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教案完美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7357643 上传时间:2023-09-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蜀相》教案完美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蜀相》教案完美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蜀相》教案完美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蜀相》教案完美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蜀相》教案完美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蜀相》教案完美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蜀相》教案完美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蜀相教案 蕲春四中 周长江教学目标: 一、掌握诗歌诵读的基本方法。l l 多诵读,多推敲,理解诗中的言外之意。 二、了解常见的艺术手法并运用其解读古代诗歌、体味意境。l l 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三、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l 教学重点 : 一、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掌握古诗的诵读。 二、把握诗歌的景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l 教学方法: 一、反复吟诵,细细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声韵美。 二、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讲析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l 三、点拨法。对于诗歌,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

2、歌的特点。 教学设想: 三听三读,层层深入地把握诵读;读中有品,以品带读,品读结合。l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在必修三的教材中学过咏怀古迹(其三),感受到了杜甫对王昭君的赞美之情和无尽的叹息。这首怀古诗是作者见昭君墓有感而发,那么作者游览了武侯祠后又会发出怎样的慨叹呢?今天,我们一起欣赏杜甫的蜀相。 杜甫,字子美,世称杜少陵、杜工部,自号“少陵野老”,他的一生正好赶上了安史之乱,备尝了人生坎坷的艰辛。这也使他形成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并且在他得作品中得到体现。可以说他把自己的生活状态都写进了诗歌,所以他的诗历来被称为“诗史”,而他则被称为“诗圣”。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安史之

3、乱期间作者在成都时所写的一首蜀相。 二、看注释明确此诗是杜甫游武侯祠之后所写。 问:为什么不以题成都武侯祠为题? 明确:诗主旨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同时惋惜他的壮志未酬。 三、自读本诗,体会全诗基调。 给出三个选项:慷慨激昂、感伤叹惋、怡然自得。 明确:感伤叹惋。 四、诵读指导:古人云,读书百遍,其意自现。又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A、蜀相七律诗,有八句,四联,即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B、七言句的节拍有两种方式:X X一X X一X X一X 和 X X一X X一X一X X。请同学们据此给蜀相的诗句划分节拍。 C、感情基调是感伤的、叹惋的,那我们在诵读时读得慢,低沉些,读出点感

4、伤。 五、具体分析诗句的感情,根据感情深入把握诗歌的诵读。 (一)分析颈联、尾联,具体把握感情和诵读。 1、刚才,我们通过了解诗歌的基调和格律初步把握了诗歌的诵读,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分析诗歌中最重要的内容感情,并据此更深一步的来把握诗歌的诵读。 2、诗歌中最能表现出诗人感情的是哪些诗句?是前半首还是后半首? 明确:是“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这两句诗中写了诸葛亮的哪些事? 明确:三顾茅庐,定天下计,东和孙权,北拒曹操,西取四川,开创蜀汉,济助后主,平定叛乱,六出祈山,九伐中原,出师未捷,身死五丈原。 4、该怎样来理解两句诗中包含的思想情感呢?(诗句

5、表达出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 明确:称颂,崇敬,仰慕的思想感情。 点拨:“天下计”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两朝开济”写出了诸葛亮的宏伟业绩,“老臣心”写出了诸葛亮的忠心报国。) (或者点拨:根据这些内容,你们可以怎样来形容诸葛亮?在诸葛亮前面加一些形容词该怎么加?该加褒义词还是贬义词?如:雄才大略、谋略过人、业绩宏伟、忠心报国、忠心耿耿等。) 5、诸葛亮虽然雄才大略,功业昭著,最终却没有完成自己的事业,这就不能不使人为之叹惋了。至此诗人水到渠成的写下了下面的千古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中的思想情感又是怎样的呢? 明确:深沉、叹惋、感伤的思想感情。 点拨:这句诗描述了诸

6、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这是他一生中最为感人之处。正是因为“出师未捷身先死”,才令人扼腕叹息,才“长使英雄泪满襟”。 6、诵读指导:这两句诗该怎么朗读呢? 明确:“天下计”、“老臣心”“身先死”“泪满襟”该读重。“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要读得放一点,带赞颂的语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中前句要读得稍快,带惋惜的语气,“死”字要读得沉痛;后句要读出感伤的语气,尤其是“泪满襟”三字要一字一顿,有泣而涕下的感觉。 7、个别读,集体读,听录音读,再读。 (二)、分析首联、颈联,体会情景交融的手法,把握诵读。 1、这里的“英雄”是指怎样的英雄?是成功的英雄还是失败的英雄,是指

7、成就了事业的英雄还是指壮志未酬的英雄? 明确:是指失败的英雄,所以说这句诗写出了历史上一切事业未竟的英雄人物对其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和共鸣。 (四十多年后,中唐时革新派首领王叔文在“永贞革新”失败时就曾吟诵这两句诗抒怀;几百年后,南宋抗金名将宗泽,因国事忧愤成疾,临终时也是吟诵这两句诗,三呼“渡河”而逝。这些都说明了杜甫这首诗的成功,显示了杜诗的魅力。) 2、这里的英雄有没有包括老杜自己呢? 明确:有,这英雄也包括着老杜自己。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有远大抱负的诗人。杜甫是想做宰相的,本怀着“致君尧舜上,更使风俗淳”(让帝王成为像尧舜一样圣明的君主)的政治抱负,却始终没有机会。远大的理

