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个常用教育心理学效应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7383200 上传时间:2023-03-1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个常用教育心理学效应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个常用教育心理学效应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个常用教育心理学效应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个常用教育心理学效应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个常用教育心理学效应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个常用教育心理学效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个常用教育心理学效应(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个常用教育心理学效应1-0 1、破窗理论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种“破窗理论”。这个理论觉得:如果有人打碎了一种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也许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导致一种无序的感觉。成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繁华。“破窗理论”不仅仅在社会管理中有所应用,并且也被用在了现代公司管理中。在教育中有着很重要的借鉴意义。如果一名学生由于成绩不好或有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就给她贴上一种“差生”或“坏学生”的标签,那么人们就会带上有色眼镜看她,只要她犯了一点小错,就抓住不放,乱扣帽子,由于既然是破的东

2、西,让她再破某些也无妨,所谓“墙倒众人推”,说的也是这个意思。2、蝴蝶效应什么是蝴蝶效应?9年12月,洛伦兹在华盛顿的美国科学增进会的一次讲演中提出: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有也许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她的演讲和结论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从此后来,所谓“蝴蝶效应”之说就不胫而走,名声远扬了。“蝴蝶效应”之因此令人着迷、令人激动、发人深省,不仅在于其大胆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学色彩,更在于其深刻的科学内涵和内在的哲学魅力。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蝴蝶效应”反映了混沌运动的一种重要特性:系统的长期行为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典型动力学的老式观点觉得:系统的长期行为对初始条件是不敏感的,即

3、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对将来状态所导致的差别也是很微小的。可混沌理论向老式观点提出了挑战。混沌理论觉得在混沌系统中,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通过不断放大,对其将来状态会导致极其巨大的差别。我们可以用在西方流传的一首民谣对此作形象的阐明。这首民谣说: 丢失一种钉子,坏了一只蹄铁; 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 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 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 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种帝国。马蹄铁上一种钉子与否会丢失,本是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但其“长期”效应却是一种帝国存与亡的主线差别。这就是军事和政治领域中的所谓“蝴蝶效应”,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是的确可以导致这样的恶果。某些看似极微

4、小的事情,却有也许导致集体内部的分崩离析,一定要防微杜渐,否则,悔之晚矣。“蝴蝶效应”启示录,古往今来知多少? 3、近因效应近来、最后的印象,往往是最强烈的,可以冲淡在此之前产生的多种因素,这就是近因效应。有这样一种例子:面试过程中,主考官告诉考生可以走了,可当考生要离开考场时,主考官又叫住她,对她说,你已回答了我们所提出的问题,评委觉得不怎么样,你对此怎么看?其实,考官做出这样一种设立,是对毕业生的最后一考,想借此考察一下应聘者的心理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如果这一道题回答得精彩,大可弥补此前面试中的缺憾;如果回答得不好,也许会由于这最后的核心性试题而使应聘者前功尽弃。 4、青蛙效应从前有一则水

5、煮青蛙的寓言:如果把一只青蛙放在沸水中,它便会纵身而出;如果把一只青蛙放进温水中,它会感到舒舒服服的。然后你再慢慢升温,虽然升至摄氏80,青蛙也仍然会若无其事地待在那水里。随着温度的继续上升至9100时,青蛙就会变得越来越虚弱,在此状况下,青蛙已经失去自我脱险的能力了,直至把它煮熟为止。在第二种状况下,青蛙为什么不能自我挣脱险境呢?这是由于青蛙内部感应自下而上威胁的器官,只能感应出剧烈的环境变化,而对缓慢、渐进的环境变化却不能及时做出感应。这就是一种“青蛙效应”。“青蛙效应”告诉我们一种道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美人效应罗马一家自助餐厅的老板想出一种赚小费的妙计。她请来一位非常美丽的

