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形势与政策分析论文大学毕设论文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7366880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6.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带一路形势与政策分析论文大学毕设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带一路形势与政策分析论文大学毕设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带一路形势与政策分析论文大学毕设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一带一路形势与政策分析论文大学毕设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一带一路形势与政策分析论文大学毕设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带一路形势与政策分析论文大学毕设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带一路形势与政策分析论文大学毕设论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形势与政策 课程作业“一带一路”的宏图与挑战学生姓名:张 鑫 学 号: 201306070230 院 (系):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 业:自 动 化 132 班 摘 要斗转星移,丝绸之路历经沧桑巨变,迎来新的发展机遇。2013年9月、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哈萨克斯坦、东盟国家时,相继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建设“一带一路”,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不失时机地推动实施这一战略构想,必将为实现中国梦开拓新局面、创造新机遇,必将给世界梦注入更多新动能、新活力。从目前

2、的情况看,境内相关省市积极响应、热情高涨,主动参与;境外国家态度不一,有表示支持的,也有沉默观望的。2014年5月在上海召开的“亚信峰会”期间,亚洲多国领导人表示了对这一倡议的支持,我国应借此势头,将“一带一路”建设从战略构想、宣传造势进入到具体的战略推动阶段。中国论文网 http:/ 战略意义 “中国梦”形势与政策课上,在老师的带领下,有幸看了关于“一带一路”的纪录片。观影之后,备受震撼。在感叹祖国母亲不断强大的同时,也不禁的引发了我的思考。尽管作为一个理科生,但我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还是很关注的。所以我常常有属于自己的想法,毕竟这个中国、这个世界未来是属于我们的。那么作为主人翁,我们就该

3、为自己国家的发展有属于自己的想法。这些想法集中于对“一带一梦”建设的意义、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以及实施这个战略的一些思考、还有这个战略与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梦”之间的纽带关系。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开拓创新和寻求突破的过程,从沿海地区向西部内陆不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持续发展创造前提条件,在区域合作新格局中寻找未来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可谓是“一子落而满盘活”。中国梦、世界梦、每个人的梦,筑牢“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把梦想做大!请为中国加油。一、认识“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意义近代以来的世界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部西方大国武力崛起的“铁血史”。中国

4、共产党领导人民破除“国强必霸”的陈旧历史逻辑,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实现这个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在这个关键阶段,我们面临的压力和阻力前所未有。“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中国由大到强的关键阶段作出的重大决策。推动实施这一决策,必将对中国和平发展发挥重要战略支撑作用。“一带一路”建设是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把握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对外开放的新举措,也是基于新安全观的周边外交大战略,表明新一届党中央在处理新型国际关系中的统筹兼顾与创新发展理念。目前各界对其战略意义认识仍然不足,需要统一

5、思想,提高认识,让全世界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和企业更多的了解,使“一带一路”建设能够稳步推进,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提升中国影响力的战略举措。“丝绸之路”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标志,开启了中国与西方文明的交流通道,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开放精神,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底蕴,以此作为我国推动与亚欧区域合作的“倡议”,既可以向国际社会宣示中国 “和谐包容、互利共赢、合作诚信”的开放理念,也能够淡化谋求区域合作主导权的意图,降低“中国威胁论”的负面效应,依照古丝绸之路的方向,“名正言顺”拓展我国与中亚、南亚及中东欧的合作,逐步提升我国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影响力。推动和平发展的大国方略。“一带一路

6、”是一条和平之路。亚洲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具活力和最富潜力的地区,也是当前国际战略竞争和博弈的一个焦点。面对周边领土主权争端、大国地缘政治博弈、民族宗教矛盾等问题交织叠加的安全态势,我国坚持“亲、诚、惠、容”的理念,积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指明了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建设“一带一路”,有助于相关各国通过合作促进共同安全,有效管控分歧和争端,推动各国关系协调与和谐,使沿线国家走上和平发展之路。同时,对保障我国战略安全、拓展战略空间、稳定能源供应、保障经济安全,突破遏制我国的战略包围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经济升级的战略引擎。我国中西部地区改革开放由于起步较晚,仍处于发展

7、的初级阶段,而中国经济的全面振兴及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中西部整体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的提升,“一带一路”建设,将形成中西部地区与中亚、东欧、西亚的新商贸通道和经贸合作网络,带动内陆沿边扩大向西开放,既有助于拓展中国经济发展的腹地,也可以激活内陆和沿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活力,推进中西部的开放型经济发展进程,形成中国经济的新增长极。二、“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一带一路”建设在推进的方向和方法上也要形成统一认识,要妥善处理好战略利益与商业利益以及国家与国家之间利益的关系,尤其需要对以下几个问题达成共识:首先,“一带一路”建设是战略不是项目。“一带一路”建设是深刻把握我国开放型经济面临的形势变化和机

8、遇挑战,以全球化视野对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所进行的战略构想,是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合作向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水平拓展的战略布局,而非具体、微观的项目设计。因此,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要从战略高度进行统筹谋划,避免聚焦于具体的项目规划。其次,战略布局的时空范围广跨度大。“一带一路”建设的内涵及外延丰富,涉及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国家安全等。“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主体任务和目标,“五通”包含了国家政策、基础设施、贸易投资、金融体系及风俗文化等硬件软件、线上线下多方面内容。由于“一带一路”涉及国家众多,向东涉及亚太经济圈,向西紧连欧洲经济圈,人口占世界人口

