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会文明祭扫平安清明三篇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7338073 上传时间:2024-02-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题班会文明祭扫平安清明三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主题班会文明祭扫平安清明三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主题班会文明祭扫平安清明三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主题班会文明祭扫平安清明三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主题班会文明祭扫平安清明三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题班会文明祭扫平安清明三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题班会文明祭扫平安清明三篇(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题班会文明祭扫平安清明三篇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拟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下面是WTT带来的三篇主题班会文明祭扫平安清明,有所帮助!#主题班会文明祭扫平安清明1#活动目的:1.知道森林防火的重要性,要保护森林。2.尝试根据学校、家庭环境,学习设计森林防火措施。3.通过对火灾事件的理解,知道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进步学生的防火意识,明确防火自救的重要性。活动过程一、导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同学们,你们知道每年的4月5日是什么节日

2、吗?(清明节)对,这天是我们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即将到来的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也是郊游踏青的好光阴。清明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被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还列入法定国假日,这表达了国家对传统民俗节日的重视,然而我们在感恩思的过程中也不能无视火灾的平安,所以今天我们的班会题目是文明祭祀,平安清明二、清明节的风俗同学们都搜集了哪些关于清明节风俗,能来介绍一下吗?自古以来,清明扫墓不光是纪念自己的祖先,对历史上为人民立过功,做过好事的人物,人民都会纪念他。清明节祭扫烈士墓和革命先烈纪念碑,已成为我们承受革命传统教育的一种形式了。(1)到了清明节,最主要的一项

3、活动就是祭祖扫墓了。这一风俗相沿已久,据史书记载,秦汉时,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古人有描写清明扫墓的诗,唐代杜牧的名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些诗句都非常真切地反映了当时清明扫墓时的情景和气氛。为什么要在清明扫墓呢?这大概是因为冬去春来,草木萌生。人们想到了祖先的坟茔,在祭扫时,给坟墓铲除杂草,添加新土,供上祭品,燃香奠酒,烧些纸钱,或在树枝上挂些纸条,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以表示对死者的思念。(2)清明节的风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

4、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玩耍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三、清明节的平安教育清明节降临,我们倡导从“无火不成祭”转变为“无火祭奠”,将“无火祭奠”这一方式变成一种风气,还清明节以“清明”。因为这种风气既寄托了哀思,又传播了文明,它不仅仅是一种祭奠方式的转变,更是一种观念的转变,它需要我们的参与和维护,它需要走进寻常百姓家,为群众所认同。防火教育:1、不玩火。有的青少年对火感到新奇,常常背着家长和教师做玩火的游戏,这是非常危险的。玩火时,一旦火势蔓延或者留下未熄灭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2、保护消防设施。为了预防火灾,防止火灾事故,居民楼、公

5、共场所都设置了消防栓、灭火器、消防沙箱等消预防火灾的措施很多,青少年首先要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防设施,还留有供火灾发生时人员疏散的平安通道,要自觉保护消防设施,保证平安通道的畅通。3、清明节祭祖上坟时,要采取文明简约的方式,做到不玩火,不燃放鞭炮,制止携带火种上山玩耍。一旦发现火灾,要及时报警,未成年人不得参与扑火和救火。4、怎样报火警?(1)、牢记火警 119。没有 或没有消防队的地方,如农村和遥远山区,可以打锣敲钟、吹哨、喊话向四周报警,发动乡邻一齐来灭火。(2)、报警时要讲清着火所在地址。(3)、说明什么_着火,火势怎样。(4)、讲清报警人姓名、 号码和住址。(5)、报警后要安排人到

6、街道口等候消防车,指引消防车去火场的道路。(6)、遇有火情,不要围观。有的同学出于好奇,喜欢围观消防车,这既有碍于消防人员工作,也不利于同学们的平安。注意:不能随意乱打火警 。假报火警是扰乱公共秩序、阻碍公共平安的违法行为。如发现有人假报火警,要加以制止。四、总结:通过今天的班会活动我们深入理解了清明节的来历和节日含义,中国人历来注重情感,不忘本,因此我们对祖先的祭祀是发自内心的感恩与缅怀。我们相信亲人、先祖可以感受到我们的情意与祭奠,我们华夏儿女也一定会一代代延续而这种温情。我们还要沿着革命先烈走过的足迹,树立典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清明节有它深入的文化内涵,我们不仅要热爱它,过好它

7、,还要更好地传承它,做到文明祭祀,平安清明。#主题班会文明祭扫平安清明2#1、诗朗读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同学们,知道我朗读的诗歌里是什么节吗?2、对,清明节。同学们知道清明节吗?(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拟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那么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

8、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风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风俗仍很盛行。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3、马上就是清明节了,这是我国人民悼念逝者、缅怀祖先的传统节日。如今我宣布文明祭祀,和谐清明主题班会正式开场。4、清明祭祀公众的形式多种多样,同学们你们都知道有哪些形式呢?5、是呀,祭祀的形式有很多,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发生在其中的一个

9、小故事吧!去年清明节期间在南湾实验林场贤山林区的护林员翟新朋讲述了的一个事例:那天风大,一对老年夫妻在山坡上祭祀时引发了火灾,老两口赶紧灭火,但由于风大,火势起来太快,眼看着火势起来但他们却无能为力,情急中,老太太晕倒在了现场。发现火情后的森林消防队员迅速赶到,从上午9时一直忙到下午,才将大火扑灭。“那天一是风大,二是那个山坡较陡,下边的火刚刚扑灭,上边的火又向下蔓延,给灭火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农民1000多亩的林地被燃烧殆尽。6、许多不文明、不安康的祭奠方式仍然存在,在墓地燃香放炮,可能造成火灾,大量燃烧冥钱,纸灰烟雾,极易污染环境;借祭祖扫墓之名,搞封建迷信,荒唐地给死者送纸扎的“豪宅”、

