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元夕解读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7360616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玉案元夕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青玉案元夕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青玉案元夕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青玉案元夕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青玉案元夕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玉案元夕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玉案元夕解读(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辛弃疾第一部分:诗人简介:辛弃疾,生于 1140 年 5 月 28 日,卒于 1207 年 10 月 3 日,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 )人。中国南宋 豪放派 词人 ,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 合称“苏辛 ”,与李清照并称 “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 ,少年抗金归宋 ,曾任江西安抚使 、福建安抚使等职 。追赠少师 ,谥忠敏。现存词 600 多首 。他词的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著名词作 水调歌头 带湖吾甚爱 、摸鱼儿 更能消几番风雨 、满江红 家住江南、沁园春 杯汝来前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等。著有美芹十论 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 。由于与当

2、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 ,退隐山居 ,公元 1207 年秋季,辛弃疾逝世 ,年 68 岁 。第二部分 :青玉案 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青玉案 :词牌名 。“案”读 wan ,第三声,与“碗 ”同音。元夕 :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元宵节 ,又称元夕或元夜 。东风夜放花千树 :形容元宵夜花灯繁多。花千树 ,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 。星如雨 :指焰火纷纷 ,乱落如雨 。星,指焰火,形容满天的烟花 。宝马雕车 :豪华的马车 。凤箫浮

3、动 :指笙、箫等乐器演奏 。凤箫,箫的美称 。玉壶:比喻明月 。亦可解释为指灯 。鱼龙舞:指舞动鱼形 、龙形的彩灯 ,如鱼龙闹海一样 。蛾儿雪柳黄金缕 :写元夕的妇女装饰 。蛾儿、雪柳、黄金缕,皆古代妇女元宵节时头上佩戴的各种装饰品。这里指盛装的妇女 。盈盈:声音轻盈悦耳 ,亦指仪态娇美的样子 。暗香:本指花香 ,此指女性们身上散发出来的香气。他:泛指第三人称 ,古时就包括 “她”。千百度:千百遍 。蓦然:突然,猛然 。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 。译文: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 ,乱落如雨 。 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 。 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

4、。美人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 ,身上香气飘洒 。 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 ,猛然一回头 ,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文中所写的 “那人 ”指的是辛弃疾本人 ,作者借 “那人 ”寓意自己 郁郁不得志 ,与其说是追求情人 ,不如说是独自幽怜 、伤心人别有怀抱的自白 ,渴望能够施展其才华 (当时作者被迫退职于江西),寄托着作者政治失意后 ,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 。关于辛弃疾 青玉案 元夕这首词的主旨 ,历来有争议 。有人认为它是一首爱情词 ,表达作者追慕的是一位超凡脱俗的美丽女子;也有人认为它是一首寄托词,正如梁启超所言 “自怜幽独 ,伤心人别有怀抱 ”,那“人

5、”是作者自我的写照。其实,这两种说法 ,并不矛盾 ,即便是寄托词 ,它也是用爱情来比兴 ,以此来展现词人的 “怀抱 ”的。韵脚:(平)平(仄)仄平平仄 (韵)。仄(仄)仄、平平仄 (韵)。(仄)仄(平)平平仄仄(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仄 (韵)。(平)平(仄)仄平平仄 (韵)。 (仄)仄平平仄平仄 (韵)。(仄)仄(平)平平仄仄 (韵。)(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仄(韵)。赏析:本首词主要写元宵节 。上篇主要渲染了元宵节车水马龙,欢歌笑语的热闹气氛 。“东风夜放花千树 ”写的是元宵节的灯 ,把灯比作花 ,写出灯的灿烂 。“千

6、树 ”又说明灯的数量多 。“更吹落,星如雨 ”写出烟火起起落落如星一般。“宝马雕车 ”写马车华美 ,“香满路 ”写出游人如织 ,暗示上街的女子多 ,“一夜 ”则为下文做了铺垫 ,写出作者寻找 “那人 ”费尽心机 ,前后呼应 。下篇则主要描写作者在游人寻找一位自甘寂寞的孤高女子,“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承接了上文 ,将描写对象转移到盛装出行的女子身上。但是这些人中却没有作者所寻找的人,一句 “众里寻他千百度 ”生动的写出作者的失望,而笔锋一转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借着所寻找之人的孤高表达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志向。写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 1174 年 。当时强敌压境

7、,国势日渐衰弱 ,而南宋统治阶级却不理朝政,沉迷于歌舞中 ,洞察形势的作者辛弃疾满腔哀伤怨恨的写了这首词,而当时政治上失意的作者也在这首词中寄托了他自己的感受。这首词中 “那人 ”的形象就是他本人的写照,写这首词的时候 ,辛弃疾时年四十 ,被迫退休在江西已经好几年了 ,词中 “灯火阑珊处 ”大概就是作者在政治上被人排斥的境地的写照。第四部分 :关于辛弃疾的文章 。( 关于青玉案元夕)写上元灯节的词 ,不计其数 ,稼轩(辛弃疾 )的这一首 ,却谁也不能视为可有可无 ,即此亦可谓豪杰了 。 然究其实际 ,上篇也不过渲染那一片热闹景况,并无特异独出之处。看他写火树 ,固定的灯彩也 。写“星雨 ”,流

