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7370166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年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1年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1年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1年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1年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年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年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年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项目申报书示范品种:蔬菜项目名称:广东省高要市蔬菜标准化实施示范项目项目单位:广东省高要市农业局通讯地址:广东省高要市府前大街96号邮政编码:526100联 系 人:蒙连妹联系电话:省级主管部门(单位):广东省农业厅通讯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东路135号邮政编码:510500联系电话:陈建军联 系 人:填制日期:2010-10-19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制一、2007-2010年承担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项目的进展情况(2006-2009年未安排执行本项目的,不填写此栏目)二、2011年项目任务计划(一)立项背景与必要性高要市位于广东省中部,西江中游,是珠江三角洲农业发展

2、区,全市总面积2195平方公里(折合329万亩)。其中山地面积207万亩,水域面积万亩(其中养鱼水面12万亩),耕地面积46万亩,其他土地面积45万亩。全市辖17个镇(街道办),324个行政村,26个居委会,总人口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万人,平均每个农业人口占有耕地亩;高要市属亚热带季候区,气候条件良好,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是全省有名的粮食、蔬菜、水果生产基地;我市水陆交通发达,为农副产品流通提供十分便捷的条件。近年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菜蓝子”工程基地建设工作,充分发挥高要毗邻珠三角大中小城市的地理优势,大力调整农业生产布局,积极发展以蔬菜生产、水产养殖和禽畜养殖为主的城郊型农业,使全市

3、“菜蓝子”种养规模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全市蔬菜种植面积万亩,年产量90万吨。发展形成了蚬岗、金渡、白土、莲塘4个万亩以上的蔬菜生产大镇,四大蔬菜生产镇加上邻近镇村形成了以双金线、肇江线、莲江线一带的连片8万亩以上的“蔬菜走廊”,尤其以双金线沿线(即广州梧州高速公路旁)的蚬岗、金渡、白土形成的6万亩常年蔬菜生产产业带,不但连片面积大、种植水平高,而且品种多种多样,长年生产,产品除满足本地及邻近地区外,大部分远销广州、珠三角及港澳、内地等地区,蔬菜产业成为了我市农业的支柱产业、农民增收重要途径。我市蔬菜生产成绩突出,受到了各级农业部门的肯定。近年来,我市先后被授予“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市”、“中国果菜

4、无公害科技示范市”、“广东省蔬菜产业龙头市”和广东省重点“菜蓝子”工程基地等称号,蚬岗镇被广东省“菜蓝子”工程办公室定为全省四个“蔬菜良种和新技术示范基地”之首。全市完成了对主导蔬菜品种“六瓜一豆”制定了地市级地方生产标准7项,组织或协助制定了省级的蔬菜等行业标准2个,并在相关生产基地进行了大面积示范推广; 全市共有29个产品获得了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有18个生产基地获得了广东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面积达万亩。我市蔬菜生产虽然取得了较快发展,但由于我市蔬菜生产种植规模小、数量众多,缺乏生产标准化,蔬菜产品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证,蔬菜产品检测中农药残留超标现象时有发生,影响群众对蔬菜产品的消

5、费信心;同时,我市蔬菜生产以千家万户为主,每户生产面积基本上不超过10亩,流通亦以一家一户自主独立经营为主,每户仅以一、二台3吨以下的货车为主,经营数量有限,品种各异,不利于蔬菜产业健康发展。近年来随着蔬菜生产经营市场的发展变化,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以来对农产品生产、经营提供新要求,我市传统的蔬菜产销模式明显存在不适应发展以及人们消费趋向的方面,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蔬菜产品的质量和经济效益显得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迫切。(二)年度目标与预期效益1、年度目标。我市拟通过实施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项目,以核心示范区蚬岗镇、金利用镇为重点,突出加强蔬菜示范品种标准体系建设、蔬菜标准化技术培训与推广、农业标准

