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实践报告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7407006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实践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实践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实践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实践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实践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实践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实践报告(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单位代码 1660 单位名称 重庆理工大学大学生社会调研报告论文题目:社会经历作者:阮丽伟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学号:学院:光电信息学院中 国 重 庆2013 2年 26 月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经济发展,文化生活建设,旧城改造,发展产业。摘要:胡主席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过去几年国家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免除了延续千年的农业税,是的农民种地不但不用交税反而会有补贴;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解决了农

2、民看病贵的问题;同时大力加强农村经济建设,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然而前进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我们相信只要全体中华儿女团结一致,共同奋斗就一定能够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导语: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更是提出要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故在寒假期间我小组便进行了以新农村建设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小组成员由刘博、李烁、纪锡宇组成,分别在各自家乡即黑龙江省绥棱县、陕西省子长县以及福建省顺昌县展开实践活动。通过相关资料查询、对村委会成员及村民进行访谈

3、等方式实地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情况,展示各地新农村建设的特点以及取得的成绩,并对各自发现的问题提出意见与建议,希望为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第一部分关于绥棱县在文化生活方面的调查报告本次社会调查活动以黑龙江省绥棱县为调查对象,重点调研本县在生活环境与条件方面的新农村建设情况。通过调查十八大以来农村发生的变化,展现新农村建设所取得的成果。总结本县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尤其是文化生活方面的成功经验并对实际发现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以求更好的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早日实现全面小康,创建和谐社会。1.绥棱县简介:绥棱县地处黑龙江省中部,小兴安岭南端西麓绥化市东北部。全县总面积4238平方公里,

4、辖4镇7个乡 76 个行政村,人口30余万人。县政府所在地绥棱镇,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和交通枢纽。这里群山绵延,丘陵起伏,河流纵横,土壤肥。县辖四平山、阁山、大青观以及努敏河、克音河、泥尔基根河。素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称。2.新农村建设概况:黑龙江省绥棱县严格按照省、市建设全省一流现代化新农村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全面加强基础建设,丰富完善配套功能,努力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重点采取市里提出的5种新农村建设模式集中建设6个示范村:即采取乡村集体经济主导型模式建设泥尔河乡跃进村

5、;采取市场开发模式建设靠山明珠新邨、长山乡幸福村、上集镇上集村;采取旧村改造模式建设绥中乡绥中村;还结合县情特点,采取区域共建模式建设四海店镇宝山村。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步构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农民生活宽裕、生存环境明显改善、公共服务体系健全、村民自治管理规范的具有绥棱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3.文化生活建设:此次调查活动以展现新农村建设以来广大农民朋友在文化生活方面所取得的变化与改善。将从物质文化生活(主要是农村生活条件方面)与精神文化生活两个方面分别展开。首先是物质文化生活方面:自国家提出新农村建设以来,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号召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来,广大农民在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取得了巨

6、大的改变。在住房以及出行环境方面,我还依稀记得小的时候在农村生活,家住在三吉台乡三吉台林场,统归林业部门管辖。家乡四面环山,风景秀丽,与一般的农村相比算是生活条件较好的。但也依然是砂石路,并不是家家都是砖瓦房。与之相比邻近的三吉台屯的生活条件就要差很多,一眼望去砖瓦房没有几间,都是低矮破陋的泥巴房和草房。村舍间的泥巴道大晴天便“硝烟弥漫”,阴雨天便泥泞难行。而这种情况在乡下是非常普遍的。随着近些年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的生活面貌真的是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新修农村公路1800多公里,2008年就实现了村村通,目前已屯屯通。以前两个小时的车程现在四十分钟就能跑到。校车也已近通道了农村的家家户户。校车

