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三国法司考讲义笔记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7376340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三国法司考讲义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17年三国法司考讲义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17年三国法司考讲义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2017年三国法司考讲义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2017年三国法司考讲义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三国法司考讲义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三国法司考讲义笔记(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际法-根据司法考试整理第一章渊源与效力国际法渊源,1国际条约、只约束缔约国;2国际习惯,a的国际法主体。bc构成要素,物质因素【行为实践】、心里因素【被各国认为具有法拘束力】。3一般法原则,a的b补充、辅助地位。c各国法。4不属于渊源的,国际司法,国际。可成为一般法原则的来源。习惯存在的证明,是实践的产物,从主体的,包括1国家间各种文书和外交实践2国际组织和机构的各种文件3国内立法司法行政实践。第二节国际法效力 强制力,通过国家本身来实现。效力体现,1与国内法关系,国内法不能改变国际法原则规则,国际法也不具体关于国内法2我国实践,a、优先适用,b转化适用(部分IP条约,),(外交关系和领事关

2、系条约)第三节国际法的基本原则1国家主权平等,对内最高、对外独立、自卫权,领土完整。2不干涉内政,发生在境外境内无关,是国内管辖的。3不使用武力或威胁,除外情形:自卫行动、制度下的。4和平解决国家间争端,并不禁止一切武力,5民族自决,非殖民统治下的须原则,“殖民”统治下该民族建立独立国家。6原则,第二章国际法责任第一节国际法主体一、国家A国家构成要素,定居居民,确定领土,有效统治的政府,。与叛乱组织的区别B国家主权豁免,(法院管辖、执行管辖),不受他国国内法管辖。限制豁免理论,将国家行为分为管理行为(主权行为,可放弃),(没有豁免)。2004年财产管辖豁免公约,私法主体的商业行为纠纷,1商业交

3、易,2雇佣合同3,4财产所有占有使用5,IP,6,公司或集体机构7。放弃豁免(自愿、特定【】、明确【明示、默示】)1、明示的,2、),派代表出庭不一定是放弃,如为抗议或生命享有管辖豁免权。放弃管辖豁免,放弃豁免(包括查封、扣押、强制执行)。C国际法上的。属法承认,。主体,国家和政府间国际组织。对象,新国家、新政府、。新国家承认,领土变动;新政府承认,领土未变,视为对旧政府的撤销。承认的方式,明示承认,默示承认1、建议正式外交关系,为标志。2、缔结正式的政治性条约,3、正式接受领事,4、投票支持仅有国家参加政府间国际组织的行为。D国际法上的继承,1条约继承,(,如同盟、友好、共同防御条约)。领土

4、合并时,适用有效部分领土继承国,有效,新独立的对殖民的自主决定。2财产继承,不动产随领土一并继承。3档案继承,无协议的,领土实际生存原则。4债务继承,a限国家,即依据平等条约对其他国际法主体的。恶债,征服债务、战争债务。b合并,全部转属继承;c分立,;d殖民独立,除非另有协议。e包括国家债与地方债;二、国际组织A国际组织,法人格(派生的,有限的)。联合国主要机构,1联合国大会,全体成员国组成,讨论除安理会外的议题。,非立法机关。决议效力,对会员国具有拘束力;对外无法拘束力,。2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5个,中、法、俄、英、美。10个非常任理事国,任期,不得连选连任。程序性事项,9票通过。实质性

5、事项(大国一致原则),“5大国一致”+9个同意(含5常任理事国,弃权或缺席不视为否决)。争端国不得进行和平解决争端的投票,采取决议可以投票。实质性决议,1,23新会员加入、4中止会员国义务5开除会员国;程序性决议,。3经济社会理事会,任期,可连任。每年2次常会,会期1个月。4国际法院,不同国籍的法官组成;由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任期,连选连任。5秘书处,常设行政管理机关。任期B联合国专门机构,各独立专门机构有独立的法地位,不是联合国附属机构。(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政府间国际组织,依据(政府间协议),属于国际法主体;第二节国际法责任主体,战争罪的“双罚原则”,将战争主体含(战争罪);

