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玛读后感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7388445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玛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爱玛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爱玛读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爱玛读后感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爱玛读后感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爱玛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玛读后感(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爱玛读后感 爱玛中的两个主要男女主人公是爱玛和奈特利先生。她们两人在很多场所全部以自己的方法帮助他人。爱玛为女子做媒的方法十分可笑,甚至还有些荒诞,它尽力为地位低下的女子寻求社会地位比较高的配偶,经常是她自己蒙在鼓里,结果和她的愿望恰恰相反,闹出很多始料所不及的笑话。我们或许能够认为,作者这么处理,正是期望引导读者嘲笑当初英国社会上那种普遍的恶习。奈特利先生则一另外的方法帮助他人,譬如在一次舞会上,她看见社会地位低下的哈利特受到轻蔑的冷遇是,自己挺身而出,维护她的自尊心,帮助她度过难堪局面,对馅上欺下的恶劣行径进行打击;她重视哈利特和其地位相当的马丁之间的真情相爱,并给和适当的帮助,使她们有机

2、会根据自己的愿望喜结良缘。作者一直将奈特利先生这一角色置于比较让读者崇敬的地位,无疑期望经过这一人物表现自己一定的社会理想。爱玛没有惊险骇人的情节,也没有耸人听闻的描述,不过从它娓娓道来、令人沉醉的叙述中,在她谜通常的情节中,在她对人物性格和心理的细致入微的刻画中,读者面前好像展开一幅优美而略带夸张的生动画卷。我们仿佛能看到小说中人物的形象和行为,能听到她们在多种背景下进行的交谈,能感觉到人物的喜悦和忧愁,当初英国社会的林林总总好像由读者亲身所经历。爱玛是简奥斯汀的作品。奥斯汀小说结构并不宏大,但作品中每一个人物全部栩栩如生真实可信。她们或小气或大度或势利或坦荡或卑微全部被刻画得淋漓尽致,即使

3、过去了二百多年,这些人物似乎仍然活在当下而且鲜艳夺目,这是简奥斯汀小说的魅力,相比情感和理智,爱玛中的人物愈加饱满和可亲。爱玛是一个上流社会未婚女子,她含有强烈的门第观念,不需要正当职业,业余兴趣是做媒,谁尊贵谁卑微谁和谁能配成一对儿,她拿着心中的那杆封建大秤在每一桩事上每一件衣饰装扮上每一个眼神顾盼间全部要称上一称,谁和谁份量相等,谁和谁悬殊太大,整一个势利妇女却正当妙龄也不缺善良和同情心。她立誓自个儿绝不嫁人,理由是要侍侯年老体弱的父亲,其实是海的里男人没一个配得上她。爱玛关键讲述三个女人的小说,爱玛、琪恩和海丽埃。爱玛和琪恩年纪相当,全部美貌如花才情横溢,相比较而言,琪恩更具才气,这个贫

4、穷人家的女儿被寄养在上流社会家庭里,养尊处优中练就了优雅高贵的品性,待到谈婚论嫁时琪恩显然已经有高不成低不就尴尬趋势。爱玛有时候羡慕她的品行妒嫉她的才情,有时候轻看她的出身和贫困。爱玛习惯俯视琪恩,却隐隐有倾佩之情,琪恩的人格魅力不在爱玛之下,她们也有惺惺相惜之情,却一直保持距离,这是穷和富的差距,世俗的眼光和心理是不可避免的。海丽埃乏善可陈,不是出身名门是个弃儿,相貌中等偏上,爱玛一心想把她调教成琪恩这么的可人,并极力物色上流社会的绅士,欲成就百年之好,可惜海丽埃智商通常才情欠缺,没有哪个绅士看好海丽埃,爱玛欲将海丽埃嫁入上流社会的梦想一而再再而三地被破灭,最终弄明白那不过是一厢情愿。门第观

5、念坚如磐石,聪慧的琪恩有幸挪开磐石嫁入豪门,而资质通常的海丽埃即使善良贤惠却一直欲嫁无门。想起海丽诺不禁让人暗然神伤,假如在当初她有二万磅作陪嫁,嫁个绅士是举手之劳,比她更平凡更庸俗的艾而顿太太就是一个明证。门当户对,即使在当今,依旧根深蒂固也难被冲破。爱玛理所当然要嫁给大户人家,这个没有悬念。爱玛是英国着名女作家简奥斯丁的第五部小说,写作技巧已是炉火纯青,此书和奥斯丁的其它作品一样着墨和凡人琐事,场景情节多比较平淡,却似乎有种魔力,吸引读者不停地融入书中的气氛,直到读到结尾才能罢休。这本书我在初中的时候就读了,最近又重温了一次。这部小说也是围绕着女主人公的择偶活动展开,奥斯丁以女性细致而敏感

