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学物理中的STS教育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7402443 上传时间:2022-09-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中学物理中的STS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试论中学物理中的STS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试论中学物理中的STS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试论中学物理中的STS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试论中学物理中的STS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论中学物理中的STS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中学物理中的STS教育(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物理教学资料试论中学物理中的TS教育作者:叶长国内容提纲:本文根据国内基本教育课程改革的规定,觉得中学物理教学实行STS教育十分必要。 文章中提出了某些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实行ST教育的措施,并根据本地资源特色设计了某些切合实际的S教育内容,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简介了实行TS教育的途径,如课堂渗入、STS活动课、社会实践等。核心词:SS教育理念;中学物理;教学 SS就是英文“科学”(ciene), “技术”( tenoog),“社会”(ocit)三个词的缩写,倡导把科学教育与目前社会发展、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这种教育理念对整个教育界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对国内社会也导致了很大影响,国内这次的基

2、本教育改革也渗入了有关ST的教育思想,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原则强调物理教育应当贴近学生生活,通过学生熟悉的现象揭示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实际,使学生体会到知识来源于实际,并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渗入TS 教育,不仅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更能使学生关注社会、理解社会,初步掌握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措施。本文就如何在物理教学中进行TS教育作某些初步的探讨。 、S教育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必要性和意义()有助于贯彻新课程原则,加强物理教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的联系。新课程原则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学应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

3、的初步知识及其实际应用,理解物理知识对提高人民生活,增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这事实上已明确规定了初中物理教学中进行SS教育的目的,即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且要使学生懂得这些知识的实用价值和社会价值,懂得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应用这些知识。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技术、社会意识,使学生可以形成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价值观,并由她们来推动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进步。(2) 在物理教学中实行STS教育,一是拓宽了物理教学内容,使物理教学能紧跟科技与社会的发展;二是进一步完善了教学形式,彻底打破了单一的课堂教学为主的封闭型教学模式,形成了以学校、家庭

4、、社会有机结合的开放的教学空间。 ()实行STS教育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力地增进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科学评价能力和科学决策能力的提高以及健康的价值观的形成。如有的学生自行设计、改善自家的炉灶,以提高热效率、节省燃料;有的学生为家庭制定出科学的节电措施;有的学生能亲自动手修理自己的自行车。()实行SS教育,对教师的知识构造和教学能力以及社会实践等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规定,进一步强化了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教师常常运用休息时间不断吸取新知识,更新自己的知识构造,查阅多种报刊资料,收集多种现代科技信息,参与多种实践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全面提高了教师的素质和教研水平。2.中学物理教学中STS

5、教育的特点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SS教育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与平常生活、社会生活密切有关,在平常生活中能具体应用;二是把科学知识与本国、本地区的实际结合起来;三是注重与科学技术有关的重大社会问题。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实行TS教育的措施31.合理选择TS的教育内容(1)要根据中学物理课程原则、教材来选择。有些现代科学所波及的知识很深广,我们教学中不应一味地求全而无取舍,而应选择与教学内容联系紧密且相适应的某些内容,做到深广度合适。(2)所选的用的STS教学内容必须与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社会生活相适应,必须符合物理学科特点,做到学科特点与现代科技相适应。(3)选用的STs教学内容,必须注重和知识教

6、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和教学内容同步。(4)注重紧密联系学生的平常生活实际和家乡建设实际,所选用的教学内容可以在教学中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发明能力的培养。在物理教育中渗入TS教育核心是找准结合点,并且要挖掘数材中的有关内容。教材中进行SS教育的素材诸多,在教学中要故意识地运用这些教材内容进行渗入。 我们觉得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进行STS教育的内容重要涉及如下几种方面:1).现代物理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新成果、新成就。如:新型电池、超导体、激光、现代航空航天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等。2)与工农业生产密切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如:太阳能的综合运用、浮力与打捞沉船、低温的获得及其在医学上的应用。3)与

7、个人家庭生活密切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如:制冷设备、安全用电、改造家庭炉灶,提高燃料的运用率、安装照明电路、修理多种家用电器、自制多种实验仪器等。4)某些重大社会问题。如;环保、能源危机、噪声污染等。3.2采用形式多样的手段和形式1)、课堂渗入。物理知识的教学中,渗入STS教育是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其核心在于找准结合点,(1)挖掘教材中的有关内容。教材中进行STS教育的素材诸多,在教学中我们要故意运用这些教材内容进行ST教育渗入。例如, 在液化一节的教学中,通过液化方式的简介,使学生懂得,家庭中离不了的石油液化气是通过压缩气体体积获得;减少温度也可以使气体液化,从而促使物理学家研究低温的获得技术。低

8、温技术的突破,使得火箭中用液态的氧和氢作为燃料成为现实。通过本节的教学让学生懂得物理知识与科技发展息息有关。蒸发一节中,教材简介水是人类的珍贵资 源,在干旱及缺水地区,衣业生产中广泛推广使用的喷灌技术,运用管道替代沟渠输水,从而减少输水过程中的渗漏和蒸发。通过本节的教学,既让学生有一种社会责任感 ;节水意识,同步又懂得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来节水。能源的开发和运用一章的教学后简介葛洲坝电站、三峡工程及本地的能源基地。让学生充足讨论解决能源危机的途径,根据学生讨论的状况,教师归结:一是开发新能源,二是提高能源的运用率以节省能源,同步人类社会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迅速增长,这个问题的最后解决要靠科学技术的进

