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基础》教案设计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7400012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摄影基础》教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摄影基础》教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摄影基础》教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摄影基础》教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摄影基础》教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摄影基础》教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摄影基础》教案设计(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摄影基础教学目的:本课程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摄影成像原理、照相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掌握摄影的技术技巧;了解和掌握在各种光线的情况下进行拍摄曝光以及用相机内测光系统或用测光表来获取准确的曝光的方法;能够独立拍摄人物、风景摄影。教学重点:1、 摄影成像原理、照相机的基本构造;2、 景深的基本知识3、 影响主题的表达以及主体的各种的因素4、 摄影构图的基本知识5、 摄影的正确曝光教学难点:1、 景深在实际摄影运用2、 对摄影作品中主题的表达3、 摄影中曝光的方法序言人类的文明,从本质上看是科学技术的文明。科学的发展,带来人类物质生活的发展,由此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我们都见过报纸上的新闻照片、

2、个人写真、外出游玩时的照片,这些照片无一例外的都是利用照相机所拍摄出来的,都有一个主题,都有一个能够吸引人的注意力,画面简洁把我们的视线很好的引向主体。伴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相机已从体积庞大变的袖珍小巧;从简单机械到光电一体化;从价格昂贵到低廉普及 。质量越来越好,使用越来越方便。方便、环保、即拍即现的数码照相机已经成为了主流。那么影像的数码化变成了一股不可阻挡的趋势,于是DC(数码相机)快速的取代了传统的底片相机,我们的摄影习惯也跟着这一波新潮流开始有了大的改变。在摄影中,我们作为一个初学者,不但要了解相机的成像原理,了解光圈的知识,它对我们拍摄出来画面的影像。更重要的是如何拍摄出来一张好

3、的摄影作品。下面我们就开始学习摄影基础。第一章 摄影概述内容要点:了解摄影的发展历史;了解摄影的分类和应用;了解摄影人物及其作品。第一节 概述摄影作为一种灵活的媒介,自19世纪40年代产生以来,首先给人的视觉带来的是生动的摹写。随后伴随着每一次的市场需求的转向和艺术风格及流派的变化发展。不管是从“绘画主义摄影”者罗宾逊;“自然主义摄影”者爱默生;或者布勒松的“决定性的瞬间”。开启闭合快门的那一瞬间究竟可以告诉人们什么?是决定性的瞬间?还是通过照片的真实性及细节唤起人们对往事的回忆?我们在书籍和杂志上看到的美妙照片或许已经成百上千张。或许你也像大多数的人那样向往着。“但愿我也能拍出那样的照片!”

4、然而只是观赏别人的照片实际上无助于你拍摄出好的作品。原因在哪里呢?因为你并不懂得该寻求什么。当你看到一幅美妙的照片时,就觉得他很美。然而你说不出它为什么美,你也说不出作者是如何把他创作出来的。也许书籍或者杂志会写明作者使用的是什么相机、什么镜头、甚至是什么光圈和快门速度。然而这些都是技术的细节,并不能帮助你拍摄出好的照片来。就像一个人知道达芬奇使用的什么颜料、画布和画笔,却画不像蒙娜丽莎那样的名画。这里面有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需要知道应当追求什么。那么我们先来了解摄影的三个原则:(1)一幅好的照片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有时称为题材)。或是表现一个人,或是表现一件事物,甚至可以表现该题材的一个故事情节

5、。主体必须明确,毫不含糊,使任何观赏者一眼就能看出来。(2)一幅好的照片必须能把注意力引向被摄主体,换句话说,就是使观赏者的目光一下子就投向被摄主体。(3)一幅好的照片必须画面简洁,只包括那些有利于把视线引向被摄主体的内容,而排除或压缩那些可能分散注意力的内容。摄影定义摄影是指使用某种专门设备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 一般我们使用机械照相机或者数码照相机进行摄影。有时摄影也会被称为照相,也就是通过物体所反射的光线使感光介质曝光的过程。摄影家的能力是把日常生活中稍纵即逝的平凡事物转化为不朽的视觉图像。摄影与光的关系密切。就人的视觉来说,没有光就没有一切。早在公元前春秋时期战国时期,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墨

