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创设有效情境-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7397396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创设有效情境-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创设有效情境-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创设有效情境-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创设有效情境-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创设有效情境-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创设有效情境|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 很多老师把“创设情境”仅仅看作提升灌输教学效率的手段,而忽略了“情境”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原因,含有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主要作用。为了迎合学生的喜好,经过情境设计、媒体使用、活动组织、物质刺激等外在手段达成目标。这种“外在化”有一定的效果,但会伴随外在原因的消失而消失,是短暂、肤浅的。只有让学生在思维冲突中发觉数学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问题本身的爱好,学生的学习爱好才会持久、深刻。一、要有“吸引力”,从“外在化”到“内在化”。在创设情境的角度上,应变“外在化”为“内在化”,把学生对外在学习的爱好转移到数学问题本身上。比如,在

2、教学人教版而年级平移时,某老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金鱼吃小虫子”的童话情境,巧妙地设计了“小鱼金向左平移几格才能吃到小虫子”这一挑战性的问题,很自然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对金鱼中有特征的部位,让学生在观察和交流中分析、探索、比较、体悟。尽管在这么的过程中学生有过挫折,有过怀疑,有过失误。但创设这么的情境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研究,在研究处理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探索并发觉判定图形平移距离的方法。学生在这么的情境中学习,不但爱好盎然,学得主动,而且对知识的了解也更为透彻。二、要有“数学味”,从“生活化”到“数学化”。数学课程标准也十分强调数学教学必需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爱好的事物出发,使孩子们有更多

3、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了解数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她们的周围。所以,我们要善于从学生已经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感悟、有趣的教学情景,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操作、交流,使学生感受数学和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络,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加深对数学的了解,并利用数学知识处理现实问题。如我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课前安排学生搜集日常生活中多种多样有角的实物,课堂中让学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实物,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实物有什么共同点,并组织讨论、交流,抽象出角的特征,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创设开放式的活动情境,经过找一找、指一指、摸一摸、说一说的实践活动,

4、调动学生的多个感官参加教学过程,使学生对角的认识有形象感知过渡到建立表象的层面,学完这节课后,又组织学生探索生活中角的利用及好处。比如:能收缩的躺椅的椅面和椅背成大小不一样的角,你更愿意坐哪种形状的椅子呢?为何?等等。经过调动学生已经有的生活经验来了解巩固学习内容,让学生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然后利用数学知识来处理生活问题和现象,同时也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和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络,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三、要有“发展性”,从“接收化”到“发明化”。在不一样的情境之中,人的思维活跃程度大相径庭。特定的情境,能使思维更为灵敏,迸创新的火花,尤其是小学生,她们的抽象思维还较差,创新思维的潜力

5、正待发展。而学生是天生的探究者,学习原来就是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推行探究性学习,重在老师依据需要创设探究情境,拓展探究空间。我认为不拘泥于教材,发明性的使用教材,这么做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教学“9+2”时,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进位加法的起始知识。首先指导学生用凑十法,然后用语言描述使用凑十法的过程,最终同桌交流探讨“9 +2”的计算方法-凑十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发明性地学习“8+3”、“7+4”、“6+5”等同类题目。这么的教学设计,学生的发明潜能得到充足挖掘,创新思维得到开拓。又如我在教学复式统计表时,我利用教学中生成的教学资源,来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搜集数据后提问:“用什么方法来完成这张统计表呢?”学生提出打“”、打“正”等,并提出用“举手”来统计更加快些,以后的教学中我依据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络,让学生比较“表1”和“表2”的问题,从而探索出“复式统计表”。我们老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根本,既要大胆改革教学,在教学中为学生创新提供有利情境;又要增强学生观念,把自主探索的权利留给学生。渗透创新方法,树立人人全部有创新的潜能,正如陶行知所说:“天天是发明之时,到处是发明之地,人人是发明之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