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班级活动中扮演的角色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7350304 上传时间:2023-12-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在班级活动中扮演的角色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师在班级活动中扮演的角色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师在班级活动中扮演的角色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师在班级活动中扮演的角色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在班级活动中扮演的角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在班级活动中扮演的角色(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者学习习惯是持久的学习行为,习惯一旦养成,就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不可估 量的作用,自学能力的培养,贵在增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自学习惯。神经系统对客观世界的适应过程,就是习惯的形成过程。良好的学习习惯的 形成,必须通过常规的训练。在学生主体性素质教育课堂中,教师应当扮演学生 良好学习习惯培养者的角色,如何扮演好这个角色?首先语文教师要对学生的听 说读写的训练作出明确的要求,使之努力有方向。比如对“读”的训练的要求可定 位于:学会利用工具书,抓“提示”看“注释”,勾画批注,理清文章脉络,概括中心意 思,提出创造性问题,完成课后练习。这个要求作为一种常规训练贯穿于教

2、学的全过程中,就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 自学习惯。但习惯有好有坏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还需教师下大功夫培养学生 的自学能力。古人言:“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 教师必须指导并训练学生把从教师那里学来的规律性的知识,转化为自己探索知 识,求取真理的方式。这个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意志和毅力的过程,最终达到自学 自动系统的形成。二、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者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调动其内在动力系统的作用,使学 生能自觉主动的学习,而内在的学习动力系统,学习动机具有核心意义。教师应 当成为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一方面要创设各种条件,提供良好的外部

3、诱因;另 一方面要采取教育、教学手段,通过外部诱因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内部诱因。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过程中,只有扮演 好学生学习动机激发者的角色,善于激趣、导学,教师才能牢牢把握住学生的思 维走向,让学生主体地位真正树立起来。怎样激趣、导学呢?可以以下二方面入 手。1、以教学内容诱发学生求知欲望赞可夫说,动员学生自身学习的兴趣积极性,会使他们感到克服学习上的困 难是一种精神满足。我就常常紧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细读深思,举一反三,用 那些丰富有趣的内容吸引学生,让学生课课有所得,获得自我感奋的力量。2、改进教读,吸引学生赞可夫认为:课堂上要有活泼的气氛,要有游戏的成

4、分,有幽默,有笑声, 有争论。语文的复习课较为枯燥,我便以赞可夫的观点为指导,摒弃了以往一言 堂的讲法,代之以小组的形式竞争梳理知识点,不仅效率高,而且课上的生动, 学生兴趣高,获得了生动发展的机会。3、诱导学生积极思维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育疑。”有疑则有问,有疑则有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巧设悬念,善于造成学生渴望、追求的心理状态,是教学效果事半功倍的前 提。例如:特级教师钱梦龙在教学愚公移山一文时,在解决孀妻”一词的含 义时,没有让学生死记释义,而是联系课文内容,看出一个问题:“遗男参加山 的劳动,他爸爸肯让他去吗? ”巧设此悬念,学生在一种追求的心理下读课文, 最终对“孀妻”一词的含

5、义映象极深。由此可见,教师独具匠心的质疑设问,可以 引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让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可以说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 主体最佳结合就体现在“设疑”和“解疑”上。三、学生正确学习方法的指导者“未来的文盲将不在是不识字的人,而且不会学习的人。”聪明的教师应当注 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而不应只看重学生学到的即定知识。教师应当努力培 养学生会读书、会思考、会自学,善于发现探索的能力,应当教会学生学习,应 当成为学生正确学习方法的指导者,也就是说,教师应当解决教学”的问题,并 努力做好以下几点:1、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或比较、或分类、或归纳、或概括、或假设、或联 系,这些都来自于思维,并在思维的

6、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许多特级教师之所 以获得成功,最主要就是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教给了学生思维的方法。2、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方法。对于同一类型的知识,教师不必事无巨细, 一一传授,完全经验教给学生一个公式,一种方法让他自己掌握。例如:学习文 学常识时,我引导学生从作者的生活的时代、地域、代表作、地位、本人情况五 方面去掌握,在以后遇到每课涉及是文学常识时,学生都能够用这样的方法来自 学了。3、给学生以规律性的指导。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的语文教训就应当是教学 生掌握语文学习规律的活动。只有给学生以规律性的指导,才能完成由“教”到不 需要“教”的目的。例如,古诗文中“互文见义”的现象使得学

7、生在解释时往往有所 疏漏,于是我就引导学生探求这种现象的解释规律,以后遇到这种情况时,学生 就可以轻松解决了。四、教师应该是学生人生的引路者。韩愈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他把传 道放在了第一位,充分说明了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人格。我在开 学第一课对学生说的话就是要求他们有好的品质。良好的品质是顺利开展学习的 前提。一个人只有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集体才能更好的学习,才能真正称得上 一个好学生。班主任应该在日常活动中多向学生灌输这方面的意识,不放过每一 件小事带来的教育机会。常常有同学会对我说这样的话:老师,某某真讨厌,不 积极参加值日;某某同学爱说话我不愿意和它同桌等等这样批判同学

8、的言语。我 便会利用晨会或者班会教育他们:静坐常思己过,多去发现同学们身上的优点。 为此我还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让同学们说出其他同学的优点。不仅和谐了同学 关系,也促使表现不好的同学改正不足,不断进步。我也常教育学生要关心理解 他人,用一颗宽容的心去面对身边的事物。设身处地的去理解父母的唠叨,老师 的严厉。我还注意教育学生有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学习的得失,人生的成败。总之, 我认为教师在班级活动中扮演的首要角色便是“引路者”。五、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学习活动的促进者。一个班级有了良好 的精神风貌后便要有一个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 面发展。“智”排在了第二位。所

9、以教师角色的第二个重要方面便是指引学习活动。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意观察学生的心理动向,正确对待优 生,中游生和后进生。争取每个同学都学有所获。我告诉同学们学习要有目标, 一个人最终目标的实现是建立在实现每个小目标基础上的。我要求每个同学都明 确自己的目标,而且最重要的是定好自己的小目标,不要好高鹫远。我还在班级 设立了对于赛,一帮一等学习活动,指导学习方法促进他们的学习。六、教师应该是把课堂引向社会的开放者。教师还要开拓学生的视野,把学校教 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形成巨大的教育合力,全面培养学生的实际操 作能力。教育不是培养读死书的人,要重视社会实践,这样才能培养社会所需的 人才。七、创造条件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班级的事让学生自已做,班主任只是一 个引导者、促迸者、协调者。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班级的各种活动,创造条件 让学生在班级活动中发挥聪明才干,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自制力和抗挫 折的能力,在活动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促使学生主体性人格的形成。总之,在班级活动中班主任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使我们的教育对象由过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