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第三单元我爱我家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7380090 上传时间:2023-07-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第三单元我爱我家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第三单元我爱我家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第三单元我爱我家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第三单元我爱我家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第三单元我爱我家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第三单元我爱我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第三单元我爱我家(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案 第一单元 我的家人与我的伙伴单元备课一、内容简析我的家人与我的伙伴中包括了四个活动课题,即“我的一家人”、“家人的爱”和“我为家人添欢乐”“我和小伙伴”。二、体现的课标要求:1、热爱劳动,具有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2、愿意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自己的生活。3、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做事认真、不敷衍,有耐心,有毅力。4、能用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积极主动做家务劳动。乐于帮助别人,特别是老年人和残疾人。爱护花草树木和动物。5、能为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6、选择生活和学习用品是有自己的判断,不盲从。三、目标要求: 情感与态度:热爱家庭,爱亲敬长。 行为与习惯:初步养成自己的事

2、情自己做、主动做家务的习惯。 知识与技能: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过程与方法:尝试用观察、体验等方法进行探究活动。四、注意问题:1、按生活的逻辑设计教学 品德与生活课程遵循的是生活的逻辑,而不是知识的逻辑、学科的逻辑。在教学中,我们要对学生要求适当,家校统一。比如说“我的事情我来做”,对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做好自己的事情,自己照顾自己,减轻家长的负担就很不错了。2、尊重、不伤害每一个学生 面对现实,不回避矛盾。对家庭有缺陷的孩子给予特别的关爱,让他们同样享受学习生活的乐趣。3、强化模拟活动,走进儿童生活。 家庭生活具有很大的教育价值,很多学生在家在校表现不一样。教师应还原儿童的真

3、实生活,设计贴近儿童生活的模拟活动,以引导儿童的生活。六、供选择的开放性作业:1、带一张全家福照片,在反面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家庭。2、以“我的家”为题,画一幅画。3、班内举行“小巧手”叠衣服比赛。4、做一张温馨卡片,卡片内容为平时做事时应注意的事项。主题一 我的一家 人 主题目标:1.让学生体会家庭生活的幸福,培养他们爱家、爱父母的情感。2.使学生知道父母的一些基本情况。活动准备:1.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好爸爸、坏爸爸玩具兔。2.每人准备一张全家福的照片、纸、笔。活动时间:2课时主题活动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介绍自己的家师:人人都有一个家,同学们了解自己的家吗?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家吧!教

4、师先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全家福照片。二、创造氛围,通过教师的讲解激发学生介绍自己家庭的兴趣,同时为学生示范如何介绍自己的家人。师:小朋友们,这是老师的全家福照片,我非常愿意把我的家人介绍给你们认识。我很爱我的家人,和他们在一起我觉得自己很幸福也很快乐。师:你愿意把你幸福的家庭成员介绍给大家吗?学生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35人师:在小朋友们刚才介绍家庭成员时应该先把长辈放在前面,然后再介绍晚辈。师:通过刚才的介绍,我们认识了一些小朋友的家庭成员,知道了我们都有一个幸福的家。下面请同学们在四人小组或前后位之间互相介绍自己的全家福照片。学生之间交流,并互相认识家庭成员师:小朋友们,你们愿意把自己家人的情况说

5、给大家听听吗?那就请你把家人的情况给大家介绍介绍。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人的情况35人师:现在我们就请愿意介绍的同学带上他的照片来向我们大家介绍他的家人的情况。三、我爱我的家人1.家庭情况我知道:师:你对你的家庭了解有多少?对家里人的生日都了解吗?学生互相说说自己了解的情况,比比谁知道的多。2.我的家庭资料本:结合自己了解的家庭成员的情况,完成教科书第七页的内容。师:下面请小朋友们在课本第七页“家庭生日簿”里填上自己家人的生日,拿出小剪刀把属于自己家人的属相剪下来,贴到生肖栏里学生动手操作教师:我们都有个幸福的家庭,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付出了很多,每个家庭成员为了全家的幸福也共同努力

6、。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家人的具体情况,来激发他们关爱家人的情感。四、课堂总结五、课堂检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六、作业设计:回家收集一些家庭成员为自己的家庭付出努力的故事这样的故事,下节课我们一起讲一讲。 第二课时 一、活动:“幸福的家”故事会师:上节课的时候,老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感觉到你们的家真幸福啊!今天,老师带来两个小朋友,他们正在讲自己家的故事呢师:请小朋友们认真听小故事,听一听故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出示课件,出现一个小女孩和一个小男孩对大家说我们也有一个幸福的家)教师带领学生看图片图一:我生病了,妈妈一直照顾我;图二:爸爸陪我看星星;图三:爷爷讲故事真好听;图四:奶奶做的菜

7、可好吃了;图五:爸爸妈妈听我唱歌,我真开心;图六:幸福的时候多好啊师:小朋友们,看到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想给大家说的吗?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先互想说说学生小组讨论师:谁先来说说。学生谈感受二、通过让学生谈自己家庭的幸福故事,激发学生爱家庭,爱家人的情感师:小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一定感受到了家人对你的关爱,你们想不想给大家讲讲自己家的幸福故事啊?师:先请小朋友们,在小组内先讲一讲。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讲故事师:那一个小组的小朋友愿意把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学生讲故事师:小朋友们,我们在家庭中是最幸福的,每一个人都在关心爱护着我们,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怎样去关心爱护自己的家人吗?同位俩互相说师:小朋友们,家人对我

