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大厦安防系统方案1智能大厦保安监控系统的概念11保安监控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7364798 上传时间:2024-01-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能大厦安防系统方案1智能大厦保安监控系统的概念11保安监控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智能大厦安防系统方案1智能大厦保安监控系统的概念11保安监控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智能大厦安防系统方案1智能大厦保安监控系统的概念11保安监控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智能大厦安防系统方案1智能大厦保安监控系统的概念11保安监控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智能大厦安防系统方案1智能大厦保安监控系统的概念11保安监控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智能大厦安防系统方案1智能大厦保安监控系统的概念11保安监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大厦安防系统方案1智能大厦保安监控系统的概念11保安监控(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智能大厦安防系统方案1 、智能大厦保安监控系统的概念1.1保安监控系统的作用 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国内是新建了一批批适合信息社会需要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特点的智能大厦拔地而起。为了防止各种偷盗和暴力事件的发生和危害,确保大厦的安全,生命和财产不受损害,智能保安系统的设置是必要的。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犯罪手段对保安系统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对钱、财物、人身安全的保护是一方面,而对储存在计算机里的大量的重要文件、数据,更需要保护。在一个智能化大厦内,不仅对外部人员要防范,对内部人员也需要加强管理;对某些重要的地点、物品,以及重要的人物也需要特殊

2、的保护。因此,对现代化的大厦,需要设置多层次、立体化的保安系统。1.2保安监控系统的等级 1.2.1确定防护等级 (1)相关规范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和要求GA/T75一94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74一94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根据上述规范,结合安全防范的风险状况和工程实际情况,从而综合确定安全系统达到的防护等级。 (2)安全技防系统的种类 (2)周界报警系统; 玻璃破碎报警装置组成的大厦外墙的警戒系统; 电视监控系统(图像复核系统); 入侵移动探测报警系统; 音频监听系统(声音复核系统); 强光照明系统; (3)安全防范等级及主要配置(按四级划分) A.

3、四级防护安全防范系统 营业场所(指银行)的门、窗应设开关式报警装置(如门磁开关); 设置手动或脚踏式紧急报警装置和联动警铃; 报警信号应送保安值班室及附近公安机关。 B.三级防护安全防范系统 与四级防范系统装置相同; 设置空间立体防范系统:设空间(室内与走廊)入侵探测器; 中心控制设备具有监昕复核(录音)功能,记录报警发生的时间、士也点; 对营业室、主通道设电视监控 报警系统与公安报警台联网。 C.二级防护安全防范系统 与三级防范系统装置相同; 电视监控设备具有自动、手动切换功能,多画面显示功能; 对于实行柜员制的营业场所,应设一对一的摄录像装置; 密码控制由专人操作报警系统的启停、布防、撤防

4、、旁路、复位等; 控制中心设备具有有线、无线及其互转换功能,保证报警信号准确且送往有关接警部门; 有条件的营业场所设人口控制系统,实行信息卡出入(门禁系统)。 D.一级防护安全防范系统 所选探测器应有两种及以上不同探测技术组成的入侵探测系统; 营业场所营业期长时录像。遇突发事件时,应自动启动照明、录音、录像;统); 设出入口控制系统,通过信息卡对主要分区的人员分级、分档管理; 中央控制室应能在接受报警信号同时立即识别部位、,性质(抢劫、盗窃、火灾、故障等),且在屏幕上显示、打印、记录、 存储报警时间、地点、性质及处置预案; 其余与二级防范系统相同。 1.2.2保安监控系统的层次 (1)外部入侵

5、保护:此部分是预防外部无关人员侵入,需相应设置周界、门窗、通道、出入口等的报警、复核等处置措施,防罪犯于区域之外。 (2)区域保护:此道防线是探测非法入侵此区域者,把信息送往监控中心,中心作出处理。 (3)目标保护:这道防线是对特定目标的保护,如保险柜及重要房间。2 保安系统的结构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再不仅仅是加锁、站岗、放哨等的传统防范设施。锁无论怎么坚固总可以被打开,精神抖擞的哨兵也有打盹儿的时候。在今天,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现代控制技术和现代图形显示技术(即4C技术)制造出智能防盗保安系统,各子系统独立发挥其功能,同时子系统间又集成为一个防范统二体,从而确保大厦的安全,营造