6、的角度,着力揭示出当初英国社会时尚中,以婚配作为女子寻求经济保障、提升经济地位的恶习,重门第而不顾女子感情和做人权利的丑陋时尚。文中描写了几对年青男女的爱情,以谜一样的小说,娓娓道来,更是耐人寻味。奥斯丁经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使人物栩栩如生,展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一场场出色的舞台剧。爱玛这个小说是发生在一个英格兰乡村和邻近地域中产阶级的生活中,这里的大家熟悉对方,就像我们中国的村庄一样。不过和中国的习俗不一样的是,英国人的社会等级观念比较强,普遍认为:贵族或是社会比较上层阶级的大家不应该和下层阶级的人交往,她们认为这么会有失身份;尤其是结婚问题,假如一个有一定社会地位的男士和一位没有

7、家庭背景的女士两情相悦,甚至达成谈婚论嫁时,这肯定是受到其它人的藐视和欺侮,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笑柄。爱玛中的关键女性角色均追求和男子思想感情的平等交流和沟通,要求社会地位上的平等权利,坚持独立观察、分析和选择男子的自由。这或许在我们现在看来没什么了不起,不过在当初的英国社会确实一大步的进展,尤其是女主角爱玛伍德豪斯更是最特出的例子。此书是站在爱玛的角度思索问题,让我感觉到这女子是如此的和众不一样。她相貌端庄,聪慧开朗,生长在富贵家庭。她并没有想过嫁人,甚至还说:以后全部不嫁人。甚至做起红娘,为她的好好友哈丽特史密斯小姐做媒,她尽力为地位地下的女子寻求社会地位比较高的配偶,但结果往往和她预料中的

8、不一样,闹出很多始料不及的笑话。爱玛是个聪慧的女孩子,不过她并不是完美的,她的缺点是过分自行其是,稍稍自负。每当奈特丽先生指出她看法中的不妥处,或许是对某人的评价和她不一样时,她不会马上检讨自己,甚至一意孤行,但到最终结果出来和她预想中不一样时,她总会深思、总结自己的错误。爱玛一样以自己方法帮助他人的是书中的关键男主角,奈特利先生。奈特利先生我认为是在全书中最为明智的一个人物。奥斯丁把奈特利放在最清醒的地位,用她的语言指出她认为的社会的恶习。她对于那个“认为自己所作所为并不感到悔恨,仍然认为自己在判定女性权利和女子的微妙心理方面比她能力强”的爱玛是包容的。又如,在一次舞会上,看到社会地位低下的

9、哈丽特史密斯小姐受到轻蔑的冷遇时,她挺身而出,帮助她度过难堪局面,对谄上欺下的行为进行打击。和爱玛相反的是,她激励地位相符的哈丽特和罗伯特马丁之间的真情相爱,便给一定的帮助,让有情人终成眷属。奈特利先生是在本书中我比较喜爱的角色之一。有两位性格如此鲜明的男女主角,让爱玛増添不少。让我们细细体会一下:首先是爱玛和奈特利先生的爱情,这一对是最终才揭露出来,在前面的书本中并没有太多的笔墨描写,她们是怎样有感觉的。之前我以前认为,奈特利先生对爱玛只是长辈对晚辈的感觉,因为她比她大整整16年。即使说爱情是不能用年纪来衡量,不过16年这个数字在我的脑海里已经深深地留下烙印。再加上弗兰克邱吉尔的伪爱情烟幕,

10、让我认为最终走在一起应该是爱玛和弗兰克邱吉尔。然而我们太看少爱玛,太看少时间,时间足以让一个人看清楚一个人,时间足以让所谓的暧昧消失。最终的爱玛的自我心里的剖解,和奈特利先生的坚持,让我们的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一切却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啊。让读者更快乐的是,爱玛不用离开怕离其余伍德豪斯先生,也能够和她的爱人快愉快乐地生活在一起,这也是爱玛中最幸福的一对。奥斯丁一生中历来没有结过婚,却给我们带了这么如此不一样的爱情小说。让我们在享受文字的同时,不禁思索着:男女平等的权利是大家伟大的智慧结晶。这一部名着正是对当初英国社会反抗的无声呐喊。无数的文字形成一把把锋利的剑,刺向社会的弊端,这就是不论那个文人和生俱来的神圣的职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