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回风平巷掘进作业规程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7403674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4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00回风平巷掘进作业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800回风平巷掘进作业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800回风平巷掘进作业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800回风平巷掘进作业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800回风平巷掘进作业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800回风平巷掘进作业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00回风平巷掘进作业规程(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恩施州谭家湾煤矿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号:2012-05号工作面名称:+800回风平巷编 制 人:胡江枫施工负责人:黄明新总 工 程 师:曾松平主 管 矿 长:雷正春批 准 日 期: 年 月 日执 行 日 期: 年 月 日+800回风平巷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会审意见表会审时间: 年 月 日参加人员职务会 审 意 见签字班长瓦检员安全员带班领导机电副矿长安全副矿长技术副矿长生产副矿长矿长+800回风平巷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贯彻记录贯彻人签名贯彻时间年 月 日参加学习人员签字目 录第一章 概 况5第一节 概 述6第二节 编写依据6第二章 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水文情况6第一节 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2、6第二节 煤 (岩)层赋存特征6第三节 地质构造7第四节 水文地质8第三章 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8第一节 施工顺序8第二节 巷道规格及支护形式9第四章 施工工艺10第一节 施工方法10第二节 凿岩方式10第三节 爆破作业10第四节 装、运煤(岩)方式11第五节 管线及轨道敷设11第六节 设备及工具配备12第五章 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2第一节 劳动组织12第二节 循环作业图表13第三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3第六章 生产系统13第一节 通风系统13第二节 压风系统16第三节 防尘系统16第四节 防灭火17第五节 安全监测系统17第六节 供电系统18第七节 排水系统18第八节 运输系统19第九

3、节 通讯系统19第七章 灾害预防及避灾路线19第八章 安全技术措施21第一节 施工准备21第二节 “一通三防”管理22第三节 顶板管理25第四节 爆破管理26第五节 防治水管理30第六节 机电管理30第七节 运输管理34第八节 其 它37第一章 概 况第一节 概 述一、巷道名称:+800回风平巷二、巷道的用途:为了满足二采区工作面回风需要。三、巷道设计长度及服务年限:巷道设计长度:700m。服务年限:10年。四、预计开、竣工时间:本掘进工作面2012年3月开工,自2013年3月竣工。第二节 编写依据本作业规程依据矿井设计和煤矿安全规程进行编制。第二章 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水文情况第一节 地面相对

4、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800回风平巷掘进工作面对应地面为荒山干沟,地势相对较平缓,无水体和建构筑物。地面标高+880m+890m,工作面至地表平均垂直高度为100+110m。该掘进工作面位于+800中心车场东侧,沿煤层顶板掘进至矿井东侧155m,掘进范围内无空区、无老窖,西侧邻级轨道上,北侧无其它采动情况,南侧邻+810东运输巷。工作面平面布置图附后。第二节 煤 (岩)层赋存特征一、煤(岩)层产状、厚度、结构、坚固性系数、层间距:掘进区域内煤层赋存较稳定,走向91(271),倾向3441,倾角46,属近水平煤层;含夹矸0.20.4m,节理发育,伴有厚度为0.080.22m的伪顶,硬度f=0.

5、71.5;煤层最大厚度0.95米,最小厚度0.40米,平均厚度0.65米。所以掘进过程中,需要破一部分底板来保证巷道高度。二、煤层顶、底板经井上(地面)井下(采煤坑道)实地调查: 煤层上部为块煤,下部为碎煤,前者约占81%,后者约占19%,含矸均率23.86%。煤层伴有厚度为0.080.22m的伪顶,为灰黑色炭质泥岩,随采随落;直接顶板为浅灰色中厚层微晶白云岩夹深灰色生物屑白云质泥岩、薄层状硅质岩,厚度2040m。直接底板为黑色炭质泥岩,厚度0.100.23m。老底板为薄层泥质微晶白云岩,含燧石结核生物屑微晶灰岩。三、煤层瓦斯涌出量、瓦斯等级、二氧化碳涌出量、发火期、煤尘爆炸指数:2008年度

6、湖北省煤矿瓦斯等级鉴定中心对该矿进行了瓦斯等级鉴定工作,瓦斯绝对涌出量为0.14m3/min,相对涌出量为8.4m3/t,本矿为低瓦斯矿井。但是在局部地质构造复杂地段及(回采工作面)瓦斯聚积的可能性仍然存在,所以必须确保采掘工作面通风系统完好,通风量满足要求,同时严格执行瓦斯检查制度和有关规定,预防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防止积聚引起的不必要的事故发生。据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2007年12月鉴定报告,矿井开采的煤层无煤尘爆炸性危险;煤层自燃倾向性为三类,不易自燃。第三节 地质构造矿区位于三叉溪背斜北翼,近东西展布,为一向北北西波状平缓倾斜的单斜构造,倾向为310350,倾角一般为314之间,地

7、表产状零乱,倾角较大,一般为8-9,深部产状较稳定,倾角较小,一般为78左右。矿区外缘出露良好的大隆组硅质岩段及吴家坪组灰岩段,其露头均较完整,未发现明显的断层构造形迹。但在大冶组灰岩段中发现几处(如稻池、杉树塘、董家包等地)褶皱及断裂现象,断层走向以北西西为主,北东向次之,断面倾角4978,由于覆盖,断层的延伸长度、断距及断层性质不详。根据钻孔剖面反映,大冶组地层岩石呈角砾状,较为破碎。断层影响深度约70m,局部影响到大隆组灰泥岩段,深度约100m,对矿层未产生破坏影响,说明断层构造主要属表层垮塌或推覆构造。其形成机制可能为大冶组灰岩在重力作用下,沿下部软弱层灰泥岩段的层面滑动挤压作用。褶皱

