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导论的题目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7353248 上传时间:2022-09-2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导论的题目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心理学导论的题目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心理学导论的题目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心理学导论的题目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心理学导论的题目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导论的题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导论的题目(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用标准文案心理学导论习题一、单选1、以下关于心理学派及其代表人物的说话中,正确的一项是( )A.冯特、费希纳认为应该研究心理的结构和功能B.弗洛伊德是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C.格式塔心理学者们刚主要关注知觉、思维的结构D.班杜拉认为行为是观察学习的结果2、当需要对人们的一些隐秘行为进行研究时,一般采用( )A.测验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3、用所谓内省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试图找出构成人的心理的基本元素的心理学派别是( )A 认知心理学B 社会心理学C 构造心理学D 神经心理学4、俗话说:“饿时吃糠甜如蜜,饱时吃蜜蜜不甜。”这说明心理对行为具有( )作用。A.决定 B.依存 C

2、.能动 D.调节5、华生认为心理学只应该把可观察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这种观点与下列关于心理学研究的特点最为吻合的是( )。A.心理学是基于事实的、系统的观察 B.心理学是与社会历史背景分不开的C.遗传和环境共同影响行为 D.人类的经验世界是高度主观的6、人本主义心理学十分重视( )A人类做选择的能力 B、将复杂的行为分解为基本的单元C、环境的力量是如何控制人的行为的 D、人的本能倾向是如何控制人的行为的7、下列属于间接收集资料的方法是( )A、观察法 B、测验法 C、调查法 D、个案法8、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心理特征的是( )A、能力 B、气质 C、意志 D、性格9、机能主义心理学理论认为,心

3、理学应该研究个体在适应环境时的( )A、外显行为 B、意识活动 C、意识经验 D、认知过程10、实验者在实验中要排除的条件,以避免实验结构受其影响的变量称为( )A、独立变量 B、依从变量 C、无关变量 D、控制变量11、在下列相关系数中,表示相关程度最小的相关系数是( )A、+1.00 B、-0.32 C、+0.24 D、-0.9312、张教授对毕业班学生婚前性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该项研究的目的是( )A、解释 B、控制 C、陈述 D、预测13、论灵魂描述了人们对心理本质最古老的认识,其作者是( )A 、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笛卡尔 D、苏格拉底14、斯佩里所做的“割裂脑”实验证明了(

4、 )A.右利手的人的左半球能形成经典条件反射,右半球能形成操作条件反射B.右利手的人的左半球能形成操作条件反射,右半球能形成经典条件反射C.对右利手的人来说,他的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右半球空间知觉功能占优势D.对右利手的人来说,他的右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左半球空间知觉功能占优势15、大脑皮层下最重要的感觉冲动转换站是( )A下丘脑 B脑干 C中脑 D丘脑16、脑内神经元信号传递的主要方式是( )A、电传导 B、化学传导 C、反射 D、神经回路17、从脑和脊髓出发,广泛地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主管内脏、血管和腺体的活动的神经是( )A、脊神经 B、脑神经 C、植物性神经 D、周围神经18、

5、小孩在临睡前会出现吵闹现象,即所谓“闹觉”。这种诱导现象是( )A、同时性诱导 B、继时性诱导 C、正诱导 D、负诱导19、剑刺穿某人头部导致立即死亡。在这种情况下 剑很有可能刺中了( )A小脑 B大脑基底部 C延髓 D桥脑20、有机体的一切心理活动从其产生的方式来说都是( )A反馈 B反应 C反映 D反射21、脑内神经元信号传递的主要方式是( )A、静息电位 B、以化学物质为媒介的突触传递 C、动作电位 D、电传导22、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述神经元从静息状态转化为活动状态的特性是( )A、神经冲动 B、动作电位 C、突触传递 D、“全或无”定律23、躯体神经系统的活动是( ),植物性神经系统

6、的活动是( )A、随意的、随意的 B、随意的、非随意的 C、非随意的、随意的 D、非随意的、非随意的24、人的躯体感觉运动区、视觉区、听觉区、言语区分别位于大脑皮层的( )A、顶叶、额叶、颞叶、枕叶 B、顶叶、枕叶、颞叶、额叶C、额叶、顶叶、枕叶、颞叶 D、颞叶、额叶、顶叶、枕叶25、将由中枢神经系统发出的神经冲动传至肌肉、关节、腺体等效应器的神经元是( )A、感觉神经元 B、运动神经元 C、中间神经元 D、联络神经元26、在神经系统中,负责传递中枢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和骨骼肌肉之间进行交换的是( )A、植物性神经系统 B、交感神经系统 C、中枢神经系统 D、躯体神经系统27、小张被水烫到时,出