6、子就在其著作墨经中中对光影现象作国论述。1822年法国印刷工人尼埃普斯将印刷用的沥青涂在金属板上,置于暗箱中,经过长时间的曝光,终于得到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餐桌。但是真正得以永久保存的照片,是他在1826年经过8个小时的曝光,所拍摄的鸽子棚。1829年法国科学家达盖尔开始与尼埃普斯合作,在尼埃普斯死后。1839年8月法国人达盖尔发明了摄影术,它是通过光的作用在照相机中捕获影像的方法,同时也发现了一种能够记录影像的感光材料。这个时候方法异常的原始,需要在镀银的铜板上做长达半个小时的曝光,才能使用。并且预言:“摄影对艺术与科学的进步将会做出伟大的贡献。”直到19世纪70年代左右才出现了轻便小型的照相

7、机,由此快照产生了,改变了传统了照相手段,使得更多的观众可以欣赏优秀的影像资料。19世纪80年代末美国人乔治伊斯蒙和他的伊斯蒙柯达公司通过批量产品把摄影带给了更多的人。20世纪20年代德国人借助他们在方面的高质量的和光学技术方面的专长。把照相机推向了批量生产的市场,那时已经可以得到徕卡和禄徕这样的高质量相机。日本人把电子技术带入摄影领域始于20世纪50年代。他们运用计算机设计出了优秀的镜头和光学系统,完善了使用35mm胶片的高质量相机。并设计出自动测光自动聚焦系统。摄影技术从诞生至今只有160年的历史,它在历史的长河中也就是短短的一瞬间。它带给人类的远远超出了“艺术与科学”的范畴。它通过独有的

8、光影魅力和令人震撼的记事手法给人难以忘记的历史。假如初级摄影的入门是ABC那么高级摄影就等于HBC(布勒松的缩写)。第二节 摄影的分类和应用1、摄影的观察方法摄影让人们注意到自己熟视无睹而忽略的一些变化,伴随着科技的发展是人类有机会观察物体的细微变化。将人类有限的视觉无限的延伸开来。如:通过以短的曝光时间记录非常短暂的事件,能使人们看清一只昆虫飞行时抖动翅膀的过程;能使一颗子弹射中苹果的穿透过程停留在胶片的片基上。而建筑设计师和现代绘画者以及设计师则利用照片的摹写功能激发创作与设计的灵感。2、摄影中的新闻和记实照相机作为工具可以运用的领域十分广泛,所拍摄的分类是依据拍摄意图、拍摄目的而定。但是

9、图片的拍摄应用分类不十分明确,往往互相渗透包含。但有一点是十分肯定,那就是在传播领域,这也许是摄影的传播特性决定的。摄影在新闻传播方面的首要作用是真实性,能够反映出摄影的纪实性。摄影的传播功能以及自身的传播特点在人类生活中已经发挥的淋漓尽致。通过摄影作品能够记录一个时代,反映一个时代的人们的生活、工作的状态。3、商业摄影(时装、广告摄影)和艺术摄影(风光、肖像、建筑摄影)摄影初期拍摄的作品大多是静止的事物,如端坐的人或是即将拆迁的建筑。随着感光材料的发展,高度感光胶片的出现,在许多场合都能够进行拍摄,这样就使得创作者的创意角度和拍摄空间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也使得商业摄影迅速的发展。最明显的就是婚

10、纱摄影在我国已经成为一种行业,室内人像中的艺术照、系列照以及儿童摄影在现在的市场中正在或已经成为了新的宠儿。市场经济时代繁荣所引发的广告市场的热门,如时装、汽车、食品、化妆品等产品广告的宣传材料,越来越多的进入市场,冲击着消费者的视觉,“读图时代”正在进入人们的视线。摄影通过瞬间的捕捉,人自身的某些神态让人情不自禁。摄影总是能够拍摄到人的难以言说的情绪和精神状态。第三节 摄影的应用1、摄影提供各类图谱摄影为人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纵观各类图书、光盘装载的图片大多数为摄影纪录的资料。其中单独的个体的经历可以很精彩,而通过观看图片累计就会更为丰富。在今天我们不一定要身邻其镜,完

