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化和多样化结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7402872 上传时间:2023-09-3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体化和多样化结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主体化和多样化结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主体化和多样化结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主体化和多样化结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主体化和多样化结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体化和多样化结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国家语委主任许嘉璐同志1997年12月23日在全国语言文字工作 会议上的报告中说:“尊重语言文字自身发展规律,还要求我们准确处 理好语言文字主体化和多样化之间的关系。比如,推广普通话,促使公 民普遍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并在必要的场合自觉使用普通话,这是坚 持主体化原则;推普不是要消灭方言,方言在很多场合具有其自身的使 用价值,这是贯彻多样化原则。”这个“对未来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的经验,是“在工作实践 中”取得的,也是吸取了 12年来语言应用研究的重要成果。尤其在双 语双方言研究方面,很多学者发表了这样的意见。例如詹伯慧先生在普通话“南下”和粤方言“北上”一一在香港中国语文学会的演讲

2、(方言?共同语?语文教学,澳门日报出版社,1995)的结论部分说: “普通话南下和粤方言北上体现出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形势下,政治、经济、文化诸因素正在全 面影响社会语言生活的发展,长期以来主要靠政治因素左右语言(方言) 发展的局面已经被打破,经济因素制约语言(方言)发展的作用在粤方言北上中正充分显示出来。”“尽管经济因素对社会语言生活的发 展能够产生影响,在制约语言发展诸因素中,仍然是政治因素更为突 出。粤方言和普通话会同时得到发展,但它们始终保持主从的关系: 普通话是主导,南下是主流;粤方言是从属,北上是支流。”“语言生活多元化是当今世界语言发展带普遍性的趋势。”国 家语委

3、语用所为主的一些单位的学者1997年5月13日还以“多样化: 语言生活的大趋势”为题开展了一次语言哲学对话。二这里说的主体化,是跟多样化结合的主体化。这里说的多样化,是跟 主体化结合的多样化。主体化和多样化是相互结合的两个侧面。多样 化,一方面相对于简单化、贫乏、一体化。指的是丰富:品种丰富,情 况丰富。品种,如包括双语双方言、地方普通话。语体,包括亦庄亦谐、 书面语和口语的交融。现在,很多节目主持人的语言是一种书面语和口 语交融的状态,细分起来,情况也很丰富。广播电视的品种增加了,广播电视语言的情况也多种多样了。再拿词汇来说,有基本词、新词语、流 行词语、外语词、外来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进

4、一步注意服装的样式 和色彩了,进一步注意饮食的色香味了,也进一步注意语言的样式、色 香味了。多样化,另一方面相对于杂乱、不规范。多样化,是在规范层 次比较高的基础上形成的。多样化,选择的余地大,便于表达多种多样 的内容、情感、色彩。交际是双方的事,对方需要丰富,能理解丰富,这 一方才好使用和发展他丰富的语言。而且有主体化,才谈得上多样化。 多样化的总的标志,是语言生活呈现出立体、多层次,多种多样,进一步 满足多样化交际的需要,并且使用者总体认可这个趋势,推动这个趋势。 多样化、丰富,是语言和语言生活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我们过去对语言品种的多样化有比较多的认识,而对同一语言内语言 生活的多样化认

5、识得还不够。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我们对语言生活的 多样化的认识比较模糊,甚至不怎么主张多样化,以为语言生活多样化 了就不利于交际,就会导致语言交际的困难、混乱。如果不提多样化, 势必将主体化理解为一体化。一体化实际就是对语言生活的认识简单 化、纯粹化,有时导致我们语言工作的粗糙化、粗暴化。主张多样化并 不主张语言生活的随意性。在提倡多样化的同时,我们还要提倡主体化。 没有主体化就谈不上多样化,就是分散化,就会导致语言生活群体的分 裂,不利于语言生活的健康发展。将多样化和主体化对立起来,这不是 辩证的观点。辩证不是折衷,而是分清主次,是承认矛盾的现实同一性, 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三语言生活是分层

6、次的,语言是分层次的,一体化不符合语言生活的本 来面目。一体化排斥多样化。主体化有助于多样化。多样化为主体化 提供丰富的营养,有助于主体化。普通话就是吸取多方面的营养包括汉 语方言的营养而发展的。主体化是多样化的主导方面,不是多样化的对 立方面。主体化在多样化里属于上位层次,其余处于隶属地位,在下位 层次。两者相互促进,相互保护,形成良性循环。似乎有人说,语言品种越少的地方经济越发达,语言品种越多的地方经 济越落后。我们认为,既多样化又主体化,从长远来说,比一体化的或者 几乎一体化的更有力量,这个力量包括经济力和文化力,或者叫综合力。 似乎有人说,语言品种和情况多了,学起来是很大的浪费。我们要