8、想和根深蒂固的价值取向就都无可奈何的失落了。老杜在政治上始终一事无成,但,即便如此,他却依然忧念国事,挂怀天下,所以他的内心是非常苦痛的。这苦痛是老杜心头永远的伤口。为此,我们可以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寄托了自己“致君尧舜上”的理想难得实现的悲哀,是老杜用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和对诸葛亮的仰慕、叹惋之情熔铸成的千古名句。那么,老杜这两句诗中所表达的感情是由来已久的还是来游诸葛武候祠后才有的? 3、这种由来已久的感情在前两句诗中有没有表现出来?如果有,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点拨、明确: “丞相”:(能否改为“蜀相”?为什么?) “丞相”更能体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之情。

9、“寻”:特意去找,“寻访”武侯祠,也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之情。 “柏森森”:令人联想到诗经中的召南甘棠,暗示出蜀人对丞相的敬爱;同时还可以理解为以“柏”衬托蜀相诸葛亮的形象,表达出诗人对蜀相的崇敬之情。 “自”“空”:该怎么理解? 4、揣摩语言,分析“自”“空” 、比较理解:映阶碧草尽春色,隔叶黄鹂皆好音。 用“尽”和“皆”写出的是春意盎然、赏心悦目的景色,显露的是欣喜愉悦的情感。 、满院的碧草映衬着台阶,黄鹂在浓阴密叶中发出婉转的鸣叫,却空荡荡无人欣赏。春色无限,本是赏心悦目的之景,“自”“空”二字却使诗意逆转,“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绿,年年如此,可它为谁而绿?隔叶的黄鹏叫得

10、那么动听,可有谁听呢?”春色虽然无限与诗人无关,“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朱自清荷塘月色),由此很自然地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感伤。虽是写景,字里行间却寄寓着感物思人的情怀,这就叫情景交融。 、“自”“空”二字的作用:杜甫用“空”“自”等词的妙处在于沟通了情与景之景的联系,以“自”烘托了人的心情,正所谓是“景语皆情语”。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这里“自”“空”两字也有此等功用。 、想象体会意境:这是一幅带着浓浓的寂寞和悲凉的春色图。正所谓是见满院萋萋碧草,却觉寂寞之心难言;闻数声呖呖黄鹂,倍感荒凉之境无限。 5、诵读指导:这两句诗该怎么读? 明确:“丞相”要

11、读出亲近的味道,“寻”读升调,读出仰慕之情。“柏森森”要读得平缓,读出欣慰的语气。后句读出惋惜的语气,前四字稍快,后三字则要慢,“自”“空”要重读,体现出诗意的逆转。 6、学生感受诗意,诵读诗歌。 7、合上书听录音,跟着背诵。 六、课堂总结(请学生来进行):朗读古诗词的技巧 1、把握基调结合背景、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2、体会感情联想品味、揣摩语言、想象意境 3、懂点格律读准节拍、注意平仄、读出重音 联想和想象是解读诗歌的重要方法。联想社会背景,联想相关的历史,联想相关的作品,想象诗歌的意境。(联想大唐盛世,作者的思想,诸葛亮的事,壮志未酬的英雄,诗经中的甘棠等,想象寂寞春色图) 七、作业:背诵

12、全诗 板书设计:蜀相杜甫首(起)寻访祠堂叙事欣慰仰慕颔(承)祠堂春色写景感伤叹惋颈(转)丞相功业评论末(合)壮志未酬抒情 蜀相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掌握诗歌诵读的基本方法。了解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二、过程与方法:了解常见的艺术手法并运用其解读古代诗歌、体味意境。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三、情感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和壮志未酬的苦闷。教学重点: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掌握古诗的诵读。把握诗歌的景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教学方法:朗诵法:反复吟诵,细细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声韵美。讲解和讨

13、论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讲析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点拨法:对于诗歌,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二、知人论诗知世论诗作于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杜甫经历了一系列仕途打击,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落空。三、课文朗诵不论何时,都要尽可能让思考与反省预见到突发的激情,这于审慎者可轻而易举做到。心烦意乱之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意识到这一点。先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下决心不再使之加剧。有了这种高明的防范,就能很快终止怒气。要懂得制怒之法,且止息于当止之时:奔跑时停下来最难;狂怒时保持头脑清醒也一样难。过分激动,不论程度高低,都会影响理智。一旦对发怒有了这种警醒,就不会使你因怒气而失控,也不会使你损害良好的辨别力。谨慎地驾驭情绪,就能很好地控制它。你将是马背上第一个理智的人。智者最没有耐性,因为学识减少了他们的耐心。知识渊博的人很难被取悦。俄庀泰特斯告诉我们,生活最重要的准则在于懂得如何忍受一切。他认为这是智慧的一半真谛。容忍愚蠢需要极大的耐心。有时最令我们痛苦的人正是我们最依赖的人,这帮助我们战胜自我。耐心能带来无可估量的内心平静;而内心平静是世间的福祉。不懂得如何容忍他人的人如果还能忍受他自己的话,就应当独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