6、姑娘,坐在柜台边收钱,以便使男客们神魂颠倒,慷慨解囊。谁知那位姑娘上班后没过几天,就对老板说:“我想,我不如此前美丽了!”老板忙问:“这是怎么回事呢?”“目前,所有的男客都在柜台边反复地数我找给她们的零钱!” 、鲶鱼效应西班牙人爱吃沙丁鱼,但沙丁鱼很娇贵,极不适应离开大海后的环境。用不了多久就会死掉。为延长它的活命期,本地渔民想出了一种措施,将几条沙丁鱼的天敌鲶鱼放在运送容器里。为了规避天敌的吞食,沙丁鱼在有限的空间里迅速游动,反而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这就是经济学上讲的鲶鱼效应。为了更好地生存发展下去,惧者必然会比其她人更用功,而越用功,跑的就越快。 7、晕轮效应晕轮原指月亮被光环笼罩时产生的

7、模糊不清的现象。晕轮效应是一种一般存在的心理现象,即对一种人进行评价时,往往会因对她的某一品质特性的强烈、清晰的感知,而掩盖了其她方面的品质。毕业生在求职应聘中,如果可以巧妙地运用这种晕轮效应,把自身的优势充足地呈现出来,一定会给招聘考官留下深刻的印象,赢得对方的赏识,获得面试的成功。例如,当招聘者问及你的英语水平时,你便用英语纯熟地与其交谈,必然会引起招聘者的极大爱好,很也许当场便与你拍板“成交”。但在运用这一效应时一定要注意,不能刻意制造“光环”效果,那种虚妄做出的行为,往往适得其反。 8、木桶效应在管理学上有一种出名的“木桶理论”,是指用一种木桶来装水,如果构成木桶的木板参差不齐,那么它

8、能盛下的水的容量不是由这个木桶中最长的木板来决定的,而是由这个木桶中最短的木板决定的,因此它又被称为“短板效应”。由此可见,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短板”的长度决定其整体发展限度。正如,一件产品质量的高下,取决于那个品质最次的零部件,而不是取决于那个品质最佳的零部件;一种组织的整体素质高下,不是取决于这个组织的最优秀分子的素质,而是取决于这个组织中最一般分子的素质同样。此种现象在管理学中一般被称为“木桶效应”。“木桶效应”对你有何启示? 9、马太效应 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种故事:一种国王远行前,交给3 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道:“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种仆人说

9、:“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她1 座城邑。第二个仆人告:“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 锭!”于是,国王奖励她5座城邑。第三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 锭银子,我始终包在手帕里,怕丢失,始终没有拿出来!”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1锭银子赏给第一种仆人,说:“但凡少的,就连她所有的,也要夺过来!但凡多的,还要给她,叫她多多益善!”这就是马太效应,反映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即赢家通吃。科学家罗卜特默特把故事中的现象称为“马太效应”即任何个人、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方面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10、、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效应”,习惯上也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有其神话色彩。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罗马神话中塞浦路斯的一位王子,她用象牙雕刻了一位美女,雕刻时倾注了所有感情和心血,雕成后每天爱不释手,深情凝望着它,终于有一天这个雕刻的美女活了,成了王子的妻子。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受到这个神话故事的启发,与助手进行了一种出名的实验。她们到一所学校,随意抽取一组一年级的学生,然后告诉这些学生的教师们说,班上的这些学生属于大器晚成者,并把这些学生的名字念给教师们听。成果也是出人意料的。在学期之末,再次对这些学生进行智力测验时,她们的成绩明显优于第一次测验的成果。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出人意料的效应呢?罗森塔