6、化生产体系建设、农业投入品规范使用、质量安全监测、生产档案及追溯制度、品牌培育等基础性工作。进一步提高蔬菜的市场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蔬菜生产的综合效益,开创规范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的产业经营新模式。通过项目实施,蔬菜标准化核心示范区要达到以下目标:(1)、质量安全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药统一管理、统一配送率100%,药物使用率降低30%以上,不使用禁用农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抽检合格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力争达到100%;(2)、农业标准应用面大幅提高。标准入户率、标准转化应用率、标准宣传培训率达到100%;(3)、基本实现组织化生产、品牌化销售。示范产品100%通过无公害农

7、产品(包括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基本实现订单生产和品牌销售;(4)、产地准出制度健全有力。通过建立和实施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有效监督标准化生产,基本实现农产品可追溯管理,生产档案建设率达到100%,农产品包装标识率提高至95%以上,示范县核心示范区农产品合格率在97%以上; (5)、辐射带动效果显著增强。带动核心示范区周边三倍以上面积或规模标准化生产,使周边同类生产组织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率达到80%以上。同等情况下,核心示范区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连续三年同比增长10%以上。2、预期效益。(1)、经济效益:通过项目实施,核心示范区全面施行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品牌化销售,蔬

8、菜产品质量得到保证,产品价格会进一步提高,按每公斤蔬菜售价提高元计算,每亩年增收1500元,按核心示范区万亩计算,示范区一年可增加收入5250万元,经济效益显著;(2)、社会效益:项目区实施标准化生产,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及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推动我市剑花生产向高产、优质、高效方向发展,辐射带动全市万亩蔬菜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快蔬菜产业化发展步伐,进一步提高我市蔬菜产品质量及市场竞争力,增强我市蔬菜产品品牌效应,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社会效益十分明显;(3) 生态效益:项目实施标准化生产大大减少了农药化肥等使用量,进一步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促进了项目区生态效益的良性发展。(三)项目内容及金

9、额高要市蔬菜标准化实施示范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有:以核心示范区建设为重点,主要开展农业技术标准的集成转化、培训推广,农业投入品规范使用,农产品生产全程质量控制。具体就是生产技术规程和操作手册制定、标准培训与推广、农业投入品选用和规范使用、生产档案记录等。项目总投资50万元,1生产技术规程和操作手册制定。围绕蔬菜标准化示范项目要求,在现有蔬菜标准化生产的基础上,完善标准体系,并对标准进行集成和转化,形成通俗易懂的操作手册或明白纸。操作手册或明白纸入户率达到100%,投资约5万元;2标准培训与推广。对蔬菜示范区的生产、经营和管理人员开展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每年培训2次以上,培训率达到1

10、00%。蔬菜示范区的农户掌握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并能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生产。投资约11万元;3核心示范区生产条件标准化改造。主要用于其中近2万亩低产菜园的改造补助万元;4. 生产操作和管理标准化创建。主要用于优质高效物化技术产品补助、新品种引进、推广使用安全高效的农业生产投入品、技术试验示范补助等方面。对示范区实行农药定点销售或连锁配送,建立销售档案,建立农药合理使用制度并严格按照要求施用农药,投资约万元;5质量安全管理。主要用于示范产品认证、生产档案记录、产品农残检测、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等。编制农产品生产记录档案,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要求对生产中的施肥、用药、采收、销售等过程如实记录,并按要求进

11、行保存,投资约8万元。(四)时间进度项目建设计划一年实施完成:1-4月份:生产技术规程和操作手册制定和开展生产技术规程和操作手册制定,进一步完善和修订“六瓜一豆”标准和韭黄生产标准,在核心区蚬岗镇石洲塱、彭贵塱蔬菜基地和金利镇东围塱蔬菜基地全面推广,普及生产全程标准化生产管理。5-8月份:标准培训与推广和扩大核心区规模范围,广泛开展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与推广,推广面积达到5万亩以上;落实标准化入户的各项措施,建立完善生产投入品(农药、肥料等)的管理和生产档案记录,开展蔬菜质量认证,辐射带动全市蔬菜标准化生产发展。9-12月份:核心示范区生产条件标准化改造和生产操作和管理标准化创建等,对核心区