8、动的烟火也。若说好 ,就好在想象 :是东风还未催开百花,却先吹放了元宵的火树银花。它不但吹开地上的灯花,而且还又从天上吹落了如雨的彩星 燃放烟火 ,先冲上云霄 ,复自空而落 ,真似陨星雨 。 然后写车马 ,写鼓乐 ,写灯月交辉的人间仙境 “玉壶 ”,写那民间艺人们的载歌载舞、鱼龙曼衍的 “社火 ”百戏 ,好不繁华热闹 ,令人目不暇接 。其间 “宝 ”也 ,“雕 ”也 ,“凤”也,“玉”也,种种丽字 ,总是为了给那灯宵的气氛来传神来写境,盖那境界本非笔墨所能传写,幸亏还有这些美好的字眼 ,聊为助意而已 。 总之,我说稼轩此词 ,前半实无独到之胜可以大书特书 。 其精彩之笔 ,全在后半始见 。后篇

9、之笔 ,置景于后 ,不复赘述了 ,专门写人 。看他先从头上写起 :这些游女们,一个个雾鬓云鬟 ,戴满了元宵特有的闹蛾儿、雪柳,这些盛妆的游女们,行走之间说笑个不停 ,纷纷走过去了 ,只有衣香犹在暗中飘散 。 这么些丽者,都非我意中关切之人 ,在百千群中只寻找一个 却总是踪影皆无 。已经是没有什么希望了 。 忽然 ,眼光一亮 ,在那一角残灯旁侧 ,分明看见了 ,是她!是她!没有错,她原来在这冷落的地方 ,还未归去 ,似有所待 !这发现那人的一瞬间 ,是人生的精神的凝结和升华,是悲喜莫名的感激铭篆,词人却如此本领 ,竟把它变成了笔痕墨影,永志弗灭 ! 读到末幅煞拍 ,才恍然彻悟 :那上片的灯 、月

10、、烟火、笙笛、社舞、交织成的元夕欢腾 ,那下片的惹人眼花缭乱的一队队的丽人群女,原来都只是为了那一个意中之人而设,而写,倘无此人在 ,那一切又有何意义与趣味呢!多情的读者 ,至此不禁涔涔泪落。此词原不可讲 ,一讲便成画蛇 ,破坏了那万金无价的人生幸福而又辛酸的一瞬的美好境界 。然而画蛇既成 ,还思添足 :学文者莫忘留意 ,上片临末 ,已出 “一夜 ”二字 ,这是何故 ?盖早已为寻他千百度说明了多少时光的苦心痴意,所以到得下片而出 “灯火阑珊 ”,方才前早呼而后遥应 ,笔墨之细 ,文心之苦 ,至矣尽矣 。可叹世之评者动辄谓稼轩“豪放 ”,豪“放 ”,好象将他看作一个粗人壮士之流,岂不是贻误学人乎

11、 ?王静安人间词话 曾举此词 ,以为人之成大事业者 ,必皆经历三个境界 ,而稼轩此词之境界为第三即最终最高境。此特借词喻事 ,与文学赏析已无交涉,王先生早已先自表明 ,吾人可以无劳纠葛 。从词调来讲 ,青玉案十分别致 ,它原是双调 ,上下片相同 ,只上片第二句变成三字一断的叠句,跌宕生姿 。 下片则无此断叠 ,一连三个七字排句 ,可排比,可变幻,总随词人之意 ,但排句之势是一气呵成的 ,单单等到排比完了 ,才逼出煞拍的警策句 。北宋另有贺铸一首,此义正可参看 。 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对此词的赏析第五部分 :一篇诗人写的文章 。选自美芹十论之察情第二 两敌相持 ,无以得其情则疑 ,疑故易骇 ,骇而应

12、之必不能详 ;有以得其情则定,定故不可惑 ,不可惑而听彼之自扰 ,则权常在我而敌实受其弊矣。古之善用兵者 ,非能务为必胜 ,而能谋为不可胜 。 盖不可胜者乃所以徐图必胜之功也。我欲胜彼 ,彼亦志於胜 ,谁肯处其败 ?胜败之情战於中 ,而胜败之机未有所决。彼或以兵来 ,吾敢谓其非张虚声以耀我乎?彼或以兵遁 ,吾敢谓其非匿形以诱我乎?是皆未敢也 。然则如之何 ?曰:“权然后知轻重 ,度而后知长短 ”,定故也。“他人有心 ,与忖度之 ”,审故也。能定而审 ,敌情虽万里之远可定察矣。今吾藏战於守 ,未战而长为必战之待 ;寓胜於战 ,未胜而常有必胜之理 。彼诚虚声以耀我 ,我以静应而不轻动 ;彼诚匿形以诱我 ,我有素备而不可乘 ;胜败既不能为吾乱 ,则故神闲而气定矣 。然后徐以吾之心度彼之情,吾犹是彼亦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