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城市形态演进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7365860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2.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的城市形态演进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北京的城市形态演进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北京的城市形态演进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北京的城市形态演进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北京的城市形态演进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的城市形态演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的城市形态演进(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1绪论1.1 北京概述1.1.1 北京简介1.1.2 地理环境1.2 新老地图城市空间形态整体对比1.2.1 民国时期北京空间形态1.2.2 近期北京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发展趋势 2用地布局的演变2.1封建统治时期2.2近代民国时期2.3计划经济时期2.4改革开放时期3 街廓街道的演变 3.1 街道形态的演变3.2 街道宽度的演变3.3 街廓尺度的演变4道路交通的演变4.1 邻里单位4.2 北京市道路交通现状 4.3 北京市城市交通发展现状4.4 北京公共交通发展4.5 北京轨道交通5产权地块的演变5.1 北京在封建时期的产权地块 5.2 北京在计划经济时期的产权地块5.3 北京在现代新区模

2、式下的产权地块参考文献1绪论1.1北京概述1.1.1北京简介北京(Beijing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直辖市和国家中心城市,是中 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国经济的决策和管理中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 政府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办公所在地。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背靠燕山,有永定河流经老城西南,毗邻天津市 和河北省。北京下辖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门 头沟区、房山区、大兴区、通州区、顺义区、昌平区、平谷区、怀柔区、密云县、 延庆县等16个区县。201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 2114.8万人。北京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拥有 6项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拥有文化遗产 项目数

3、最多的城市,是一座有着三千余年建城历史、 八百六十余年建都史的历史 文化名城,拥有众多历史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1.1.2地理环境北京位于东经115.7 -117.4 ,北纬39.4 -41.6。,中心位于北纬39 54 20,东经116 25 29,总面积16410.54平方公里。位于华北平原北 部,毗邻渤海湾,上靠辽东半岛,下临山东半岛。北京与天津相邻,并与天津一 起被河北省环绕。西部是太行山山脉余脉的西山,北部是燕山山脉的军都山,两山在南口关沟 相交,形成一个向东南展开的半圆形大山弯,人们称之为“北京弯”,它所围绕 的小平原即为北京小平原。诚如古人所言:“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 北

4、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北京市平均海拔43.5米。北京平原的海拔高度在2060米,山地一般海拔10001500米。北京的地形西北高,东南低。西部为西山属太行山脉;北部和东北部为军都 山属燕山山脉。最高的山峰为京西门头沟区的东灵山。最低的地面为通州区东南边界。1.2新老地图城市空间形态整体对比图11.2.1民国时期北京空间形态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一一“辛亥革命”爆发;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 孙中山建立了中华民国12月30日,孙中山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将政府 设置于南京“辛亥革命”之后,出现了军阀混战的局面,成立了由北洋军阀集团连 续统治达十六年之久的北洋政府时期。19

5、14年,正式成立了京都市政公所,朱启 铃兼任督办他们在最能代表北京城破败的地区发动了公共工程运动,改造城门、城墙;开放京城名胜为公众活动空间;京奉、京汉、京张等京都环城铁路的修建, 也初步确立了北京的交通枢纽地位;此外,还发展了香厂新市区。许多公共工程开始 建设,有轨电车公司、自 来水公司和电灯公司这 三大公用事业企业得到 了发展市政公所改建 城门和街道,缓解了城 市的交通拥挤问题,促 进了商业的繁荣政府 还将皇家花园开辟为市 民公园。主要表现如下: 1.新市区建设的尝试 北洋政府曾在北京做过 一定规模的市政建设。 1914年前后在宣武门外万明路建造了一个“新市区”,区内铺设了十字交叉的柏油干

6、道,道边植树,十字 路口为圆形广场,周围有两层的砖木建筑,上为住宅,下作商店,并布置了娱乐性 建筑“新世界”,和医院!旅馆及北京最早的里弄建筑,其南部还有一些方格网形 的街道“这些是北京外城一个很特殊的地段”在民国初期,在城市的局部地段,像香厂等地,市政府也进行了早期的城市开发的尝试,颁布了土地开发法租借权利法、标租香厂地亩规则、香厂地亩转租注册规则等重要法 规,首次运用国家征地权的概念,通过支付补偿金的方式征得私人土地。2 环城铁路修建北京环城铁路于 1914 年市政公所成立后统筹规划 ;1915( 民国四年 )6 月, 环 城铁路开工 ,12 月 24 日竣工,1916 年正式通车环城铁路

