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思路和课程标准的设计Word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7382207 上传时间:2023-04-11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一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思路和课程标准的设计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专题一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思路和课程标准的设计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专题一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思路和课程标准的设计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专题一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思路和课程标准的设计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专题一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思路和课程标准的设计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一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思路和课程标准的设计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一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思路和课程标准的设计Word版(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一 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思路和课程标准的设计第一讲主持人: 各位老师大家好 !欢迎参加 “高中语文新课程远程研修视频课程 ”的研讨,今天我们展开讨论的是第一个专题: “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思路和课程标准的设计 ”。围绕这个问题,我们将展开 6个方面的探讨。现在和两位专家讨论第一个问题:高中语文新课程到底有什么变化? 巢宗祺: 高中语文的新变化可以说有很多,概括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 1、课程目标和内容的调整; 2、学习方式的变革,从而带来教学和评价方式的变化; 3、高中语文课程结构和实施机制的调整。我想大概有这么三个方面。我们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具体来讨论一下。首先是课程目标和内容上的调整,我们原来

2、更加偏重于知识能力,但是各个学科现在提出了三个维度。 方智范: 现在的这三个维度,可能第一线的老师们并不陌生。比如说,原来我们对课程的理解:课程就是一个运动员在跑步,指向终点。就是跑到终点我们给他一个评价,比如一个田径运动员,他跑了 100米需要多长时间。我们更加关注结果,现在新课程更加关注过程,就是一个运动员跑的过程,既关注过程,同时也很关心结果。从一个人的完全发展来看,在整个过程中首先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是非常重要的人的因素,或许也是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它提到了相当高的地位。第二,就是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也就是说他的一种表现,他的一些学习方法、一些技巧,都是的,也包括

3、良好的习惯,都应该在过程与方法这个纬度里面。(主插:也包括技能。)而原来我们作为一门课程来说,其学科因素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离开了这门学科的知识和能力,学科本身就不存在。语文课程的知识和能力还是作为我们目标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体系。如果没有知识能力,那么,情感价值观也好,过程方法也好将无所附丽。(主插:没有载体。)它就不成为一门课的课程。所以我是这么理解它的目标体系的。 巢宗祺: 另外,内容上的调整。 21世纪初,我们的学习内容和过去很是不同,所以在这一次的课程改革中,内容将充分考虑如何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现代人的自我发展的需要。要说第二个方面的变化,就是学习方式的变化。这一点,对于

4、中 国很多老师也好,学生也好,有可能很艰难。东方人习惯于接受学习,多少年来习惯于接受学习(主插:而在强调独立自主的学习和学习习惯的养成的时候,将学习方式也变成一种个体的独立的过程,所以这个过程要改变过来可能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这是个很漫长的过程,但是毕竟值得我们去做。改变单纯接受学习的状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是学生自己说要改变就能改变得了的。因此,教学方式也要进行改革。另外一点就是,高中课程和过去的目标体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要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现在高中提出有选择的学习,有人提出了一个通俗的说法,就是让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语文。这样的话,原来的课程结构就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要

5、了,单一的结构与模式曾经适应全中国所有的学生。(主插:就是从东到西,从南到北。) / 方智范: 打个比方,过去的课程就像是吃食堂(主插:而且是标准餐),标准餐,你吃也得吃,不吃也得吃,而现在是自助餐。他可以自主选择。 主持人: 而且这种课程内容的丰富性也体现着学校课程建设的基本能力和课程建设的基本水平。 巢宗祺: 结构变得比过去更加复杂,还需要调整,开放了很多的选修课。开了选修课以后,让学生选了,怎么样保证开放的同时需要有序。要建设新的课程机制,在这个上面,如果讲高中语文新课程跟过去相比有哪些新的变化,最突出的归纳起来应该是这么几个方面。 主持人: 对的,刚才 巢老师已经介绍了高中语文课程与过

6、去相比,它无论是在课程目标的设定上, 还是在课程的结构和内容上,以及课程评价上都发生了一些转变,但是最重要的转变还是要引起学习方式的转变。那么作为设计课程标准的两位专家,设计是多年研究,我知道结合国外还有母语教学的一些规律,来把它研制出来的,那么在研制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要解决哪些最突出的问题呢?针对我们这个以往的教学状况而言。 巢宗祺: 高中语文新课程的设置,开始阶段叫做设计,这里面会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首先,您说过的,要考虑不说各国,但起码是已经进行改革的发达国家的改革经验与方案;那么另外一个,我们还要研究社会发展对人才需要有什么不一样。确定内容也好,目标定位也好,与教育的发展带来哪些教育理念的

