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复习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7373246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2.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心理学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心理学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心理学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心理学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复习(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学复习资料1. 从心理活动的动态变化过程、相对持续状态和比较稳定特征这三 个维度看,可将心理活动分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 三个方面。P3心理过程: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那些心理 _ L._ L.iLL- r rL.r l LL.r l LL.r l LL.r l ll.活动,它们经常处于动态的变化过程中。P3个性心理:一个人在心理发展进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那些比较稳 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点。P4心理状态:在心理活动的进程中,或从心理过程到个性心理特点形 成的过渡阶段,常常会出现一种相对持续的状态。这类心理现象, 称之为心理状态。P52. 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对心理

2、现象的基本认识/心理实质:(对心理学现象的基本认识,即对心理实质的理解问题,是科学 心理学必须首先回答的一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1)心里对物质载体的依存性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人脑是人的心理活动的物质载体。2)心理与环境的相互制约性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人脑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心理对人的生存环境存在依存性的有力佐证就是“狼孩事件”。3)个体心理活动的主体性人的心理活动不仅依附于人脑这个器官,不仅决定与人的社会生活环境,同时也依存于作为反映主体的个人主状况。人的心理活动的主体性表现在:a)心理是人脑的主观映像。b)人对现实的反映总是通过个体的主观世界的折射而实现的。c

3、)心理的主体性更表现为人对现实反映的主观能动性方面。d)人的心理主体性最重要的特点在于人的意识性。P63. 十九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冯特,现代实验心理学创始人之一,构 造主义心理学的奠基人。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 上第一个有影响的心理学实验室,开设了实验心理学。这标志着 心理科学的诞生和独立,也意味着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发展历史 的开始。P214. 心理学的任务:描述、解释、预测、控制、提升。P295.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指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 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可分为客 观观察法和自我观察法。2)实验法:指有目的

4、地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情境,以引 起被试的某些心理活动从而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主要有实验室实验 法和自然实验法两种形式。3)测验法4)调查法:以提问的方式要求被调查者针对问题进行陈述。5)个案法:指以个人或一个团体为研究对象,在广泛收集研究 对象的方面资料的基础上分析心理行为特征的方法。P316.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随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获得 新结构或引起心理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 的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P407. 遗传和环境的关系1)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2)生理成熟影响心理发展的速度和水平3)环境和教育是心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P548. 母亲印刻:奥地

5、利动物习性学家洛伦兹在研究小鹅习性时发现, 它们通常将出生后第一眼看的对象当做自己的母亲,并对其产生 偏好和追随反应,这种现象叫做“母亲印刻”。心理学家将“母亲 印刻”发生的时期称为动物认母的关键期。P609. 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是指个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比较容易或 心理的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P609. 个体意识:是指能为人所察觉到的个体心理活动。意识是心理反 应的高级形式,是人区别于动物所特有的心理现象,是个体所能 察觉到的心理活动的总和。个体的意识的三个基本特点:概括性、自觉性、能动性。P8510. 无意识:也称潜意识,就是不能为人所察觉到的个体心理活动 的总和。例如:梦、口误、笔

6、误等。(弗洛伊德发现了无意识)P8511. 注意:指个体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的心理活动。(指向性; 集中性)P8712. 注意的种类根据注意的目的性和维持注意是否需要努力,可将意识分为:无意注 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1)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努力的注意。刺激物的特点和个体主观状态是无意注意产生的基本条件。引起无意注意刺激物一般具有的特点:一是刺激的强度(包括绝 对强度和相对强度);二是刺激之间的差异程度;三是刺激变化;四 是刺激物的新异性。在个体的主观状态中的许多因素影响着无意注意的产生。个体的 需要和兴趣是最主要的。良好的心境和饱满的精神状态也可促进无意 j

7、 u.1 i 注意的产生。2)有意注意(随意注意)事先有预定的目的,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的引起和维持是一系列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是对 活动任务的认识;二是对活动的间接兴趣;三是个体的意志努力;四 -LL- LL- L一.r I LL.r I LL.r I LL.r I LL.TLf fLf ffL一是对活动精心组织。3)有意后注意事先有预定定的目的但又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形成条件:一是对活动的浓厚兴趣;二是活动的自动化。P8913. 注意的品质1)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是指一个人同一时间内能清楚的察觉到的对象 的数量。(影响注意广度因素:对象的特点、个体的经验、活动任务

8、的特点、个体的情绪状态)2)注意的稳定性也称注意的持久性,是个体较长时间将注意集中在某一活动或对 象上的时间的久暂性。(注意的起伏现象、注意的分散,又称分心)3)注意的分配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同时指向不同的对象的特点,也就是通常所 说的“一心二用”。(如左手画圆,右手画方)4注意的转移是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 上。注意的转移与原先注意的强度有关。P9014. 感觉:个体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的觉察。(感觉所反映的是 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P9415. 感受性: 是指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P95感觉阈限:人感觉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强度的 临界值。与感受性的

