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及检查分析优质资料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7390027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495.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及检查分析优质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及检查分析优质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及检查分析优质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及检查分析优质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及检查分析优质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及检查分析优质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及检查分析优质资料(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及检查分析优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赫章县优能财神镇青松煤矿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及检查分析(2021年7月份)青松煤矿2021年8月1日会 审 表文件名称:职务姓名职务姓名矿长技术(地测)总工通防安全副矿长安全科长生产副矿长调度主任机电副矿长施工单位会审意见:赫章县优能财神镇青松煤矿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及检查分析一、工作情况分析2021年8月2日, 我矿总工程师冯恩阳组织生产技术科、安全科、通风科、机电科等业务科室的相关人员,对我矿7月份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的落实和管控效果进行了一次检查分析,对管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的调整,对管控措

2、施和施工设计做了检查分析。把符合我矿实际的管控措施进行梳理,经青松煤矿安全风险管控领导小组对矿井范围内危险源的辨识、评估确认,我矿共辨识出199项危险源,其中重大危险源3项,较大危险源9项,一般危险源187项。危险源分布如下:序号系统类别重大危险源较大危险源一般危险源合计1通风系统1224272采掘系统2346513地测防治水系统0022224机电运输系统0460645综合管理类003535总计39187199 对设计的1203补充回风巷掘进工作面进行了安全风险专项辨识,共梳理出该采面存在的重大安全风险源3项,较大安全风险5项。并对风险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分析,制定出相应的防范管控措施。 该工作

3、面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回采波及的含水层主要是其老顶,顶部含水极弱的砂岩含水层,透水性好,一般情况下干燥无水,局部可能会有少量的封存静水,造成顶板偶有少量淋水,水量小于0.2m3/h,该含水层与其它含水层无直接补给关系,对回采的影响较小。分析认为底部含水层对该工作面的开采基本没有影响。本工作面不接近老空水,该面无其它直接涌水(突水、淋水)水源。预计该面正常涌水量为0.2m3/h,最大涌水量0.6m3/h。该工作面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对采面回采工作无大的危害,危险源性质一般。根据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于2021年5月提供的赫章县青松煤矿K2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以及贵州省矿山安全科学研究院文件(

4、黔矿安院突出论证字202113号)“关于对赫章县青松煤矿K2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的综合论证评审意见”。矿井在划定的“ABCDEFG”鉴定范围内(详见第三章), K2煤层在+1986m标高以上、无突出危险性。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2007年6月出具的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2号煤层无爆炸危险性,风险一般。 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2021年9月出具的煤炭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2号煤层自燃倾向等级为类(不易自燃煤层),风险一般。 该工作面无地温与冲击地压等危害,风险一般。二、重大安全风险辨识及管控措施通过分析评判,1203补充回风巷和回采工作面在顶板管理、瓦斯、放炮管理这三个方面存在重大安全

5、风险,具体内容及对应的管控措施如下: 1、 顶板管理1.1严格执行煤矿制定的顶板管理办法,专门成立顶板管理领导小组,各小组成员及各只能部门各尽其职,严格执行管理办法中制定的各项措施,负责提供必要的资金和物资材料准备。顶板管理小组成员必须经常检查井下巷道顶板情况和锚杆、锚索支护质量,并定期实行汇报制度。发现顶板有异常情况危及安全生产时,应将情况及时汇报有关领导,并有权立即停止工作,采取处理措施。1.2严格按作业规程要求对顶板进行管理和支护,加强顶板支护,防止支护失效或巷道无支护造成冒顶事故,尤其是在顶板破碎,有构造的地段,积极采区措施,确保顶板安全。1.3顶板事故风险管控技术措施(1) 留设煤柱