7、变化、手段的变化,我们该如何使用这些;针对过去存在的突出问题。不管是义务教育还是高中教育改革它所遇到的问题。这个开始之初,有个什么世纪教育大讨论, 97年末开始的那个大讨论,把语文教育骂得 “误尽苍生 ”,非常激烈,尖锐。不管批评是否非常准确,有一点(主持人插话:对的,不管批评怎么样,我们可能不认同,但是足以让我们反思),原来的问题大家揭示了很多。像我们从事语文教育的人还是要冷静地反思,有的时候有的批评很尖锐很刺耳,但是我们总要去反思。其中揭示的问题也不少,但是本次改革突出要解决的问题: 1、 “学科中心 ”问题,这样一种观念和做法。 2、 “知识本位 ”问题。 3、 “技能训练至上 ”问题。

8、而且如有些人所说,这个技能很可能是应试技能,到后来还很可能不完全是语文技能。前些年,这些问题普遍存在。最后一个,还是一个突出问题,我们能不能解决好,现在不敢说。多年来,大家一直都在谈一个问题:语文教育效率问题,比较低下,希望通过改革有个明显的改观。有的问题希望能有所改善,但是学科中心不仅仅是语文学科问题,自从建立了学科以来,各个学科就建立了自己的 “一亩三分地 ”。一亩三分地以外,你的事我不管了。直到大学,甚至大学以后,这种问题都存在着。有些问题不仅仅是物理、还包括数学等等,是很复杂的问题。要运用综合学科才能解决的问题,那有的人就不行了。我只知道数学,我只知道化学。在语文方面,有些校长、有些教

9、育局长跟我们讲,唐校长,你应该有这个体会,有的数学老师反映:学生这道题目做不好,不是数学问题,而是根本不理解题目的意思,这是语文问题(主插:阅读理解能力不行)。但是语 文老师不管,这不是我的事。我只教我语文课本上的东西。这就是学科中心的问题。 主持人: 这还是对学科功能的认识。如果把语文学科的终极性目标再来追问一下:其实一个人要学习语文,他最先要面对的问题就是信息社会他能吸收信息的基本能力。把这种吸收信息的能力狭隘地理解为是语文或是文学文本的吸收,就不能实现这样一个目标。 方智范: 这个和时代导向有关。 80年代以后,我们看几个语文教学大纲,它教学要求的编制基本上是一种分析性的,分割性的。然后

10、单线的落实知识点和能力训练。比方说,语文被分为 “听的训练,说的训练,读的训练,写的训练 ”四个部分,而将 “听 ”又分割成很多小块,比方说,怎么听广播。但是我们面对的世界是个整体,这种能力的缺失,对世界的认识便有问题了。这样的学生,怎么听人说话?怎么听老师讲课?怎么记笔记?它又把听分割成所谓的技能了。如此一来,语文是面对世界整体的,语文也是面对人的整体的,这样的话把整体的东西完全割裂,引导学生不是关注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这种能力缺乏,以后对世界的理解他就是有问题的。在实践中,他不能很好运用语文的综合能力来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可以去考试,但是他不能运用语文。这在过去是比较大的问题。 巢宗祺:

11、方老师刚才说的,他可以去考试,首先这个知识题就是很狭隘的,如果是要他解决实践生活中,一个数学问题或者一个物理问题中的语言问题,他可能就又不适应了。还有生活中很多问题,他可能也不适应。题目就在我们教学的很狭隘的那些内容里面。 主持人: 今天恰好有机会向二位专家请教。有些一线老师有一些困惑,现在有一点点解决,好像我们语文的教学缺乏科学的序列性,然后我们就像理科的其他学科或者其他技能的学科去参考。比如投篮,体育老师教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而我们语文,比如写作,是不是可以先练习先写开头,后练习写什么,总在追求一个序列。而有的在中学语文界有影响的老师也在试图构建这样一个科学序列,这个追求有价值吗?

