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黏剂与涂料复习资料最终BOSS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7343009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胶黏剂与涂料复习资料最终BOSS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胶黏剂与涂料复习资料最终BOSS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胶黏剂与涂料复习资料最终BOSS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胶黏剂与涂料复习资料最终BOSS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胶黏剂与涂料复习资料最终BOSS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胶黏剂与涂料复习资料最终BOSS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胶黏剂与涂料复习资料最终BOSS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胶黏剂和涂料复习资料最终BOSS版(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I. 固化:胶接时靠溶剂或分散相的挥发及溶剂在被粘物中的扩散和渗透而使胶层固化的。2硬化:胶接时靠化学反应而使胶层固化。3贮存期:在规定条件下,胶黏剂仍能保持其操作性能和规定强度的最长存放时间。4适(使)用期:配置后的胶黏剂能维持其可用性能的时间。5内聚破坏:胶黏剂或被粘物中发生目视可见的破坏现象。6粘附(黏附)破坏:胶黏剂和被粘物界处发生牧师可见的破坏现象。7软化点:是指以一定形式施以一定负荷,并按规定升温速率加热到试样变形达到规定值的 温度。&晾置时间:是指热熔胶从涂布到冷却失去润湿能力前的时间,即可操作时间。9. 固化时间:是指热

2、熔胶涂布后从两个粘接面压合到粘接牢固的时间。10. 环氧值:每100克环氧树脂中所含环氧基物质的量。II. 环氧当量:含有一克当量环氧基的环氧树脂的克数。12. 碘值:100油所能吸收碘的克数。13. 油度:油漆中树脂和油混合各自所占的百分比。14. 浊点:当反应混合物冷却时,由于水分的析出,而最初发现混浊时的温度称为浊点。15. 吸油量:100g颜料,逐滴加入精制亚麻油,并用刮刀仔细压研至颜料由松散状态正好转 变成团状粘联体时油的质量,为该颜料的吸油量。16理想胶接强度:单位面积上所需的胶接力,以oa表示。17润湿:即将气一固界面转换成液一固界面的这种现象。其润湿能力叫做润湿性18. 粘度:

3、表示液体内摩擦力大小的一个参数。19最低成膜温度(MFT):是指能使乳液形成连续透明薄膜的最低温度。20乳化:使互不相溶的油-水转变为相当稳定、难以分层的乳液,这个过程称为乳化21熔融粘度(或熔融指数):熔融指数(MI):是指热塑性高聚物在规定的温度、压力条件 下,熔体在10min内通过标准毛细管的质量值。二、缩写翻译PF酚醛树脂胶MUF三聚氰胺脲醛树脂胶UF脲醛树脂胶MDF三聚氰胺-苯酚-甲醛树脂胶黏剂MF三聚氰胺PVAc聚乙酸乙烯均聚乳液MFT最低成膜温度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MDI异氰酸酯PVAc聚乙酸乙烯均聚乳液NC硝基漆API水性高分子异氰酸酯胶黏剂PU聚氨酯涂料PE不饱和聚酯涂

4、料AC氨基酸固化涂料VAc乙酸乙烯酯PVC聚氯乙烯SGA第二代丙烯酸酯胶黏剂PA聚酰胺类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PC聚苯乙烯PUF苯酚-尿素-甲醛树脂胶黏剂PPO聚苯醚SGA第二代丙烯酸酯胶黏剂UV光敏漆SIS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EEA乙烯一丙烯酸乙酯共聚物PAPI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SB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VBC乙酸乙烯酯-丙烯酸丁酯-氯乙烯共聚乳液VBN乙酸乙烯酯-丙烯酸丁酯-N-羟甲基丙烯酰胺共聚乳液三、填空题I. 胶粘剂的四个基本条件是:胶粘剂的湿润性、胶粘剂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胶粘剂的 pH值、胶粘剂的极性。2聚酯涂料的稀释剂和固化剂分别是:苯乙烯

5、和过氧化苯甲酰。3. 二醛胶:酚醛树脂、脲醛树脂和三聚氰胺甲醛。4判断湿润性的方法:接触角。5. 脲醛树脂胶合制品所释放的甲醛主要来自:游离甲醛、固化后树脂分解产生的甲醛。6. 任意写出一种热熔胶的增粘树脂:松香及其衍生物(或萜烯树脂,或改性萜烯树脂,或石 油树脂)。7热塑性酚醛树脂合成条件:酸性条件(pH7)、苯酚过量(摩尔比P/F1)。 &改进UF树脂耐水性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共混、共聚或一些其他的添料来实现的。9. 脲醛树脂的固化速度一般随树脂中pH值的降低而加快,提高固化温度也可加速脲醛树脂 的固化。10. 适当的选用固化体系和固化剂的用量,使凝聚在胶层的酸浓度得到控制是固化剂使用的 关键