6、,在两相邻工作面之间留设20米的区段隔离煤柱。(2) 严格按照作业规程加强单体支柱管理,在顶板破碎地段加设木垛数量,确保顶板跨落时的煤壁安全。同时,必须一次性支护到位,尽可能做到保时、保质、保量、保安全。(3) 开采区域内,随时观察顶板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区有效措施并汇报调度室、当班领导。(4) 煤壁侧有人作业时,工作地点上下10米范围内严禁任何人变动支护,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5) 顶板跨落会伴随很多隐患或问题出现,现场管理人员随时加强巡视、警戒,如发现淋水加大、掉渣、离层、支柱下沉(钻底)、通风不畅、采空区异常等现象,应及时发出撤人命令,并汇报调度室、监测监控中心做好应急处置准备工作,

7、采取相应处理措施。(6) 工作面过断层时,现场备足过断层的物资材料(如金属网、方木、小料、炸药、雷管等),在工作面敷设2路(供风管路、液压管路)风煤钻打眼和液压管路打设支柱用,在运输巷形成1路压风管路供风镐破矸。(7) 作业前,对不合格支柱和不到位支护进行整改到位,保证工作面支护符合安全要求;严格控制作业规程中对排距、柱距的要求,给有序的工作面一个良性循环的良好环境,确保作业环境安全;搞好矿压观测,做好顶板来压前后的观测记录,对周期性来压进行分析、管控,并结合现场实际计算推进速度和安全推进距离。2、瓦斯管理2.1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和瓦斯防治的相关规定和要求。专门成立瓦斯管理领导小组,各小组成

8、员及各职能部门各尽其职,严格执行管理办法中制定的各项措施,负责提供必要的资金和物资材料准备。瓦斯防治管理小组成员必须经常检查井下巷道瓦斯情况和矿井通风质量,并定期实行汇报制度。发现通风和瓦斯异常情况危及安全生产时,应将情况及时汇报有关领导,并及时采取处理措施。2.2加强通风。我矿采用的是反向通风方式,其特点是工作面上隅角附近受风流速度影响,很容易产生集聚瓦斯,影响正常生产安全。每班安排专职瓦斯检查员随时对上隅角进行瓦斯检查,每班检查次数不得低于4次。每次检查将检测结果及时填写、汇报当班班长、安全员、调度室。2.3瓦斯事故风险管控技术措施(1)采煤工作面进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超过0.5%,回风巷回风

9、流中的瓦斯浓度超过0.8%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时,工作面及其他作业地点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5%时,都必须停止作业,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进行处理。(2)爆破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0.8%时,严禁爆破。(3)采煤工作面及其他巷道内,体积大于0.5m的空间内积聚的瓦斯浓度达到2.0%时,附近20m范围内必须停止作业,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进行处理。(4)对因瓦斯浓度超过规定而被切断电源的电气设备,进风巷内必须在瓦斯浓度降至0.5%以下,其它地点瓦斯浓度降至0.8%以下,方能通电开动。(5)工作面爆破时必须严格执行“一炮三检”、“三人连锁放炮”制度,即装药前、放炮前、放炮后要认真检

10、查放炮地点附近20m范围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并执行“三签字”制度,即班长、瓦检员、放炮员三人在“一炮三检”记录本上签字。(6)工作面初次来压和过断层时,瓦检员必须重点检查工作面有毒有害气体情况,若瓦斯超限,严禁作业。(7)隔绝瓦斯爆炸措施:在1203运输巷和回风巷距工作面100m处各安设一组辅助隔爆水袋,并随工作面推进而移动。隔爆水棚安装质量:棚区长度不小于20m,每平方米巷道断面不低于200L水量,每排距离为1.5m。每周检查1次水棚的质量、水量、确保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3、 放炮管理3.1我矿为低瓦斯矿井,目前井下只有1203采煤工作面和计划1203补充回风巷,1203补充回风巷。根据钻

11、探成果分析,布置在+2021m标高以上煤层赋存稳定,实际施工中可能遇小的构造。由于是低瓦斯矿井,放炮管理存在麻痹大意,也容易诱发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给矿井带来毁灭性灾难。因此,为切实加强我矿掘进、采煤期间的放炮管理工作至关重要。3.2参与爆破的人员:班组长、瓦检员、爆破员爆破时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及“三人连锁”放炮制度。3.3采面放炮的启爆地点必须设置在防突风门以外的全风压新鲜风流中的临时避难硐室或永久避难硐室内,距离工作面的距离不得小于300m,达不到要求的一律实行地面放炮。本工作面先期回采时,爆破地点在1203运输巷临时避难硐室内,随着采面推进,采面距离避难硐室距离接近100米时,将爆破地点

