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和灭火》探究实验的研究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7367546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燃烧和灭火》探究实验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燃烧和灭火》探究实验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燃烧和灭火》探究实验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燃烧和灭火》探究实验的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燃烧和灭火》探究实验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燃烧和灭火》探究实验的研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燃烧和灭火探究实验的三点教学研究化学教学中,开放演示实验,是渗透探究性教学的良策。从学生的问卷中得到:大多数学生认为,看老师的操作,不太注意操作动作,只注意现象.如果自己操作就能注意每一步的操作,不对马上指出,很注意实验现象,担心能否成功。大多数学生愿意在全班同学面前演示,以显示自己的实力,一旦操作错误,改正后记得特牢。因此,教学中大胆地把演示实验向学生开放,除了能引起他们有意注意、增强观察力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精神。新教材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中,安排了三个探究实验,目的是为了说明燃烧需要哪些条件?从而得出灭火的方法是什么?是一节通过探究实验去获取知识的课。因实验过程中涉

2、及到危险品,同时燃烧也会产生五氧化二磷污染环境,在教材中虽然说明探究实验要在通风橱中进行,但是很多学校可能还不具备通风橱的设备,所以对燃烧和灭火中的三个探究实验提出思考:(一)书本在探究燃烧的条件时,做了如下的实验:白磷白磷红磷热水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400ml的热水,并放入用硬纸圈圈住的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块薄铜片,铜片上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我觉得本探究实验有以下四点不足:1.白磷是一种危险品,既是易燃,又有剧毒,使用时不能用手接触,而教材未作任何说明,对充满好奇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危险的事。2.教材中对红磷的用量以及热水温度的描述较模糊,教材

3、中说到用红磷“一小堆”,一小堆是究竟什么定义,作为老师和学生都较难把握,因为红磷有可能会被白磷燃烧时引燃,若用量过多,则会产生大量的白烟而污染环境,所以应严格控制红磷的量,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不浪费药品的良好习惯,又可以减少因红磷燃烧而引起的污染。对于热水温度,为了使白磷能成功自燃,水温应在700C以上,若冬天做此实验时,水温还应更高,才能使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3.新教材的理念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来探究知识点,这对于培养新世纪新型人才是很好的思路。我认为探究实验应建立在学生头脑中对知识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故对于可燃物的着火点这个知识点,可将内容放在探究实验之前,这样有三个好处:让学生知道白磷是易燃

4、品,操作时要特别小心。也可以解决学生心中疑问,“为什么白磷要保存在水中,而红磷不用?”能为下一步学生解释铜片上红磷不燃烧而白磷却能燃烧作好铺垫。还能提高学生好奇心,学生可能更想知道是不是着火点低的可燃物就比较容易燃烧?4.该探究实验未能解决污染问题,虽然教材说明要在通风橱中进行,但可能很多条件一般的学校还不具备通风橱的设备,我认为该实验可作如下改进:装有热水的小烧杯外罩一个大烧杯,然后两个烧杯放在水槽中,水槽中的冷水不宜太多,小烧杯的水的水温要高一点,不低于80摄氏度。对实验一的改进设想(如图)我们认为的装置改装后比原来书本装置有以下的优点:铜片可在中间折成3cm或3cm以上高的沟,这样可以将

5、白磷与红磷隔开,在白磷燃烧时不会引燃附近的红磷。避免引燃红磷造成实验的错觉。产生的五氧化二磷可以快速溶于水中,不致于污染大气,影响老师和学生的身体健康,符合环保化学的要求。为了使实验成功,大烧杯的容积要大些,这样才有足够多的氧气供白磷燃烧。设计与实施:1所选内容为:新教材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中2方法:选取2个班作为研究班级。3我们的做法: 我们把书本的老师探究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目的是大胆地把演示实验向学生开放,除了能引起他们有意注意、增强观察力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精神。效果与讨论: 实验完毕后,我们设计两种表格和两班各抽出20人进行了师生的交流,其中表格一实验效果的讨论,其中表二为两种实验后的讨论,与学生的交流目的是通过第一见证人的感受,得到两种实验的效果,从而指导我们的教学行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