6、客体,(绝对责任),核污染(责任)三、国际责任构成a归因于国家,1国家机关行为(包括中央或地方,国内或驻外),2经授权行使政府权利,3代表国家的个人行为。判断标准,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部长,在外交特殊地位,以私人身份从事的。其他个人,看是否归因于国家,代表国家,履行国家授权职务。4别国或国际组织交给另一支配国的机关行为,在其范围内,支配国责任5,;组成新国家,视为新国家的行为。b违背国际义务,国际不法行为(违背一般义务),国际罪行(,保护国际社会根本利益至关紧要的)c排除行为不当性(免责)1权利国同意而违反的;事先,自愿,明确。2,条件(针对性,适度性),x对抗措施,非武力,y自卫,武力3

7、不可抗力和偶然事故4危难或紧急状态,非行为者本身或协助造成,。四、国际法责任形式1终止不当行为2恢复原状3赔偿4道歉56。 第三章国际法上的空间第一节领土一、领土构成领陆,边境制度:根据建立。内容,1允许边民往来,边贸及边境事件处理的便利性安排。2尊重邻国。3界标维护。领水,内水、河流、群岛水域。1界河,可在对方航道航行但不得靠泊;2多国河流,不得改道或堵塞河,主权归流经国;3国际河流,依条约对所有国家开放,。条约成立的专门机构管理。4国际运河,对所有国家开放。领空,领空主权原则,民用航空法,1芝加哥公约,设立国际民航组织。航空器分“民用”和“国家”,未经许可不得飞入另一缔约国。不定期航班可不

8、经领空国许可,保留的须经许可。2华沙公约民事责任制度,3反劫机公约的安全制度三个(东京、海牙和蒙特利尔),劫夺,其他非法(使用中,飞行中,包括对航空设备)。刑事管辖权,a,b降落地国;c或永久居住地国;d嫌犯所在国,国籍国或永久居住国;e发生国;f后果涉及国。或引渡或起诉原则,可引渡罪行,不引渡需在国内按起诉并惩处。底土,完全主权。一直延伸到地心。二、领土取得和限制,传统的,1、先占,无主地、有效占领,2、现有领土的添附,不侵邻国 3、时效(我国不承认)4征服,不合法5割让,非强制割让合法,强制割让不合法。新方式,1殖民地独立,合法2、,取决于。第二节海洋法a内海,1完全主权,2。我国渤海和琼

9、州海峡属于内海。3港口刑事管辖(对外籍船):扰乱港口、受害者为沿岸国、船旗国领事或船长。b领海,12海里,1完全主权2外国船。无害通过权限制,1,我国保留。2连续不停通过,除非遇难救助。3潜艇浮出展旗c毗连区,12海里,12依管辖,3我国行使,4双重身份,也属。违反。d专属经济区,1非领土,。2自然资源勘探开发管辖:、立即通知、仅违反渔业法规的,不得对船员进行监禁或体罚。f公海,1、普通管辖:海盗、贩奴、贩毒,。2船旗国管辖,无船旗视为无国籍船,可登临检查。3、临检权和紧追权,主体:军舰、军用飞机、经授权且标志清楚的政府公务船舶飞机(不是临检或紧追对象)。原则上不是被检对象。,上直接提起管辖权

10、;紧追权,在提起并延伸到公海,紧追权限制:先发出停止信号、不能中断、被追船舶进入他国领海终止。,紧追权接不上临检权。二、地图划分与沿海国权力大陆架(),1自然资源的专属开发和管辖权2为依据,以。3沿海国200海里以外大陆架非生物资源,经国际海底管理局,缴纳费用或实物;发展中国家。国际海底区域,平行开发,国际海地管理局与自然人、法人同时开发。注意,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的权利都三、群岛水域和国际海峡群岛水域,最外缘各岛和各干礁最外缘。完全主权。,群岛国家可指定海、空通道。国际海峡(重点),两端连接的用于国际航行的。可以是两国之间的海峡,也可以是一个和该国一个岛屿之间的海峡。海峡沿岸国必要时可以指定海