12、及辐射区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示范,并向全市推广相关经验,培育和创建1-2个知名蔬菜名特优品牌。(五)涉及的相关单位(包括与实施项目有关的基层单位、科研院校、农资生产经营企业以及项目单位所属独立法人等)及事项高要市蔬菜产业协会是由高要市蔬菜科技、教学、行业管理、生产、流通工作人员和单位自愿组成的社会团体,是高要市发展蔬菜产业化、建设“菜蓝子”工程的重要社会力量,现有会员110人。该协会宗旨是:组织协调有关会员单位开展蔬菜产品加工、保鲜、贮运、经营、新品种、新技术、新药剂、新肥料、新器械、新设施等的开发使用;开展蔬菜技术咨询服务、信息交流和信息发布;以蔬菜生产中心镇(蚬岗镇)为标准化蔬菜生产,辐射金

13、渡、白土、莲塘、回龙、活道、禄步等6个镇,推进无公害蔬菜生产进程;以韭黄生产中心镇(金利镇)为标准化韭黄生产,辐射东围朗等村,推进韭黄标准化生产进程。以蔬菜流通大户为龙头,带动会员89名,搞活蔬菜流通,提高碧绿蔬菜品牌。蔬菜协会有专门的办公场所、相关的管理机构(包括办公室、市场信息部、科技推广部、质量监测部、执法监督部、合作发展部等)和相应的管理制度,所属的各成员单位蔬菜经营额占了全市蔬菜经营总额的80%以上,多数企业均与之挂钩的蔬菜生产基地,部分企业通过了无公害产地和产品认证,几年来通过蔬菜协会成员带动了我市优质蔬菜生产发展,使我市菜农年人均蔬菜收入增加近千元,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4、 三、项目单位情况(一)单位类型、隶属关系、职能业务范围高要市农业局是高要市人民政府主管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工作部门。下设有办公室、种植业管理股、科技教育股、市场与经济信息股、政策法规股、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股、综合股(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等业务科室。下属有高要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站、高要市农业机械化推广中心、高要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高要市畜牧业服务中心、高要市农村会计辅导站、高要市植物保护站、土肥试验站、种子站等专业性、服务型事业单位。职能业务范围完成高要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任务;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协助市政府制定

15、农业、农村发展规划;及时掌握和反映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工作动态;加强农村经营管理,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等。(二)技术设备条件、财务收支资产状况、内部管理制度建设情况高要市农业局内设有:种植业管理股、科技教育股、市场与经济信息股、政策法规股、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股、综合股(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等业务科室。下属有:高要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站、高要市农业机械化推广中心、高要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高要市畜牧业服务中心、高要市农村会计辅导站、高要市植物保护站、土肥试验站、种子站等专业性、服务型事业单位,和17个镇级农业技术推广站等单位,各个农业技术推广站设有3

16、-6个农资经营与技术咨询服务店和一大批示范户。其农技推广网络健全,并配有实用检测仪器,可以满足农业监督执法的要求,因此,其管理及技术推广服务能力较强。市农业局资产运行状况良好。2008年底止,总资产123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250万元,流动资产981万元;净资产375万元,负债856万元。农业局内部管理制度健全并不断完善。为了加强内部管理,进一步调动全体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阳春市农业局制定了考勤制度与奖惩办法、机关财务管理规定、领导接访制度、政务公开制度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三)有无不良记录(财政部门及审计机关处理处罚决定、行业通报批评、媒体曝光等)2002年以来无不良诚信记录。三、人员分工姓 名性别工作单位职务/职称项目分工联系电话莫志强男高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