11、全可以通过图片来欣赏另一个世界。2、摄影与科研3、摄影与现代印刷现代的报社中先进的照相排版正逐步取代老老式的铅字铸造和繁重的人工排版,数字摄影系统出现以后,印刷也变得简单了起来,打印、校对、排版、印刷不再收到大量繁琐工艺的限制,在电脑的排版软件中一并完成,使得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出版时间缩短,并且还可以印刷彩色书籍和治疗。第四节 摄影任务作品简介前面我们说到了,摄影的出现只是短短的160余年的历史,但是其中却出现了大量的著名摄影家和他们的优秀作品。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1、尤素福卡什在美国出生的尤素福卡什是著名的室内肖像大师。主要代表的作品爱因斯坦(具体内容参见教材P20)2、赫伯瑞茨出生在

12、1952年的赫伯瑞茨。擅长利用自然光对人物面部进行独特的刻画。表现出强烈的美感。第二章 摄影成像原理内容要点:了解光的基本概念;了解透视与针孔成像;掌握光线与胶片的知识;我们前面了解了,照相机的发展历史。那么相机的种类的非常的多,有135胶卷机、120胶卷机、大幅面相机、数码照相机等等,那么镜头的性能与质量是决定影响质量的重要指数。我们按下快门只能称为成像,成像的简单造成了“学会摄影非常容易的错觉”,所以我们从光影成像入门,了解基础摄影是很有必要的。第一节 光的基本原理我们前面提到了摄影与光的关系密切。就人的视觉来说,没有光就没有一切。光是照相或摄影的基本条件。早期的摄影实验中将感光材料置于特

13、殊的暗箱中,通过大小合适的光孔(镜头)对着被摄对象曝光,经过化学处理,可以获得照片。在英文中摄影的Photography的本意为“光画”,也就是用光线来作画的意思。在极暗的条件下摄影是困难的,感光材料在没有光线的暗房内不会起变化,也不能形成别影像。那么我们就可以知道,光对感光材料的所起的作用不同,显示出来的效果也不同。我们首先要掌握光的基本知识,才能很好的利用光源拍摄有利于表现被摄对象特征的照片。一、 光的概念1、光的特性对光的解释我们可以说光是自然界的能量的一种形式。它在均匀的介质中以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沿直线传播。严格地说,光是人类眼睛所能观察到的一种辐射。有实验证明光就是电磁辐射。电磁波

14、的波长范围很宽,但人眼可能看得见的,只有波长范围从380叫80毫微米(nm)的非常窄的一段,这段波长范围叫做可见光。不同波长的可见光,在我们的眼晴中产生不同的颜色感觉,按照波长由长到短,光的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青、蓝、紫等色。比红光波长更长的叫红外线,比紫光波长更短的叫紫外线,它们都是人眼看不见的,叫做不可见光。当被具体的物体阻挡时,会产生作用并不同程度的向外反射,正样人们才能看到物体的形状,识别它的颜色。光照在物体上能够产生表面反射,这种现象是光的基本特性之一。当光照在粗糙、光滑的物体的表面上的结果是不同的。2、光的形式(1)发散光束(2)会聚光束(会聚到一点)(3)平行光束(4)会聚

15、光束(会聚的点部指一个)3、光谱与色散我们高中物理都学习过三棱镜可已将一束白光分解成三原色光,在合适的条件下通过三棱镜又可以将它们混合成白光。在自然界中这种现象也很明显。例如夏日雨后初晴,在某一合适的角度,我们可以看见彩虹的出现。这个原因我不这里复述了。那么依次排序的红、橙、黄、绿、青、蓝、紫形成的光带被称为光谱。第二节 透视与针孔成像在一定的位置上观察体积相同而距离不等的物体,近者观察的视角大,远者观察的视角小,会造成近大远小的印象。而且渐远渐小,直到最后消失不见,这就是透视的基本原理之一。1、针孔成像早在公元前,我国的思想家墨子就阐述了最早的成像方法是针孔成像。在暗房中点一只蜡烛,放在桌子上的一头,在桌子的另一头竖起一块纸板,用作光屏;在做一个中间有小孔的较大的纸板放在蜡烛和光屏间。这时光屏上会出现一个倒立的光焰的像。由于针孔面积非常小,限制了入射光的通量,所以影像暗淡、细节不清楚。实现针孔成像的方法取决于针孔的大小,以及发光点与针孔之间、针孔与光屏之间的距离。光学影像的捕获运用了小孔成像的原理。2、透镜成像透镜是两面为球面或者一面为球面的透明体。通常是由高质量的光学玻璃制成,有凸透镜和凹透镜两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