的关系,文物1986年第6期。1.李伯谦:东下冯类型的初步分析,中原文物198年

6、第1期。17李伯谦:有关初期夏文化,中原文物第1期。1.赵芝荃:夏商分界界标之研究,考古与文物,第3期。9.郑光:夏商文化是二元还是一元,考古与文物,第3期。0邹衡:有关夏文化的上限问题与李伯谦先生商讨,考古与文物1999年第5期。B. 商代考古.郑州二里岗,科学出版社,199年;.郑州商城(153185年发掘报告),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文物出版社,;.早商文化研究,王立新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4.邹衡:论汤都郑亳及其前后的迁徙,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0年。5邹衡:偃师商城即太甲桐宫说,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8年第4期。6.陈旭:商代敖都探寻,郑州大学学报

7、,19年第5期。7李伯谦:先商文化摸索,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年。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的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94年。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妇好墓,文物出版社,18年。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殷墟郭家庄商代墓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1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发掘报告,(1958-191),文物出版社,97年。12.中社科院考古所安阳队:河南安阳市洹北商城的勘查与试掘,考古5期。13.邹衡:试论殷墟文化,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0年。14.杨锡璋:安阳殷墟西北冈大墓的分期及有关问题,中原文物981年

8、第期。15杨锡璋:有关殷墟初期王陵问题,华夏考古1988年第1期。16.唐际根:殷虚家族坟场初探,中国商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98年。C. 西周考古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过研究所编著:中国考古学?夏商卷/两周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2年;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张家坡西周坟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北窑西周墓,文物出版社,1999年。5.叶万松等:中原地区西周陶器的初步研究,考古16年12期。6.邹衡:论先周文化,夏商周考古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0年。7.邹衡:再论先周文化,

9、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续集),科学出版社,1998年。D. 东周考古1.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中州路(西工段),科学出版社,1959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队:洛阳涧滨东周城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959年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洛阳唐城工作队: 洛阳凯旋路南东周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 3期。4.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东周王城战国陶窑遗迹发掘报告,考古学报期。5.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商周组等:天马一曲村 ,科学出版社,。.山西省考古所侯马工作站等:晋都新田,山西人民出版社,196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铸铜遗迹,文物出版社,3年。8.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上马坟场,文物出版社,194年。9

10、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晋卿墓,文物出版社,1996年。10.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等:甘肃甘谷毛家坪遗迹发掘报告,考古学报987年3期。11.韩伟、焦南峰:秦都雍城考古发掘研究综述,考古与文物198年-6期。2.中社科院考古所栎阳发掘队:秦汉栎阳城遗迹的勘探与试掘,考古学报8年期。1.秦都咸阳考古工作站:秦都咸阳第一号宫殿建筑遗迹简报,文物176年11期。4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塔儿坡秦墓,三秦出版社,199年。15.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琉璃河西周燕国坟场(1931977),文物出版社,195年。16.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琉璃河考古队:北京琉璃河1193号大墓发掘简报,考古1990年期。17.河北省文物研

11、究所:易县燕下都,文物出版社,16年。1湖北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雨台山楚墓,文物出版社,84年;1.湖北宜昌地区博物馆等:当阳赵家湖坟场,文物出版社,9年;20.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望山沙塚楚墓,文物出版社,199年。四、秦汉考古.俞伟超:古史的考古学摸索,文物出版社;有三篇文章:1、考古学中的汉文化问题;秦汉考古学文化的历史特性;秦汉青铜器概论。.王仲殊:汉代考古学概说,文物出版社1981年;.赵化成:秦汉考古,文物出版社;4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文物出版社191年;5.白云翔:先秦两汉铁器的考古学探,科学出版社;.吴小平:汉代青铜容器的考古学研究,岳麓书社。7.容庚、张维持著:

12、殷周青铜器通论,文物出版社1984年。8.马承源:中国青铜器,上海古籍出版社988年。9.杜廼松:古代青铜器,文物出版社。1杜廼松:中国青铜器发展史,紫禁城出版社195年。11.李朝远、周亚、马今洪:中国青铜器,五洲传播出版社。12陈振中编著:先秦青铜生产工具,厦门大学出版社。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青铜器全集,文物出版社1993-1998年。14上海博物馆青铜器研究组编:商周青铜器纹饰,文物出版社1984年。5王巍:有关西周漆器的几种问题,考古1987,6。16陈振裕:楚文化与漆器研究,科学出版社。五、魏晋南北朝隋唐考古1宿白:西安隋唐墓葬的形制,中国考古学研究二,1986年。2徐殿魁

13、:洛阳地区隋唐墓的分期,考古学报189年第期。3.宿白:西安地区的唐墓形制,文物195年第1期。4宿白:西安地区唐墓壁画的布局和内容,考古学报198年第期。5.宿白:隋唐城址类型初探,纪念北京大学考古专业三十周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90年。6.王仁波:懿德太子墓所体现的唐代皇室埋葬制度,中国考古年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7.权奎山:中国南方隋唐墓的分期与分区,考古学报192年第期。8.申秦雁:论中原地区隋墓的形制,文博1993年第2期。孙秉根:西安隋唐墓葬形制,中国考古学研究二。10.齐东方:试论西安地区唐代墓葬的级别制度,纪念北京大学考古专业三十周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90年。略论西安地区唐

14、代的双室砖墓,考古990年第9期。1西安南郊何家村发现两瓮唐代窖藏文物,文物72年第期;12.江苏丹徒丁卯桥发现唐代铜器窖藏,文物82年第11期;13.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金银器,考古与文物8年第2期。14.于文荣:浅析唐代北方陶瓷工艺成就,中国历史文物第2期;5.余家栋:江西陶瓷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年。1.中国硅酸盐学会主编.中国陶瓷史Z.北京:文物出版社,12.17朱伯谦.龙泉青瓷简史A.龙泉青瓷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18冯先铭主编.中国陶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六、宋元明考古1.河南巩县宋陵调查,考古964年11期;2巩县宋陵,河南文博通讯980年代期。郑洲南关外北宋砖室墓,文物参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