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科学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7343325 上传时间:2023-03-06 格式:DOCX 页数:122 大小:80.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科学教学设计(精选多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22页
2023年科学教学设计(精选多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22页
2023年科学教学设计(精选多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22页
2023年科学教学设计(精选多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22页
2023年科学教学设计(精选多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科学教学设计(精选多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科学教学设计(精选多篇)(1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科学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推荐第1篇:科学教学设计 飞旋的陀螺教案 课前活动:学生玩陀螺,观察陀螺的外形及特点。 一、导入 1、出示陀螺激趣: 师:课前同学们一起玩了老师准备的陀螺,来说一说你玩的陀螺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 2、学生介绍。 3、制作陀螺。 (1)师:这些陀螺中,哪种比较简单,我们能很快的制作出来呢?同学们想不想自己来做一个陀螺玩一玩?它会给我们带来什么科学知识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1课飞旋的陀螺(板书课题)。 课本第93页向我们介绍了制作陀螺的过程,找一名同学说说怎样制作。 为了让我们的陀螺更好看,玩起来更有意思,老师要给同学们增加点难度,不光要做出一个陀螺,还给

2、你的陀螺涂上颜色,可以涂你喜欢的颜色,一种、多种都行,在做的时候注意安全,使用剪刀要小心,不要弄伤自己。下面就请同学们来制作陀螺。做好了以后,小组同学一起玩一玩,玩的时候注意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把你们的发现记录下来,比比看哪个小组的发现最多,合作最默契。 (2)学生制作,观察。 (3)全班汇报小组的发现。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的发现。 小结:七种色光转起来看到的是灰白色,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的,如果我们按照七种光的色彩和比例涂在纸片上,当陀螺转起来后由于人眼有视觉暂留现象,在视网膜上七种颜色的光叠加就能引起白色的视觉。 二、探究过程 三原色的组合(色光的合成): 1、师引导:如果把不同的色光

3、混合起来,比如:红光和绿光混合起来会产生什么效果?你能大胆猜测一下吗? 2、学生看课件教师介绍:红、绿、蓝是色光的三原色,利用这三种色光可以混合出不同的色彩,这就是色光的合成。著名的科学家牛顿做一个有关光学的实验,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节课的资料卡,他做了一个什么样的实验,实验证明了什么。(课件) 色光的合成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也很广泛,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吗? (彩电、舞台灯光的变换、彩色相机等)出示课件。 三色陀螺: 在电视上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颜色,这些颜色是怎样通过三原色合成的呢?你们想知道吗?首先我们要做一个三色陀螺,材料袋里有三种颜色的圆盘,把三个圆盘沿槽口交错地插在一起,套在陀螺上

4、出现三个扇面,拨动圆盘,可以调节扇面的大小,请同学们先自己试着用两种色光合成,转转看看呈现什么颜色?做好记录。我们比比看谁合成的色光最多。 学生汇报。 小结:光的三原色按不同比例混合起来就会合成各种不同的色光。 三、总结评价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收获吗?下面请各小组的同学说一说自己的收获。 2、师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在玩中学到不少科学知识,小组同学合作的也非常默契。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继续发扬你们的优点,多观察、多动脑、多动手,探索更多的科学知识。 板书: 21、飞旋的陀螺 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色光的合成 飞旋的陀螺教学案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制作陀螺

5、师:聪明的孩子都爱玩,今天咱们做一个陀螺玩一玩,好吗? 生:好。(齐)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打开材料袋,取出制作材料,按照课本的制作说明,自己动手制作一个陀螺。提醒大家使用剪刀要注意安全! (学生开始动手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的陀螺都转起来了吗? 生:转起来了!(齐) 师:同学们个个都是巧巧手,这么短的时间就做出了一个个飞旋的陀螺。(板书课题:飞旋的陀螺)现在同学们能不能想个办法,换个玩法? 生:我们可以在陀螺上面涂上不同的颜色玩。 生:看看涂上不同颜色的陀螺旋转起来是什么样? 生:我们还可以比赛谁的陀螺转动得时间长? 二、学习新课 1、给陀螺涂上颜色 师:好,下面就按照同学们的意见,

6、先给陀螺涂上红、绿、蓝颜色,然后再玩一玩,看有什么新发现?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 (学生各自给自己的陀螺涂颜色,实验并记录着。) 师:谁愿意说说这次你玩时的新发现? 生:陀螺上面涂上一半红一半绿,旋转起来就成黄色了。 生:陀螺上面涂上红和蓝,旋转起来就是紫红色。 生:涂上绿和蓝就变成青色。 生:让红色占绝大部分,不断的增加绿色,会逐步地看到橙红、橙、黄和绿黄这几种颜色。 生: 师:这说明什么? 生:陀螺上面涂上不同的颜色,旋转起来看到的颜色就不同了。 生:可以看到许多种颜色。 2、引导学生认识七种色光的混合 师:(教师将七色板发给每个小组一个)换上七色板又会怎样呢? (分组再实验) 生:旋转起来

7、又变成白色了。 生:七色板旋转起来我们就看不到原来的颜色了,成灰白色了。 师:这又说明什么呢? 生:七种色光混合起来是白色。 生:这也说明了阳光是由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师:对,我们看到的这种现象是由于人眼的视觉暂留现象,在视网膜上七种颜色的光叠加,引起白色的视觉。 1 三原色光的组合 师:假如把不同色光混合起来,比如红,绿、蓝光,会产生什么效果呢?你能大胆得猜测吗?把你的假设写在记录表上。 (学生进行假设,并将假设情况记录在表格中。) 师:现在想办法用实验的方法验证。实验材料在实验盒里。请同学们打开实验盒,看看里面的材料有什么? 生:红、绿、蓝玻璃纸、手电筒、皮筋、白色纸板。 师:小组同学讨

