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足畸形(精品)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7344976 上传时间:2023-07-29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78.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天性足畸形(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先天性足畸形(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天性足畸形(精品)(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先天性足畸形:指足部形态或结构的异常,正常人足部形状是由相对称的外在肌和内在肌维持其平衡。先天性骨胳、肌肉的发育畸形的扁平足,出生前在母体子宫内体位不良的内翻足,出生时的产伤导致脑瘫等都可以导致先天性足畸形。致病因素:先天畸形的发生原因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两者相互作用,其中,遗传因素引起的出生缺陷占25%,环境因素占10%,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和原因不明者占65%。基本类型: 1、内翻足:由于腓骨长短肌瘫痪引起行走和站立时仅能以足外侧负重和着地,脚向内侧翻倾,跟腱也向内侧偏斜。 2、马蹄足:由于胫前肌瘫痪造成。在站立时仅能以前足着地,踝关节过度跖屈,足跟不能负重着地,患足跟腱挛缩变短

2、。马蹄足和内翻足常同时存在。 3、外翻足:由于胫骨前后肌瘫痪引起,与内翻足形状相反,仅能以足内侧着地和负重,内侧足弓往往下陷。 4、仰趾足:多见于腓肠肌及比目鱼肌瘫痪和先天畸形所致,站立、行走、负重时以足跟着地,足尖上举,踝关节背屈明显。 5、弓形足:足的纵弓明显高于正常,足弓测量时角度减少。并无不适感。是由于足内在肌与外在肌受力不均衡引起。 6、锤状足:足横弓过度松弛所致。 7、扁平足:足弓消失。足弓是由足骨、韧带肌肉共同构成的,正常时有横弓和纵弓。人体足部的小骨搭积成拱形而成为足弓。当人体站立、行走和负重时,足部不是全部负重的,以跖骨和足跟主要负重,足弓常悬空以缓冲震荡,保护大脑和内脏,并

3、使人具有很好的弹跳性。如果形成足弓的结构发育不良或是由于各种损伤,足弓消失即形成扁平足。有的有遗传性。有的扁平足没有不适感,有的则会出现疼痛,影响行走。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一种最常见的儿童骨科先天畸形,其发病率为1/1000,男孩为女孩的2倍,单侧稍多于双侧。其发病与骨骼、肌肉、神经及遗传等因素有关。出生后即出现单足或双足马蹄内翻畸形,即足跟小、足跟内翻、前足内收内翻,各足趾向内侧偏斜,此外常合并其他畸形,如小腿内旋畸形。随着年龄的增大,畸形逐渐加重。尤其在负重行走后,由于足背外侧缘着地,常出现局部胼胝。 1、畸形特征:跟骨和其他附骨之间关系的异常,主要受累的跗骨有距骨、跟骨、舟骨及骰骨,从而导

4、致前足内收,跟骨内翻,足底和踝跖屈,随着时间推移,畸形逐渐加重,在跖、内侧挛缩逐渐加剧,由于足总处于内翻姿势,中跗关节和距骨下关节的关节囊、韧带、肌腱挛缩,处于僵硬状态。可有跗骨头与舟骨脱位。 2、超声表现: 、正常足与小腿之间的关系是小腿骨与足底平面垂直,即在显示小腿骨长轴切面时,只能显示足根部或显示足背足底的矢状面,无法显示足底平面。内翻畸形时,在显示小腿长轴的同时,可显示出足底尤其是前足底平面,即足底平面和小腿骨长轴切面可在同一部位显示,且这种关系持续存在,不随胎动而改变。 、足内翻重者可见典型表现,轻者足底平面不会完全与小腿骨长轴同时出现。 3、预后:单纯足内翻预后较好,50%可通过石膏固定,效果不佳者,可采取手术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