8、们这么好。我们一起来唱一首歌送给家人好吗!。全班齐唱歌曲我的家三、活动总结教师总结:同学们,家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的爷爷奶奶、妈妈用他们的爱哺育我们茁壮成长,你仔细体会到他们的爱了吗?奶奶的爱也许还藏在为你织的毛衣里,爸爸的爱也许还藏在给你辅导作业的身影里用心去感受,你会发现许多,许多。四、课堂检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设计:主题二 我的事情我来做主题目标: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 增强学生的自理意识和主人翁意识。2.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学着做,不依赖父母,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3.学生懂得自己是家庭的一员,热爱劳动也是爱父母的表现,学会一些劳动的知识

9、和技能,逐步养成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4.了解常见的家务活动的安全事项,逐步掌握一些劳动安全常识。5.通过小组交流、角色扮演、竞赛让学生体验到劳动的乐趣。活动时间:3课时主题活动过程 : 第一课时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实物展台、家务劳动的图片学生准备:观察家庭中家务活都是怎样分担的教学过程 师:你还会做哪些事情?学生回答师小结。二、练兵场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表演、讨论、当小老师等方式进行实际,在明白道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 教师设定操练项目: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去做自自己的书包等活动。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小组。师:请小朋友们在小组内讨论一下该怎样做,需要分工的进行分工。学生组内交流师:

10、请比较能干的孩子担当小老师,指导和帮助别的孩子。师:评选自理小能人,教师发给自理小能人小红花。(在评选时,要注意到学生能力的差异,重在激励、提高。对进步大的孩子也要进行适当的奖励。)师:请自理小能人讲讲自己的经验和感受。请进步大的孩子讲讲自己的感受。学生交流,谈感受三、 激情小结,拓展延伸激发学生学做家务事、自己事的勇气和信心,促进儿童实践能力的发展。师:请小朋友们回家后,多做力所能的事,并请家长帮组指导 四课堂检测:检测学生的自理能力 第三课时 活动过程:1 劳动体会通过学生自己交流劳动的感受和体会,激发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能做的自豪感,同时,通过学生的劳动真实感受,交流来自家庭的反映,引导学

11、生思考,如果家长不支持自己做家务怎么办。师:请小朋友们谈谈在家里“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的体会和收获。学生谈体会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提出问题师:如果我们的家长不让我们做这些家务我们应该怎么办?学生同位交流二、“我对爸爸妈妈说”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指导他们学会与家长沟通。师:以“我对爸爸妈妈说”的活动方式在全班交流自己的看法,大家相互补充。学生小组内交流,谈感受师:教师提出活动要求: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在我们做家务的时候,应当注意哪些问题。看谁的经验最丰富,我们奖励他为我们班的“劳动安全小标兵”。学生自由交流自己的经验和方法三 、劳动安全小标兵通过小组交流、竞赛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常见的家务

12、活的安全教师和学生一起评选出“劳动安全小标兵”(可视情况多选几人),颁发“劳动安全小标兵”徽章。并鼓励大家都向这些同学学习,既要作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又要量力而行,注意安全。四、 教师总结师总结: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自己的事情做,希望小朋友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会做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要学着做。在做事情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五、课堂检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主题三 我为家人添欢乐主题目标 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到自然风产生的原因,激发学生对大自然探究的兴趣。懂得子女作为家庭成员要为家庭的幸福、美满出一份力。懂得关心、体贴、照顾父母,能以自己良好的表现给父母带来欢乐

13、。活动准备:教师准备:1.调查班中能为父母长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的学生的情况。2.结合教科书内容做一张大向日葵的图片。 学生准备:收集一些关心、孝敬父母的传统故事。活动时间:3课时主题活动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家里的“开心果”从教说儿歌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点明活动主题营造欢乐和谐的活动气氛。1.教师结合教科书中的儿歌解释说明“开心果”的含义。2.通过了解教科书中小主人公以自己的行动问家添温暖、添欢乐的场景,说说自己是不是家里的“开心果”。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二 、谁是“开心果”通过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家庭特点,列举为家庭添欢乐的各种方式。1.分析教科书17页,看看谁是家里的“开心果”,为什

14、么。并说说如果自己遇到这样的情况应该怎样做。2.让学生结合自己家里的情况,思考可以采用哪些方式给家人带来欢乐,怎样去做一个自己家里的“开心果”。学生分组思考、交流自己的体会三 、美丽的向日葵模拟情景进行表演,启发儿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为家庭添欢乐。出示向日葵的图片,组织学生把自己在家里能做的事情和想做的事情写在向日葵上,并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学生动手操作1.根据书中的情景进行表演2.通过表演,交流看法,教师表扬关心父母长辈做的好的学生,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根据书中的情景学生自由交流,并编排小品课堂检测:检测学生制作的向日葵 第二课时 一、为家人过节日激发学生关爱家人的情感。1.请小朋友回忆“六一”儿童节或自己生日的时候,家人是怎样给自己庆祝的。交流体验,讲述当时的愉快经历,体会家人的爱。2.分小组为家里人的节日(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生日:母亲节、父亲节)设计一个庆祝方案(如给家人点首歌,画一幅画,和爸爸妈妈一起做顿饭,或做一件让家人开心的事。),然后在班上交流。学生在小组内谈体会、交流经验二、亲身践行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为父母长辈做事,爱爱亲敬长,为家庭添欢乐。添欢乐:回家按小组讨论制定的方案做一做,为家人过个特别的节日。学生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