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检测项目可研报告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7404618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DOC 页数:68 大小:8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产品质量检测项目可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农产品质量检测项目可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农产品质量检测项目可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农产品质量检测项目可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农产品质量检测项目可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产品质量检测项目可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产品质量检测项目可研报告(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名称: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建设主管部门:建设单位:*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建设地点:*城关镇河东区*编制单位:编制时间:附表3-1 检测产品及执行标准一览表1、应附表格附表1建设单位基本情况表附表2项目建设内容投资一览表附表3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表附表4招标投标事项申请表2、附图(1)项目建设区域位置图(2)检测站总平面布置图(3)检测站检测用房平面布置图3、附件(1)农牧局、发改委关于上报*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报告(2)*农牧局、发改委关于上报*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报告(3)*人民政府关于

2、成立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的批复(4)*财政局配套资金承诺函(5)单位组织机构编码证书(6)建设单位人员编制批复(7)土地使用证明(8)*环保局环评报告第一章 项目摘要1.1项目名称*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建设1.2主管部门*农牧厅1.3建设单位*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1.4建设地点*城关镇河东区*1.5建设目标与范围以完善农产品检测手段为重点,全面提升农产品检验检测能力和水平,从2009年到2010年,力争用两年时间,将本项目建成布局合理、职能明确、专业齐全、运行高效的国家重点县质检站,监测能力能够满足本县农田土壤、灌溉及养殖用水中主要易于变化的常规污染与肥力指标、农产品中高毒农药的定性速测的需要

3、,不仅要建成固定实验室,还要健全流动检测设施,进一步提高检测能力,使检测工作涵盖监测区域内生产基地、农贸市场、批发市场中农产品,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主要检测指标达到国家、地方和行业有关标准。其职责是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执法检验、日常性检验、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宣传和对千家万户农产品生产的指导,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技术培训、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工作。1.6主要建设内容具体建设内容为:维修改造检测中心原有三层实验室580,购置实验室检测仪器设备、快速流动检测设备、信息网络设备等90台(套)。1.7项目总投资与资金筹措本项目计划投资400.0万元,其中:实验室改造土建工程投资80万元;仪器设备购置

4、投资280.0万元;其他费用20万元;不可预见费20万元。本项目建设资金筹措方式为:申请中央投资320.0万元,地方配套投资80.0万元。1.8建设期限建设期两年(2009-2010年)1.9项目组织实施与管理项目实施主要依靠地方人民政府、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和省级农产品质检机构,实行建设单位项目法人负责制。项目法人对项目申报、实施、质量、资金管理及建成后的运行等负总责,对工程质量负终身责任。质检站建成后,将严格按照农业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管理办法、农业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基本条件和农业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审查认可细则等规定,接受农业部的管理,在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农业部质量

5、办公室)和有关专业司局的具体指导下,依法开展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工作。1.10项目运行费用本项目建设完成后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仍为非营利性的国家公益性事业单位,因此保持原有事业经费不变,而正常开展的监督检测工作经费按“例行监测制度”由地方财政承担,委托检验按物价部门批复的样品检测收费标准收取检测费用,以维持正常运转。1.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总投资400.0万元;改造维修实验室580m2;购置仪器设备90台(套);检测效率提高35倍;检测水平达到相关检测项目有关标准;检测能力可以达到年检测1.1万项次;检测控制本区域内所有农产品、畜产品、水产品、林果产品等;监测涉及农畜产品总量15

6、0万吨;检测产品及农业环境项目可达172个;检测参数109项。1.12可研报告编制依据(1)农业法;(2)农产品质量安全法;(3)畜牧法;(4)渔业法;(5)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2006-2010);(6)*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2006-2010);(7)农业部工程建设服务中心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项目可研报告编制要点(2007年4月);(8)农业部农业项目经济评价实用手册;(9)农业部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10)农业基本建设招投标管理办法;(11)中共*委、*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业标准化进程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意见(试行);(12)国家GBT1

7、5481-2000idtISOIECl7025-1999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农业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审查认可细则;(13)*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14)国务院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的规定;(15)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各种资料。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健康生活的重视,以及近几年食品安全事件的时有发生,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多次强调,要以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搞好食品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工作。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专题研究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因此,农畜水产

8、品质量安全既关系农业生产、农民收入,也关系城乡人民的生活与健康。确保农产品安全生产和消费,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要求,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结合点。近年来,随着农产品供求格局的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农产品消费日趋多样化、优质化,市场销售对农产品质量和卫生安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国加入WTO之后,面临着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机遇和挑战,农产品国际贸易快速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农业发展新阶段亟待解决的主要矛盾之一。特别是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为了防止入世后我国农产品的大量涌入,纷纷提高了进口农产品检测标准,给我国农产品参与国际竞争筑起了更高的“绿色壁垒”, 将我国大