6、一个极好的工作、生活环境。2.1出入口控制 2.1.1 控制原理 所谓的出入口控制就是对出人口的管理,该系统控制各类人员的出人以及他们在相关区域的行动,通常被称作门禁系统。其控制的原理是:按照人的活动范围,预先制作出各种层次的卡,或预定密码。在相关的大门出入口、金库门、档案室门、电梯门等处安装磁卡识别器或密码键盘,用户持有效卡或密码方能通过或进入。由读卡机阅读卡片密码,经解码后送控制器判断,如符合,门锁被开启,否则报警。 2.1.2持卡方式的特点 (1)卡的密码可随时从系统中取消,不怕丢失,不怕带走。 (2)卡的密码带有时间性,可预先设定有效时段。 (3)持卡人在所有出入口的活动都被计算机记录

7、在案,可随时打印、分析。 (4)节省管理人员。使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在控制室就可以控制全部出入口。这样,不仅提高效益,节省人力,也避免了人为的失误、提高了保安效果。 2.1.3门禁系统的种类 有光学卡、磁矩阵卡、磁码卡、条码卡、红外线卡、铁码卡、感应式卡,以及生物辨别系统,如指纹机、掌纹机、视网膜辨识机、声音辨识机等等。从接触卡到非接触卡,从l00mm到几千mm的感应卡均被广泛采用。 上述各种卡对应着各种门禁机,门禁机主要有联网型和非联网型(独立型)。有单门门禁机,也有双门及四门、八门的门禁机。这使得门禁的应用非常灵活。配合门禁机还有门磁开关和按钮等。 若干门禁机与门禁系统的从门控制器与主门控制

8、器相连。门禁机和门控制器内部由计算机控制,门禁机所需电源常为DC12V,由门控制器提供,一般在控制器附近都设有电源AC220V50Hz/DC12V。 2.1.4门禁系统设置部位 对于综合性智能大厦而言,设置部位大致有:各重要办公室、金库、银行营业室、中央控制室、各通信、弱电机房等。2.2防盗报警系统2.2.1 防盗报警器的作用 防盗报警系统就是用探测器对建筑物内外重点区域、重要地点布防,在探测到非法入侵者时,信号传输到报警控制器:声光报警,显示地址,有关值班人员接到报警后,根据情况采取措施,以控制事态的发展。防盗报警系统除上述报警功能外,尚有联动功能。诸如:开启报警现场灯光(含红外灯)、联动音

9、视频矩阵控制器、开启报警现场摄像机进行严视,电视矩阵控制器一系列联控:使监视器显示图像、录像机录像、多媒体控制器自动或人工操作等等这一切都可对报警现场进行声音、图像等进行复核,从而确定报警的性质(非法入侵、火灾、故障等),以采取有效措施。2.2.2防盗报警系统的构成 智能建筑的防盗报警系统,负责建筑内各个点、线、面和区域的侦测任务。它一般由探测器、区域控制器和报警控制中心三部分组成。 (1)探测器 探测器负责探测人员的非法入侵,有异常情况发出声光报警,同时向区域报警器发送信息。 开关:开关是基本、简单、经济而有效的探测器。常用的有:微动开关、磁簧开关两种。线路连接分常开、常闭二种。开关的闭合或

10、开断,使电路导通启动警报。 光束遮断式探测器:目前用得较多得是红外对射式,它由红外线发射器和接收器组成。当罪犯跨越门窗或其它防护区时,遮断红外光而弓|发报警。为确保此类探测器的准确需配置频率和相位鉴别电路。 热感式红外探测器:也称被动式立体红外线探测器。它是利用人体温度来进行探测的。众所周知,任何物体,因表面温度不同,会发出强弱不等的红外线,即辐射出的红外线波长不同。人体所辐射波长约10m,这一特性被用来制造热感式红外探测器。其中焦电式具有最佳的灵敏度和响应速度。故目前用得较普遍。其上设有715问n波长的带通滤波器。以屏蔽非人体红外波,确保报警准确。 微波物体移动探测器:利用微波设备对移动物体