8、构造亦不发育。地表主要表现为大冶组灰岩的不规则揉皱,揉皱的宽度及长度均较小,数米及数十米不等,深部主要表现为煤系地层局部性波状起伏褶皱,主要分布在后塘、龙洞湾、向家湾牛路口等地,轴向为北北东或北东,起伏高差1030m,宽度7001000m,长度8001500m。两翼岩层倾角611,对煤层影响不大。综上所述,矿区构造较为简单,但地表构造较为复杂,总体构造复杂程度为简单中等。第四节 水文地质矿区地势呈南高北低,南北中脊线高,北东、北西两侧低的斜坡地貌。地表无较大水体,矿层位于当地基准侵蚀面以上。大气降水可顺坡向自然向下排泄,下渗不多,故地形有利于排水。矿区出露地层为三叠系下统大冶组(T1d),二叠

9、系上统大隆组(P2d),吴家坪组(P2w),下统茅口组(P1m)。上述各地层中均有碎屑岩类隔水层阻隔,在无断裂构造破坏的作用下,相互间不会发生水利联系。因此,采掘井巷内发生较大规模的充水情况的可能性不大。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据实地调查,井下除局部地段略显潮湿外,一般都比较干燥,但在靠近采空区附近,由于采空区的不均匀沉陷,破坏了顶板的完整性,顶板滴水现象常见,一般324滴/分,属弱滴水带。在节理裂隙发育,且上覆岩层厚度变薄的地段,地表水可直接沿顶板裂隙进入巷道与顶板水一道成为井巷水主要补给来源,水量一般随降水幅度而变化。矿井正常涌水量一般为8.0m3/h,涌水量的变化与大气降雨密切相关,最大涌水量

10、可达15.0m3/h,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第三章 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第一节 施工顺序该工作面位于主平硐和+800井底车场东侧160m处延伸,沿煤层顶板掘平巷至指定地点,+800回风平巷掘进至东侧保安煤柱,保安煤柱距边界30m.按技术部门给定的腰线掘进至指点地点。第二节 巷道规格及支护形式一、支护形式及巷道断面规格:该巷道采用锚杆支护,断面为矩形巷道,其规其格为:宽2.2m,净高2.1 m,水沟布置在前进方向的右侧,深0.2m,宽0.3m,巷道成巷断面为4.68m2。其锚杆支护采用18、长1.5 m的锚杆进行支护,纵向每米巷道锚杆根数不得少于3根,横向间距不超过0.7 m。巷道断面及支护

11、图如下:(图中单位mm)二、工程质量要求1并严格按设计施工。2巷道净高、净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误差不得超过+100mm、-50mm。3水沟0.2m0.3m,要能自流排放,巷道做到无积水。4支护附件要齐全、牢紧。5锚杆支护质量要合格,托盘四角要紧贴岩面,不合格的要重新进行支护。6锚杆横、纵间距必须符合要求,严禁超宽。7铁道铺设要平直,其坡度不得超过7。8巷道左帮的管线吊钩间距不超过6米/个、风筒吊钩与风筒上的吊环一致,做到逢环必挂,并保证管线、风管吊平直。第四章 施工工艺第一节 施工方法本工程采用炮掘,主要工序有:检查工作面、打眼、装药、爆破、排烟(尘)、洒水防尘、临时支护、出煤(矸)和永久支护

12、等。第二节 凿岩方式采用湿式打眼放炮的方法爆破落煤(岩)。使用YT-24型风钻打眼,风源来自地面(井下)压风机房。第三节 爆破作业一、爆破说明书本巷采用湿式打眼放炮的方法爆破落岩,使用YT-24型风钻打眼,风源来自地面(井下)压风机房。使用煤矿二级许用炸药和煤矿许用电雷管,最后一段的延期时间不得超过130ms,采用MFB-100型发爆器,正向装药,串联接线方式二次性起爆。 二、爆破原始条件名 称单位数量名 称单位数量掘进断面m24.68炮眼个数个23成巷断面m24.68炮眼长度m41.4岩石坚硬系数f38瓦斯情况ml/g0.08三、炮眼布置及装药量爆破次序眼号名称深度(m)长度(m)装药量(卷

13、/眼)合计(卷)水平角(度)垂直角(度)爆破顺序联线方式一次爆破1-7掏槽眼2.215.46(1眼)6001串联接线8-9辅助眼2.0451000210-15周边眼2.01253000316-19底眼2.0852085-0-85-3320水沟眼2.02550-53二次爆破21-23顶眼2.0651585-0-85-34总计:41.486四、炮眼布置图五、预期爆破效果名 称单位数量名 称单位数量利用率%85每循环炸药消耗kg12.9循环进尺m1.7每循环雷管消耗F23每循环爆破煤(岩)体m37.9每m炸药消耗kg7.6每循环炮眼长度m41.4每m雷管消耗f13第四节 装、运煤(岩)方式一、装煤(岩)方式:采用人工将煤(岩)装入矿车内(后期计划采用耙岩机进行装车)。二、运输方式:工作面的煤(矸)重车采用电机车直接牵引,经主平硐运输至地面矸石堆场。第五节 管线及轨道敷设在掘进施工中所敷设的风水管路、风筒等均应按断面图中规定的位置要求吊挂牢固整齐。防尘管路安设平直,距地面高度不小于0.3m,吊挂牢固,拐弯处设弯头,不拐死弯,无漏水现象。临时轨道的铺设必须符合规定,轨距误差不大于10mm,不小于5mm;轨道间隙不超过5mm,内错差不大于2mm;轨枕间距不大于1m,构件齐全紧固有效。第六节 设备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