7、由西直门起 , 经德胜、安 定、东直、朝阳四门 ,直达正阳门环城铁路与京张铁路、 京奉铁路接轨 ,东站成为 京张铁路起始站环城铁路的修建 , 完善了城市交通网络 , 给人员出行及货物运输 提供了便捷的途径。3. 公共交通线路开通运营1918 年全市己展修道路 121条。 1919 年后北京还陆续开辟了至高丽营、通 县、三河、玉田、丰润等地区的远途公共汽车。 1920年 2 月北京航空署成立 ,1922 年开辟北京至上海航线 , 以后又陆续开辟北京至南京、 正式运营 , 以后又陆续开通 4 条公共汽车线路。 1924( 民国十三年 ), 前门至西直门的有轨电车正式通车 , 共有 十辆电车运行 ,

8、12 月 17 日, 北京市行第一条有轨电车通车典礼 ,18 日正式通车 , 自前门至西直门。对皇城的改造 ,改变了都城层层设防 , 步步为营的禁城格局 ,使 北京向现代化都市迈进了一大步。 1925( 民国十四年 ), 北京有轨电车新增五条线 路。现代交通工具的开辟和使用 , 改变了北京的城市的面貌 , 使得前门到西直门 , 前门经东长安街到东单 !东四牌楼至北新桥 , 从北新桥到地安门 , 崇文门经东单 ! 天安门到宣武门之间的到达更为便利 但是,由于有的道路本身狭窄 , 道路上要通 过电车, 还有汽车、三轮车、马车、行人等 ,使得道路拥挤。但是 , 公共交通的运 营, 使得北京向近代化都

9、市迈进了一大步。4. 正阳门的改造同时, 京汉铁路、京奉铁路进入城内 , 东车站和西车站先后在正阳门西侧和东 侧建成 , 使正阳门地区成为北京内外交融的主要门户 , 也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和街 市的繁荣 , 随之也带来了交通量的剧增。 正阳门是明清两代内城的正门 , 坐落于中 轴线上, 北面即为中华门。正阳门与南面的箭楼由环形月墙相连 , 围合成瓮城 正 阳门专供皇帝通行 ,平时不得开启 , 官民出人须绕经瓮城东西两侧的门洞。在朱启铃的建议和督办下 ,1915 年 6 月 16 日, 正阳门改建工程开工 ,12 月 29 日竣工。由德国建筑师罗思凯格尔主持设计 ,拆除了正阳门外月城 , 于正阳门左

10、右 开两个侧门 , 打通了京城的东西中轴线。箭楼上增加了西洋样式的窗洞券套和端 墙装饰 正阳门的改造使得京奉铁路和京汉铁路将铁轨延伸至瓮城底下。5. 皇城的改造帝都北京是封建帝王权力的空间和物质象征。封建帝王居住的紫禁城, 金碧辉煌, 位于北京城中心。北京内城以紫禁城、皇城为中心 , 体现封建专制对社会 秩序的安排。北京是一个先有计划然后建造的城 ( 当然, 计划所实现的都曾经因各 时代的需要屡次修正 , 而不断地发展的 ) 。那宏伟而庄严的布局 ,在处理空间和分 配重点上创造出卓越的风格 , 同时也安排了合理而有秩序的街道系统 , 而不仅在 它内部许多个别建筑物的丰富的历史意义与艺术的表现。

11、辛亥革命以前 ,北京的皇城市禁地 , 平民绝对不许穿行 , 东西城之间的交通 只能经由地安门以北及前门以南绕行。 1913年,在市政公所的主持下 , 打通天安 71前的东西大道 ,继而开辟南北池子和南长街两条贯通南北的大道 , 紫禁城外朝 开辟为“故宫博物院” (到 1925年紫禁城全部开放 ), 拆除大清门内的千步廊 ,拆 除神武门外的北上门和东、西角门 , 又拆除北海前东、西三座门 ,打通了朝阳 71 至阜成门间道路 , 先后开辟南池子、南河沿、南长街等处的皇城便门。拆除皇城 北墙辟为大道 ,缩短了东直门至西直门间距离 , 从而打通了紫禁城南北和东西的 交通, 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由此正