12、 巢宗祺: 我觉得有些老师提出这样的问题来思考也是有意思的,语文的有些问题是可以分开,分成阶段性的。我觉得这个还是可以考虑的。但是如果全部拆开来,一段段的内容,然后再把它们组合起来,就不对了。首先应该考虑全面性。另外,语文的问题和其他学科不一样,为什么呢?我打比方来说,有的学科是个工业产品。比如汽车可以拆成很多很多的零件,再组装上。它可以复原。但是语文像是一棵树(主插:它是一个有机生命体),它不是某一个局部某一个局部可以组装的东西。它是一个生命体,所以情况肯定是不一样的。 主持人: 我也有这个感觉,首先,过分追求有序性是否合理? 这个问题首先值得讨论。 巢宗祺: 还有一个是知识本位的问题。我曾

13、经到一个中学里去,他们做的题目,我在想,学语文为什么要做那样的题目呢?总是分析语法成分,我想怪不得大学里现代汉语课,老师觉得上不下去了,他们都学过了。 主持人: 是啊,我们的初中学生,读鲁迅作品的时候,曾经讨论杨二嫂四脚伶仃的圆规那个比例是多少。讨论这个问题讨论了很多年。 巢宗祺: 在修辞学界讨论了很多年的问题,一个老师告诉我: 巢老师,我的女儿在小学三年级,带回来的测试题:什么是比喻?什么是拟人?小学三年级做这样的题目。 主持人: 我们在一段很长的时间里,在社会舆论里和语文教育界人们心目当中,以为这些东西才是真正显示我们专业的东西。 巢宗祺: 语文是什么呢?语音学,修辞学,语法学,语用学和文

14、艺理论等等这些东西加在一起就是语文。这是知识本位。比如曾经有个高中二年级的学生,有一次过来找我,很傻很可爱的告诉我,非常真诚:我的数学、物理、化学各科成绩都很好,就是语文不好,语文也不是都不好,做那些题目我都可以,就是作文不好,能不能给我一个公式,像数理化那样的公式,公式我弄熟了,再做做练习 ,这些学科就学好了。作文我不会写,没有一套公式。他能分析主谓短语、偏正短语,都没有问题,修辞格也很熟,等到写文章的时候,他说我写不下来。 主持人: 我觉得现在这个问题好了很多。原来,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比较大。我举两个极端的例子吧: 1、我们学语文的时候不是真的学习语言,掌握情况,比如小学初中就是

15、大量的时间花在学习词语解释,误以为学好词素语素意义就可以灵活运用这个词语了。其实中国人学母语完全不是掌握词典所解释的意义是什么,然后才掌握词语的。所以我们的孩子弄得很苦。说个笑话,有一年我被抽去参加特级教师教材审查活动,有个教材就是在 “桃花,杏花,梨花,我不让你,你不让我 ”这个 “花 ”下加个点,是什么?答案就是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然后孩子就去背这种东西,我们也不知道啊? 巢宗祺: 语文教育界有很多同志认为学语文就是学习语法学、语用学、语义学等等。把这些学好了,语文就学好了。 主持人: 比如到现在,我们还知道 “永垂不朽 ”的 “垂 ”是什么意思? “功败垂成 ”的 “垂 ”是什么意思?

16、巢宗祺: 一个家长看到孩子在订正作业:老师罚他抄 20遍 “蘸水 ”的 “蘸 ”是什么意思。哦, “用木杆儿之类的东西在液体或粘液中轻轻地一粘就拿起来 ”,这就是 “蘸 ”。这个家长就说:我还是大学毕业呢,这个词我不会解释啊,到小学去,碰到这个题目,我也要罚抄啦。我一听,完了,我这个大学教授也当不成了。 主持人: 古希腊有个语言学家有句名言: “让那些十恶不赦的人都去编词典吧。 ”就用这种方式来惩罚他。 方智范: 对对。 巢宗祺: 现实生活中,有谁是这么来理解的呢?没有人按照词典释义来进行解释(主持人插话:而且越经常用的词越不好解释。比如我们最简单的 “坐 ”,你给我解释 “坐 ”是什么意思,这个说清楚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如 “花 ”,是什么意思?我跟有些老师开玩笑: 请你解释一下什么是 “苹果 ”,这个词我自己查过词典,现在我忘了,有两个义项:一是指什么样的树、什么样的叶子、什么样的果实的植物;二是指这种植物的果实。苹果是这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