7、较真 儿的话,那么计划经济倒是省事。多样化,不是规定每个人把语言的所 有品种和情况都精通了。我们提出普通话的标准是一个,但是不同的人 说普通话的水平不强求一致,这也是一种多样化,没有要求每个人把标 准普通话、各种地方普通话都掌握了。再者,据说,小孩子学话期间,如 果准确引导,多学几种话不很困难,而且对开发智力很有用处。多样化是事物发展的一种趋势,语言生活自然也不例外。要求用普通 话统一汉语方言,实际上还是没有充分认识语言是个什么样的工具,没 有真正将交际作为语言的根本属性。应该说普通话和汉语方言各有各 的交际价值和交际要求。普通话的地位高于汉语各方言,但也要考虑到 具体情景下汉语方言交际的特定

8、效果。只要它弥补了普通话交际的某 些空白、没有影响普通话的全国通用语地位、没有干扰普通话的交际 需要,我们就应该欢迎这样的多样化。语言生活既需要全国通用语又不 鄙弃汉语方言的交际。这实际上体现了尊重语言、尊重语言生活、尊 重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的情怀。所谓健康的语言生活,就是在各种条件 下,无防碍地、充分实现语言的交际功能。四世界本来是多样化的,社会本来是多样化的,语言生活本来是多样化 的,语言也本来是多样化的。说穿了,在语言生活多样化方面本来不需 要我们做多少事情,不去防碍也就行了。防碍也防碍不了多少、防碍不 了多久。这既然是个大趋势,就不是一些人长久防碍得了的。顺乎自然, 因势利导,可以做一

9、些促进工作。语言并不是全民一致的,而是为不同层次的人交际服务的,它本来就不 宜于单一。这是说总体的单一。大家说话在最基本的部分有很多基本 的要求,而语文水平高了之后,个性的东西也越多,包括群体的差异和个 人的风格。我们重视并且研究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语言风格学, 正是适应语言生活多样化的需要。社会发展时期,思想活跃时期,往往 重视和呈现语言生活的多样化。这个时候,特别需要包容。社会发展时期,已经有了或者正在形成主体化,对进一步促进主体化充满信心,也敢 于多样化。新晨范文网多样化是语言生活的大趋势。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任何国家、任何 语言都存有这样的趋势,只不过在不同的情形中,多样化的表现方

10、式和 形式、表现的深度和广度有所不同罢了。即使在很封闭的社会环境中, 多样化也是一种客观事实;改革开放更加促成了多样化的展现。语言不 可能长久处于很稳定的状态。据说一些民族共同语早就推广得很好的 发达国家,出现了新方言或者准新方言。多样化也是语言发展的要求, 是语言能量的发散,是语言资源的开发。语言是为所有的人服务的。多 样化的根源在于人的多样化(个人的层次不同和人群的层次不同),在于 人的社会关系的多样化。既然人的多样化和人的社会关系的多样化是 客观现实,那么连接人际的语言生活自然表现出多姿多彩的特色来。具 体到实际的语言交际中,表达者的多样化(多层次性)使语言表达多样化, 接受者的多样化(

11、多层次性)也引导语言表达的多样化。两者相交更增 加了语言生活的多样化。何况每个人都是表达和接受的综合体。语言 的交际工具性是无所不在的,语言的人文性是语言生活丰富多彩的人文 生活的展示。开放性与语言生活的多样化互为因果,层次性是语言生活 多样化的体现。多样化体现在动态的过程中,动态的趋向便形成了语言 生活的多样化趋势。五迎接、欢迎、研究、引导、促进这个大趋势,是准确、积极的态度。 主体化和多样化结合,比一体化高、好。会有一些杂乱的情况出现,要 研究、引导。不必去宣传一体化,比如宣传某某市是没有方言的城市, 这也不切实际,一体化不比多样化好。目光看远一点,不必为了追求一 体化而人为地损害多样化。我们需要的是发展主体化,而不是限制多样 化。不必认为系统就是单一。以前说现代汉语里也使用方言、文言等, 但是认为现代汉语同方言、文言是不同的系统。其实,任何时期的语言 都不是单一的,系统本来也不单一。任何对语言静态的线性的认识都不 切实际。主体化和多样化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