11、道、分道通航,但事先须征得国际海事组织同意。1过境通行制,船舶、享有连续不断迅速过境为目的;2无害通过制,未经许可快速通过3自由航行制,4特别协议制第三节特殊空间基本原则,人类共同利益原则、和平目的原则、自由的科学考察原则一、南极,1961年南极条约:的领土要求二、外空,1双重,本国、联合国秘书长处登记,所有权和管辖权的依据2营救制度(针对外国人),援助、通知、送回3责任制度,绝对责任,损害对象为。a发射国承担绝对责任1、完成发射国2、促使发射国3、从其领土或装置发射国。过错责任,损害对象为。第四节国际环保法一、大气环保法法依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2、基本原则:共同但有区

12、别的责任原则(都有减排义务,具体减排目标只针对发达国家)减排折算方式,1本国实际排放量扣除森林所吸收的二氧化碳数;2排放权交易方式,向发达国家折抵3,绿色交易,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输出折算排量4集团方式,欧盟。巴黎协定,2020年以后的气候变化国际机制框架,减排量以自主贡献取代,温度升高控制目标为(从工业革命起算)二、海洋环境保护四、控制危险废物跨境转移1缔约国间2书面同意3有4有保险、或保证。第四章国际法上的人第一节国籍制度一、国籍取得因出生取得,血统主义,出生地主义,混合制原则。我国适用双系血统主义为主,出生地为辅。a父母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b,父母定居外国且出生有外国国籍的,不具有中国

13、国籍;c,父母都无国籍,已在中国定居,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的。 中国国籍的丧失制度,1申请退出为主(外国人近亲,定居外国,其他。批准后丧失),国家工作人员、不得退出。2自动丧失为辅(定居国外,且取得外国国籍)。国籍冲突的解决,自动丧失中国国籍(同时满足1定居外国的,2加入外国国籍),对外国人(经居地,或最密切联系地)。认定不明的,依经居地国。第二节外国人的法地位一、入境、居留、出境(一)出入境管理机构,1驻外使、领馆或外交部门委托的其他:签发入境签证。2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3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及其出入境管理机构:停留、居留管理。(二)入境签证制度,外交签证、礼遇签证、公务签证、普通签证(人才引

14、进属于普通签证)免办签证情形,1、中外互免协议2、持有效的外国人居留证件3、,境内停留不超24小时且不离开口岸4、国务院批准的特定区域内停留不超时限的拒绝签证,1、精神病、传染病2、强制出境未满的,3、可能害国安,4申请签证弄虚作假的5的(三)外国人的居留a非法入境,单位或个人应当对邀请函件的内容。b非法工作,1工作许可证和工作类居留证。2持学习类居留证件的,证件加注相关信息(时限,地点)c非法居留,旅馆需办理住宿登记;旅馆以外的,24小时内,本人或留宿人向。(四)出境限制出境:1刑事被告人,但引渡条约的除外2,法院不准出境的;3拖欠劳动者的报酬,经国务院部门或者省级决定的。4其他。强制出境(

15、限期、遣送、驱逐),遣送,1-5年不准入境;,10年不准入境二、外交保护保护,属人管辖的体现。无需受害人请求。条件,1因所在国受侵害;2外交保护前,受害者要持续拥有保护国国籍,3外交保护前,受害者已所有司法和行政救济方法。三、引渡制度引渡主体,国家,我国要求以。应当拒绝引渡,1、我国公民,2、,3、不得视为政治犯,a战争罪、b种族灭绝或隔离等危害人类罪、c罪4、,5、因种族、宗教、政见或身份对待的,6、,7、已过时效或被赦免的,8、缺席判的向外引渡程序,;决策机关,引出(最高院指定的,);引入,最高院量刑,最高检限制追诉。刑诉程序,已经终止的应拒绝引渡;正在审判或准备提起的可以拒绝。引渡效果,罪名特定,非经引出国同意。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