9、大小成反比例关系。分为绝对感觉阈限(指最小 WWWWWWWWWWWWWWVIMWWWWWIWWWWWIWWWWWWWWWWIWWWWWIWWWWWIWWWW可觉察的刺激量)和差别感受性(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16. 人类的对颜色的视觉具有色调、明度、饱和度三种特性。P9817. 人类听觉具有音高、音响、音色三种特性。P9918 .感觉现象1)感觉的后象当刺激对感官的作用停止以后,我们对刺激的感觉并没有立即停 止,而是维持一段时间,这种现象称为感觉后象。(如电影)2)感觉的适应当刺激持续的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对刺激的感觉能力会发生变 化,这种现象叫做感觉适应。(冬泳、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

10、其香、 痛觉很难发生适应。)3)感觉的对比当同一种感官感觉道不同刺激作用时其感觉就会发生变化,这种 现象叫做感觉对比。可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喝过苦的东西喝 白开水感觉到甜。)4)感觉的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某种器官感受刺激会对其他感官的感觉性造一定 影响,这种现象被称为感觉的相互作用。P10119. 知觉:是指个体将感觉信息组织成有意义的整体的过程。(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受器官时产生的。离开了事物对感官的直接作 用,既没有感觉,也没有知觉。感觉是知觉的基础。)P10120. 知觉的特征1)知觉的意义的(又称理解性,例如狗的墨迹图)2)知觉的整体的(例如重叠图形)3)知觉的选择的(例如红笔画重

11、点)我们面对众多的客体,常常优先知觉部分客体,就是知觉的选择 性。被清楚知觉到的课题叫对象,未被知觉到的客体叫背景。4)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的印象仍然保持相 对不变。个体的经验是保持知觉恒常性的基本条件,当然知觉的恒常 性是有限度的,如果知觉条件变化太大,就不会有恒常性。P10221. 知觉的种类P1041)空间知觉:是人脑对物体的空间特征的反应,包括形状知觉、 大小知觉、方位知觉、距离知觉等。2)时间知觉:是人对客观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3)运动知觉:是人脑对物体空间位移的知觉。分为真动知觉和 似动知觉。4)错觉:是对事物的一种不正确知觉。是在客观事物刺激

12、下作用下产生的一种对刺激的主观歪曲反映。 最具代表性的是几何错觉,其中有方向错觉、线条弯曲错觉、线条长 短错觉和面积大小错觉。22. 记忆:就是对有关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认知加工过程。 记忆是人的心理发展的重要前提P1091)信息的编码是记忆活动的第一个环节,又可称为识记。2)信息的存储是记忆的中间环节,也称为保持。与保持相对应的就是遗忘。暂 时性遗忘(提取信息的线索不当而造成的遗忘);永久性遗忘(由于 信息丢失过多而无法提取)3)信息的提取记忆的最后一个环节。有两种形式:再认(以前记忆的内容重新 出现时,能够将它们辨认出来)和回忆(在大脑中八所记忆的内 容再现出来)。信息的提取成功与否

13、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信息 保持是否巩固;二是提取信息的线索是否适合。23 .记忆的分类1)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分为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 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2 )根据记忆过程中意识参与的程度,可以把记忆分为内隐记忆 (指个体在无意识情况下的记忆,又叫自动的无意识的记忆)和外显记忆(指个体在意识控制下的记忆,又叫受意识控制的记忆)。3 )根据个体在记忆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分为理解记忆和机械 记忆。4)根据记忆材料组织的性质分类,可分为陈述性记忆(指对有 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和程序性记忆(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P11024.记忆的品质:记忆的敏捷性,记忆的持久性,记忆的准确性,记 忆的准

14、备性。P11025 . 记忆活动由感觉记忆(感觉记忆的容量比短时记忆大)、短时记 忆(感觉记忆中的信息因受到注意而进入短时记忆的)和长时记忆(是,wwwrwwwwrwM,对经过深入加工的信息的记忆)三个相互联系的记忆系统构成。P11126. 记忆的规律1)遗忘的进程(不均衡,先快后慢)2 )遗忘的机制(干扰说)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3)遗忘的影响因素首先,遗忘的大小与记忆材料的性质有关,其次,遗忘的大小与 记忆材料的长度有关;再次,遗忘的大小与个体的心理状态有关;最 后,遗忘的大小与个体的学习程度有

15、关。P11327. 记忆的策略主要有注意策略、复述策略、精细阐述策略、组织策 略、提取策略等。P11428. 思维: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是大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和 内部联系的规律性的反映。思维具有概括性、间接性和问题性三个基本特征。P11629. 思维的种类 P1181)根据思维活动所凭借的工具的不同,可将思维分为动作思维, 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一在解决问题时思维活动的方向和思维的成果的特点,分为 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3)根据思维活动及其结果的新颖性,可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思30. 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P1221)动机与情绪 2)对问题情景的知觉 3)定式4)功能固着 5)原型启发31.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新颖的,独特的并具有社会价值的思维活动。32. 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在头脑中关于事物的形象。表象既 具有直观形象性,又具有抽象概括性。P127表象的种类1)根据来源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味觉表象、嗅觉表象、运 动表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