7、每周都会定时的全乡的各个村屯接送学生到乡里的住宿制学校学习,放假后再一次把他们送回各家,而且这一切全都是免费的。在居住条件方面,房子也是越盖越多,越盖越好,砖瓦化率达到68%。政府对农村新建住房实行补贴,并且对东村新建住房时购买建筑材料实行优惠政策。与此同时全县501个屯全部绿化,休闲广场遍地开花。为广大农民日常休闲活动提供了便利的场所。以实地调查的上集镇大兴村为例,乘车还未进入大兴村,远处整齐划一的别墅群便格外引人瞩目。在与当地村干部的交谈中得知,该村目前共有21栋连体别墅,1.7万平方米的文化广场、450平方米的村委会办公室、120平方米的超市、2000平方米的餐饮一条街以及1.5万平方米

8、的采摘园和1万平方米的垂钓园。但是由于正值冬季,垂钓园早已冰封万里,采摘园也是无法看见了。还有就是就医方面:自国家实行医疗改革以来,广大农村居民只需要缴纳10元钱的参保费就可以享受在医疗,药品方面很大一部分的报销。由此可见新农村建设以来农村在衣食住行等物质文化生活方面所取得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也是可喜可贺的。再者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由以往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应是相辅相成的,必须协调发展。所以当新农村建设中物质文化生活取得了相当成果的同时广大农民朋友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就愈加强烈。而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正好满足了这种需求。如以农业技术部门为主体的各种科技下乡活动,以此提高农民科

9、技素质,推动农业科技的应用、普及和推广;又如定期在各村镇举行的专场文艺演出,并在演出同时现场赠送了实用科技资料、招商引资政策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宣传资料;以及为了满足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需要,在各个乡镇都建设了休闲广场、图书馆、活动室等等业余活动场所供村民休闲娱乐之用。4.发现的问题与建议:正如我们所看到的新农村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了许多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1)在农村房屋建设方面:随着国家政策扶持以及各地方政府加强重视使得农村专房覆盖率逐年提高,但由于建房队伍多有当地有手艺的农民所组成,对建筑理论和规范了解较少。便存在着新建房质量不合格,房屋安全存在隐患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认为县里可以利

10、用与高校之间的帮扶关系利用高校的人才优势向新建住房的村民提供建房的设计图纸,并成立一个特别小组提供技术支持。定期监督审查建房情况,保证农村新建住房质量过关,让广大老百姓住上安全、舒适的新房。(2)在就医方面:随着医疗改革的推进,农村看病贵的问题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对于参保农民在当地医院就诊的报销比例为85%,而且个人当年报销金额上限也已经达到十万元之多。但部分农民的医疗保健意识较差,投保积极性也并不高。故各乡村卫生院应加强宣传,提高村民对新型医疗政策的认知程度。同时政府也要积极投入资金,改善乡村卫生院的基本医疗条件。同时对医护人员进行职业培训,为老百姓创造更加优异的就医环境。(3)在科技

11、文化宣传方面:组织文艺演出、设立宣传板、散发传单是科技文化下乡的主要活动形式。但其取得的效果却并不令人满意。参看宣传板的人寥寥无几,发出去的宣传单很多只是被扫了两眼便被扔掉了。而且有时文艺演出表演的二人转只是从头到尾的黄段子。这些都是的科技文化下乡活动往往只是流于形式,难以取得实质性的效果。解决办法:首先对于文化下乡方面,要坚决抵制低俗文化的传播,提倡各种积极健康的文化活动。如全县性的“诺敏河之声”音乐会、体育运动大会、农民书画展、农民歌手大赛、农民秧歌汇演以及倡导绿色二人转等。在科技下乡方面,要改善其方式方法。如在春种期间由专业技术人员下乡,推广优质的作物种子并亲自示范播种、栽培的注意事项。

