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城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规范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7397024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麻城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麻城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麻城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麻城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麻城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麻城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麻城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规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麻城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规范( 试 行 )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的一切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教学这一中心,体现这一中心工作的两个主要方面是认真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和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教学常规是教学规律的体现,是对教学过程的最基本要求,为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特制订本规范:一、制定计划教学计划主要包括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备课组工作计划、个人教学计划等。1、学校教学工作计划要依据学校教学工作目标,统筹协调,对各年级、各学科教学提出明确的要求和相应的检查措施,对各项主要教学工作作出具体安排,作为各教研组和任课教师制定教学工作计划的依据。2、教研组(备课组)教学工作计划应依据学校教

2、学工作计划,结合本学科特点,对本学期各项教研工作作出具体安排,经全组教师讨论通过后,于开学后一周内交教导处审定存档。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为计划执行的具体负责人。3、个人教学计划由各任课教师制定,在开学后一周内完成。各任课教师在制订计划时要充分理解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的总体精神,熟悉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本学期总的教学任务,明确教材各章节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各章节之间的相互联系,充分估计到完成教学任务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拟定教学进度,提出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改进措施。4、以上各项计划分学期制定,计划制定后,打印一式两份,一份交学校教导处存入个人业务档案,一份由计划执行人保存。学校应采取切实有效

3、的措施,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计划落实到位。学期结束时各责任部门和学科教师应及时对照计划,结合教学实际,进行反思,并写出书面总结。二、备课备课是上好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必须注重教师个人备课,实行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相结合,坚决禁止不备课进课堂的现象出现。(一)教案1、教案的内容要求(1)教学目标,必须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2)重点、难点;(3)课型、教学时数;(4)教学准备,如课前活动安排、媒体的选用(如实验仪器、音像材料、挂图、实物、模型、投影、多媒体课件等);(5)教学实施过程,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的主要内容,要有相应教学内容及教与学

4、的程序,要注重教学的预设与生成,不能把教案写成单纯的知识提纲讲稿;(6) 板书设计;(7)作业布置;(8)教学反思或后记,总结本课或本单元教学的得失。2、撰写教案。教案要分课时、按上述八方面的要求撰写。有条件的教师可用电脑打印教案,但必须纸质文本与电子文档并存。教案不能过于简单,教学程序在150字以内的不算教案,不许用旧教案,不能以在课本、资料上写评注圈点为由而不写. 学法的指导,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教学实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要及时反馈、及时补偿,尽力使绝大多数学生通过教学活动都能实现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并获得成功感,尽可能减少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上的缺漏。 5、课堂练习设计要典型

5、精当,有利增强学生对主干知识的运用掌握,既要防止题海战术,盲目地多练,又要防止老师包办,缺少学生的自主练习与实际体验,真正做到精讲精练。6、教师上课要讲普通话,语言要精炼、准确、生动、富有启发性和吸引力,声音要响亮;板书要清楚,布局结构合理,能体现出讲课重点,字迹工整,大小适当,用字规范,不写错别字;教师要举止文明,教态亲切、自然、大方,衣着得体,不准穿透明装、吊带裙、露脐装、短裤、背心、拖鞋进入教室,不化浓妆,不准在教室内抽烟。体育教师必须穿运动服、运动鞋上课。严禁酒后上课,上课时必须关闭手机。7、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羞辱学生。上课时教师不得把学生赶出教室。同时应严格要

6、求学生遵守课堂规则,课堂内发生的问题不能及时处理的,应由任课教师负责在课后处理。8、重视教学卫生,注意纠正学生坐、写姿势,随堂教师要负责督促学生认真做好眼保健操。 9、活动课要纳入课堂教学,其课程和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当地实际,并相对稳定,形成特色;活动形式要灵活多样,符合以学生为主,教、学、做相结合的原则。 10、检查教师上课情况是学校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学校每学期都必须有详细听课计划与课堂教学检查评估方案,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相关检查形式有:学校领导随堂听课检查;教导处定期检查或不定期抽查;规模大的学校要组织专人实行“堂堂清,节节查”并做到随机反馈,即时纠偏;各班班级日志详细登

7、记,教导处每周查阅核实班级日志;教研组有目的地集中听课,学校组织学生座谈会和问卷调查等等。四、作业布置与批改布置和检查作业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是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教师反馈教学信息、改进教学的重要手段。1、布置作业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以利于巩固所学知识,掌握“双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作业布置要适时适量,难易适中,要重视对学生预习、复习的指导和检查。一般课堂作业的难易程度应以多数学生学习水平为基础,让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能完成。2、要适度控制课外作业的总量。课外作业内容可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分类,因人而异,分为选做题和必做题。作业形式要灵活多样,不仅布置读、写

