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措施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7384077 上传时间:2023-10-1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7.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节能减排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节能减排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节能减排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节能减排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节能减排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节能减排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节能减排措施(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1 节能1.1 企业能源管理情况能源管理体系1、公司由一名公司领导主管节能工作, 配备专职节能管理人员,组成公司节能领导小组, 定期召开节能办公会议, 日常工作由公司生产部负责。2、各车间和与节能工作关系密切的处室或部门,由一名负责人主管节能工作,组成车间、 处室或部门节能小组。主要耗能班组或工段,设立节能员,建立健全部门、车间、班组三级节能网。各级节能管理体制员具有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 热心节能工作, 机构和人员要相对稳定。3、能源管理机构的职责:公司能源管理机构主要贯彻国家、行业和地方有关节能的方针、政策、法规、标准、办法及规定,制定并实施节有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推广和应用节能新

2、技术;负责能耗统计分析,实行用能计划管理、定额管理、目标管理;开展能量平衡和审计,完善节能科学管理,监督检查本企业能源的合理使用,降低单位产品能耗,完成节能任务。车间节能小组主要负责本组能源工作的原始记录管理和统计工作,定期向公司节能办公室报送能源报表, 监督检查本单能源使用情况。对浪费能源、违反能源管理制度的现象要进行制止,并追查责任,密切结合本单位生产工艺和管理业务, 制订合理用能的工作标准、技术标准和节能措施, 不断提高能源利用率, 按照规定的能源供应指标和能耗定额,合理组织生产,对耗能设备加强管理,保证设备经常在经济状况下运行,堵塞跑、冒、滴、漏,定期进行节能宣传教育,.精品文档加强与

3、公司节能管理部门的联系。班组节能员主要负责监督本班组正确使用能源, 维护好耗能设备、器具、保温隔热设施和能源计量仪表,督促各个岗位及时准确地填写有关能源的原始记录和指示图案, 对违反能源管理制度和合理用能标准、浪费能源的现象要及时制止、登记或向上级反映,协助车间进行节能教育,收集节能的合理化建议。企业能源管理基础工作1、企业建立健全了用能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按时完成企业总能耗、产品单项能耗和综合能耗,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以及产值能耗统计分析,及时向有关部门报送能耗统计报表, 保存完整的统计档案,定期进行用能技术经济分析。2、企业能源计量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和企业计量器具配备及管理通则的要

4、求,配剂、用好、管好能源计量器具, 加强能源计量管理。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安装、定期检查、校验、维修、更换及抄表,由各车间负责。按照二级计量标准,能源器具综合配备率应达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其受检率与抽检合格率应达百分之九十八以上。车间按时填写“能源供耗日报表”,分别报送总经理室、生产部、财务部等。3、企业能源消耗逐步实行分级定额管理和目标考核管理,年耗达三百吨标煤以上的产品、 车间、班组和机台设备, 均纳入定额考核,实行耗能责任制。4、按照国家、行业地方制订的各项能源基础标准,能源管理标准、产品综合能耗标准,逐步实行能源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定期开展能耗分析,能量平衡测试和产品能量审计工作, 不断

5、采取新的措施,.精品文档提高能源利用率。企业用能管理1、全公司按照合理用能原则,均衡、稳定、协调地组织生产,要求做到:供热系统的运行管理和余热利用,应按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执行。余热利用精馏系统、 供热用热设备和热力管道的保温、水的回收等,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用电管理按评价企业合理用电导则执行。根据车间或产品日夜用能情况,采用“避峰补谷”用能办法,加强生产调度,确保节能降耗,均衡生产。2、全公司在确定产品的生产工艺、设计参数和加工深度时,要在保证和提高质量的前提下,综合考虑节能因素,实行全面评价,综合用能。3、全公司必须重视水资源的节约。根据对水温、水质的不同要求,逐步做到清、污分流,循环

6、使用,提高市政水利用率,严格用水管理,实行计划用水,有指标、有考核、节奖超罚。推进企业技术进步1、本公司改(扩)建项目,要综合考虑能源条件,实行合理布局,按合理用能原则采用先进的工艺和设备,凡不符合设计规范、准则规定中节能要求的工程项目,不予批准建设。2、企业节能技术改建的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由各级节能管理部门拟订,按分级管理的原则,综合平衡、组织审核、纳入计划,按有关规定报批并组织实施。3、企业节能技术改造资金,主要由企业折旧基金和留用的.精品文档生产基金中支出, 提取比例不得少于百分之二十。主要产品能耗高于本行业平均水平的, 必须把降耗的技术改造项目优先纳入计划安排资金。4、节能技术改造