12、让广大农民能够真正的将科学技术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当中。第二部分关于子长县在旧村改造及发展生产方面的调查报告本次调查地点在陕西省子长县,通过搜集新农村建设成果以及走访调查,现对子长县旧村改造、发展产业的新农村之路总结如下:子长县位于陕北高原的白于山区,是民族英雄谢子长将军的故里,也是远近闻名的“将军县”,自然条件与生态环境相对较差,产业基础薄弱,农民收入水平不高。结合县情民情,子长县新农村建设定位为以“旧村改造”为主。在建设模式上,以“旧村改造”为主,不搞大拆大建,重点完善功能;在建设内容上,在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整治和生态环境建设上求突破,变旧村为新村;在建筑风格上,以青砖灰瓦基本色调凸显

13、瓦窑堡砖瓦建筑风格,保持依山顺势自然分散的村庄布局特点。也就是“不求新建,但求新貌;不求大变,但求方便;不求整齐,但求整洁;不求园林化,但求生态化”的思路。时任陕西省委常委、副省长洪峰在全省城镇暨新农村规划建设工作现场会(陕北片区)上的讲话说,子长县的新农村建设以旧村改造为主,并不是全部建新房子,把旧的窑洞进行整修,“不求新建、但求新貌,不求大变、但求方便,不求整齐、但求整洁,不求园林化、但求生态化”这个思路就是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不搞形式主义,不搞表面政绩工程。昔日雨天泥泞,晴天扬尘的村间道路,已被水泥或砖石铺就,往日破烂凋敝的村庄也正在改变了模样。实际调查中发现绵延百里的205省道子长段

14、沿线及山坡栽植油松、柏树、垂柳、紫穗槐等41余万株,形成绿色长廊4公里,青砖灰瓦的窑洞群,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村庄风貌一新、干净整洁。据统计,子长县在新农村建设中,全县40个重点村共整治1200户,3624孔窑洞,开通并硬化巷道128条15.2公里,新建排洪渠28条5.9公里。马家砭镇是子长县的“东大门”,镇政府所在地马家砭村,是县上2007年确立的205省道沿线40个重点村建设之一。在该村看到:在村口休闲活动广场上,一座仿古式凉亭下,几位农民正在聊天;孩子们三三两两在各式体育器械上活动。沿着广场边,该村的几条街道全部硬化。主要干道采用水泥硬化,通往各家各户的小路采用砖块铺路。据两位农民说,主

15、要干道要走生产生活车辆,由于农民居住比较分散,通往各户的路砖铺经济实惠。自己出一部分钱,政府修路,建公共活动场所。政府动员群众改路、改房、改水、改厕、改圈,达到了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庭院净化、环境美化、生态优化、居住社区化。改造后的青砖灰瓦的陕北窑洞依山坡梯次排开,别具风格。走进农民的窑洞,里面摆设整齐干净。生产区、生活区、粪土区实现了分离。余家坪乡崖头村和新寨河村开通巷道,形成村庄道路骨架。据统计,该村群众自投资金150多万元,投工1.2万个,改造旧院228户672孔,砌畔800余米,新砌窑畔花墙2700米,补修院落围墙2500米。打通并硬化巷道17条2265米,铺设排污排洪管道1200米。

16、实行本人自愿、宅基地优先使用政策,拆除废弃窑房27孔,组织村民清理生活垃圾200吨,净化了生活环境。调查中近六旬的崖头村民王老汉说,没想到,农村还能有这份景致。在发展产业方面,子长县制定并调整出台了发展草畜业扶持奖励办法和发展棚栽业优惠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在新的扶持政策推动下,全县养殖大户发展到650户,建成寺湾乡中庄村、杨家园则镇麻柴沟村等一批养殖示范小区。来自子长县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全县羊子存栏达8万只,生猪存栏8万头,大家畜存栏2.5万头,实现牧业产值1.41亿元。水晶梨发展到3万亩,优质桑园发展到5.13万亩,年养蚕9000张,马铃薯种植面积26.26万亩,总产30万吨,特色产业产值占到农业总产值的48.3%。中庄村是寺湾乡的一个行政村,近年来,该村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将日光温室和家畜饲养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财务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