11、尔觉得,这也许是由于教师们觉得这些大器晚成的学生有潜力,因此予以特别照顾和关怀,以致使她们的成绩得以改善。这个实验充足证明:一种人对另一种人的智慧成就的预言,会决定另一种人的智慧成就。同步也总结出了出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即“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效应”也叫“暗含期待效应”,它是指教师对学生将来造就的也许性,怀着暗含期待的一种深沉的情感体验。在这种体验当中涉及着热爱、理解、尊重、关怀、信赖、爱惜以及较高的人际盼望。在学校教育当中,教师不仅仅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并且还应当是学生心理上的依赖者与指引者。教育实践也充足表白:如果教师喜欢某些学生,对她们抱有较高的盼望,给她们设定较高的原则与

12、学习目的,并常常对她们进行鼓励、关注与更多的个别辅导,这些学生将会以较积极的态度看待学习,将会更加自信、自强,将会更加努力更加勤奋,一般都会获得教师所盼望的明显的提高与进步。这事实上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与潜力,使学生受到鼓舞与鼓励并对自己产生了自信心,从而产生了学习的动力。这一点,我们每个人也许都会有体会。假使有一天某人夸奖你穿的衣服很美丽,你就会自我感觉良好,信心十足,心情舒畅,对人也热情起来,工作也会觉得得心应手。这就是“罗森塔尔效应”的刺激作用。相反,在教学中,如果教师不喜欢或忽视甚至歧视某些学生,对这些学生减少原则或不抱任何盼望甚至放弃她们,任其放任

13、自流的话,对她们的关注少了,对她们的辅导少了,久而久之,这些学生会从教师的言谈举止与表情中感受到教师的“偏心”与冷漠,从而产生与教师之间的误会与隔阂,对学习更加悲观,更加灰心丧气,对教师更加反感,逐渐放弃这一学科的学习。正如圣经上的这句话,富有的还要予以,没有的还要剥夺。越有的就越有,越没有的就越没有。这句话应当给我们为人师者以警示:我们在教学中,绝对不要放弃某些学生,在授课与个别辅导中,要尽量兼顾好生与差生,要对学生多鼓励,要注重“罗森塔尔效应”的作用。【罗森塔尔效应另一种解释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考察某校,随意从每班抽3名学生共18人写在一张表格上,交给校长,极为认真地说:“这18名学生通过

14、科学测定智商很高。”事过半年,罗氏又来到该校,发现这18名学生的确体现超常。罗森塔尔效应就是盼望心理中的共鸣现象。运用到人事管理中,就规定领导对下属要投入感情、但愿和特别的诱导,使下属得以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发明性。如领导在交办某一项任务时,不妨对下属说:“我相信你一定能办好”、“我想早点听到你成功的消息。”这样下属就会朝你期待的方向发展,人才也就在期待之中得以产生。】 11.瓦拉赫效应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她的成功过程极富传奇色彩。瓦拉赫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她选择了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学期下来,教师为她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度拘泥,难以造就文学之材。” 此后,父母

15、又让她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成绩全班倒数第一。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教师觉得她成才无望,只有化学教师觉得做事一丝不苟,具有做好化学实验的素质,建议她学化学,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子被点燃了,终于获得了成功。瓦拉赫的成功阐明了这样一种道理:学生的智能发展是不均衡的,均有智慧的强点和弱点,她们一旦找到了发挥自己智慧的最佳点,使智能得到充足发挥,便可获得惊人的成绩。后人称这种现象为“瓦拉赫效应”。 1.刻板效应 社会心理学觉得,那种用老眼光看人导致的影响称为“刻板效应”。它是对人的一种固定而笼统的见解,从而产生一种刻板印象。在学校常常可见到这种现象,教师对那些天资聪颖、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脸上往往流露出爱慕的神色,并受到器重和青睐。而天资愚笨、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则往往受到歧视,教师体现出暴躁、厌烦的情绪,令人沮丧的话常挂在嘴边。实践证明,常常受到这种“待遇”的学生,会顿觉凉水浇身,丧失了学习信心,失掉了克服困难的勇气,以至产生颓废情绪。 3“南风效应” 法国作家拉封丹曾写过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一方面来一种冷风凛凛寒冷刺骨,成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