7、和基建的项目,用于节能的各项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用。5、引进国外技术和装备,在考虑技术条件、经济效益的同时要考虑耗能水平, 在研究审查引进项目时, 必须有节能主管部门参加审核。6、本公司使用国家已公布淘汰的机电产品和超过能耗标准的设备,应进行清理并上报主管部门备查, 由各级管理部门会同有关单位作出更新改造计划, 限期停用或更新, 严禁转移使用,对能耗高、效率低的机械、机电产品要制定规划,逐步实行停用和更新改造,除特殊财政外,严禁采购和使用淘汰产品。奖罚1、公司节能管理部门制定节能先进评选办法,定期举行节能先进单位评选活动,对在节能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部门和个人予以表彰。2、对节能提出合理

8、化建议和做出显著贡献的个人,由受益单位根据建议采纳后的经济效益, 按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励条例予以奖励。3、经批准实行提取“特定燃料、原材料节约奖”所提取的节能奖金,按多节多奖、少节少奖、不节不奖、浪费受罚的原则,提取的节能奖金,由节能主管部门分配和使用。4、对违反“条例”和“细则”的单位和个人,情节较轻的,由节能管理机构批评教育; 情节较重的,按条例有关规定予以扣发奖.精品文档金或罚款处理。必要时,应追究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节能宣传教育1、各级节能主管部门的宣传、教育部门,积极开展节能咨询和宣传节能方针、政策活动, 传播节能信息和科技知识,提高广大职工对节能工作的认识水平和科

9、学技术水平, 要不断对职工进行能源知识的教育,培养职工节能意识,提高技术素质。2、各级管理部门应大力开展节能培训,举办多层次、多渠道和多形式的节能学习班,普及节能科技知识。主管节能的领导、节能干部以及有关人员和主要耗能设备岗位的操作人员,都应有计划地接受节能培训,并进行考核。1.2 项目用能状况表 8-1项目用能状况序号能源品种单位用能量折标煤1电力万 KWh120147.482煤吨540385.723蒸汽吨1800231.484水万吨32.57合计吨折煤系数:电力( 当量值 ) : 0.1229kgce/(kw ?h),煤: 0.7143 kgce/kg,水0.0857kgce/t1.3 项

10、目拟采用的节能技术措施管理办法企业能源消耗指标是判断能耗状况是否符合国家节能政策的重.精品文档要依据也是检验工艺是否先进的重要标志,为此公司制订了相应的节能管理办法。1、制订能源消耗定额。应按照国家标准GB/12723、GB/2589 和行业的有关规定分别制订主要耗能设备和工序的能源消耗定额。2、逐级下达明确责任。能源消耗定额按规定的程序逐级下达并明确规定完成各项定额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3、核算实际用量的计量。按规定的方法对主要耗能设备和工序的实际用能量进行计量、统计和核算,定期作出报告。4、节能经济效益分析。为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通过对历年产品单耗的定额考核,核算分析产品用能成本超降情况。5、

11、预测能源消费。根据当年能源消费的实际情况和挖掘节能的潜力合理制订下年度的能源消费计划。节水措施1、生产供、用水系统节水工艺和节水措施应与主要生产系统同时设计、施工、验收。供、用水系统管路及设备,如阀门、水泵、冷却设备、储水设备、水处理设施及计量仪表等均应选择节能型产品或按国家有关规范和产品标准的要求设计、制造、安装。2、企业内各用水部门由本企业安装计量分水表车间用水计量率应达到 100,设备用水计量率不低于 90,并保证计量水表的完好率、检定率。3、在给水系统中应采用良好的阀门减少水资源的跑冒滴漏。.精品文档主要设备的节能措施1、严格执行工艺要求认真操作减少“跑、冒、滴、漏”现象做到节能降耗。

12、2、选择绝热性能较好的保温、保冷材料减少设备、管路热、冷损失降低能耗。3、厂内设专人负责节能工作,各工段设有兼职管理人员,形成管理网络落实各项节能工作节能措施和节能教育培训工作。4、车间充分利用自然采光节约能源。5、在满足工艺要求的条件下选用功率小的节能型电器设备。其它节能措施1、新上设备选用高效节能设备。2、照明采用分开关控制灯具选用高效节能型灯具公共场所采用声光控自熄开关节约电能。3、供电电缆、导线截面的选择按节能原则考虑。4、加强设施管理经常检查设施的完好情况及时检修有问题的设备。.精品文档2 环境保护2.1厂址及环境状况拟建项目位于江西乐平工业园区。江西乐平工业园区于2003年5月经景德镇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 2006年3月8日经江西省人民政府赣府字 200612号文件批准设立的省级开发区。是全省 30家重点工业园区之一,是 21家省级民营科技园之一, 2007年9月7日被授予江西省省级精细化工产业基地, 2014年授予国家精细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单位建有完善的废水、 废气处理设施及固废的储存设施, 并已通过当地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的验收。2.2执行的环境保护标准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