6、。II. 脲醛树脂合成工艺中,尿素分两次加入,主要是要得到二羟甲基脲,还可以降低游离甲 醛。12. 热固性酚醛树脂是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苯酚和甲醛以摩尔比小于1的情况下反应制成。13. 热塑性酚醛树脂是在酸性催化剂作用下苯酚和甲醛以摩尔比大于1的情况下反应制成。14. 甲阶酚醛树脂为线型结构,分子量较低,具有可溶可熔性,并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和湿润 性,能满足胶接和浸渍工艺的要求,因此一般合成的酚醛树脂胶粘剂均为此阶段的树脂,通 过粘度控制反应终点。15. 高邻位热固性酚醛树脂比一般热固性甲阶酚醛树脂固化速度快,贮存稳定性好。16. 高邻位热固性酚醛树脂常用催化剂:二价金属离子。17. 乙酸乙烯酯乳

7、液聚合常采用聚乙烯醇作为保护胶体。18. 为了改善其耐热性和耐水性,一般采用内加交联剂和外加交联剂两种方法。19. 医疗用热熔胶粘剂:热熔压敏胶20. 聚氨酯胶黏剂用的溶剂纯度比一般工业品高。21. 聚氨酯的固化和胶接机理:单组分预聚体胶的固化和双组分预聚体胶固化。22对固体材料进行粘接必须满足下列条件:接触角尽可能小,到达完全润湿;对基材表面 进行必要处理,清除“弱界面层”并赋予适当的粗糙度。23. 双酚A型环氧树脂合成原理:最常用的环氧树脂是双酚A同环氧氯丙烷反应制造的双酚 A二缩水甘油醚,即双酚A型环氧树脂。24.利用物理、化学或酶的方法改变淀粉分子的结构或大小,使淀粉的性质发生变化,这

8、种 现象称为淀粉变性,导致变性的因素称作变性因子(变性剂),变性后的生成物称作变性淀 粉。25不饱和聚酯树脂胶黏剂中填料的作用是加入一些热塑性高分子化合物和无机填料,可以 降低收缩率,提高胶接强度。26. 不饱和聚酯树脂胶黏剂的固化原理:具有黏性的可流动性的不饱和聚酯树脂,在引发剂 的作用下发生自由基共聚反应,而生成性能稳定的体型结构的过程称为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 化。27. 胶接理论有机械结合理论、吸附理论、扩散理论、化学键理论、静电理论、配位键理 论四、判断改错题1常用木材胶粘剂的耐老化性能由大到小依次为:热固性酚醛树脂、脲醛树脂、聚醋酸乙烯 乳液、三聚氰胺甲醛树脂。(X) 改为:由大到小依

9、次为:热固性酚醛树脂、聚醋酸乙烯 乳液、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脲醛树脂。2环氧树脂本身是线型结构的热塑性分子,其固化是通过加入固化剂来实现的。(V)3. 脲醛树脂最常用的固化剂为氢氧化钠,其浓度通常为10% ,用量通常为树脂液总量的 5% o (X) 改为:脲醛树脂最常用的固化剂为氯化铵,其浓度通常为20%,用量通常为 树脂液总量的0.2-1.5% 。4. EEA是乙酸乙烯-N-羟甲基丙烯酰胺共聚物的缩写。(X)改为:VNA是酸酸乙烯-N-羟 甲基丙烯酰胺共聚物的缩写。或改为:EEA是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树脂的缩写。5在甲醛系列树脂合成过程中,甲醛的官能度为1,苯酚的官能度为1,三聚氰胺的官能度

10、为3。(X) 改为:甲醛的官能度为2,苯酚的官能度为3,三聚氰胺的官能度为6。6正常情况下,胶液固体含量越低,温度越低,粘度越高。(X)改为:胶液固体含量越 低,温度越高,粘度越低。或改为:胶液固体含量越高,温度越低,粘度越高。7. 合成PVAc最常用的引发剂为硫酸铵(X)改为:合成PVAc最常用的引发剂为过硫酸铵。 &热固性树脂固化过程中分子量不变,而热塑性树脂硬化过程中,分子量增大。(X)改为:热固性树脂固化过程中分子量增大,而热塑性树脂硬化过程中,分子量不变。9. 薄胶层变形需要的应力比厚胶层大。(V)10. 氯化铵法是测定脲醛树脂游离甲醛含量的标准方法。(V)11. 对于甲醛系列树脂来