9、步。(2)灵活运用阅读材料。教材中的阅读材料有不少的T教育素材。例如在进行阅读材料电冰箱的原理一节的阅读指引时,结合书中的示意图,简介电冰箱的工作原理,同步也简介制冷剂氟利昂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破坏了生活环境,目前正在兴起的无氟冰箱又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这个材料的阅读指引,要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步也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又带来某些新的社会问题(氟利昂的危害),解决这些新的社会问题,又必须用科学的措施摸索新途径。阅读材料国内古代的杠杆,通过阅读,使学生懂得杠杆原理在国内古代就有了巧妙的应用,并且做工精细,目前广大农村及都市的部分市场中使用的根据

10、杠杆原理制作的杆秤,成了一种重要的衡具。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物理知识对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3)充足发挥习题作用。章节背面的习题,对学生知识的应用有很大的作用。第二册第十一章习题中,通过度析防汛报警器、水位报警器、温度报警器的原理,教师发明一定的条件,让学生仿制这些报警器,从而使学生理解电磁继电器的构造、工作原理、自动控制技术。习题中尚有楼道电灯开关的设计、电铃制作等。通过这些习题的训练,不仅对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还可以使学生在应用中学会知识,进一步感受到物理知识是科学技术的基本。)、科普讲座、阅读科普报刊杂志。课外选用某些学生感爱好的现代科技进行专项讲座,使学生理解现代物理知识及其相应

11、技术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使物理知识更多地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通过科普讲座,使学生理解现代物理科技的某些前沿发展状况以及国内建设的成就.加深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开阔视野,培养对科学的爱好,树立科学世界观。 3)、开设实践活动、课外调查、研究性学习。如环保、能源危机、噪声污染、水土流失、就业和失业问题,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尝试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如学了“安全用电”知识后,规定学生调查家里和附近居民违背安全用电的事例以及导致的严重后果,并提出解决的措施。在学习了有关能量的问题后,和环保相联系,让学生到附近的工厂、农村调查环境污染状况片提出改善措施等。这样既使学生增长了科学知识与技能,同步又

12、增强了社会责任感。)、物理学史教育。例如有关惯性定律这一节的物理教学,惯性定律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萌芽思想、伽利略实验与推理、笛卡儿的补充和完善、直到牛顿的总结才成型为惯性定律,绵延了近年。惯性定律有一种复杂长期的演变过程,其他规律发展过程也是这样,我们只有把有血有肉而不是干巴巴的物理知识呈现给学生,她们才会体验到科学发展过程中的艰苦,才干形成对的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3.3 努力摸索ST教育的教学措施 由于教育是与老式教育不同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其教学措施也有新的规定,重要是如下两点:一是让学生尽量多地接触与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生活实际,以社会生活为背景来学习物理知识。二是强调参与,规定学生通

13、过多种方式参与到生活、生产的发展中去,在社会生活的实践中积极地学习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能思和对问题的决策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根据S教育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一般采用如下几种教学措施。 ).问题探究法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爱好出发,紧密结合平常生活、工农业生产提出一系列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根据原有的知识及生活体验进行探究,最后解决提出的实际问题,例如:在讲“大气压”时。一方面提出问题,疏通下水道用的橡皮吸盘为什么能疏通下水道?带有挂钩的塑料吸盘为什么能挂起很重的衣服?通过这两个问题激发学生求知的爱好,使她们积极积极地学习知识,然后应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2).问题讨论法教

14、师提出某一社会问题让学生根据已学过的知识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惯性”后教师提出下列问题:导致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有哪些?我们可以采用哪些有效措施来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让学生展开充足的讨论,谋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措施。 3).现场调查法 即规定学生通过对实际现象的观测来增长她们的科学知识、技能以及社会责任感。例如,学生学了“安全用电”后,规定学生调查家里和附近地区中违背安全用电的事例以及导致的严重后果,并提出解决的措施,在学了“内能的运用和环保”后,让学生到附近工厂、农村调查环境污染问题,并提出改善措施,在学习了“噪声”后来,可组织学生到工厂车间现场体验、调

15、查噪声带来的严重后果,并提出减少噪声的有效措施。).决策模拟法 就某一社会问题让学生扮演决策者的角色,应用所学的知识提出解决的方案,以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个人问题和社会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了“物态变化”后来,教师联系本地蕴藏着有待开发的冶金矿石,规定学生扮演成工程师,主持设计一种现代化的冶炼厂,同窗们从如何选厂址,如何减少多种污染,如何进行废气废物的综合运用,如何提高工厂的经济效益等都进行了大胆的设计和设想,提高了学生对的应用知识的能力和社会决策能力。)实验操作法 即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地给学生提供动脑、动手的机会,使学生通过自己设计、操作实验来解决某一实际问题。例如:在学了“密度知识的应

16、用”后,让学生通过实验来鉴别出一件小工艺品是不是纯金的,规定学生先设计出实验方案,再动手进行操作,然后讨论共有几种鉴别措施,哪一种实验可信度最高等。6)数据分析法 物理学和数学是紧密相联的,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定量计算和数据分析来阐明某一实际问题。例如:学了“浮力”后来,可提出问题:打捞某一沉船时,应选用多大的浮筒?引导学生通过计算来阐明,又如:学了“安全用电”后,可引导学生通过度析家庭电度表的功率与家用电器所有工作时的总功率,来判断家庭电器的总功率与否过大,与否安全。参照文献1 曹磊,谭树杰.各国物理教学改革剖析,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出版.2中华人民共国教育部制定. 物理课程原则.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3中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