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公倍数》小学五年级数学说课稿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736581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小公倍数》小学五年级数学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最小公倍数》小学五年级数学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最小公倍数》小学五年级数学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最小公倍数》小学五年级数学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最小公倍数》小学五年级数学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小公倍数》小学五年级数学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小公倍数》小学五年级数学说课稿(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小公倍数小学五年级数学说课稿最小公倍数小学五年级数学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 8890 页的最小公倍数一课。最小公倍数是在学生掌握了倍数、因数和公因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为了以后学习通分做准备。在生活实际中也存在它自身的的意义和作用,这节课是一节以概念为本的教学。教材的编写意图是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建立概念 ;用自己想 到的方法尝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体现算法的多样化。二、学情分析:在不同的学校、班级进行前测,直接让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用模拟的小长方形墙砖铺成正方形。在动手操作中,由于受密铺的影响,横拼竖摆,不但耗时过长,而且很难有效的

2、构建公倍数内在的结构关系。因此在设计操作环节时,我搭建“脚手架”。通过构建公倍数内在的结构关系和构建公倍数体系两个环节进行有效教学。成功搭建起 教学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的桥梁。三、教学目标:(1)建立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会用集合图表示。掌握求 100 以内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2)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建立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 / 9(3)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思考问题。积极参与到对数学问题的探究活动中。真真切切地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和价值。 教学重点:建立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教学难点:掌握求 100 以内

3、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四、教学准备:游戏卡片一套,模拟墙壁的平面图、模拟长方形墙砖多套,作业 纸多张和多媒体课件一套。五、教法和学法:加点理念课堂上我采用尝试教学法和启发教学法。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合作交流等方法进行 学习。六、教学过程:这节课我按照下面五个环节进行教学:初步感知,建立表象 ;动手操作,建立概念 ;自主探究,归纳方法 ;实际应用,回归生活 ;全课 总结,延伸课外。(一)、初步感知,建立表象。首先我从游戏中引入,我把枯燥的倍数复习设计成“抢倍数的游 戏”。让学生初步感悟公倍数。(预设 5-6 分钟)具体操作:首先我手里拿着数字卡片,给学生说,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

4、一个风靡我们全班的游戏抢倍数游戏。面对全体同学讲一下规则:找两个同学上来,一个负责抢 3 的倍数,一个负责抢 2 的倍数。老师把卡2 / 9片放到黑板上,过了抢的时间老师会把卡片收起来。最后抢的多的同 学获胜。然后把全班分成两大组,要求每组快速派一名代表上来。当两名 学生上台进行游戏,其他学生做裁判共同参与。接下来游戏,当第 7 张卡片出来的时候,两个同学会同时抢 6 这个数字。如果没有出现抢的局面。我会再出示 12 这个数字。学生很容易发现并说出:数字 6 是决定游戏胜负的.关键,因为 6 既是 2 的 倍数,又是 3 的倍数。紧跟着追问:“为什么都来抢 6 这张卡片”。先让这两个代表说 说

5、,再让其他同学说说。然后揭示出公倍数的概念。6 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3 的倍数,也就是说 6 是 3 和 2 公有的倍数,我们把 6 叫做 3 和 2 的公倍数.(板书公 倍数及概念。)引导学生想想:那你还知道哪个数是 3 和 2 的公倍数?学生答出 12、18、24 等数,并用这些数完整的表述出公倍数的概 念。及时表扬说的对,说的完整的同学。多让几个同学说说,并让同 桌说说,强化公倍数的概念。【设计理念:布鲁纳说过:“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整的结构把他们连在一起,那是多半会遗忘的知识。”学习一个概念,需要组织起适当的认知结构,并使之成为内部知识网络的一部分。所以复习倍数的知识是理解公倍数、

6、最小公倍数意义的关键。为了创设学生乐学3 / 9的氛围,让学生从无意识的玩到有意识的关注 6 是 3 和 2 的公倍数, 建立公倍数的概念。体现了认知的由浅入深的过程。】(二)、动手操作,建立概念。这一大环节是深刻理解公倍数,建立最小公倍数的重点内容,为 此我分两个层次进行教学。(1)固定的正方形边长,选择长方形墙砖。(预设 6-7 分)首先在前面通过游戏感悟公倍数的基础上,过渡到生活中。让学 生体验公倍数能在生活中帮我们做什么。(出示生活情境,课件显示。)当学生明白题意后,要求学生利用模拟的长方形墙砖和墙壁正方 形平面图,分小组活动进行动手操作。学生通过摆一摆,画一画,得到不同 的方案。然后

7、让学生汇报想法,谁来说说:你们小组选择的是长几分米, 宽几分米的墙砖,怎样铺的?在汇报方案时,学生都会选择长 3 分米,宽 2 分米的墙砖。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适时进行追问:“正方形墙面墙壁的边长所用墙 砖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让学生自主发现:按照要求进行,所铺成的正方形边长必须是小 长方形长和宽的公倍数这一结论。这个时候多让几个学生说说这一结论。其次我再追问:“大家为什么都不选择长 5 分米,宽 3 分米的墙4 / 9砖?”学生很容易答出,因为 12 不是 5 和 3 的公倍数。最后我作课堂小结:“看来所铺正方形墙壁的边长必须是长方形 墙砖长 3 分米,宽 2 分米的公倍数。”【设计意图:

8、这一环节搭建的“脚手架”过程,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公倍数的意义,这样由实际生活抽象出概念,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也有利揭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 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概念的现实意义。】(2)用固定的长方形墙砖,铺多个的正方形。(预设 6-7 分)从上个环节直接过渡到问题中。“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动手操作,获得很有价值的发现。(课件出示情境)用这种长 3 分米宽 2 分米的长方形墙砖,整块整块的铺,还可以铺成边长是多少分米的正方 形?”然后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当有的同学有想法后,请同学们拿出表 格,填写完整。让学生填出表格,空间想象能力好的学生能直接想到这些正方形的边长都是 2

9、 和 3 的公倍数,想象不出来的,允许动手摆一摆,画一 画。其次把两个同学的表格用实物投影仪打出。让学生交流这样填的 想法。学生有可能答出:发现这些正方形的边长必须是所铺长方形墙砖长和宽的公倍数。及时表扬:“你能用今天所学的公倍数知识解决问5 / 9题,这了不起”还可能发现:其他公倍数都是 6 的倍数;最小的公倍数;公倍数是 有很多个如果没有学生说出来,及时追问:“察这些公倍数,最小的是几?” 学生很容易说出 6 是公倍数中最小的。揭示出:6 是最小的公倍数。叫做 3 和 2 的最小公倍数。(板书:最小)及时强化最小公倍数的概念。让多个学生说说 6 是 3 和 2 的什么 数?同桌也互相说说。

10、再次追问:3 和 2 有没有最大的公倍数?这些公倍数能写完吗?让 学生说出公倍数是无限的。【设计意图:怎样能让学生深刻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学生构建数学概念的过程,决不能是简单“告知”的过程,以概念为本的学习需要经历一些经验性的活动过程。通过学生亲自操作和体验,在一种富有生命活力的再创造过程中,主动建立概 念。完成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3)用集合圈表示倍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预设 4-5 分)首先让学生用数学上的集合圈的形式表示 3 的倍数和 2 的倍数。并把 3 和 2 的公倍数画出来。(课件出示两个空白的集合圈)。学生写 完后,汇报结果。同时课件显示出答案。然后利

11、用课件使集合圈重叠一部分。给学生问题:如果这两个集合圈这样放在一起,该怎样填呢?(课件出示空白的交叉的集合圈)6 / 9让学生思考、交流。明白各部分填什么,怎样填。让学生在作业 纸上完成后汇报结果。(课件出示答案)并让学生说说 3 和 2 的公倍数 和最小公倍数,再次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设计意图:根据弗赖登塔尔“数学是一项人类活动”的观点,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开始,从生活中的问题到数学问题,从具体到抽象概念,从特殊关系到一般规则,逐步通过学生自己的发现去学习数学。 进行集合思想和极限思想的渗透。感受数学化的简洁美。】(三)、自主探究,归纳方法。(预设 7-8 分钟)这一环节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出

12、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直接出示问题:那给你两个数 6 和 8,怎样求这两个数的最小公 倍数。(板书:怎样求 6 和 8 的最小公倍数。)这时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当学生有了想法后,让学生拿出 作业纸,把过程写出来。然后让学生小组可以互相交流一下。接下来让学生进行汇报。 (找几个不同的方法,用实物投影仪展 示出来。)在展示过程中,让学生交流、争辩,在交流各种方法的同时,可能发现:两个数相乘方法和倍数关系时找最大数的局限性。认识到列 举法的普遍性。在学生交流各自的方法后。我会说:老师非常欣赏大家的方法。 我这也7 / 9有个方法。我们可以把这些数在有方向的直线上表示出来。上面表示 6 的倍

13、数,下面表示 8 的倍数。所圈重叠的线段是 6 和 8 的公倍 数。(教材中出现了数轴上表示倍数的方法,考虑到学生想不到这种 方法,我参与活动中,最后展示这种图形结合的方法。)【设计理念:探究学习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获得能力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渗透数学归纳思想,体现 方法的多样化,个性化。】(四)、实际应用,回归生活。(预设 3-4 分钟)做一个课堂小结,转到学生解决问题中。“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认识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掌握了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相信大家一定有很深的收获。让我们带着收获进行下面的练习。

14、相信你 一定没有问题。”课件出示一道生活情境题)2、学生交流汇报得出:全班可能有 48 人或 24 人,最少为 24 人。【教学理念:数学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应当是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学生得到抽象化的数学知识之后,应及时把它们应用到新的现 实问题中去。】(五)、全课总结,延伸课外。(预设 3 分钟)告诉学生在天文学中也有最小公倍数的知识,让学生边听边看屏 幕:8 / 9(随着音乐的响起,播放图片。)。我朗诵:中国人对日食现象的记载,已有将近四千年的历史。在汉代就发现日食出现具有一定的周期。月球从月初到下一次月初是一个朔望月,平均约长 30 天。太阳从月球轨道的升交点再回到升交点是一交点年,平均约长 347 天。朔望月与交点年的最小公倍数就和日 食的周期有关。课堂结语:“奇妙吧 !如果大家还想继续了解,回去可以上网查 找一下相关的资料。让我们带着收获,下课!”【教学理念: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利用收集到的生活资料,开发出更多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整体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真正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学生是带着问号走进课堂,又将带着问号走出课堂 ?这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