9、的60%,要实现这一目标的时空范围广、跨度大、周期长,甚至将伴随中国新一轮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因此,要依据十八大三中全会确立的“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国家层面不应制定过于细致的实施方案,而是要确立原则、目标、方针、路径等,要留下足够的空间“让市场做主”。第三,战略设计要立足于现有基础和能力。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具备良好的合作基础,若能在现有基础之上,依据我们现有的能力,推动经贸先行,贸易和投资的上升自然需要货币的跟进,人流物流的发展也会产生对道路的需求,最终就可实现货币流通,推动实现本币兑换和结算,实现经贸自由化。也就是习总书记所说的以点带面

10、,从线到片,逐步推进区域大合作。要以实质性利益调动相关国家参与的积极性,防止短期目标设定的过高过大。第四,战略推进要充分尊重沿线国家的意愿。“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单方面的顶层设计和战略构想,需要沿线各国的参与与合作才能真正落实,但“一带一路”各国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差异较大,甚至宗教信仰也不尽相同,我国在推动建设进程时,需要对沿线国家有深入的研究和把握,要充分考虑不同国家的发展水平和承受力,避免出台由我国单方面主导,对各国统一的、脱离实际的政策措施。要采取灵活的、符合沿线各国意愿的举措,避免因为过度主导使沿线有些国家产生逆反心理,怀疑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真正动机,而降低参与热情。第五

11、,战略安排要发挥市场决定作用。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推动各国经贸往来的共同法则。“一带一路”建设既要发挥政府的管理服务功能,更要发挥好市场的调节和资源配置作用,减少对市场主体的束缚,激活市场主体的内在动能和活力,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格局,使企业成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主体和支撑力。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中介组织要在信息传导、平台建设、资金支持、人力资源保障方面为企业提供更多支持。第六,战略实施要考虑地缘政治经济格局。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实质是实行“以我为主”的开放及外交战略,要充分考虑因此而带来的地缘政治经济格局变化,一方面,中国与亚欧发展中国家的政经合作会加

12、强,另一方面,与大国的竞争也会更为激烈。中亚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国,也是大国竞争的战略要冲,中亚是俄罗斯长期的“后院”,俄罗斯对其政治倾向特别关注。虽然中国反复强调“不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不营造势力范围”,但也难免不产生中国与欧美日俄抗衡的嫌疑。因此,要充分预估可能的反作用力,避免问题出现时而措手不及。要“多做少说”,避免与美欧日俄等国在争夺中亚市场的直接对抗,使其对中国的防范与遏制加强,要学会使用博弈策略,既不张扬,也不畏缩,以利益驱动和吸引沿线国家主动参与及合作。三、对“一带一路”建设实施路径的几点思考一是加快启动“一带一路”建设的具体工作。要本着先易后难,由近及远,因势利导,顺势而为

13、的原则,在现有的发展基础上,能干的先干起来。首先,国家层面应尽快出台“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导思想、原则、目标、任务和发展方向,停止相关部门出台具体的产业布局规划,制止地方政府与“一带一路”相关的盲目规划与过度投资。其次,要确定重点领域优先推动,对中亚地区,加强与其在能源、原材料、机械、农业等领域经贸合作;对中东欧地区,加强与其双向投资;对南亚国家,要对其在基础设施方面加大投资。第三,选择参与热情高,与中国经贸合作基础好,对中国依赖性和互补性强的国家优先推动,并使先期加入的国家能获得较大的利益,使这些国家成为样板和示范,吸引其他国家主动参与。第四,为企业提供相关国家的投资合作指南,使

14、企业自行选择适宜的贸易和投资地区。第五,要扩大文化贸易,输出中国文化,引进亚欧文明。二是推动跨国产业链建设。产业链优势是中国产业和外贸发展的竞争优势,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重要成果,随着劳动力成本等比较优势的减弱,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南亚等国家转移,我国的产业链优势面临着新的整合需要。借助“一带一路”建设,在边境和沿线有条件的国家,选几个点,建立边境经贸合作区和境外经贸合作区,加强同周边国家的沟通与协商,逐步扩展我国对“一带一路”的影响力。同时也有助于将部分产能外延,缓解产能过剩的压力,拓展产业和贸易发展空间,扩大沿边开放,巩固我国产业链竞争优势。具体而言,一是提升我国现有边境经济合作区的

15、发展水平,赋予更为积极灵活的便利化措施;二是进一步推动大湄公河经济圈、两廊一圈及泛北部湾经济圈等地的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扩大与中亚5国、俄罗斯南部、蒙古西部的边境合作区建设;三是完善境外经济合作区的政策支持措施,扩大境外经济合作区建设,在“一带一路”国家中选择与我国关系比较好、政局稳定、资源优势比较突出的国家建立境外经济合作示范区。三是着手做好法律制度的安排。建立经济合作机制是我国发展与“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关系的基础和保障,也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国家层面需要重点做的工作之一。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未必要按照传统模式,可秉着开放性、多元化的原则,采取先易后难、灵活多样的方式,如先签署框架协定、早期收获计划,只要是互利互惠、双方都能够接受、能够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削减贸易投资成本和壁垒的协定都可以签署,以后再逐渐增加补充协议,只要先起步就可以再逐渐深化和加强,从而编织更加紧密的共同利益网络,将各方利益融合提升到更高水平,最终形成“五通”的经济共同体。四是务实推动先行先试举措。要使“一带一路”建设从构想落到实处,不应等到所有的设计规划都完成之后再行动,应从能做的先行务实做起来,重点还是要推动产业和经贸合作,道路、货币、人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