8、、算的作业,还要布置画、唱、操作、实验、实践、调查、考察、观察等方面的作业。坚决杜绝惩罚性作业、随意性作业、大量机械重复的作业。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初中生课外作业量:每天不超过1.5小时。语文的大作文,每学期不少于八篇,小作文两周一次;数学原则上每课一次作业,每周不少于四次;外语 每周不少于三次;物理、化学每周不少于两次,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科目每周不少于一次;其它学科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布置课外作业。小学生课外作业量:三至六年级每天不超过1小时;一、二年级原则上不布置课外作业。3、教师必须及时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要保持一定比例的面批,日期要明确。教师批改作业要注意示范性,教师书写要工整,标点

9、要准确,符号要规范。作文的眉批、总批评语要得当,指示要具体,富于激励和指导作用。4、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培养学生按时、规范、独立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教师应督促每位学生及时上交作业,如学生拖欠或不做作业,教师又没及时发现或没有采取补做措施,追究该教师的责任。5、鼓励在作业布置和批改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可适当布置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的作业。但不得以教改为名不布置或不批改作业,实行改革实验的教师应将改革方案报学校批准备案,期末写出实验报告。6、教研组每月检查一次作业批改情况,学校不定期抽查与检查相结合,并将结果公布。学校每学年要组织不少于一次的各年级各学科优秀作业展评。五、指导实验理科教学中的演示实

10、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开拓视野,树立科学研究观的重要手段,是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环节,其基本要求是:1、按照省厅要求开足开齐实验课,严格按课程标准规定指导学生动手做好实验,不能以讲实验、画实验、看挂图代替做实验,学生的实验报告教师要及时批阅。2、认真做好演示实验,提倡并鼓励教师合理改进、增加演示实验,在可能的条件下,把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或把某些思考性强的习题改编为实验(演示或学生分组实验)。3、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开放实验室,逐步培养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的能力,指导学生课外进行实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4、学校要认真组织学生实验能力考核,考核结果计入学生的学业成绩。5、学

11、校要定期对实验教学进行检查,如发现未按要求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学校应追究有关教师的责任。六、辅导1、辅导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既要课内辅导,又要课外辅导,既要集体辅导,又要个别辅导。2、集体辅导要有计划。教师要认真分析所教班级学生的不同特点,与班主任和其他任课教师共同研究,统一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总体认识和具体辅导办法,制订辅导计划。3、辅导对象要有所侧重,特别要关注学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采取适当布置提高性作业,向其推介课外补充读物,让其参加兴趣小组等办法,激励兴趣,发扬特长;对个别学习困难学生以及因请假、旷课而影响了学业的学生,可采取个别辅导和小组辅导的方式有的放矢地查漏补

12、缺。 结合对所教班级的情况做出定性方面的描述,期末在教学质量分析的基础上写出全学期教学工作总结并按时上交。考 核 要指学生学业水平与能力的检测考核,市教育局将组织专班制定各学科各学段学生学业水平能力标准,并制定考核办法由各地组织实施。学生学业水平与能力测试成绩必须作为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八、校(域)本教研1、校(域)本教研要以提高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中心,以研究教材教法为重点,以提高教师素质为根本。不允许教师拒绝参加教研活动或拒绝接受教研任务(如拒绝撰写、上交教育教学叙事、反思、研究论文等,拒绝推门听课,拒绝接受上公开课,拒绝接受教研组安排的竞赛活动等)的行为,教导处要精心组织教师

13、参加省、地、市级的各项教学、教研竞赛评比活动,力争取得好成绩。2、教师要积极参加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组织上好“四课”:50岁以下的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每人上一节引路课;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各级学科带头人和国家及省、市级优秀(骨干)教师每人上一节示范课;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及3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每人上一节研讨课;30岁以下教师每人上一节汇报课。3、教研组或备课组活动每周一次,每次活动必须有主题、有中心发言,每学期组织一至三个研究主题,确保每次活动有明确的内容,解决教学工作实际中存在的问题。4、严格建立听课学习制度,三年教龄以内的青年教师和教研组长,每学期听课评课20节以上;一般教

14、师听课评课15节以上;各学校校长和负责教学的中层以上干部,每学期听课评课30节以上,听课时,必须有听课笔记和评议记录。 5、积极进行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与教育教学科研的实践。教师必须养成写作习惯,写好课后反思、教学叙事,每学期每位教师必须完成一篇教研论文。学校要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在专业报刊上发表论文,展示学术成果。 6、教师要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参与课题研究,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形成个人教学特色。7、所有教师都应根据自身特点制订专业发展规划,提高自身素质;学校要为教师推荐专业必读书目,开展教师读书活动,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教研组、备课组应定期交流学习心得。8、学校领导不定期参加各组的教研活动和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基础教育科将协同市教科院定期检查各校开展教研活动和公开课情况。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辑,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