7、现了迅速缩手的反应,这种反射活动是发生在( )A、脊髓 B、小脑 C、脑干 D、大脑28、下列不属于大脑皮层的初级感觉区的是( )A、视觉区 B、听觉区 C、嗅觉区 D、机体感觉区29、下列对人的大脑两半球描述错误的是( )A、右半球略大和重于左半球 B、右半球的灰质多于左半球C、左右半球的颞叶不对称性是与丘脑的不对称性相关的 D、左右半球的神经递质的分布是不平衡的30、下列对大脑机能的定位说描述正确的是( )A、 真正的定位说始于对失语症病人的临床研究B、 定位说主要采用电刺激法C、 定位说只是颅相学的延续D、 定位说缺少科学依据31、大脑机能整体说认为( )A、 大脑皮层的各部位依据其重要

8、程度对学习的作用不等B、 学习活动的效率与大脑受损伤的面积大小成正比C、 大脑皮层的各部位对学习的作用均等D、 学习活动的效率与大脑受损伤的面积无关32、下列对脑机能模块说描述错误的是( )A、 模块说是20世纪80年代在认知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中出现的B、 模块说认为人脑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由高度专门化并相对独立的模块组成的C、 模块复杂而巧妙的结合,是实现复杂而精细的运动功能的基础D、 认知神经科学的许多新的研究成果都支持了模块学说33、下列对脑机能系统学说描述正确的是( )A、 在机能系统的个别环节受到损伤时,高级心理机能不会受到影响B、 当行为调节系统受到损伤时,大脑激活水平或兴奋水平将普遍

9、下降C、 信息接收、加工和存储系统位于大脑皮层的额叶区D、 动力系统并不对某个特定的信息进行加工,却提供了各种活动的背景34、感觉适应是指由于弱刺激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 )的现象A.不变 B.降低 C.提高 D.消失35、在眼光照射下,红花与蓝花显得同样亮,但当夜幕降临时,蓝花比红花更亮些,这种现象是( )A、侧抑制 B、普肯耶现象 C、马赫带 D、对比36、咬紧嘴后可使身体其他部位正在发生的疼痛减轻,这反映了感觉的感受性变化规律的( )A适应 B感觉对比 C联觉 D感觉的相互作用37、下列现象反映的是视觉适应的是( )A.夜幕下,蓝色物体要比黄色物体更亮一些B.不管在白天还是傍晚,看到

10、树叶的颜色都是绿色C.直升机的螺旋桨告诉旋转后,不再能观察到每片桨叶D.值夜班的消防员佩戴红色眼镜在室内灯光下活动38、在下列选项中,形容某人有“甜蜜的嗓音”,弹奏“绚丽的音乐”,这种感觉现象是( )A、适应 B、对比 C、后像 D、联觉39、一般人正常人能够分辨出的最小视角约为( )A、 1分度 B、2分度 C、3分度 D、4分度40、不同感受器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感觉的相互作用 D、感觉异常41、下列属于感觉对比的例子是( )A、 在100W的日光灯下看到的同一物体比60W的日光灯下看到的更亮B、 红色T恤上的灰色图案看起来会

11、略显绿色C、 当人们注视窗棂子时,会觉得一边更亮,另一边更暗D、 注视日光灯后看白色的墙壁,会先出现灯的亮的影像,再出现灯的暗的影像42、下列有关听觉理论说明正确的是( )A、 频率理论签掉基底膜不同部位的神经纤维的长度对辨别音调的作用 B、 共鸣理论认为当声音频率低于400HZ时,听神经的个别纤维的反应频率是和声音频率对应的C、 行波理论认为随着外来声音频率的不同,基底膜最大振幅所在的部位也不同,人耳因而得以实现对不同频率的分析D、 神经齐射理论认为内耳的基底膜是和镫骨按相同频率运动的,震动的数量与声音的原有频率相适应43、“黑暗”感觉是指( )A、内脏感觉 B、色觉 C、明度 D、感觉适应

12、44、两个物体在网膜上的投影相等,则距离远的物体看上去( ) A.大 B.小 C.一样大 D.无法判断45、正常情况下,人们产生深度知觉的最重要来源是( ) A. 单眼线索 B.视轴辐合 C.双眼视差 D.晶体调节46、在乘火车时,我们会看到近处的物体移动得快,方向与我们相反;远处的物体移动的慢,方向与我们相同,这是( )A.运动视差 B.运动透视 C.双眼视差 D.空气透视47、知觉定势体现了知觉的(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48、人们总是习惯于根据国家、地区、地理位置等来对人群进行划分,体现了知觉的( )A相似性原则 B.邻近性原则 C.同域原则 D.连续性原则49、有人经常出现“看错熟字”的状况,其所反映的知觉特性是( )A理解性 B选择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50、下列对知觉的描述正确的是( )A、知觉以感觉为基础,是个别感觉信息的总和B、知觉包括互相联系的几个作用:觉察、分辨和确认C、人对事物的觉察、分辨和确认的阈限值是一样的D、知觉与感觉不同,不属于对现实的感性反应形式51、下列不属于知觉的理解性的作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