12、移至主斜井距+2021m运输石门40m位置的避难硐室内。3.4启爆地点必须安设视频监控系统。放炮时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联锁放炮”规定。放炮时由带班矿长清点作业地点人数,确保放炮作业地点及受影响范围人员全部安全撤离到启爆地点后报告矿调度室,矿调度室值班人员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全程监督,确认无误后方可通知井下实施放炮。3.5放炮事故风险管控技术措施(1)一次装药,一次起爆。工作面执行有困难时,可分组装药,但一组装药必须一次起爆。爆破后坚持喷雾降尘。(2)顶板破碎时,每次起爆23个炮眼或者掏放。(3)井下爆破工作必须由专职爆破工担任。并持证上岗。(4)爆破工必须依照说明书进行爆破作业。(5)使用

13、煤矿许用毫秒延期电雷管时,最后一段的延期时间不得超过130ms。不同厂家生产的或不同品种的电雷管,不得掺混使用。不得使用导爆管或普通导爆索,严禁使用火雷管。(6)严禁在1个采煤工作面使用2台发爆器同时进行爆破。(7)无封泥、封泥不足或不实的炮眼严禁爆破。(8)炮眼深度小于0.6m时,不得装药、爆破;在特殊条件下,如挖底、刷帮、挑顶确需浅眼爆破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炮眼深度可以小于0.6m,但必须封满炮泥。(9)工作面有2个或2个以上自由面时,在煤层中最小抵抗线不得小于0.5m,浅眼装药爆破大岩块时,最小抵抗线和封泥长度都不得小于0.3m。(10)爆破工必须最后离开爆破地点,并必须在安全地点起爆

14、。起爆地点到爆破地点的距离不得低于50m。(11)爆破前,脚线的连接工作可由班组长协助爆破工进行。爆破母线连接脚线、检查线路和通电工作,只准爆破工一人操作。(12)爆破前,班组长必须清点人数,确认无误后,方准下达起爆命令。(13)爆破工接到起爆命令后,必须先发出爆破警号,至少再等5s,方可起爆。(14)装药的炮眼应当班爆破完毕。特殊情况下,当班留有尚未爆破的装药的炮眼时,当班爆破工必须在现场向下一班爆破工交接清楚。(15)爆破后,待工作面的炮烟被吹散,爆破工、瓦斯检查工和班组长必须首先巡视爆破地点,检查通风、瓦斯、煤尘、顶板、支架、拒爆、残爆等情况。如有危险情况,必须立即处理。(16)装药前和

15、爆破前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严禁装药、爆破:工作面的控顶距离不符合作业规程的规定,或者支架有损坏,或者伞檐超过规定。爆破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0.6。在爆破地点20m以内,未清除的煤、矸或其他物体堵塞巷道断面1/3以上。炮眼内发现异状、温度骤高骤低、有显著瓦斯涌出、煤岩松散、透老空等情况。三、 安全风险管控重点及落实情况1、 针对井下安全生产任务重、种类多、日常作业面广等特点,组织专业人员对管内重点部位进行认真梳理汇总,广泛收集我矿近年来发生的安全问题及隐患情况,围绕人员、设备、管理三大要素,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初步确定5个危险类别,199个项危险源。通过深入班组干部职工从思想认识、人员素质、设备质量、现场作业等方面进行探讨分析,部学研判风险源,最终确定12个风险源确定安全风险控制重点和难点,按照安全风险等级逐项确立199个安全风险点,实现风险数据全覆盖。 2、将各类安全风险点按照人为因素、技术因素、自然条件因素等产生原因进行梳理分类,综合评估其风险概率、风险范围和严重程度,并分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