8、论这个实验应该怎样做?设计出一个记录表格。 学生分组讨论 师:哪个小组能谈谈你们的实验方法以及设计的表格?并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学生设计的表格。 生:我们小组研究的实验方法是用皮筋分别把红、绿、蓝玻璃纸套在手电筒上,然后打开手电筒,把红光与蓝光混合起来,再是红光与绿光,绿光与蓝光混合。 生:补充一下,我们组还设计了红光、绿光和蓝光混合起来看是什么样的? (将教室内的光线变暗,学生开始实验) 师:实验进行到这里,汇报一下你们的发现。 生:把红、绿、蓝色透明玻璃分别罩在手电筒上,打开手电筒,如果把红、绿、蓝三种光对着照,将光集中在一起,就什么颜色也没有,成为白光。 生:红光和绿光相加是黄光。 生:红

9、光和蓝光混合是紫红色。 生:绿光和蓝混合是青色光。 4、三原色光的应用 师:红、绿、蓝是色光的三原色,利用三种色光可以混合出不同的色彩来。色光的混合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生:舞台灯光的变换。 师:彩色电视机就是利用三原色获得各种艳丽的色彩的。 三、课外活动 师:瞧,今天我们在玩中又学到了许多科学知识。把你的收获赶快写在科学日记中。同学们提出的其它问题课下继续研究,说不定你又会有新的发现,老师等着你的好消息! 推荐第2篇:科学教学设计 太阳和太阳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 能从资料中获取太阳与太阳系的有关知识。 2 学会用间接的方法来观察太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没有太阳,地球上就

10、没有生命。 科学知识 1.知道太阳是一个温度很高的大火球。2.知道太阳系的组成及行星的排列顺序。 3.了解金星的基本情况。 教学准备 有关太阳、太阳系的图像资料或课件、望远镜、铁架台、纸板、白纸、卡片纸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本课的教学导入可以让学生先来说一说他们所知道的有关太阳知识。 二、理解:万物生长靠太阳 1讨论:怎样去完成并补充示意图?用此来表示太阳与地球上万物的关系。 2展示与交流: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进而到对人的影响。教学可围绕“如果没有太阳”展开讨论。讨论时,教师可启发学生首先分析: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会是什么样的?当学生认识到如果没有太阳,就没有地球上风云

11、雨雪等自然现象;没有植物,没有动物地球成为一个阴冷的“死球”后,这样人也不能生存。 三了解太阳 1组织学生观看课件。 2强调“恒星”的初步概念像太阳这样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星球叫恒星。 四观察太阳 1介绍器材和观察方法 2安全教育: (1)我们不能直接用肉眼观察太阳,否则太阳光会伤害我们的眼睛。 (2)不能用望远镜去直接观察太阳,以免出现意外事故。 3 组织学生室外观察 4交流发现 五、观看课件,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填写资料卡。课件模仿著名丛书神奇校车制作。 课件中除了显示教材内容外,还加进很多的数据和比喻,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特别补充:2023年8月24日第26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对行星进行了重新

12、定义,冥王星已经不再属于行星,而是矮行星。大会规定现在太阳系的天体包括:八大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 六、组织交流 1什么是太阳系?由哪些星体组成? 2请介绍你印象最深的内容 3教师说明书本中定义的太阳系组成:因为教材是在2023年通过国家审查的,所以教材上关于太阳系的组成仍然沿用的是历史上的规定。 七、阅读,了解有关观察流星与彗星的科技史。 八、课外作业 观察金星 1提示学生特别注意安全。 2教师告知学生金星是很明亮的星体,它常常出现在朝阳和落日的附近。有时,金星在日出前4小时或日落后4小时出现在空中。在深夜是看不到金星的。 板书设计: 太阳和太阳系 太阳系:太阳、行星、卫星、彗星、流星等 教

13、学反思:本节课我设定了两个环节:认识太阳系,建一个太阳系模型。而建太阳系模型是本节课的重点,我采取了多种措施进行授课,如画图、带领学生分析、鼓励学生提出独立的建模方案,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太阳系和太阳系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太阳和太阳系一课,本单元主题是探索宇宙,教材从孩子们熟悉的太阳入手,学习中逐步提升学生对宇宙的认识,并试图在学习中培养孩子的科学探究的意识,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可以解答心中疑问,解开宇宙神秘面纱,从而激发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问题的积极性。本节课从了解太阳系的角度出发,使学生初步认识宇宙。 本课的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 能从资

14、料中获取太阳与太阳系的有关知识。 2 学会用间接的方法来观察太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没有太阳,地球上就没有生命。 科学知识 1.知道太阳是一个温度很高的大火球。2.知道太阳系的组成及行星的排列顺序。 3.了解金星的基本情况。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 1、情景设置法激发感情,引起兴趣。 2、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3、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学法: 1、讨论法积极参与,总结规律。 2、探究法操作体验,得出结论。说教学程序: 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我对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以下几个环节:宏观导入 直入主题了解太阳的重要性观察太阳了解太阳系 推荐第3篇:科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有关细菌资料的搜集,学会整理资料和辩证的分析事物的能力,会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对事物进行描述。 2学生能主动交流自己的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