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实践活动记录及感想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7348156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下乡实践活动记录及感想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三下乡实践活动记录及感想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三下乡实践活动记录及感想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三下乡实践活动记录及感想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三下乡实践活动记录及感想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下乡实践活动记录及感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下乡实践活动记录及感想(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三下乡实践活动记录及感想 9月5日早上6点30我们一行人在体育馆北门集合,清点完人数和东西之后就出发了。汽车7点准时出发,在11点左右到达了五棵树镇小学。下去一部分人之后有继续前往我们最终的目的地,榆树市育民乡三义村。11点30左右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一路走来,我深深的感觉到三义村真的很贫穷,低矮破旧的房子,一条不算宽的水泥路从地中间穿过。田地里全部种的都是玉米,高高的杆上也没有多少玉米棒子。路上见不到多少行人,偶尔会有一位老人或者小孩经过。到达驻地后,村小学校长和村书记都来看望我们,并和我们进行了亲切的交谈。在与村书记的交谈中得知,三义村比较缺水,主要的经济作物就是玉米和大豆,没有水稻,

2、所以这里的农民收入很低,大部分都出去务工了,只留下一些老弱病残在家里。而且今年还受到了自然灾害,玉米至少减产三成。听了这些话,见了这里的景象我对农村又有了一层新的认识,咱们大学生基本上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有多少人真正去了解过人间疾苦,那些研究社会问题的学者有多少是亲自在去农村,特别是这种贫穷的地方研究过,不过是借用别人的只言片语来写自己的研究报告。咱们在欢呼祖国腾飞,城市建设很完美,国际地位又提高了,等等一些表面胜利的时候别忘了,中国是农业大国,这些成就很多都是以牺牲农村利益来换取的。咱们的身边还有很多被幸福遗忘的角落-贫穷的农村。到了驻地后马上就得准备20多号人的伙食了,过惯

3、了衣食无忧的生活的我们突然要自己来做饭吃还真有点不习惯,想来做饭也就是生火,烧菜这么几道工序应该不算太难,可实际操作起来才知道,原来也不是那么简单,就拿生火来说,虽然我们物理化学知识学了一大堆,但是生火时还真就难住了我们。这一点让我明白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相隔着很大的距离,我们缺乏的是经验,这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特别是我们这些理工结合的学生,一定要锻炼好自己的动手能力,不然以后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心里知道怎么做,可就是完成不了。这有让我联想到了我们的教育机制,应试教育就是注重课本而偏离实践,我不能说这种教育不行,因为我也提不出更好的制度,只是我觉得这种制度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做饭的时候大家都是各

4、尽所能,有择菜的,有切菜的,有打水的,这里完全没有娇滴滴的女生,没有懒惰的男生。认识的不认识的都再一起干活,一点也不觉得生分,所以我从这点明白了一件事情,大学生都是很喜欢交朋友的,只是缺乏一种主动性,所以在大学里我们应该主动一点才能结交到更多的朋友,为将来的发展积累更多的人脉。在大家七手八脚的忙乱中饭菜终于做好了,虽然做出来的饭菜有咸有淡,但是大家都吃的很开心,所以自己的劳动成果就是感觉不一样,同样我们也要学会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吃完饭后大家一起收拾完碗筷就准备去慰问了。我们的慰问品是一袋面粉,和一桶油。一行人抬着慰问品在村书记的陪同下来到了贫困户家里。房子更加低矮残破了,有的一边的墙体也快倒

5、塌了,屋子里几乎没有什么家具,昏暗的光线给人一种惨淡的感觉。当时我的心有点刺痛,原本以为大家都幸福了,没想到还有这么贫困的人家,家里几乎没有劳动力,还有身染疾病,行动不便。当时那些人都特别感动,虽然我们的慰问品算不了什么,但是我们的心意却是很真的,真心无价。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位老爷爷,59年入党,53年的党龄了。听书记介绍说老人曾经为村里做过很多贡献,对党可以说的上是绝对的忠诚。老人听说我们过来看望他,而且还是借着建党九十周年的日子,所以十分的感动,当时就老泪纵横了。老人说感谢党的好政策啊,他们的日子才比以前好过多了。我们当时也很感动,几十年如一日的忠诚这本身就是一种难能可贵,身处如此贫穷的