12、阳门、棋盘街、东、西交民巷至天安门间 全部开放。1918 年,辟南北新华街 ,1921 年拆毁了德胜门的城楼 , 将其箭楼辟为小型博 物馆;至 1922年前,东、西、北三面全部拆完 ,只余地安、西安二门。 1926年开 辟化石桥城门 (即和平门)使南北新华街连成一线。 1927 年,拆除宣武门 !朝阳门 城楼南面皇城墙在打通南长街 ! 南池子后辟出两处券门通道 , 南河沿填平后又拆 出一处通道路口。至 30年代初, 内城东、西、南、北城之间的交通全部贯通。市 内的泄水沟渠 , 如东交民巷玉河、大明壕等均改造为暗沟 ,形成街道 , 上面铺设了 马路,种植了树木,方便了交通,改善了环境。总之 ,这

13、些城市改造 ,诸如让铁路穿 越城墙,在旧城内设车站 ;拆除皇城城墙 ; 打通阻碍道路的城墙 ;拆除妨碍交通的 瓮城; 连通旧城内的主要城市干道等 ,表明了铁路、机动车道等近代城市要素的出 现, 满足了社会的需要 ,改变了旧有的秩序。6. 公共活动场所等市民公园增加1911 年 10月10日,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 ;12 月 30日,孙中山当 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在 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 ,民主、共和的思想逐步深入 人心,原来的封建帝王的宫殿开放成了人民的博物馆、公园。 1912年3月10日,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大总统;陆军部、海军部大楼改设总统府和国务院;中南海成为 总统府后,海晏堂

14、改名“居仁堂”,中海“宝月楼”改为总统府正门,名“新华门”, 门前拆去一段城墙,新建八字影壁与门相接,楼下改为车道,楼后添建影壁;紫禁 城外朝开辟为“故宫博物院”(到1925年紫禁城全部开放);拆除皇城东西侧部分 建筑,拆除大清门内东!西千步廊及东!西三座门两侧宫墙,打通天街,东、西城得 以贯通,由此正阳门、棋盘街、东、西交民巷至天安门间全部开放。辛亥革命之 后,出现了军阀混战的局面,成立了由北洋军阀集团连续统治达十六年之久的北 洋政府时期。1913年开放皇宫文华、武英二殿,并于武英殿前院建德国式洋楼一 座。1914 年,正式成立了“京都市政公所”,朱启铃兼任督办。10月10日,开辟 社樱坛为

15、中央公园,改造了正阳门瓮城,先农坛改为城南公园,以后天坛、北海、 颐和园等也先后改为公共园林,并将紫禁城南部外廷的武英殿等开辟为古物陈列 所,陈列着沈阳故宫和承德避暑山庄的珍宝文物。1915年,皇宫乾清门以前部分(前朝)开放,作为博物馆,6月,拆除先农坛北外墙,辟“城南公园”;风景名胜向 社会开放的思想渐渐深入人心。此后的10余年间,京袋其余名胜逐步成为公共游 览场所。朱启铃建议应该顺应民意,开放名胜,按时开闭,定章程加以制约,他向袁 世凯呈交5请开放京歌名胜酌订章程缮单请示 6又定5京歌游览场所章程610 条。1918(民国七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24年后,故宫、北海等 处陆续开放,成立了故宫博物院。1922年先农坛(城南公园)外坛北部出售,成为 街市民居;香山静宜园内建起了饭店别墅等新式建筑。 天安门广场的开放,中央公 园的开辟,成为近代都市市民的公共空间。公共空间不仅为人民大众提供文化娱 乐场所,而且为市民提供政治活动的场所,民众以群众集会的方式,表达对民主政 治理念的执著追求。天安门广场和中央公园等社会公共领域的开发,为民众参与近代中国的政治变革提供了公共空间,成为群众参与政治运动的场所,推动了近 代中国政治革命的进程。7. 新式的教育空间的出现清末北京兴建了新的学校,传播近代文化教育其中,京师大学堂就是近代建 立的第一座高等学府,创立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