11、说,凝胶之后的进一步固化反应是造成收缩应力的主要原因。V)12. 薄胶层变形需要的力比厚胶层大。(V)13. 一般情况下,胶液对被粘物的表面有良好的润湿,所形成的接触角就大,胶接强度就高。 (X) 改为:就小。14. 脲醛树脂最常用的固化剂为强酸的铵盐。(V)15. 正常情况下,胶液固体含量越高,温度越低,粘度越高。(V)16. 可成功解释异氰酸酯胶接木材时产生高强度的理论是吸附胶合理论。(X)改为:化学 键(反应)理论。17. 可成功解释异氰酸酯胶接木材时产生高强度的理论是吸附胶合理论。(X) 改为:化学 键(反应)理论。18高聚物的内聚强度,一般随交联密度的增大而减小。(X)改为:随交联密

12、度的增大而增 大。19. 生产水溶性酚醛树脂时,最常用的催化剂为氢氧化钠。(V)20. 甲醛水溶液显弱酸性,而尿素水溶液显弱碱性,加成反应初期,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 液pH值 逐渐升高。(X) 改为:下降(或降低)。五、简答题1胶粘剂应具备的条件?答:(1)胶粘剂应具有适当的湿润性;(2)胶粘剂的分子量;(3)胶粘剂的pH值;(4)胶 粘剂的极性。2. 脲醛树脂胶粘剂的特性?答:(1)由于含有大量的羟甲基和酰胺基,能溶于水,有较好的胶接性能;(2)可室温或加 温100C以上很快固化;(3)和PF相比,固化后胶层无颜色,不污染制品;(4)胶接强度 比动、植物胶高;(5)毒性较小,但固化时会放出刺

13、激性的甲醛;(6)制造容易、价格便宜(7)耐光性好,较耐老化;(8)工艺性好,使用方便;(9)脆性大,固化过程易产生内应 力引起龟裂;(10)耐水性和胶接强度低于酚醛树脂胶。3. 胶接制品释放甲醛的原因?答: 树脂合成过程中未参加反应的游离甲醛;树脂固化过程中,释放出甲醛;制 品在使用过程,受到温度、湿度、酸碱、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发生降解而释放甲醛;在 高温、高湿度的环境下,木材中的半纤维素分解、木素中一些甲氧基键断裂,也会释放出甲 醛。4. 影响脲醛树脂合成反应的因素?答:(1)尿素和甲醛的摩尔比;(2)反应介质pH值反应温度反应温度一般为8090 C;(3) 固化温度为160170 C

14、;(3)反应时间原材料质量:尿素的质量甲醛溶液的质量。5降低脲醛树脂游离甲醛含量的方法?答: (1)树脂的合成工艺。采取的方法有降低F/U的摩尔比,一般为1:1.05:改进合 成工艺:分次加入尿素、控制缩聚阶段pH值、采用中、低温合成工艺和脱水工艺。(2)使 用甲醛捕捉剂。最常用的是尿素、三聚氰胺和树皮粉。(3)合理选用固化剂。(4)对人造板 后处理(5)利用甲醛具有还原性的特点,在树脂中加入强氧化剂如过氧化氢、过硫酸盐将 甲醛氧化。6. 影响三聚氰胺树脂合成反应因素?答:(1)三聚氰胺和甲醛的摩尔比。木材胶接用的三聚氰胺树脂其三聚氰胺和甲醛的摩尔比 以1 : A3为宜。(2)反应介质的pH值

15、。只有在弱碱性介质中(pH = & 510)形成的树 脂,贮存中粘度上升慢,贮存稳定性高(3)反应温度。在三聚氰胺树脂生产中,反应温度 以保持在7585C为宜。7. 确定脲醛树脂反应终点的方法?答:(1)根据树脂溶液和水相溶性来确定反应终点;(2)以粘度确定反应终点(普遍、理想); (3)以反应时间来控制反应终点(较常用);(4)以折光系数控制脱水终点(固体含量)。&改进酚醛树脂固化速度的四条途径答:(1)添加固化促进剂或者高反应性的物质;(2)改变树脂的化学构造,赋予其高反应性; (3)和快速固化性树脂复合;(4)提高树脂的聚合度。9. 影响酚醛树脂固化反应速度的因素?答:(1)固化温度;(2)树脂浓度F/P摩尔比;(3) NaOH/P摩尔比;(4)添加剂等。10. EVA乳液胶粘剂的改性方法?答:提咼初黏性改性剂:松香或松香酯,也能提咼粘接强度;提咼粘接强度;提咼耐 水性;提咼固化速度;提咼黏度;降低成本。11在热熔胶中,增黏剂的选择十分重要,通常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