11、(含人)发射和反射频差的多谱勒效应,即可探测出人的入侵。 超声波物体移动探测器:与微波移动探测器类似,但波长有差别,超声波频率常在20KHz以上。 侦光式移动探测器:必须在有光线的环境中才能使用,其原理是利用二个光电池组成差动探测装置,能探测出周围光线的微量变化。 玻璃破碎探测器:它是利用压电式拾音器,装在面对玻璃面的位置,它对玻璃高频声有效检测、报警,已广泛用于门窗防护上。 还有其它一些类型探测器,此处从略。 (2)区域报警器 通常一台区域报警器能容纳8个回路的输入信号,经处理,信号送往电视监控系统的视频矩阵切换控制器,以实现联动控制。在一般的系统中,区域报警器8台,即64个回路,当多于64

12、个回路时,需改用微机控制的报警系统。 (3)报警控制中心 报警控制中心,通常和电视监控中心合设。其功能是通过控制键盘查看系统工作情况,突发事件的报警可在监视屏上自动弹出报警部位,并记录时间和地址。目前,部份产品在中心设报警输入卡,容量为128路/块,根据需要可增高至2048个点。报警插入卡与C C T V控制器的连接是RS232口。2.3闭路电视监视系统 在保安系统中越来越多的应用电视监控系统。它使管理人员在控制室便能看到大厦内外重要地点情况,给保安系统提供视觉效果,为消防、楼内各机电设备的运行及人员活动提供了监视手段。2.3.1闭路电视监视系统的基本结构 依功能基本结构可分为:摄像、传输、控

13、制和显示与记录四部分。 (1)摄像机 摄像机是监视系统的重要部件。而大量采用电荷稠合式CCD(charge一cowpled device)摄像机。摄像机色彩有黑白与彩色之分。根据用途和经济状况选取其一。摄像机的靶面大小用1/3、1/2、2/3寸来表示。在选镜头时要注意配合二者的尺寸。 摄像机有PAL、NTSCK和SECAM三大制式,中国选用PAL制式。选取摄像机时,还需考虑照度要求,如需要可选取红外灯饰。 (2)镜头 设计中镜头的选择同摄像机的选择是同等重要的。选择镜头的依据是观察的视野和亮度变化的范围,同时兼顾CCD摄像机的尺寸,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视野决定用定焦距还是变焦距的镜头,定焦距取多

14、大焦距,变焦距选择什么范围,亮度的变化决定是否使用自动光圈镜头。 清晰度:是镜头的重要指标。想成像清晰,则分辩率要高,即在单位长度上能分辨的黑白条纹数大,一般用公式求得: N=180/h N-镜头分辨率(对线/厘米) h-画幅格式的高度(厘米) 通常1/2画幅4.8x6.4(mm2)N=38对线/mm h=4.8mm 1/3画幅3.6x4.8(mm2)N=50对线/mm h=3.6mm 镜头的尺寸:目前有1、2/3、1/2、1/3和1/4寸等。一般镜头与摄像机同尺寸或镜头尺寸大于摄像机尺寸。 焦距:镜头的焦距和摄像机靶面大小决定了视角。靶面(摄像机靶面)一定,焦距短,则视野大,焦距大,则视野小

15、。用wh分别表示CCD靶面的宽度、高度,f为镜头的焦距,那么可求得视角值。 Qh=2tan-l(w/2f)(0)水平视角 Qv=2tan-l(h/2f)(0)垂直视角 光通量F:光通量指示光线入镜头的多少,是焦距与通光孔径的比值F=f/F光通量(无量纲);f一焦距(mm);-通光孔径(mm),镜头规格中常标注最大F值,如6m m/F1.4,此镜头通光孔径为4.29mm。光线变化较大场合(如室外)需自动光圈镜头。 总之影响摄像效果的有六大因素:被摄物尺寸、被摄物细尺寸、被摄物与摄像机镜头的距离、摄像镜头的焦距、光学接收器的尺寸(靶尺寸)、镜头及摄像系统的分辨率。设计中要综合考虑。 (3)信号传输 视频信号的传输:传输方式有一般同轴电缆、平衡对电缆、电缆电视同轴电缆、光缆、电话线等,国产SY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