6、境地还不忘感谢党的恩情,想想咱们大学生是不是应该有所反思,很多人已经是预备党员,但是自己的觉悟到底有多高这值得好好评估一下。慰问后我们就回去了,宣传组的就准备放宣传片了,后勤组的也准备张罗晚餐了,乡下的晚上很凉,井水就显得更凉了。男生此时就展现了自己的绅士风度但凡是要洗什么东西一般都抢着做,尽量不让女生冻着。这就是紧急时刻才显示出了男儿本色。在大家齐心合力的工作下晚餐终于很快就做好了,开心的吃完晚饭之后大家就去好好休整了,第一天的生活应该说过的很充实吧。晚上经过煎熬的人虫大战之后终于睡着了。第二天一早我们后勤组就起床为大家烧热水了,大家洗漱完毕之后就开始准备早餐了。我们早上吃的是玉米棒子,一大

7、锅玉米煮出来很香很香。吃完早餐我们就开始进行最后一项,也是很重要的一项活动了-去小学讲课。按照事先准备好的分组,我们一起来到了小学,小学的设施有点简陋,教师不算大,也没有什么装修,而且教具也很简单,就是一块黑板而已。教师里桌椅摆放很整齐,学生们端正的坐着,眼神里充满了求知的欲望。孩子们很配合我们的讲课,当我们的志愿者在台上讲课的时候孩子们专注地听着,丝毫没有被我们在进行录像的同学所吸引,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之后孩子们也是踊跃的举手回答问题,很积极,也很勇敢。他们略带稚嫩的声音让我们想起了自己的小学时代,也是那么的好学,似乎周围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富有吸引力,有太多我们相学的东西了。第一节课很快就

8、下了,孩子们像笼中放飞的小鸟,成群结对的跑出了教室,来到了操场上。操场就是一块大空地,没有什么体育设施,但是这并不影响孩子们的游戏,有跳格子,丢沙包等等。其实我一直都觉得乡下的孩子才真正富有童年的那种快乐,他们有更多自己创造的游戏,大家都能一起参与,不像城里的小孩,动不动就是什么电脑,游戏机,而且很多时候都是独自一人玩,感受不到一丁点一起游戏的快乐,也就缺乏那种团队意识。他们过早的接触到那些虚拟环境,很容易感染上现代社会的一些不好的东西。乡下的孩子虽然硬件设施要比城里的差很多,但是他们却更多的参与到了生活当中,有利于性格的塑造,比如说团结同学,不怕困难,独立自主,这些东西都是城里的孩子普遍欠缺

9、的。孩子们在玩的时候我一直在观察他们,显得无忧无虑,尽显了孩子们爱玩的天性。上课铃声很快又想起了,学生们很快的回到了教室里坐好,等待着老师讲新的东西。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这个村子的希望。比较遗憾的是我是后勤组的成员,没有时间参加最后的谢师礼仪式。我想老师们当时应该很感动吧,他们知道了,学生们没有忘记老师的恩情,不管走到哪里,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老师的。回到驻地我们就开始忙活最后的一顿饭了。我们最后一顿安排的是煮饺子吃,男生和好面之后就开始张罗着包饺子了。大家是各显神通,包出来的饺子是各式各样。在“火神”的努力之下饺子终于出锅了,香喷喷的饺子刚捞上来就被一扫而光了。在大家的称赞声和欢笑声中饺子争夺战

10、总算慢慢落下了帷幕。吃饱之后就开始收拾碗筷,打扫卫生了。大家一齐动手把屋子收拾的干干净净,屋子里的摆设也恢复到了刚来的模样。收拾完了之后就要准备离开了,大家带上这几天产生的生活垃圾不舍的离开了驻地。临登车时大家进行了合影留念,把最美的笑容留在了这个地方。 这次活动可能每个人收获的东西不一样,但是都是丰富的。我们真正的认识到了农村是个什么样子,我们每个大学生都有哪些不足。自己肩头的责任有多么重大,为了国家的富裕昌盛我们需要怎么去努力,还有该怎么与人相处等等。就我个人来说我深深的体会到了,默默付出,默默劳动也是一种快乐。我很庆幸自己参与了这次活动,让我学到了不少的东西,也给自己留下了一份永远的回忆。 2011年9月10号 张经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