9、量出口农产品挡在了贸易“绿色壁垒”之外。*由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不健全,缺乏对农业环境、农业投入品等的有效检测,致使农业投入品不合理使用,农产品不科学收获,工业“三废”不合理排放,以及掠夺式的经营方式、无节制的资源使用、不合理的资源配置等,使全县部分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农产品质量安全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各种困难。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步伐,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对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实行监控,把农业生产的全过程纳入规范化、标准化的轨道,而建立覆盖农业生产全过程的农业生产资料、生产环境和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是实施农业标准化的基础,也是衡量农业标准化工作

10、成效的重要手段。通过项目建设,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手段,对农业生产环境、农业投入品等实施有效监控,以阻止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并按农牧技术标准使用农业投入品和进行农业安全生产,以应对加入WTO的挑战,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是城乡人民的殷切希望,也是企业增效的必然途径,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更是政府支持农业发展的重要工作。2.2项目建设必要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是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主要技术支撑,是政府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承担着为政府提供技术决策、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的重要职能,在提高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水平方面发挥着关键和核心作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对于确

11、保农产品消费安全,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产市场竞争能力和增加项目区农民收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2.1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提高农产品品质的需要农产品的安全问题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百姓生命安危,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已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和群众关心的焦点。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以及农产品国家贸易的快速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现出来。如人体摄入的NO3-有81.2%来自所吃的蔬菜,蔬菜中有NO3-大量积累会转化为NO2-,并可生成强致癌物质NH4 NO2-,诱发人体消化系统癌变。世界卫生组织在1973年就规定了硝酸盐的限量指标为5mg/k

12、g体重(按NaNO3计),亚硝酸盐为0.2mg/kg体重(按NaNO2计),还有农药残留和其他有害物质超标造成餐桌污染。由于食用了国家明令禁止生产和使用的甲胺磷、双氟磷、氟乙酰胺、毒鼠强、盐酸克伦特罗等农药、兽药、以及非食品添加剂的三聚氰氨添加进食品引起中毒死亡、伤残时有发生。研究证实,人类常见的癌症、畸形、抗药性及某些中毒现象都与食物中的有害残留有关。事实上,不安全农产品给社会带来的危害远不止健康问题。加之工业“三废”和城区生活垃圾对农业生产环境的污染,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超标导致的农产品污染和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威胁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和

13、热点问题。农产品质量安全面临的形势仍然非常严峻,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任重道远。因此,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是保障公众消费安全和提高农产品品质的迫切需要,意义重大而深远。2.2.2保护恢复农业生态环境和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需要长期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损耗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质量安全农产品将保护环境和资源自觉融入生产者的生产行为中去,使发展经济、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相结合。质量安全农产品远远超出“食品安全、卫生”的含义,质量安全农产品生产本身就是一项环境保护或生态工程。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加工的同时,又带动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资料(如无公害农药、生物农

14、药、生物化肥等)的研制、开发和应用;而这类农业生产资料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农业污染,改善了生态环境,形成了良性循环。质量安全农产品的开发有利于维护和优化农业基础生产条件。质量安全农产品具有蓬勃的生机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代表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质量安全农产品在贯彻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2.3推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新阶段要发展“高效、优质、高产、安全、生态”农业,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只有依靠科技进步。发挥比较优势,合理配置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通过转化加工,增加附加值来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农产品

15、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可以全面开展对农产品品种和品质的普查与筛选工作,监测分析全区的生态条件和资源优势,引导农民科学地调整种植、养殖结构,指导农民或农业龙头企业根据市场需要选择适宜的农作物种子种苗、畜禽品种和水产苗种,提高农产品品质;形成农产品优势产区,培育和发展品牌农业。只有组织广大农民按标准化生产市场所需的优质安全农产品,才能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2.2.4构建和谐社会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需要提高生活质量是人类一切社会、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生活质量包括:生活资料满足需要和生活环境适合生存。发展质量安全的农产品既满足人类不断提高的食品质量的需要,也科学地协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协调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自然环境的关系。在持续稳定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资料供应水平的同时,使人类的生活环境更适合人类的生存,因此,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是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基本措施,是人类文明程度提高的具体表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需求。2.2.5加快经济全球化进程和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需要我国已成为WTO的正式成员国,必须遵循WTO的规则,这对我国外向型、创汇型的农业产业有较深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