10、“轿车”、“家电”等,直接造成物质浪费,这与社会精神文明格格不入7、同学们,你们说这样的祭祀形式好么?是呀,祭祀是我们寄托哀思的一种表达方式,清明祭祖扫墓,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品德的详细表现,也是教育后人不忘祖先,从先辈们身上汲取无穷的精神和力量的有效形式,有利于后人们建立文明、安康、和谐的现代社会和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讲,过清明节,应该摒弃陋习,倡导科学、文明的祭祀方式,让清明节更文明。那我们应该采取更加节省和环保的方式来祭奠逝者。那么你们都知道有哪些文明的祭祀方式呢?8、对于文明祭祀,政府发出了这样的号召(建议书)9、开展文明祭祀,倡导科学、文明、安康的社会新风气是精神文明建立

11、,特别是创立我们九江这座文明城市的重要内容。所以,在春风拂煦的清明时节,让我们行动起来,树立文明祭祀新风,为构建大气秀美的新九江,从我做起,从家庭做起,从点滴做起,革除鄙俗陋习,倡导移风易俗,欢度一个文明、平安、祥和的清明节。我这里有几种种文明祭祀的方式如今提供应大家看看(1.音乐祭祀:可播放逝者生前最喜欢的歌曲,表达对故人的缅怀之情。2.鲜花祭祀:可采用菊花、百合花以及逝者生前最喜欢的鲜花祭扫。3.社区公祭:选派专职礼仪师进驻社区,由社区组织辖区居民敬放过逝亲属遗像,敬放水果、果品、气球等,逝者家属宣读祭文,公祭群众敬献鲜花,进展缅怀。4.植树祭祀:以植树的方式祭奠故人。5.签名_祭祀:组织

12、群众集体签名_,表达追思祭祖之情。6.网上祭祀:通过互联网表达对已故亲人的哀思。7.放飞思念:组织居民开展放飞白气球、放飞思念的活动。8.家庭追思会:将逝者生前的照片、录像资料制作成光盘,组织家庭成员观看,进展往生回忆。9.洗墓祭祀:家属可将逝者墓碑进展清洗,以表达思念之情。)10、通过今天的班会能谈谈你对文明祭祀的看法么?逝者已逝,缅怀祖先的意义在于从祖先那里获取精神力量,让活着的人活得更好。因此,破除陋习,文明祭扫,应成为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自觉行动。作为一名小学生,希望我们小手拉大手,向家长们宣传文明祭扫的新形式。真诚希望今年的清明扫墓祭祀,人们都能从保护环境、保障公共场所平安出发,用文明清

13、新的方式表达对祖先的缅怀之情,使清明节真正成为清新文明之节为争创文明城市新九江尽一分那么,出一份力。#主题班会文明祭扫平安清明3#1、教学目的:1.通过对清明节扫墓的考前须知的理解,进步学生的平安意识。2.通过对文明祭祀知识的理解,进步学生文明祭祀的意识。二、教学内容:清明节的由来、文明祭祀的考前须知,进步平安意识。三、教学过程:1、清明节的由来: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拟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那么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

14、意义。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风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风俗仍很盛行。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有这么一个事例:在清明节期间,那天风大,一对老年夫妻在山坡上祭祀时引发了火灾,老两口赶紧灭火,但由于风大,火势起来太

15、快,眼看着火势起来但他们却无能为力,情急中,老太太晕倒在了现场。发现火情后的森林消防队员迅速赶到,从上午9时一直忙到下午,才将大火扑灭。“那天一是风大,二是那个山坡较陡,下边的火刚刚扑灭,上边的火又向下蔓延,给灭火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农民1000多亩的林地被燃烧殆尽。2、许多不文明、不安康的祭奠方式仍然存在,在墓地燃香放炮,可能造成火灾,大量燃烧冥钱,纸灰烟雾,极易污染环境;借祭祖扫墓之名,搞封建迷信,荒唐地给死者送纸扎的“豪宅”、“轿车”、“家电”等,直接造成物质浪费,这与社会精神文明格格不入3、祭祀是我们寄托哀思的一种表达方式,清明祭祖扫墓,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品德的详细表现

16、,也是教育后人不忘祖先,从先辈们身上汲取无穷的精神和力量的有效形式,有利于后人们建立文明、安康、和谐的现代社会和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讲,过清明节,应该摒弃陋习,倡导科学、文明的祭祀方式,让清明节更文明。那我们应该采取更加节省和环保的方式来祭奠逝者。4、开展文明祭祀,倡导科学、文明、安康的社会新风气是精神文明建立,特别是创立我们九江这座文明城市的重要内容。所以,在春风拂煦的清明时节,让我们行动起来,树立文明祭祀新风,为构建大气秀美的新九江,从我做起,从家庭做起,从点滴做起,革除鄙俗陋习,倡导移风易俗,欢度一个文明、平安、祥和的清明节。我这里有几种种文明祭祀的方式如今提供应大家看看:(1)音乐祭祀:可播放逝者生前最喜欢的歌曲,表达对故人的缅怀之情。(2)鲜花祭祀:可采用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